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人最愛什麼姿勢?|
號外:政客引發的“姿勢”大討論
聊藝術之前,先來說一個英國政壇鬧劇:
2019年的9月4日,英國脫歐進入關鍵期,內部鬥爭白熱化。當時英國下議院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脫歐辯論,坐在前排的保守黨議員雅各布·里斯·莫格聽著聽著就癱在了長椅上,還不時露出輕蔑表情。
沒錯,就是這個“優雅葛優癱”。事後,工黨議員們認為他十分傲慢,是不尊重和蔑視議會的表現。各大媒體紛紛報道這件事,於是這個姿勢迅速發酵,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出現了無數表情包,其中很多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引用了藝術作品。
為什麼這種“斜臥的姿勢”會引發如此大的討論興趣?
“斜臥式”是藝術史上最受歡迎的姿勢之一,它深深植根於東西方藝術史傳統 之中,讓人聯想到豐富的內涵,從羅馬人的盛宴到後宮嬪妃的順從,從印度臥佛到中國畫裡的小家碧玉。
接下來,讓我們離開政治,把目光轉向“斜臥著的人物”的藝術史根源,以及它們象徵的文化內涵。
斜臥:權力意味
臥佛是佛教藝術中一個重要的形像。這個圖案代表了“涅磐”,意思是一個人死後達到涅磐的狀態。典型的佛像是右側臥,枕在墊子上,用手託著頭。
斜臥著的人物有時在歷史上傳遞著一種權利感、精英地位和權力感。這種姿勢給人的印象是有人在服侍、照料或服務。
這種權利的象徵在西方繪畫中同樣存在。
比如大英帝國陸軍上尉弗雷德裡克·伯納比,作為一名後來參軍的公立學校學生,他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社會人物,被譽為熱氣球旅行家、大力士、“勇者中的勇者”。他還參加過英國對蘇丹的戰爭、參加瞭解救喀土穆之圍的遠征。這樣一個英勇的形象,以斜臥的姿勢坐在沙發上,顯示出一種孔武有力和威嚴感。
斜臥:古希臘羅馬神話傳統的延續
不過,最初“側臥”這個經典pose的形成,可不是用來表現男性權利的。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女神、仙女和其他神話人物經常被描繪成側臥著的形象。因為斜臥的女性身體將身體拉伸到最長,使之具有最大程度展示自身的可能性,象徵著敞開、開放和對所有人的接納。
女神這一臥,是西方文化人性解放的絕佳表露。
女神維納斯,是這個經典姿勢的代言人。
“斜臥式維納斯”是如此的獨具魅力,因此成了後來女性人像的經典圖式,影響了眾多人體像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從古典到當代的不斷演繹,“斜臥式女人”的形象,在藝術領域中持久的散發著誘人光芒。
古希臘羅馬神話中,延續著這種女性的斜臥姿勢,比如達娜厄。宙斯潛入她鎖著的房間,使達那厄懷孕。他裝扮成一場金雨來了。因此,達那厄通常是斜倚著,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她順從地等待著她命中註定的命運。
以斜臥方式描繪人物的傳統延續了幾個世紀。拿破崙的妹妹、意大利貴婦人波莉娜·波拿巴請新古典大師卡諾瓦雕刻了一個斜臥的維納斯大理石像。當然,這一經典形象的臉是她自己,這件作品的名字是"波莉娜·波拿巴夫人"。
20世紀雕塑家亨利摩爾把
古典時代的“斜臥”傳統延續到當代。亨利摩爾的雕塑《墜落的戰士》主題是完全現代的,但喚起了代表斜臥姿勢的古典傳統。斜臥:東方主義中的順從女性隱喻
“斜臥的女人”形象不僅是西方藝術家熱愛表現的主題,更是延伸到西方對東方的想象上。
東方主義在藝術史上原指19世紀流行於法國的、描繪中東北非場景的繪畫作品,後延伸為作品中充滿了刻板印象和憑空想像,將東方塑造為非理性的、女性化的“他者”。
在“東方主義”西優東劣的視角下,用斜臥的形象表現東方女性的溫柔與順從,成為了繪畫中東方主義意識形態的標準母題。
這些畫將視角對準那些內室中無所事事的東方面孔女性,一些在水池嬉戲,另一些坐在地毯上娛樂。她們並不勞作、創造任何價值,其存在只有一個目的:等待男性權力者的歸來併為其服務。
而這其中常常會出現側臥的形象,這個姿勢從圖像學和心理學上來說是最具“女性特質”的一種姿勢,與其他身體部位的形態結合在一起,更能充分地說出女性身體的秘密以及揭示隱藏其中的文化主題和複雜意味。
用在描繪這些東方女性上,“斜臥姿勢”便能傳達出一種更加世俗化、人性化的情感,意味著沒有反抗與逆來順受,也隱喻著西方文化的優勢。
作為表意的符號,人類的身體姿態是表達情緒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傳達文化精神、藝術風格的重要代碼之一。
不過有時候,除了文化意義的挖掘,我們欣賞藝術還要帶著一顆感性的心——為什麼側臥的姿勢這麼受歡迎?因為它真的太美了。
閱讀更多 art張小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