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這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寫於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裡。詩中闡明瞭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善於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很多人埋怨生活的不公,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受到公平或不公平的對待。對人,對事,皆是如此。其實公平與不公平沒有絕對的界限。只要我們勇敢一點,接受現實,是完全可以跨過界限,抵達公平的境地。
也有很多人會在生活中失意,其實就是缺乏一點外界的激勵,墨菲定律說:“人如果沒有外界的激勵便會失去其靈魂的重量,外在表現為對身份的焦慮,產生強烈的不確定感以及欲壑難平的煎熬。”
人相當於一個容器,自古以來人就深知這一點,因而開始對這個世界加以改造,以滿足自身的需要。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正題,和我一起學會墨菲定律中的三大定律,教會我們在人生失意與迷茫中自拔,重新振作。
馬太效應:多的越多,少的越少
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即兩極分化現象。這個名詞來自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01
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用,反映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其實根據馬太效應,我們的收益是具有倍增效應的,你的收益越高就越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說白了就是:從積極的方面來說,一個人只要努力讓自己變強,就會在變強的過程中受到鼓舞,從而越來越強。從消極的方面來講,這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具有變強的毅力,馬太效應就會成為逃避現實拒絕努力的藉口。態度積極主動執著,那麼你就獲得了精神或物質的財富,獲得財富後你的態度更加強化你的積極主動,如此循環,你才能把馬太效應的正效果發揮到極致。
02
喬.史派勒曾寫過這樣一本書叫《動手來種錢》。他在書中提到一個只剩一美分的人,這個人開始用僅有的一美分進行投資。他先將錢兌換成銅幣,然後在心裡告訴自己每次花掉的錢都要以十倍或更多倍的數量,使它們再回到自己手上。這個人就依靠這種方法獲得了更多的財富,最終成了一個富翁。所以讓金錢流動起來,它就是你的搖錢樹。
但是生活中,假如把這個只剩一美分的人比作自己,你會怎麼做?是利用這一美分投資繼續生錢?還是將其花掉,剩下的任命運宰割?
在古代的巴比倫城裡有位名叫亞凱得的猶太人。因為金錢太多聞名遐邇。而使他如此出名的另一個原因卻是他慷慨好事,對慈善捐款毫不吝嗇。他對家人寬大為懷,自己用錢也很大度,但是他每年的收入仍大大超出支出。
他童年時代的一些老朋友經常來看他。他們會說:“亞凱得,你比我們幸運多了,我們大家勉強餬口,你卻已成為巴比倫的第一富翁。”
“我們幼年時代都是平等的,我們都是向同一老師求學習,玩相同的遊戲,那時無論在讀書還是遊戲上,你都和我們一樣,毫無出眾之處,但為何現在你成了億萬富翁,我們卻不得不終日為家人的溫飽而四處奔走。”
“為什麼多變的命運之神,偏偏讓你享盡一切榮華富貴卻不給我們絲毫的福氣呢?”
亞凱得回答說:“童年以後,你們之所以沒有得到優渥的生活,是因為要麼你們沒有學到發財方法,要麼沒有實行發財方法,你們忘記了:財富好像一棵大樹,他是從一粒小小的種子發育而成的,而金錢就是種子,你越勤奮培育,它就長得越快。”
馬太效應告訴我們:錢是可以生錢的,懂得了馬太效應,大膽的使用你的金錢去投資,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富有的人。不難發現馬太效應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領悟了它,對於我們獲得更高的收益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到遠一些,看到馬太效應的增值效果,讓眼前的收益不斷增值。讓馬太效應的正效果發揮到極致。
比倫定律:經歷的錯誤越多,人越能進步。
“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過失敗的記載,你就未曾勇於嘗試各種應該把握的機會。”這就是“比倫定律”。他由美國考皮爾公司前總裁F.比倫提出。萬象世界成敗相依,比倫定律辯證的認知“失敗”,把失敗看做是成功的前奏,失敗也是一種機會。怎樣對待“失敗”是我們成長過程中迴避不了的問題。
日本企業家本田先生說:“很多人都想成功,可是我認為,只有經過反覆的失敗和反思,才會達到成功。實際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被稱為失敗的東西的結晶。”
縱觀歷史,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之所以會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正確對待失敗,從失敗中獲得教誨,從而踢開失敗這塊絆腳石踏上成功的大道。
01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一生的發明不計其數,一生失敗的實驗更是不計其數。他曾為一項發明經歷了八千次失敗的實驗。然而他並不沮喪,而是說:“我為什麼要沮喪呢?這八千次失敗至少使我明白了,這八千個方法是行不通的。”這就是愛迪生對待失敗的態度,他一次次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而取得一項項發明成果。
中國有句俗話,
“失敗是成功之母。”太過一帆風順,從不犯錯的人很難相信他會取得多麼了不起的成績。02
華羅庚中學畢業後,因家庭條件緊迫不得不退學。跟著父親回家幹活,但是他用頑強的毅力一邊幹活兒,一邊繼續讀書自學。但有時命運就是不公,後來他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病床上躺了半年,痊癒後,他的左腿嚴重關節變形,留下了終身的殘疾。
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裡,他想起了古代雙腿殘疾的孫臏。他說“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
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每天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清華大學聘請他當了助理。在清華園,華羅庚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生活考驗我們的時候,往往自尊的人,能夠運用“比倫定律”,征服挫折和失敗,在挫折與失敗中獲得成功。而喪失自尊的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自暴自棄。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從而放棄了努力奮鬥。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認為:“無論是誰,做什麼工作,都是在嘗試錯誤中學會的。經歷的錯誤越多,人越能進步,這是因為他能從中學到許多經驗。”
無論是商場巨人李嘉誠還是偉人毛澤東,都是經歷過很多的失敗和挫折。不要害怕失敗而猶豫不決,也不要害怕犯錯而縮手縮腳,因為失敗也是一個機會,更是一個比在成功中學到更多東西的機會。
“比倫定律”告訴我們:失敗固然讓人痛苦,但同時讓人增長經驗和教訓。生活中要學會認知“失敗”,把失敗看做是成功的前奏,失敗也是一種機會。
踢貓效應:壞情緒都是發洩給比自己弱的人
一個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隨著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便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其實在現實中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傳染,也涉及了做人的“風度”問題。
古人云:克己、復禮。克己,就是遇事從容,能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復禮,就是與人為善,給周邊疲倦的心靈以慰藉與鼓勵。
01
有位高僧在外出雲遊前,把自己心愛的蘭花交由弟子保管,囑咐他悉心照料。誰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將蘭花搬回室內,恰巧風雨大作,原本開的正豔的蘭花被打的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等待師傅的責罵。僧人云游回來,得知緣由後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蘭花的。”弟子從中得到啟發,幡然悟道。
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時時保持豁達的姿態,很具挑戰性。
莫要把踢貓效應傳染給身邊每一個人。在壓力前保持風度,意味著對自己心理弱點的克服,也意味著人格魅力的提升。
02
電視上曾演過一段很溫馨的短劇:
一位家庭主婦在她的房門上掛了這麼一塊木牌“進門前請脫去煩惱;回家時帶快樂回來。”他的家中男主人和顏悅色,孩子大方有禮,溫馨的氣氛滿滿的充盈了整個空間。詢問那塊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釋說:“有一次我在電梯鏡子裡看到自己那張充滿疲憊的臉,一副緊鎖的眉頭,憂愁的眼睛,把我自己都嚇了一大跳,於是我開始想:我的孩子和丈夫看到這幅愁眉苦臉時會有什麼感覺?假如我面對的也是這幅面孔又會有什麼反應?
接著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這些我原本以為是他們不對的事情,真正的起因竟是我。當晚我便和丈夫長談,第二天就寫了這塊木牌釘在門上提醒自己,結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這部短片深深的打動了我,打動了無數個家庭。主婦不經意間的一句平白樸實的話,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煥發了生機。如果我們稍稍用心把這種豁達和體貼用於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踢貓效應”,這條惡劣的傳遞鏈就能被截斷了。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犯錯誤之後如果有人及時的對我們提出批評,這是我們的福氣。如果沒人能及時提出來,我們也許犯錯後而不自知,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毀掉自己的一切。有人對我們提出批評,不管正確與否,至少會讓我們注意在今後的生活裡少犯或不犯類似的錯誤。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歷史上的楚莊王初登基時,日夜在宮中飲酒取樂,不理朝政。後來臣下用“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神鳥故事啟發他,並以此勸諫,終於使他決心改正錯誤,認真處理朝政,立志圖強,楚國終於強大起來,楚莊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批評”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自己前進,遭遇批評時我們要虛心接受。因心情不好而發洩怒氣,從而產生“踢貓效應”只會讓我們丟掉風度,激發更大的矛盾。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學會這三大定律,讓你甩掉失意,重新獲得自信。
即使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我們也能從中獲取到好的一面。比如:曾經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孩,你們彼此相愛,突然有一天,你的事業遭受巨大挫折,變成了一個窮光蛋。你深愛的女孩於此刻負心,離你而去。她認為你沒有能力養活她。所以不能與你進行下去。
不管你怎樣苦苦哀求,她依舊摔門而去。這時,你可能會感到整個天空變得黑暗。你恨透了這個世界,你會認為整個人生已失去了意義,你彷彿跌入了一個深淵。
其實,你應該覺得慶幸,因為背叛意味著清醒。很明顯,在你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她離你而去,證明她喜歡的不是你,而是你的錢。與這種人相處一輩子那是非常可怕的,上天考驗了你,雖然給了你一擊,但是同時也挽救了你婚姻。你失去的只是一個女人,擁有的依舊是自己的人生。這個時候你應該更加的發憤圖強,立志東山再起,向看不起你的人證明:我是不會被打倒的。
事實證明:凡是打不死你的,都將成為你奔向成功的墊腳石,人生的每一個苦難,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富裕的不是你的荷包,而是你無形的心理資產。
有一部電影叫《像小強一樣活著》,裡面有句很經典的臺詞“我是打不死的小強”。面對生活帶給我們的考驗,我們要學會“小強”那種“堅強的毅力,遇到挫折不退縮、勇往直前、積極向上”的精神。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生活是時時刻刻給予人考驗的。困難面前不被打倒,才能比別人跑的更快。最後總結一下今天論述的三點道理:
一、學會“馬太效應”,將其正效果發揮到極致,只要你努力你就會變強,只要你變強你就會越來越好。
二、接受“比倫定律”,學會接納自己的錯誤,允許別人的批評。批評是對你的一種激勵,而不是諷刺。從批評中吸取教訓。你會更加進步。
三、甩掉“踢貓效應”,將生活中這種踢貓效應永遠甩掉,它只會讓我們越來越消極。我們要像故事中那個主婦學習。心情低落時,看看鏡子中的自己。想一下當別人面對你這種面孔時會是一種什麼感受?要把積極的生活態度發揮到最大能量,才會產生“馬太效應”。
世上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煙。有多少殘酷,你就該有多少堅強;有多少努力,你就會有多少光芒。
我是於樂,一個積極向上,樂觀豁達,對生活充滿正能量的80後;一個愛生活,愛寫作,喜歡用文字詮釋人生價值的人。
我的人生座右銘:飯可一日不吃,文章不可一日不寫。
閱讀更多 於樂愛寫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