藏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不仅面临着战争上面的威胁,还有道光皇帝死后地位的继承问题,到底是选择才华着著的六皇子继承大统,还是选择孝顺恭敬的四皇子承接大位。这在当时成为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出于儒家传统的价值观念使得六皇子亦昕与帝位失之交臂,但十年后的那次机会为什么他却再次选择忽视?
从皇位之争的失败观看奕昕性情的变化。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道光皇帝本就已经老迈,再加上丧权辱国的打击更使得他病情加重,病危的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如何为帝国选择一个更好的继承人成为了头等大事。
- 母以子贵的传统并为在清朝皇位继承上面起到特别大的影响,道光皇帝选择继承人更多的是看重继承人的品德,能力都还是其次。
- 从小聪明好学,师从名家。精通满,汉,蒙古三种语言文字。是才能派支持人选,与皇四子奕泞的谦谦孝顺形成鲜明对比。
- 道光皇帝临死之前的帝位三问中皇六子失败,过度阐述文武大道中的治国梦想使得道光皇帝以为奕昕心中没有君父的存在,而皇四子奕泞的不作为与假哭孝顺误导了道光皇帝。有时候皇位的获得就是这么简单:揣测圣意即可。
- 皇位现实中的失之交臂与理想中的唾手可得让奕昕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原本外向,表现的性格变得深沉内敛。
咸丰皇帝的短命与内外交困给了他第二次成为皇帝的机会。
咸丰皇帝是典型的中庸之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胆小怕事的懦弱之君也不失为过,这种皇帝如果继承在太平盛世之中也许还能使得国家衰落减慢,但是他的命却偏偏逢着乱世。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二十年平世使得道光皇帝以为一切已经安宁,可以放心的将天下交给皇四子奕泞,但是后面的事情证明他的选择是错误的。
- 从1850年开始的十年时间里面,咸丰皇帝沉迷巩固地位与享受之中,完全忘记了西洋列强的威胁,习惯性安乐的咸丰皇帝在受到英法联军攻破紫禁城的打击之后惊厥去世。
咸丰去世之后的政治真空状态,亦昕为什么不乘机夺取皇位?他的顾忌有多少。
咸丰是一个短命皇帝,年纪轻轻就把大好河山交给了后人,被外国侵略者下破胆子的他想的不是国家未来,而是如何防止自己六弟篡权,保住子孙的天下。
- 咸丰皇帝避乱热河最后病死时间非常仓促,给清朝权利的交替留下了一个真空状态,但是八大臣辅政的格局已经形成,使得恭亲王奕昕无机可乘。
- 两后听政与八大臣辅政的格局虽说稳定无比,但最后却因为慈禧太后的野心而打破,慈禧想要独霸朝堂的愿望使得她和恭亲王亦昕产生了合作的机会。二人同时发动政变废除八大臣格局被废除,最后形成了奕昕主外宫,慈禧主持内宫的局面。
- 奕昕满于现状和顾忌国家形势并为产生当皇帝的想法,但是慈禧的野心却是他所意料不及的,亦昕为了国家前途牺牲自己,但是慈禧却没有考虑那么多,慈禧为了自己掌握全部权利不惜牺牲一切,最后在政权稳固之后疯狂打压恭亲王奕昕,最后使得自己成为帝国真正的掌权者。
通过亦昕的一生,我们着实为他可惜,前半生为了帝位奋力相争最后反而输给了奕泞的不争,后半生的不争又让他输给了慈禧的争。
无根树花正孤
无论是咸丰帝去世前还是去世后,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并未大权在握,在公元1855(咸丰五年)还曾被其兄咸丰帝罢免了一切职务,所以并不存在咸丰帝死后,所谓大权在握的恭亲王奕訢顺势篡位的情况。咸丰帝与恭亲王奕訢有着颇为复杂的关系和纠葛:咸丰帝奕詝是道光皇帝的四子,奕訢是道光皇帝的六子,但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却很早就去世了,在其去世前把奕詝交给了奕訢的生母静贵妃扶养。两人虽是同父异母,但是在感情上却胜似亲兄弟。皇六子奕訢天资聪颖,成年后在道光皇帝的九个儿子中文才武功最是出类拔萃,奕訢也最为道光帝所喜爱,而皇四子奕詝相比较而言要逊色一些。
清朝选皇位继承人并不注重嫡庶,而是注重才德。道光皇帝在立储时在这两人之间犹豫不决,这时皇子的老师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皇六子奕訢的老师是状元翁心存,皇四子奕詝(咸丰帝)的老师是杜受田,杜老师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做一番认真分析,认为无论是在才智上和习武上,皇四子奕詝都敌不过皇六子奕訢,不能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必须另辟蹊径,于是确定了打感情牌的方针。奕詝对杜老师的分针与计策也是言听计从。一日,道光帝领几个儿子去狩猎,奕詝故意一箭不发,“上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道光帝)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道光皇帝晚年身体欠佳,奕詝也是对父亲十分关切,常常因此痛苦流涕。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秘密写下遗照立皇四子奕詝为储君。雍正皇帝继位后,鉴于其父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他们兄弟多人在争夺储君上争的血雨腥风,于是弄出了一个秘密立储制度,立储遗诏一式两份,一份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由皇帝自己亲自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清朝通过秘密立储制度产生的皇帝一共有四位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
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驾崩,咸丰帝(奕詝)继位。聪明的奕訢对于咸丰帝用了“计谋”而取得了皇位是颇为不服气的,并且因为争储这件事两人在心里也“结下了梁子”,早就面和心不和。但是咸丰帝在继位后,还是对奕訢表面上还是很客气和优待,毕竟咸丰帝从小是奕訢的生母静贵妃扶养长大的,并且从小兄弟两人还是感情不错的,在皇室中奕訢也颇有能力。1853年(咸丰三年),奕訢被任命为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后又奉旨在军机处行走,从此打破清代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虽然咸丰帝对恭亲王奕訢“用”,但是更多的恐怕是猜忌和防范,一直到1860年(咸丰十年),恭亲王奕訢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
那咸丰帝信任那些人呢?说这个之前,先说一个清朝的铁帽子王。清朝吸取了明朝宗室人口巨大的教训,在清朝的皇族后裔中,90%以上的清朝皇族后裔都是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清朝亲王以下除一子能够袭父封爵外,其余诸子受封前都要经过考试,内容包括步箭、马箭、翻译,以上皆优者才能封爵,所以清朝的皇族要想取得爵位也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不仅如此,获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的宗室并不能世袭,每一代中继承爵位者都是要降爵,到辅国将军这一级便不再降了。但是有一类不用降爵,那就是铁帽子王,他们的王位由继承者世袭罔替。这八位是在清朝初期靠战功获得了此待遇的铁帽子王爷: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这四位是在清朝中后期立下大功而获此待遇的铁帽子王爷: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恭亲王奕訢后来也铁帽子王之一。
接着说,咸丰帝信任那些人呢?首推爱新觉罗·肃顺。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肃顺是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的,没错,他是清朝郑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其兄为郑亲王端华。他这一支虽然属于铁帽子王,但是在血缘上已经和咸丰帝这一支十分疏远了,济尔哈朗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尽管出身于铁帽子王世家,但是肃顺是一步一步拼能力打拼上来的,1836年(道光十六年)就考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1857年(咸丰七年),时年仅四十一岁肃顺被擢升为左都御史。肃顺这个人是颇有能力的,在任左都御史后,他大力整顿吏治肃贪反腐,在“戊午科场案”,将一品大员柏葰处斩,肃顺这个人虽然飞扬跋扈,但是颇为重用曾国藩等清朝的汉臣,在对沙俄等外国列强的态度上也是颇为强硬。“文宗最喜肃顺,言无不尽”,肃顺可谓咸丰帝的心腹大臣。那咸丰帝还信任那些人呢?从1861年咸丰帝病重时任命的“顾命八大臣”名单来看:他们分别是肃顺、铁帽子王郑亲王端华(肃顺之兄)、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首)、景寿(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的丈夫)、穆荫(满洲正白旗,军机大臣)、匡源(清朝汉臣,书画家和教育家,军机大臣)、杜翰(清朝汉臣,咸丰帝老师杜受田长子,军机大臣)、焦佑瀛(清朝军机大臣,曾受肃顺推荐)。从以上名单可以看出,咸丰帝信任的是清朝皇族中远支宗室和一些能力较强的清朝汉臣,而对近支宗室和一些手握重权的大臣则颇为猜忌,比如其六弟奕訢、顾命大臣僧格林沁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都被排斥在了顾命大臣之外。僧格林沁是道光皇帝死后的顾命大臣,颇有战功,也颇得咸丰帝重用,对于自己被排除了在顾命八大臣之外也是颇为不满,咸丰帝时军机大臣有五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文祥,而其他四人都被咸丰帝任命为了顾命大臣,而独独文祥被排除了在外,他对此也是颇为不满。
1860年,清朝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英法洗劫一空后被烧毁。此时的清朝可谓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咸丰帝逃往热河承德行宫,奕訢在留在了北京担任议和大臣主持与英法的议和事宜,在此期间,他不仅获得了英法的好感,还趁此良机形成自己的政治势力,笼络了文祥(军机大臣)、宝鋆(总管内务府大臣)、桂良(文华殿大学士)、胜保(副都统)等人,1860年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訢在与英法俄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后,英法联军撤出北京。1861年,清朝又发生一件大事,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病逝于热河承德行宫,年仅31岁。咸丰帝在其20岁的时候继位后便勤于政事,重用汉臣,但是没能挽救清朝的颓势,并且还英年早逝。他去世时只有一个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生母为慈禧)和一个正牌皇后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虽然钮祜禄氏没有子女,但人品醇厚,颇有理政之才,深受咸丰帝的宠爱。而对唯一儿子载淳的生母慈禧,后来咸丰帝发现慈禧野心勃勃后对其很是防范和排斥。临死前,咸丰帝对于这个时年仅六岁的儿子载淳做了周密的安排: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肃顺等人为顾命八大臣处理一切政务,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代表母仪天下的权力,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载淳生母懿贵妃慈禧代为掌管)代表统一天下的权力,顾命大臣拟旨后要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从这样的安排来看,咸丰帝可谓用心良苦,希望顾命大臣集团与两宫相互制约,以确保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够顺利亲政。另外从这个安排来看,咸丰帝对慈禧有着深深的防范,“同道堂”印章只是由慈禧代为掌管,对近支皇族也有防范。
在1861年,清朝朝廷大约三股较大的势力:一是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势力,二是慈禧慈安两宫的势力,三是被排斥在八大顾命大臣之外的近支皇族和大臣的势力,如奕訢、顾命大臣僧格林沁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在咸丰帝去世之前,奕訢等人想去热河直接面见咸丰帝,却被肃顺阻扰,因此奕訢等人与肃顺矛盾加剧。咸丰帝死后,慈禧母以子贵成了西宫太后,钮祜禄为东宫太后。对于咸丰帝的这样的安排,最为不满意的恐怕就是权力欲极强的慈禧了,很快慈禧就与试图专权的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发生了严重矛盾。此时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慈安太后了,在声望、资历等方面,慈安太后都是最正牌的皇太后,如果她坚持咸丰帝的遗诏,恐怕谁也掀不起大风浪来,正统有时会有绝对的权威,慈安太后就是当时清朝朝廷最正统的权力的代表和象征。肃顺等人也是深知这点,对慈安太后是采取的拉拢态度,而对慈禧则是贬抑,试图离间两宫太后。而慈禧也深知这点,对慈安太后哭哭啼啼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慈安太后加入到了自己的阵营,而奕訢等人很自然地也站到了慈禧一边,恭亲王奕訢同两宫太后密商决策与步骤后,返回北京,准备政变。而后醇郡王奕譞(咸丰帝七弟,其大福晋为慈禧胞妹,光绪帝生父)被任命为正黄旗汉军都统,而两宫太后此时则对肃顺等八大臣表面上客客气气以麻痹对方,在兵部侍郎胜保、僧格林沁以及醇郡王奕譞等人的支持下,回到北京后,慈禧、奕訢等人拟定圣旨,在朝堂上宣布解除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的职务,当场逮捕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在从承德回京的路上被醇郡王奕譞派兵逮捕,而后慈禧发布上谕,否认咸丰遗诏,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五人革职。两宫垂帘听政,奕訢被封为议政王,是为清朝历史上著名的1861年辛酉政变,而当时的西方列强对于这个辛酉政变很是满意。
从此,慈禧开始了47年的实际统治的生涯,而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也开始了几起几落的宦海生涯,在此期间他也是极力支持曾国藩等汉臣兴办洋务运动。1881年年仅四十五岁的掌握清廷最高权力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这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疑案。在1861年到1881年慈安太后在世的这20年中,奕訢还算颇有作为,在慈安太后的配合下,洋务运动也是如火如荼。但在1881年慈禧成为了唯一的皇太后之后,奕訢基本上是心灰意冷没有大的作为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咸丰帝死后,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并没有所谓的大权在握,即使大权在握也很难篡位,当年权倾一时的多尔衮都没能篡位,封建社会的皇位“正统”具有相当大的力量,在辛酉政变中之所以慈禧一派能够获得成功,除了周密的安排和计策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相比,两宫皇太后握有清朝皇位的“正统”,而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在其父道光皇帝在世时在争储中已经败了其四哥咸丰帝,早已失去了清朝皇位的“正统”。
十三叔看历史
时,势,运,他可以说是个悲剧人物,也是清王朝从传位制开始,唯一写在遗旨的非皇帝人选,他开始了中国近代靠近西方文明的大幕,他提携了汉人的曾,胡,左等名臣,同光中兴是在他的带领下成了清王朝的回光返照,道光的糊涂,才有咸丰这个平庸残疾登极,才有两宫无知的女人在他的支持下,铲除八大臣,他领衔总理大臣,有眼界开启中国近代工业,兴工业,建 新军,重军事装备,但是三次主掌大权的时机,第一次铲除八大臣,他看低了,防备他的旧势力和慈禧的勾结,第二次太平天国的灭亡,汉官集团兴起,他没有很好利用掌握军事时机,让慈禧勾结僧格林沁,等满蒙集团排挤在核心势力外,第三次八国联军进京,他主持了谈判,签订丧权辱国协议,却留下骂名,为君者,刚毅果决,他缺乏他祖宗的狠厉,对慈禧代表的旧势力缺乏果断处理。
慕容轻侯
中国封建王朝千年的规矩,父死子继。咸丰有儿子。兄终弟及,哪那么容易,满朝文武、贵戚出来反你。王朝是有规矩的。
筒子河旁
恭亲王本来是有实力当皇帝的,咸丰死了,但是慈禧太后也有了权势,他想为之也已经不能了,毕竟皇帝得在咸丰的儿子里面选!
忘却地平线
不好意思啊,想做个摄政王,然后…………
金手指1688
在清朝,没有一个人可以通过发动宫廷政变当上皇帝,恭亲王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虽然权力很大,但他当皇上名不正言不顺,一旦失败后果很严重,甚至会有灭族的危险,与其这样,还不如做个铁帽子王更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