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暇学宫
在《史记》的《陈丞相世家》里,陈平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如何来理解陈平的这段内心独白呢?
第一,陈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陈平传记的末尾,司马迁写有一段评论,其中一句写道:“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这个是写出陈平思想的渊源,他与张良一样,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是很反对阴谋的。老子的思想,讲的是无为,讲的是道法自然,讲的是不争,讲的是绝巧弃利。我们来对比一下张良与陈平,就有发现两人虽然都谋略过人,但有很大不同,张良偏正,陈平偏邪;张良偏阳谋,陈平偏阴谋。
阳谋与阴谋的差别,在于手段不同。阴谋说白了,就是手段比较下三烂。比如说,陈平献计,诱擒韩信,就属于手段上不光彩。
第二,为什么陈平认为会祸及子孙呢?
这里就涉及到中国古代的报应说。说到报应说,很多人都会想到佛教的因里报应,其实中国人的报应观念,早就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根深蒂固了。
中国是一个很注重血统的社会,中国人的传统报应观念,做了好事,会福及子孙,做了恶事,会祸及子孙。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骂某某人缺德时,常用到一个词“断子绝孙”,你干这么多坏事,活该就是断子绝孙的命。
说实话,史书对陈平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比如司马迁这样说:"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司马迁说陈平“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评价是很正面的,并且认为“非知谋熟能当此者乎”,也认可陈平使用权谋的合理性。
但是,作为道家之信徒,陈平显然认为自己犯了大禁,自己不受报应,子孙也会受累的。
第三,陈平的子孙遭遇什么命运了
那么,陈平的子孙遭遇怎么样的命运呢?
其实,陈平去世后,陈氏还是保有三代荣华富贵。公元前178年(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去世, 他的儿子陈买继承爵位。两年后,陈买去世,其子陈恢继承爵位。陈恢当了二十三年的侯爵后去世,其子陈何继承。
到了陈何这一代,终于出问题了。陈何当侯爵二十三年,因为抢夺霸占他人的妻子,被朝廷判处死刑,同时封国被裁撤。应该说,陈何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的结果,与陈平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因此,陈平的内心独白,其用意可能更多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玩弄阴谋了。
君山话史
\t陈平这辈子,最应该忏悔的,不是他计谋有多阴毒,而是他违背良心,杀了汉惠帝的几个儿子。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陈平的确是用了不少阴谋,但是两军交战,压根不能用道德来束缚。
\t陈平利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
其实这件事我觉得陈平做的很对,当时项羽身边只有范增这么一位非常出众的谋士,只要有范增在,那么刘邦这边不管出什么计谋,都瞒不过范增。
所以刘邦要想战胜项羽,就必须要想办法除掉范增。想要杀掉范增是不可能的,毕竟他身边的守卫不比项羽少,所以陈平这个时候向刘邦要了一大笔钱。
他声称只要有钱,就能把这件事给办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确是这个道理。陈平花钱买通了项羽军营中的一些人,让他们传播范增要背叛项羽的流言。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眜等。---《史记》而且当项羽的使者来到刘邦阵营的时候,刘邦这边先是好就好肉地款待,可是当使者说自己是项羽派来的时候,刘邦立刻把好酒好菜给撤了,换上了普通的酒菜,还顺便说了一句,还以为你是范亚父派来的。
\t一两次这样项羽或许还不会怀疑范增,可是陈平手里的钱多啊,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压根就阻止不了。项羽终于还是怀疑范增了,范增一气之下想要离职,结果项羽居然批准了。
范增回家的路上就被活活气死了,真是想不到,就算范增看破了陈平的计谋,但他也没有办法破解,这才是反间计最可怕的地方。
\t陈平设计抓获韩信。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韩信本人在建立汉朝以后,也因功被封为楚王。不过成为楚王的韩信十分骄纵,不少官员都偷偷上表说韩信有造反的可能。
这件事刘邦也比较苦恼,因为他打不过韩信,出兵讨伐必然要被反扑。所以他就请教陈平,陈平这个时候就告诉刘邦,去攻打韩信等于找死,就算是天子也打不过韩信。
\t但是天子有巡视天下的职责,陈平建议刘邦可以假借巡视天下的机会,到达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就在楚国边境,韩信必然要前往。到时候直接将韩信给抓了就省事多了。
这个主意的确害人不浅,韩信到底有没有造反的迹象,当时是没有查清楚的。所以刘邦贸然把韩信给抓了,其实是担心韩信造反。
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柰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史记》结果这件事做成以后,韩信心里当然不服气,自然就有了造反的想法。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不管异姓诸侯王有没有造反的想法,刘邦都是非常反感的。所以刘邦除掉韩信,其实是早就萌生出来的想法,绝对不是因为韩信想要造反。
\t吕后去世以后,陈平和周勃诛杀吕后全家。
吕后是大汉朝第二位实际掌权的领导人,所以吕后当权的时候,把自己家族的人都搞到朝廷里面来做官了。陈平当时十分低调,他就是担心被吕后给宰了,甚至向吕后邀宠。
等到吕后去世以后,陈平的嘴脸终于暴露出来了,他们发动政变,将后少帝赶下台,迎接汉文帝刘恒登基称帝。在这期间陈平等人诛杀了吕后全家所有人。
如果只诛杀吕家的人也就算了,他们连汉惠帝刘盈这一支的人都不放过。当时汉惠帝已经死了,吕后先后扶植起了两位少帝,前少帝已经被吕后自己给毒死了,后少帝才做了四年皇帝,被陈平给拿下了。
\t为了斩草除根,陈平索性声称汉惠帝是没有生育能力的,他所生的这几个孩子,其实都不是汉家子孙。这等于彻底否定了汉惠帝那几个儿子的继承权,甚至连封王的权力都没有。
这一招实在是太歹毒,这些可都是汉高帝刘邦的孙子,陈平难道真的下得去手?当然能,因为他要是不杀了这些诸侯王,那么陈平本人的子孙后代可能就要遭到这些诸侯王的打击报复。
人家是诸侯王,你说到底也不过只是一个侯爵,怎么可能斗得过诸侯王呢?而且没有推恩令之前的诸侯王,手里的权力那是相当大的。为了不祸及子孙,陈平只能出此下策。
\t陈平一生阴谋频出,对害死汉惠帝几个儿子抱有担心。
陈平在迎立汉文帝刘恒的时候,原本以为他是最没有靠山的一个,所以陈平可以在这个时候成为朝中权臣。结果汉文帝本人就是他自己最大的靠山,那是一个狠角色。
所以陈平只能退居二线,他最担心其实就是汉文帝对他们家族的清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惠帝好歹是汉文帝的哥哥,汉惠帝的那些儿子,那就都是汉文帝的侄子。
\t你陈平杀掉了汉文帝这么多侄子,汉家血脉遭受重大损失,难道汉文帝不应该找你算账吗?就算是汉文帝觉得陈平这么做,反而是帮了自己大忙,没有人跟汉文帝争夺皇位了,那么后世子孙呢?会不会有人重提这件事?
陈平一辈子出了很多阴谋,但是他始终绕不开这件事,毕竟他诛杀的,是刘邦的亲孙子,而不是普通人。所以陈平说自己一辈子阴谋太多,会祸及子孙。其实这不是实话,他真正担心祸及子孙的事情就是他诛杀吕后党羽的同时,连刘邦的孙子们也杀了。
\t结局:陈平去世以后,家族三代荣华富贵。
陈平晚年还是不错的,在汉文帝登基第二年的时候,陈平去世了。他儿子继承了爵位,等他儿子去世以后,他孙子又继承了爵位。这三代人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子共侯买代侯。二年卒,子简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弃市,国除。---《史记》\t如果一直这么下去,那陈平的担心或许就是多余的。可是到了第四代陈何的时候,事情出现了变化。陈赫霸占他人的老婆,这下子麻烦大了,直接被判处死刑。
陈家的侯爵爵位也被撤销,惩罚如此严重,古今少见。那是封建王朝,侯爵地位崇高,对于这种事情的责罚,未免太过于严重。或许这就是陈平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应验了吧。
江湖小晓生
忠臣陈平!
据说刘邦谋士陈平,当上位极人臣丞相时,经常内心不安,临死时说:“我一生用尽阴谋诡计,后代恐遭报应"。
(一)刘邦评价张良比陈平高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得天下后曾自我评价说:打仗自已不如韩信战无不胜,谋略不如张良运筹帷幄,经略不如蕭何安邦定国。但这三人却都不如刘邦自已识人会用人。
刘邦口中这三杰,蕭何有失晚节,画地为牢。
韩信这么一个天资聪颖,胸怀天下,平定天下,所向披糜,战无不胜,功高盖主英雄,由于居功不能隐忍,不知官场进退,引起刘邦和吕后猜忌,被谋士陈平设计,借刘邦巡游云梦泽之机,诱出韩信,韩信被伯乐萧何出卖,被吕后设毒计命丧长乐宫。
贵族出身的张良,作为得道成仙黄石公秘传第子,深知“狡兔死,走狗烹,天下平,良弓蔵,"天下平伴君如伴虎帝王诛臣之道,在刘邦称帝登基后,张良功成身退,归隐山林,得道成仙,也算功德圆满,成为后世文人典范。
反观韩信,能受胯下之辱,胸有百万雄兵,是一个指哪打哪,打哪哪胜,投谁谁得天下无敌将军,文韬武略让张良逊色。在韩信投投刘邦前,依仗张良出谋划策经营的刘邦,屡屡被项羽掣肘打压,逼到汉中龟缩偏安一嵎。
自从韩信投奔汉营,刘邦才咸鱼翻身,十面埋伏把项羽兵困垓下,逼项羽吻剑自杀。应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天下。
设计抓韩信的是谋士陈平,陈平和张良一样同为刘邦谋士,被称为是刘邦的智多星,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陈平设计调开范增,救出刘邦,放刘邦到汉中;刘邦兵困荥阳时,陈平设计逼死范增,诈降救出刘邦;白登山为刘邦解围;驱逐吕家势力,恢复刘氏江山等等,一生多次救主,转危为安,一生混官场,一生忠主,因为事事善于诡道计谋,不但是刘邦对陈平评价不如张良,就是后世儒士,也常拿陈平偷嫂、受贿、损德贬损陈平。
(二)陈平身后事
陈平死后,皇帝追授谥号为献侯,他儿子继承他的爵位,没二年就死去,他的孙子又继承他的爵位23去世,他的重孙子也是继承他爵位23年,因为霸占人妻,被免了爵位,自此沦为平民,淡出历史。
因为陈平后代这种惨景,后世便有野史,说陈平一生多行阴谋诡计,道德有失得罪上苍,祸及后世。其中最主要是指设计谋害天下第一功臣韩信,陈平邦助刘邦不但削了韩信王位,还遭毒杀,所以参与谋害韩信的陈平后代遭报应了,从单一孤立看这事,这故事说的神乎其神,似乎有些道理。
其实,实事并非这样,西汉到汉武帝刘彻时,汉武帝削藩手段很是强硬,即是没有什么把柄和错误被皇帝抓住,也被用各种借口削藩,以此削弱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象陈平后代这种既弱又小的异族藩属被削,实属情理中事。
陈平是刘邦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陈平多次挽救刘邦的性命甚至挽救了刘汉王朝。但是他临终的时候认为自己平生使用了太多的阴谋而会殃及子孙,他这么说的确也有他的依据——
首先,陈平刚刚出道的时候名声就不太好,尤其是他先是追随魏王咎又追随项羽,最后又投靠了刘邦,本身就是被很多人瞧不起的“三姓家奴”,再加上他“盗嫂受金”的名声,他最初在刘邦手下很不受待见。
而陈平对这些外边的评价都有自己的解释,他便逐渐受到刘邦的信任。刘邦甚至直接给了陈平黄金四万两,任凭他处置。陈平正是用这些钱离间了楚国,让范增离开项羽,让楚国大将钟离眜不被信任。
后来,陈平又让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由俘虏韩信,通过贿赂匈奴阏氏给刘邦解了白登之围,在刘邦临终受命斩杀樊哙,他却故意拖延时间并俘虏樊哙交给吕后处理。另外,张良在平定陈豨、黥布的叛乱中“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他的这些计谋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与“帝王师”张良比起来却用差着一个“光明正大”。
但是,虽然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但大部分人都是更愿意当一只小白猫吧!
国史通论
来看看陈平使的阴谋杀伤力多大。
1, 反间计
刘邦在荥阳和项羽打得火热的时候,陈平一个反间计扔进去,把项羽集团炸开了锅。这计谋一使出来,项羽军团很长一段时间面临着瓦解,先不说范增被干掉了,连许多将军都难逃厄运,几乎除了虞子期等几个亲信,他谁都不信。许许多多的士兵被认为是奸细,一个一个的都难逃一死。项羽内部第一次遭受到巨大的创伤。但是面对这么多无辜死去的冤魂,陈平便知道自己已经积下了太多的阴德。
2, 主动陷害韩信
刘邦听说韩信造反(其实只是谣言,不过后期韩信真的造反了,不过不是这个时候),于是非常惊恐,韩信是汉初第一人,国士无双,听说他要造反,刘邦担心没人降得住他。正在苦恼无计可施时,陈平发话,利用古时周天子游云梦泽这个事例来开导刘邦如何抓韩信。韩信是陈平曾经的好朋友,陈平关键时候不帮韩信说真话,还陷害他,搞得最后他被灭三族,这种阴德怎么洗得干净。
还有白登之围时,献媚匈奴,后果就是刘邦之后几十年大汉都得这样,献珍宝,和亲,抬不起头。但考虑到当时的国力,便不细说。
陈平喜欢使阴谋,张良爱使阳谋,阴谋不干不净,到头来只会殃及自身。
如史如画
陈平的“六出奇计”历史典籍给他总结了一下,六种计策是:
第一、离间项羽、范增,楚势由此颓衰。 第二、乔装诱敌,使刘邦从荥阳安全撤退。 第三、封韩信王郊,使韩信耿心效命刘邦。第四、联齐灭楚,刘邦于是战胜项羽。第五、计擒韩信,使刘邦翦灭异姓王而固其刘家天下。第六、解白登之围,使刘邦脱离匈奴险境。
这几条奇计为何会让陈平感叹,怕殃及后世子孙?其实这几条计策站在忠君的位置,可以说为君分忧,我觉得是其中两条计策让学“黄帝”“老子”之术的陈平深感不安,认为自己行“小人”之计,有“阴谋”之嫌,让我们看看这两条让陈平认为会殃及后世子孙的“阴谋”。
一、离间计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困在荥阳城达一年之久,刘邦无计可施,陈平就给刘邦献计,认为项羽身边范增、钟离眛是刚直之士,可以施行反间计,让项羽自断手臂,只要除去这些项羽身边的忠臣,荥阳之困不怕不解。于是刘邦听从陈平之计,出数万金买通楚军一些将领,散布对钟离眛、范增不利的流言,项羽果真中计,开始猜忌他们,后来项羽派使者到汉营,陈平趁机使计嫁祸范增,项羽更加不信任亚父范增,范增见状就向项羽请辞,薄情的霸王没有挽留范增,在回乡的路上,年已75岁的范增气闷之下背上长了个毒疮,最后发作而死。
二、伪游云梦擒韩信
公元前202年,刘邦已登帝位,有人向刘邦告发韩信想要谋反,刘邦问诸将,都说把韩信抓来杀了,刘邦不吭声,又去问陈平,陈平再三推辞不答,实在拗不过,就问了刘邦几个问题,最后教汉高祖巡游天下,假装要巡游云梦泽,到了陈州的时候叫诸侯们来会见,陈州在韩信的地盘,韩信自然要来谒见,到时韩信只能束手就擒,刘邦依计行事,将韩信抓获带回京城。
擒韩信这条计策,可以看出陈平是不愿意的,韩信对汉室有功,也没有确切的证据看出韩信想造反,而且陈平的计策也是站在韩信不会谋反的情况下出的计策,如果韩信真想谋反,刘邦出游到他的地盘,那不是羊入虎口吗?所以说韩信最后的下场,陈平应该是心有不安!
陈平虽说屡出奇计帮刘邦夺取天下立了大功,只是刘邦对他的评价不及张良、萧何、韩信,说他:“智有余,然难独任。”所以只褒奖了“汉初三杰”而不是“汉初四杰”。观陈平一生,也可以说陈平“善变”,先是投奔陈胜部下魏王咎,后来又跑到项羽那做谋士,项羽赏他做了都尉,后因殷地得而复失,陈平怕项羽怪罪他,就连夜跑路,投奔刘邦去了,在刘邦死后,对于吕后专权,陈平也是一付顺从样子,吕太后死后,陈平与周勃合谋,将吕氏宗族诛除,拥立孝文皇帝,使汉朝政又归回了刘氏。可以说陈平对汉朝廷立了汗马功劳,也使他在生时得享一人专任丞相的局面。
太史公在《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而且在《陈丞相世家》也特别记载了陈平的后世陈何因夺人之妻获罪,在市井公开处死,所封侯国被除。是不是司马迁也觉得陈平所行“阴谋”而祸及子孙?其实与陈平同期那些功臣能荫庇子孙几世的没几个,为什么太史公要特别写陈平的后世结局了?
这个跟当时流行的黄老之学有关,黄老之学学派思想尚阳重刚,也就是道家,按照《汉书·艺文字》的说法,道家出自古代的史官,而史官就是负责记载王室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的人。陈平的奇计不符合“道”的思想,陈平对自己的计谋也多认为是“阴谋”,特别是害了范增韩信于德有亏,会阴祸子孙,是以常感叹!
以上存属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
草堂有春色
陈平估计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阴谋家了,正所谓奇计百出,变幻莫测,我觉得用在陈平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据说有这样一个段子,关于陈平的,哎呀,我当时一听就称奇,感叹这小子脑子真灵光!
说是陈平久事项王,觉得混得不太好,或者说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发挥自己的价值,毕竟项羽是个正人君子,贵族出身,不喜欢那些旁门左道,每次陈平给他出个好主意,他是这也不行,那样不妥,估计老陈没少生闷气。后来在关中碰到了刘邦,陈平一看刘邦那流氓样就打心底里喜欢,琢磨着项羽应该是干不过刘邦,项羽心中的道德感太重了,以至于养成了华而不实的习惯。而刘邦则不同,虽然志向远大但绝对是个实干派,脑筋灵活多变,一点也不拘泥,陈平肯定会想,去了刘邦阵营自己才能大放异彩,比待在这受一帮傻逼的窝囊气强!所以陈平就悄悄逃了!
过黄河的时候,船夫见陈平穿着不凡就起了歹心,这时船到河心,前后不着岸,到了危急时刻!陈平也看出了船夫的心思,于是他脱掉自己的上衣,光着身子走到船夫跟前,“我看您划船太累了,我来帮您!”船夫一看陈平身上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于是便作罢了。
我一直觉得这段很精彩,真是个神来之笔,这要搁一般人还不束手就擒,要么就跟船夫打起来,不过在那种环境下,没有几个人能打得过船夫。
其实仔细想想陈平出的那些计谋,你都会觉得不过如此,但可贵的是陈平能把小孩过家家的那套把戏运用于成人世界,而且还用得那么得心应手,你要把所用人的反应都计算到,而且要精准地预料到他们的下步反应,把所有现实中的随机发生的事件导演成完全按你的预期发生的一场大戏,这实在是很见功夫的一项活动。首现你自己的心里得强大,否则你自己都演穿邦了,你觉得别人还会配合你吗?其次,你肯定得洞悉人性,否则的话你怎么玩转别人!
一个年轻的帅哥,整天琢磨些这种事情,我想陈平一定是本色出演,或者说他成功地跨过了小白脸的边界,活成了一个真爷们,成了一个值得人们品味与钻研的角色。那些能够突破世俗虚妄的界限而看到生活本质界限的人,我打心底里面佩服他们,他们给我的启示就像流星划过夜空,帮我看透了那些罩在自己心灵上空的虚浮的价值追求,让我梦想破灭后失落的内心找到了一些踏实,让我更加鄙弃那些傻逼的学问和他们的智慧。陈平是一个很值得亲近的人!
骑驴去高考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足智多谋,用奇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
陈平突出的是一个“奇”字!
陈平一开始投奔的是魏王咎,但是陈平献策都不被采纳,所以就离开了!投奔了项羽,后来平叛有功,被封为都尉!但好景不长,平叛的地方又反了,项羽决定杀掉平叛的人!所以他逃了!
有一个小插曲,他逃到了河边,请船夫送他过河,船夫认为他身上肯定有金银财宝,就打算杀他,陈平看出来了,于是脱了自己的衣服,扔在船上,光着上身,然后帮助船夫撑船!船夫一看这,就打消了念头!
最后来到了刘邦身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使反间计,离间项羽与他的部下,还有气死范增!他用重金买通项羽身边的人,散布谣言,同时又对项羽派来的使者用计,让使者去项羽身边说范增有可能通敌!项羽疑心加重,最终气走范增!与部下关系也紧张起来!
第二件事就是刘邦在荥阳被围,他派出二千多名妇女出城,项羽军营的人争相观看,刘邦得以逃掉!
第三件事就是暗示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当时张良和陈平都同时用脚踢了刘邦一下!
第四件事就是设计擒韩信,让刘邦假装出游,到了齐地,韩信来拜见,被捉!
第五件事就是计献美女图,巧解白登之围!匈奴围困汉军,陈平就让人拿着美女图,去献给匈奴首领的妻子,结果他妻子怕丈夫变心,于是就劝他丈夫,让他撤军!
第六件事就是保自己,刘邦晚年要杀死樊哙,于是命令他去杀了!结果他只是把樊哙押解回来,这个时候,刘邦已死,结果他跑到刘邦灵柩前,说自己没有杀死樊哙,这话是说给吕氏姐妹听的!因为樊哙是吕后妹妹的丈夫!
在临终前,他自己也说“经常使用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虽然我这一生尽享荣华富贵,但是死后,也会跟着完结”
在他死后,他的家族只维持了三代,就没落了!
自知者明
曲逆候陈平~刘邦夺天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在张良退隐后,陈平依然还是最重要的谋士,没有之一!!!
如果说汉初的谋士里,张良是阳谋。那陈平自然可以称为阴谋。
貌似成大功的人都喜欢“说大话”。陈平少时在乡里分肉,分的很平均。父老皆赞。这小子就开始吹了“使我分天下,亦当如此”。他的老板刘邦也是这样,当初去喝酒,没钱。对看门的说“贺钱万”。惊动了东家吕太公。还顺了个老婆,哈哈!
陈平到刘邦那里出了很多计谋,如下~
离间计~项羽派使者去会刘邦,使者来看见满桌美味佳肴。陈平故意说“啊,你是亚父的使者(范增)”。使者说“噢,我是项王的使者。陈平就命撤去佳肴,换上极为普通的菜并佛袖而去。使者归告项羽,项羽怀疑范增。范增怒而离去。
李代桃僵~刘邦荥阳被围,陈平建议,把所有兵力集中西门,做出奋力突围之状,让项羽信以为真。并以一大将纪信化妆成刘邦,并出2000宫女穿上士兵服装从西门突围,刘邦趁机从北门逃脱。,项羽烧杀记信。
接白马之围~刘邦匈奴围困白马。陈平派一使者去见匈奴老婆阙氏。并献上美人图说汉王要和匈奴和解了,会送许多这样的美女给匈奴单于,这样你就失宠了,不如你让单于退兵,这样汉王就脱身了,后阙氏果如此,匈奴果退。
计擒韩信,智留樊哙。都是以阴谋而得。
那陈平会有如此之想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第一,一种对子孙的警示,让子孙谨言慎行,不可仗着祖荫横行霸道,惹杀身之祸。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中国历史上凡智谋之士皆精研“老子”“易经”。深明“天理循环、因果关系”之道。且许多都属于道家人物或有道家之风。如张良,姜子牙,诸葛亮,刘泊温。且“易经”讲“家有积善必有余庆、家有积恶必有余秧”。所以个人认为陈平的这句话既不是害怕更不是后悔。而是一种对于未来天理因果的一种慨叹。
事实上留侯张良传了一代,曲逆候陈平传了四代。
中华文化许多其实就是道家教义!道家教义许多其实渗透着中华文化。
大拿陈
陈平是刘邦的谋士,地位和作用可以和张良相比。
然而刘邦把张良视为“汉兴三杰”,说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却没有把这样的评价给陈平。
陈平自己也说:我多阴谋,恐怕子孙不会兴旺,都是我连累的呀!
陈平的阴谋史书上记载的不多,恐怕正因为是“阴谋”,能上台面的不多,所以历史学家都无法知道。
那么可以猜测下陈平都做了什么阴谋?
从刘邦评价张良的话可以猜测,陈平的“谋”应该不是在军事方面,应该是政治方面。
极大的可能性陈平是刘邦的特务头子,他刺探的就是刘邦大臣们的动向。
刘邦死前让陈平杀死樊哙。陈平害怕吕后怪罪,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就把樊哙押送长安,叫给刘邦处置。
当快走到长安时,听说刘邦死了。陈平立刻先奔入长安,一直呆在宫中守灵。他是怕有人这个时候给吕后进谗言。一直在吕后身边,别人就没有机会了。
吕后当政的时候,陈平很圆滑。吕后问宰相王陵:“可不可以给吕家亲戚封王。”王陵说:“高帝在的时候和天下约定,非刘氏封王的天下共讨之。”吕后又问陈平,陈平说:“高帝在的时候高帝说了算,吕后当政吕后说了算。”吕后就封吕家人为王。
吕后死的时候,陈平又联合朝中大臣和刘氏皇族一起灭掉了吕氏。
从上面这些陈平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所谓的“阴谋”应该绝大部分都是对付朝中官员的。因此,陈平知道自己实际得罪了大批的权贵,这些人没有死,而是世代的权贵,陈平活着的时候奈何不了他,陈平死了当然会折腾他的子孙。陈平是看出这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