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思考加拿大适不适合华人生活

加拿大到底适不适合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的,所以才会一直不停地争论着。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顺利地在这块原本并不属于我们的土地上面扎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呢?下面分享三个我有着切身体会的小故事。

第一个:听来的故事

三个故事思考加拿大适不适合华人生活

以前打工时的一个老板,上海人,姓张,多大学通讯的硕士,来这儿十几年了,特能侃,朋友很多。有一次闲扯,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

他有一个朋友,本地人,是一家通讯公司的老板,手下几十个员工,白人、黑人、印巴人、中国人,反正什么人都有。闲来无事,他就经常去那家公司摆摆龙门阵什么的。去多了就发现一个问题,多年以来,从来没有看见哪个中国人在这家公司里被提升为主管。他很奇怪,就直接问他的朋友是不是有那么一丁点歧视呀。朋友听后,耸耸肩,一脸的苦笑。吃中饭的时候,朋友就把他领到了餐厅,让他自己寻找答案。他进去看了一会儿,大概猜到了一些原因。几张桌子,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吃着饭,一边用英语大声地说笑着。可很明显地,唯独那几个中国员工另外围坐着一张桌子,用中文轻声地交谈着,真的好象世外桃源。朋友跟他说,你们中国人技术过硬,敬业态度也很好,都是非常出色地员工,可是如果叫他们做领导,却欠缺了一样非常重要的素质——沟通能力。一个不能与别人进行良好沟通的人,怎么能够起到上通下达的纽带作用呢?别人也未必会服气。

长久的儒家思想熏陶,使我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内敛实效,含而不露,后发制人的处世哲学,只干活不说话,多干活少说话,认为只要当上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领导岗位就会向你频频招手。可这里毕竟是北美,文化观念的巨大差异实际上从我们一开始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时时刻刻记住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了。

第二个:看来的故事

三个故事思考加拿大适不适合华人生活

我曾经在一家中式自助餐馆里干过一段时间,客源很杂,大多都是熟客。由于LOBLAWS的总部就在我们上面,他们的员工经常到我们这儿吃饭,包括那几位总裁,他们至少都应该是身价百万的富翁了。在这些熟客当中,还有几个是乞丐。

有一天中午,排着长长的队伍。乞丐在中间,其中的一位总裁站在他的身后,前面是一位来自南京的中年女士。那位总裁与那位乞丐似乎很相熟,有说有笑地。这也应该算是加拿大的一个特色了,百万富翁与乞丐共进午餐,由于是自助餐,所以大家必然要共用同一套盛菜的餐具。在中国,这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那位同胞最初并未察觉,可是当她扭过头看清楚以后,干脆捂着鼻子,宁肯到后面重新排队去了。情景很是令人尴尬。

消除等级观念,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是国人长期以来心中一直向往而始终未酬的终极理想。在这一点上,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西方人的的确确好过我们很多,哪怕有时仅仅是表面的功夫。当这一切有一天真正的降临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已经可以完全承受了呢?不过,我倒宁愿相信那位女士的行为只是体现了她的个体修养,诚如斯,吾辈幸焉。

第三个:自己的故事

三个故事思考加拿大适不适合华人生活

上个星期跟随一家俱乐部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游玩,途中要经过一家冰酒厂品尝加拿大世界闻名的冰酒。

在酒厂品完酒之后,大家就开始进行选购,我与妻子一共选了三瓶。结完帐,服务员把三瓶酒装在三个袋子里,妻子从柜台上提下来,转身要交给我,一把没接住,有两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当时感到非常沮丧,可想想不能白来,就又去选了两瓶。在重新排队结账的时候,服务员拎着两瓶酒走了过来,告诉我们说,她向老板说明了情况,老板说虽然是我们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可是为了不让我们扫兴,就让她又白送给我们两瓶同样的酒,并一再叮嘱千万要小心,不要再摔碎了。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竟然还有这样的傻瓜老板!理由就是为了不让顾客扫兴!

在当今社会,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尤其是一家私人企业的老板把对利润的追求作为他们永远不变的唯一目的时,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这位酒厂老板的所作所为,无论他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动机,作秀或是为了拉回头客,他的这种“你高兴,所以我高兴”的立业思想却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孔老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常常带着有色眼镜挑拣着本地人对待我们的种种动机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来一个逆向思维,如果换成我们是那家酒厂的老板,会不会也这么做呢?

加拿大到底适不适合我们生活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也就容易回答了:这就要看我们是不是能做得到,做得到和这里的人们一样地思维、一样地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