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形奇特,有點駝背,可他依然身居廟堂官至宰相。他為官清廉剛直不阿,經常與大貪官和紳鬥智鬥勇。他飽讀詩書,深受皇帝重視。他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羅鍋宰相”劉墉。電視劇中我們所熟悉的“劉羅鍋”在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據史料記載,劉墉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人,明朝之後遷至山東諸城。家族世代讀書,曾有祖父“父子九登科”的奇聞。劉墉的父親劉統勳深受乾隆皇帝的器重。在三立(立德,立言,立功)中做出突出貢獻!曾擔任過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上書房總師父,內閣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可以說是真正的位極人臣。按理說父親的官場一帆風順,兒子也應該平步青雲才對。然而劉墉的官場之路並不順暢,還似乎有點怪!
首先,劉墉起初進入官場之時並不通順,科舉考試中屢屢受挫的劉墉在35歲之時才開始任地方官員,開始了自己的官場之路。劉墉在官場的前25年一直地方任官,在安徽江蘇江西陝西等省都待過。就是沒有當過京官,而且品級也不高;最高也就做到地方的學政。直到1776年為劉統勳守孝三年期滿,57歲的劉墉才以內閣學士從二品的在京任官。
所以從史料記載,以劉墉的經歷來說他與和紳鬥法,與乾隆鬥智的民間流傳的故事並非真實。首先,他與和紳並沒有的太多的交集。當時的劉墉已有60歲,且是個從二品。和紳當時雖然只有26歲,但已身兼軍機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無論從職位身份,還是在乾隆面前的分量上劉墉與和紳都是沒法比的。兩者是根本鬥不到一塊去的。民間所傳頌的“劉羅鍋智鬥和紳”也只是民間學者根據清朝“國泰案”杜撰的《劉公案》所述。
據《清史稿》記載,劉墉在後期官場生涯中總是不斷的犯錯,雖說犯的錯不大也不小,不至於砍頭,但是經常遭到乾隆的責罵。劉墉生平做過兩大最糊塗的事情。
清朝1761年,當時劉墉剛剛上任江蘇學政,不料當時有人舉報沛縣有一個叫鄢大庸的舉人辱罵朝廷,劉墉審查之下果然在其家裡搜出了辱罵朝廷的書信,劉墉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想要審查之後再上報。就在此時當地學生把劉墉自費出版的書籍焚燒了,劉墉一怒之下把鄢大庸辱罵朝廷;學生燒書的事情做了誇大的彙報,導致乾隆大怒,賜死鄢大庸,鄢大庸的死正是劉墉一手促成的。
再者就是有名的《一柱樓詩集》案。“明朝朝振翮,一舉去清都”,而當時造成這一冤案的人正是劉墉本人。劉墉想要利用文字獄向乾隆邀功,達到政治投機的目的。必須說這是劉墉一生當中的一大汙點!
劉墉官場後期的平庸糊塗正是劉墉的高明之處,因為他明白糊塗不會功高震主。更能夠得到乾隆的喜歡。所以他寧願變得圓滑謹慎,他甚至表現的糊塗一點,最起碼求的自保。
我們在電視劇上所知道的“劉羅鍋”是矮小駝背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有史學家在《劉墉綽號羅鍋考》一文中就做出過這樣的斷定。因為清代選官舉士四條標準,向來以身言書判為標準;在這四條標準裡面身居首位,就是要求被選官的人必須五官端正,儀表堂堂,否則難立官威。如果劉墉是羅鍋,那他面試這一關就過不了。當然也就當不成進士。
劉羅鍋只是一個藝術想象,中國民間最擅長的就是通過矮化形象突出來突出任務內在的高大!
閱讀更多 流陽侃奇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