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聽過“七歲看老,十二歲定終身”這句話,意思就是指孩子從小的性格與習慣都會伴隨其長大,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特別是孩子的教育更要從小抓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經常會發現孩子的一些特點,比如有些孩子表現出來的聰明,有些表現出機靈,有的則是情商高。而聰明作為一個夸人的詞,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一般都會讓父母非常高興。但是聰明這個詞並不是適用於全部孩子,因為有些孩子雖然小的時候看起來很聰明,但是長大了卻難有出息,特別是那些小聰明的孩子。教育專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那些從小愛耍小聰明的孩子,長大之後反而很平庸。
教育專家:這類孩子看起來很“聰明”,但是長大了卻難有出息!
其實聰明與耍小聰明是大不相同的兩層含義,聰明多被人敬服與羨慕,而“小聰明”,歷來就是含貶義,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炫耀”,毫無疑問,這些孩子也會更加認為自己是真的聰明行為。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耍小聰明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眼前事上用點智慧,至於長遠他們根本不會去想。小聰明不是真聰明,而是一種短見。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看似機靈的孩子,做事的時候往往學不會腳踏實地,而喜歡耍小聰明。孔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 用在孩子身上,就是說孩子耍小聰明,不是單純為展示自己優越的頭腦,而是為了逃避麻煩,比如逃避做錯事後家長的批評。事後孩子不會反省自己的聰明用在了不恰當的地方。這些孩子貌似非常聰明,但是耍這些小聰明小把式暗暗地反映了孩子的品行低劣,家長不加以改正,孩子很難成才。
愛耍小聰明的孩子,看著機靈,其實真的沒把聰明勁兒用到合適的地方,而父母則是要教育他們把這種小聰明用到正道上來。愛耍小聰明的人往往是頭腦非常靈活、思維敏捷的孩子,於是很容易誤導家長對於孩子聰明的認知,從而因此讚賞他。所以,父母可以先肯定孩子的想法,然後再指出孩子這種做法欠妥的地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傷害到他們脆弱的心靈和自尊心。父母要學會要尊重孩子,考慮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當眾揭穿他的小聰明,讓孩子難堪,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尊,使他變得自卑。家長必須加以引導,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孩子把小聰明用好用巧妙,才會讓孩子的智慧,在人生路上真正的大放異彩。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耍小聰明的後果,家長可以不去戳破孩子的小聰明,而是讓他自己承擔這樣做事情的後果。最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實話,告訴他耍小聰明的後果要比說實話的後果嚴重很多,這樣一點點的來,才能讓他丟掉這個壞毛病。在日常生活中,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和要求,爸媽要反思,找出自己導致孩子愛耍小聰明的行為,平時通過講故事讓孩子懂得誠實的重要性,建立必要的規則,讓孩子學會用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教育孩子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既不能過多的斥責孩子,也不能過於的放縱孩子,只有在教育與鼓勵之間找到平衡點,所以廣大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第一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第二得正確引導他們。同時這也是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要把這種小聰明變成真正的大智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
閱讀更多 教育名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