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觀眾”這個詞可能是娛樂圈尤其是綜藝節目圈的一個敏感詞彙,因為這個詞大家都在做卻都不願意承認,縱觀發展由來和過程也是市場因素決定產生的,可以簡單的概括為,開始於1997年的《快樂大本營》無意之中的效果,賤賤的開始形成規模於2004年萬人空巷的《超級女聲》,直至這幾年爆發於火得一塌糊塗的、歌唱綜藝最高標準《我是歌手》的舞臺上,這時電視機前的觀眾才明白節目現場的觀眾都是職業觀眾,都是節目花錢請來的,那些表情,那些哭泣,那些嚎叫,那些凝視,都是職業。
過去進電視臺錄節目曾是一件稀罕事,為了成為央視綜藝節目和春晚的觀眾有的人甚至不惜為此花錢、託關係,比如春晚常客“笑臉哥”,在這些晚會式綜藝節目裡觀眾只能做背景,後來觀眾被邀請上臺和明星一起互動做遊戲,臺上臺下玩遊戲的都變成了普通人。此時各類綜藝節目蓬勃發展,對觀眾的需求量急劇增加,電視節目組開始花錢請觀眾,群眾演員充當了第一批職業觀眾,在觀眾席填坑並按節目組的要求鼓掌歡呼做出各種表情。隨後的這十年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入電視綜藝節目產業,觀眾開始職業化。
應該說這時一個雙贏的過程,一方面綜藝節目的確需要一些觀眾配合節目效果保證節目更加逼真,能夠煽動現場情緒提高收視率,不再是單單的普通觀眾湊數的,這時綜藝節目精準化和精細化的進步體現。另一方面確實有很多觀眾願意從事兼職這一行當,以北京為例,平均每天有超過5000名職業觀眾坐在全市的二三十個錄影棚裡,鼓掌、歡呼、大笑、流淚,然後在電視節目錄制結束後拿錢走人,節目組每請一位觀眾平均花費100元左右,這對一些大學生兼職是很有經濟幫助,所以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供應!
問題爭議的關鍵是這種做法是否合理?是否違背了節目的底線,是否對於電視機前的觀眾真實?筆者認為在如今這個分工更加細化的時代,觀眾職業化本身是沒有錯的,各大衛視的綜藝節目比拼都是為了搏取高收視率,只有這樣才可能獲得更高的廣告商的冠名贊助費,能夠拉來贊助才有成本做出高質量的節目讓觀眾看到娛樂,節目為了提高配合收視率不得不考慮職業觀眾,這也是實際考量的需要,所以才會製造出類似鯰魚效應的煽情牌,不知道的觀眾還以為這個節目有多麼打動人心,其實都是用錢買來的淚!
綜上,職業觀眾是綜藝搏擊的產物,能夠使用職業觀眾這個殺手鐧都是時勢使然!
閱讀更多 新聞娛樂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