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的"鬼怪" 珍貴的大禮

在高強度電子戰條件下,雷達的作用被削弱,以紅外成像技術基礎發展起來的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可以彌補機載雷達的不足。紅外搜索跟蹤系統最大的優勢是隻依靠目標發射的紅外輻射進行搜索、跟蹤,能夠“我看見了你,但你不知道我在哪裡看見你”,可以實現隱蔽並突然對敵發起攻擊。20世紀60年代~70年代,美國有多個型號的截擊機和戰鬥機都裝備了紅外搜索跟蹤系統。

其中,被美海軍和空軍同時使用的“鬼怪”系列重型戰鬥機,F-4B(海軍型)和F-4C(空軍型)就裝備了第二代機載紅外搜索跟蹤(IRST)系統——AN/AAA-4機載紅外輔助組件。可在晝夜、低能見度氣象和電子戰條件下,對空中目標進行搜索、觀察、截獲、識別、跟蹤和瞄準,為半主動雷達制導AIM-7“麻雀”空空導彈、被動紅外尋的制導AIM-9B“響尾蛇”空空導彈的發射提供支持。

然而,裝備如此先進精良的“鬼怪”系列戰鬥機,卻在60年代中末期,在入侵我國南海領空時,幾度折戟。其中最富戲劇性的當屬65年的一次自擺烏龍送“大禮”的故事。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製造了“北部灣事件”,把侵略戰火燒到了越南北部,並加緊了對我國東南沿海的空中偵察和挑釁。

1965年4月9日上午8時許,南航某飛行部隊接報:海軍8架F-4B"鬼怪"戰鬥機,從上起飛分兩批侵入我海南島上空。第一批飛機在海南西南部侵入我領空後,沿海岸線向西北方向飛行,而後退出。第二批4架F-4B "鬼怪"戰鬥機則繼續北犯,於8時20分左右進入我海南島上空。

烏龍的

我某飛行團4架亞音速"殲-5"型飛機在谷德合大隊長的帶領下迅速編隊起飛昇空,準備迎擊來犯之敵,飛行員李大雲擔任四機編隊中飛行難度最大的4號機。轉眼間,我飛機編隊就上升到了13000米的高度。在地面指揮員的指揮下,我機剛進入截擊態勢,李大雲就首先發現了目標,並迅速向美機猛撲過去,同時向長機谷德合請求攻擊。谷德合聽到報告後,又見李大雲的前下方有2架美機,隨即命令投掉副油箱準備戰鬥。李大雲把射擊瞄準器上的光環穩穩套在了一起,準備隨時攻擊美機。與此同時,美3號機卻藉機對李大雲4號機進行跟蹤咬尾。李大雲聽到耳機裡傳出護尾器警報聲,當即靈活地急轉彎大坡度反扣,從後面反將美3號機緊緊咬住,射擊瞄準環又套在了一起,並再次向谷德合請求攻擊。美3號機被李大雲勇猛靈活的機動動作嚇得驚慌失措,連續左右機動,企圖逃脫。谷德合明白,只要自己一聲令下,美機是跑不掉的,但因上級有"不打第一槍"的指示,他命令李大雲退出攻擊位置,返回編隊監視美機。就在這時,另一架美機伺機連續發射了2枚"麻雀-Ⅲ",攻擊李大雲。在轉彎過程中李大雲從飛機護尾器警報聲中判斷自己又受攻擊,立即加大坡度急轉避開,丟失了目標的"麻雀-Ⅲ"毫不留情地飛向了在李大雲前面的美軍3號機,並當即擊中這架F-4B "鬼怪"戰鬥機。一陣火光和巨響之後,美3號機拖著濃煙向下墜落,稀裡糊塗地做了個空中"冤鬼"。其他3架美機見3號機被自家導彈擊落,又匆忙向我機連續發射了幾枚導彈導彈,均被我機從容擺脫,並毫不猶豫地撲向美機。美機見勢不妙,遂加速逃竄出境。17分鐘的空中較量結束,我機毫髮未損,李大雲與戰友們帶著笑容勝利返航。

烏龍的

第一代戰鬥機殲-5飛機

對此次事件,美方也有相應的描述,並稱其為"海南上空的偶發事件":

1965年4月9日上午8時,美國海軍VF-96中隊2架F-4B"鬼怪"戰鬥機從在中國北部灣執行任務的"突擊者"航母起飛向北執行例行空中遮斷戰鬥巡邏,任務區是越南北方海防港外海40千米處。每架飛機各攜帶2枚AIM-7D "麻雀"Ш、2枚AIM-9B"響尾蛇"空空導彈。為方便描述,下面將其稱為1號機(長機,機組成員:威廉姆·F·弗拉舍爾海軍中校、中隊長和克里斯多弗·比林格斯利海軍中尉)和2號機(僚機,機組成員:頓·瓦特金斯海軍中尉和查理斯·R·海伊斯海軍中尉)。

執行同樣任務的第三架F-4B"鬼怪"戰鬥機剛剛飛行了2/3航程就因為發動機故障在北部灣內墜毀,機組成員跳傘後獲救。第四架F-4B接替墜毀的飛機作為編隊長機,下面稱為3號機(機組成員:泰瑞·M·墨菲海軍少尉和羅納德·J·費甘海軍少尉)。幾分鐘後,航母上待命的1架後備F-4B起飛與3號機會合組成編隊,即4號機(機組成員:霍華德·B·瓦特金斯海軍上尉和約翰·T·莫勒海軍中尉)。3、4號機只攜帶了 "麻雀"導彈。當4號機正心急火燎追趕3號機時,傳來3號機的呼叫:發現三架飛機疑跡。

此時3架中國的殲-5飛機編隊被探測到正在逼近"突擊者"航母,3號機也已轉到海南島方向準備攔截,很快便目視到中國飛機編隊。拼命追趕長機的4號機突然發現第四架中國飛機,這樣3號機和4號機只能獨立面對中國的殲-5飛機。在1號機和2號機收到緊急呼叫匆忙趕來幫忙途中,3號機報告正在遭到攻擊。

據飛行員個人資料記載,"鬼怪"戰鬥機在這次遭遇戰中發射了2枚"麻雀"導彈(第一枚未能制導,第二枚發動機點火失敗)和2枚"響尾蛇"導彈(一枚被目標躲過,另一枚沒能截獲目標)。在接下來的混戰中,4號機與3號機失去了聯繫,最後當3架"鬼怪"戰鬥機會合準備實施空中加油時才意識到3號機失蹤了,最終確定3號機在行動中墜毀。

所有機組成員中至少有一個人在雙方交戰時聽到過3號機呼叫"導彈用光,準備返回基地",其它3架F-4B準備返回時,4號機成員表示看到1架銀灰色的殲-5爆炸並墜毀,激動的大叫"幹得好,誰幹的?"此時,"突擊者"航母上的作戰信息中心注意到3號機正飛離海南島,後面還有一個光點,不一會兒便從雷達上消失(這句話很關鍵)。美國海軍空中搜索和救援隊對大約19425平方公里的區域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搜索,但沒有找到飛機和機組成員。

據作戰中隊的報告稱,1號機和2號機當時在12192米和10668米高度,8點55分,1號機瞄準一架前方9600米處正從左向右飛行的殲-5飛機,在距離8000米處,開始用導彈鎖定目標,然後轉換到多目標瞄準點模式以便雷達自動跟蹤目標,並以30度坡度向右轉去,在距殲-5約4800米處,1號機發射1枚"麻雀"導彈,雖然雷達一直鎖定著目標,但導彈卻未能跟蹤到目標而是向其下方飛去,1號機決定使用紅外製導導彈,在距離殲-5飛機2400米處,1號機發射了"響尾蛇"導彈,剛開始導彈成功跟蹤了正在做小角度左側坡度飛行的殲-5飛機,但是隨後殲-5突然左轉並機頭稍稍朝下,這個動作導致 "響尾蛇"導彈失去了跟蹤目標,導彈在15米處於飛機交錯而過。第一枚"響尾蛇"導彈失的後,1號機爬升到14325米高度準備再次發射導彈,在距殲-5約19000米處,1號機鎖定了目標,幾經周折,在5600米處,1號機向正在水平直飛的殲-5發射了1枚"麻雀"導彈(1號機攜帶的第二枚),但是導彈發動機未能點火,"麻雀"導彈直接墜入大海。

2號機也遇到與1號機類似的情況,剛剛目視到殲-5的高空疑跡就對目標發起了第一輪攻擊,在距殲-5飛機13000米處發射了1枚"麻雀"導彈,但是導彈發動機沒有點火。隨後2號機在96000米處再次鎖定正向右轉彎的殲-5飛機,2號機也跟著向右急轉以便迎上殲-5,隨即在5600米處發射了第二枚"麻雀"導彈,但是導彈依然未能點火。2號機又加速朝殲-5的7點鐘位置飛去,在距殲-5飛機2400米處發射了右舷的第一枚"響尾蛇"導彈,遺憾的是這枚導彈和"麻雀"導彈一樣發動機也未能點火。緊接著2號機將左舷的第二枚"響尾蛇"導彈又發射出去,這枚不爭氣的"響尾蛇"導彈未能制導,與殲-5飛機在較遠的距離錯過。

雖然以上描述顯得有些混亂,但有兩點是確定的:第一,美方參戰人員認定,在此次遭遇戰中只有一架飛機被擊落(雖然他們認為被擊落的是中方的殲-5飛機);第二,美3號機確實是失蹤了,而且蹤前4號機看見了3號機確實是在參戰。

對比以上雙方的描述,雖然在戰機數量、作戰過程等方面不盡相同,但基本可以肯定美3號機確實是被己方的導彈誤傷墜海。

這架飛機殘骸就落在南海海岸附近,有關部門組織了上萬群眾從淺海中打撈殘骸的各個部件。該架F-4B“鬼怪”戰鬥機裝備了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即紅外雷達),我方獲得了紅外系統的相關部件,並組織相關力量進行了解剖、分析和測試,經專家確認,該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所使用的紅外探測器就是中波銻化銦探測器,為該領域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參考。這便是美國人自擺烏龍為我們送上的“大禮”。

烏龍的

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