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予
世人皆知龐統死的可惜死的蹊蹺殊不知龐統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雙面間諜下面且聽我娓娓道來
一、推薦者成疑
關於龐統是怎麼到劉備身邊的現在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演義裡的諸葛亮去為周瑜弔孝,偶遇龐統於是推薦給劉備的。我們採用後者也就是三國志裡記載的,說赤壁之戰後龐統因功被周瑜任命為南郡太守,後周瑜死,龐統扶喪周瑜回東吳,後來龐統居然放棄了南郡太守跑去給劉備做了一個縣令,也就是說龐統放棄了一個省長的職位去給劉備當縣長!當然這不是最奇葩的,最奇葩的事龐統當了這個縣長之後天天喝酒睡覺不理政事,當劉備要抓他之罪的時候魯肅卻來信告訴劉備龐統非百里之才,向劉備極力舉薦他。我就不明白魯肅明明知道龐統的才能為什麼不留為己用?就算自己不能用為什麼不殺了他?而是要極力舉薦給劉備呢?
二、時間成疑
我們知道龐統來到劉備身邊的時間是劉備得了荊州部分地區之後,這難道又是巧合?你龐統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吳蜀有土地爭執的時候你來了,而且不久後劉備便開始取益州。這個問題你單方面想是想不通的,但是你要連接起後面荊州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也就解釋的通了。
龐統死亡成疑
正史裡說龐統是在攻城是不小心中流矢而死,但是我們來看但是龐統的官職是什麼?軍師中郎將啊,雖然也是武職,但是區別於其它武職的是這個職位是不需要帶兵衝鋒陷陣的,你們有見過諸葛亮扛著大刀去廝殺的嗎?其次有人會說龐統是為了讓劉備出師有名,這就更加荒唐了,出師有名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像龐統這樣的人才又有多少呢?所以龐統死的也是蹊蹺。
綜合上面的內容我們現在來做一個比較合理的假設
赤壁之戰周瑜死後東吳想要要回荊州,可是劉備總是拿得了益州再還的幌子搪塞。於是龐統向魯肅獻策願意去劉備那裡做臥底幫他取益州,就算劉備得了益州還是不還那也可以分散掉劉備的兵力為以後取荊州做鋪墊。於是龐統來到劉備身邊,後來當劉備要處罰龐統的時候,魯肅的一封信似乎讓劉備明白了什麼,於是打起來挖牆腳的心思。我們說在三國論起籠絡人心劉備絕對是高手。於是在劉備的籠絡下龐統被他打動了,我們閉上眼睛試想一下,也許在龐統死的前一天劉備龐統坦誠相見的聊了很久很久。第二天龐統就身先士卒帶兵衝殺戰死在了沙場!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龐士元就這麼死了,帶著他的夢想他的抱負或許還有一點小小的遺憾,但是這些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堂堂大丈夫既沒有背棄周瑜魯肅的信任,也沒有辜負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這就足夠了。我們現在只想對您說哀哉龐士元!壯哉龐士元!鳳雛之名您當之無愧!
好喜歡的點點關注雖然沒有那些大佬們寫的好但是我會繼續努力的
西廂奇談
導語:當年有句傳言,誰擁有臥龍或鳳雛其中一人,就可以擁有天下。臥龍肯定是諸葛亮了,諸葛亮足智多謀,經常以妙計戰勝對手,而這個鳳雛龐統竟然能與諸葛亮齊名,可見這個鳳雛龐統雄才謀略絕不在諸葛亮之下。
當年在落風坡的時候,龐統明知前面有埋伏,龐統依然選擇前進,簡直就是送死,一點反抗都沒有。龐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為何?
我們先來了解下龐統
龐統(179—214年),字士元,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東漢末年劉備部下著名的謀士、將領。
早年便以“鳳雛”之名與諸葛亮齊名於荊州。當時人評價他的經典言語是:
“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
“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劉備領荊州牧,龐統來投,但未得重用,不過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其後經諸葛亮、魯肅極力推薦,劉備方才再度召見龐統,與之談論軍國大事,大為器重,於是拜龐統為治中從事,不久又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諸葛亮和魯肅舉賢薦能的寬廣胸襟固然令人欽佩,但龐統本身具有的非凡才華,恐怕才是其最終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
現在來看龐統為什麼知道落鳳坡有埋伏?
凶兆一。諸葛亮夜觀天象,發現有顆將星搖搖欲墜,於是去了封書信給劉備,要劉備小心為上。劉備告訴了龐統,龐統哈哈一笑,說剛剛斬了敵方大將泠苞,正好應了此兆,風險已經解除了!
凶兆二。劉備夜裡夢到了一個妖怪,用鐵棒打他胳膊,到現在還覺得痛呢?就把這件事和龐統說了,龐統一聽,哈哈一笑,說主公你這是睡覺壓的。
凶兆三。龐統臨行前,說了句
“統肝腦塗地,方稱本心”,臨行之前,說這話相當不吉利。
凶兆四。龐統臨行前,馬突然發了瘋,將龐統掀了下來。而這馬向來很聽話很老實,頭一次出現這種情況。牲畜更有靈性,預感到了危險。
凶兆五。龐統馬瘋了之後,劉備將坐騎讓給了龐統,劉備的這匹馬叫作的盧,的盧雖然是千里馬,但這馬眼裡有淚槽,必須妨死一個人,主人騎了才能安全。
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為何還要去送死?
第一個原因是為了報劉備知遇之恩。
劉備曾多次暗示龐統小道有風險,龐統依然選擇小路,這是有意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劉備與益州劉璋產生間隙之後,劉備軍與川軍已經多次交兵,魏延更是活捉了冷苞,可以說兩軍矛盾不可調和,戰事一觸即發。再次關鍵之際,龐統向劉備進獻了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取中計:攻下雒城,然後在徐圖益州。
只是去雒城有兩條道路:南邊有小路,可以取雒城西門,山北有大路,可以取東門。龐統知道小路有危險,為了讓劉備規避風險,龐統寧願選擇小路。畢竟劉備是三軍主帥,在龐統看來,三軍可以沒有龐統,但不可以沒有劉備。
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玄德曰:“吾自幼熟於弓馬,多行小路。軍師(龐統)可從大路去取東門,吾取西門。”龐統曰:“大路必有車邀攔,主公引兵當之。統取小路。”龐統取小路保護劉備,除了因為劉備是三軍主帥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劉備對龐統有知遇之恩,並且十分敬重龐統。
第二個原因是為了讓劉備師出有名,直取西川。
劉備號稱仁義之君,被劉璋請過去相助共抗張魯,轉眼快兩年了,還沒有得到西川的地盤。龐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主公太仁義,這樣取西川遙遙無期。恰巧這個時候和劉璋有了隔閡,再返回荊州的路上,劉璋派兵伏擊劉備。龐統自然是一清二楚了,也知道這就是取西川的好機會。
於是,藉口和劉備換了馬,讓敵將以為自己就是劉備。最後,果不其然,在落鳳坡中箭而亡。劉備大怒,一面命人前去請諸葛亮、趙雲相助,一面自己先行進攻西川。西川那些兵,哪裡是劉備這個常年征戰,手下算是老兵人的對手,沒有多久,便得了西川。
龐統之死頗有些玄乎,恰巧有個落鳳坡,恰巧龐統叫鳳雛,恰巧龐統經過這裡,恰好有隻利箭,恰好射死了龐統,一切都好巧,到底是天意還是巧合呢?
我認為,既不是天意也不是巧合,落鳳坡是在龐統死後得名的,龐統死於此處,所以人們才將此處叫作落鳳坡。
總結: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危險,還要去送死,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主帥劉備。所以說,龐統最值得佩服的,不僅僅是他出色的才能,更是那一顆忠心護主的心。這才是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的真正道理吧!
路之意
龐統是個著名的謀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與劉備分兵進擊雒城時,主動選擇了小路進攻,難道龐統不知道前面是“落鳳坡?”難道他算不出前面會有埋伏?一個能指揮千軍萬馬、隨意出入曹操大營的謀略家,就這樣被一個名不見真傳的張仁用箭射死了?死的也太低級了!事情絕對不是這麼簡單!龐統是因為看透了兩個人的用心,才斷然自己去赴死的。
他第一個看透的是劉備。得荊州後,劉備明明很想得西川,卻又口口聲聲講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這讓龐統很為難,為讓劉備取西川很是費了一些腦油,先是去西川見劉璋,接下來幫守城,在向劉璋要糧要人得不到滿足後決然翻臉,終於找到了討伐劉璋的藉口。然而龐統心裡是好笑的,劉璋的基業,你不取別人也會取,劉備是欲取還拒、道貌岸然,放著簡捷的計策不用,非得繞個圈子,最終還是去奪劉璋的地盤。
在與劉璋翻臉後,終於刀兵相見,費盡了周折的龐統以為,可以迅速攻城掠地成就大業了,誰知,劉備的假仁假義病又犯了,在恩信未立的情形下,把擒獲劉璋的部將泠苞釋放了。泠苞被釋後,回去又設計決涪江之水淹龐統之軍,幸有龐統好友彭羕來相告才逃得大難。這也讓龐統看透劉備,他為了仁義的外表,不顧手下人的死活!
他第二個看透的是諸葛亮。諸葛亮取了荊州後,對取西川的問題上一籌莫展,拿不出可行的方案。龐統到來後,迅速制定了取西川的策略,並且設計了速取的方案,這些措施讓諸葛亮都自嘆不如。在劉備的決定下,諸葛亮守荊州,龐統隨劉備去取西川。
在龐統的調度下,劉備與劉璋開戰,一路攻城掠地,拿下西川指日可待。這時,諸葛亮寄來了一封“恐嚇信”,聲稱天象不利於主將帥。一個在大後方的謀士,不安心守城,卻靠看天象去幹攏前方將帥,是屬什麼用心?在龐統這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謀士心中,誰不知天象是用來籠絡人心的“神術”,否則靠看天象就能打贏戰爭還需費那麼大的勁幹啥?在西川即將被拿下的前夕,諸葛亮的信讓龐統很煩惱,甚至說出了諸葛亮想爭功的話,可見龐統對諸葛亮的做法是很生氣的。
一個心裡想要地盤想的要死,卻又口口聲聲講究仁義,讓手下枉費許多心機;一個對取西川束手無策,在看到成功在即時,又忙中去添亂。這些做法,讓一腔男子漢氣概的龐統感到很受傷。在西川指日可待的情況下,龐統毅然選擇了以死抗爭:一個知天文地理、算無遺策又能指揮千軍萬馬的謀士,竟然看不出那麼一個小埋伏?讓後人們想像去吧,一個有爭議的死亡,該去譴責誰呢?
星下靜思
龐統人稱鳳雛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可是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人物,素來以足智多謀而見稱。
我一直在幻想,龐統在蜀中,諸葛亮在荊州輔佐關羽,劉備居中指揮,臥龍鳳雛分別從荊州以及四川,同時殺向曹魏,那將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可是歷史不容假設,龐統在取西川之時就已陣亡了。
龐統作為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大風大浪都經過了怎麼就會栽在落鳳坡這個小水溝呢?
其實我們應該從龐統的個性著手分析。記得龐統到劉備處求職,他沒有拿出身上的魯肅以及諸葛亮的推薦信,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這個人極為自負,心高氣傲!對自己的才華信心爆棚!然而他第一次求職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只是得到了一個地方官的官職,他為了吸引劉備的注意採用一種更為奇葩,甚至於極端的方式,怠政!
他的翫忽職守被人告發了,劉備派人去調查,龐統這才顯示出自己的真才實學,小小秀了一把自己處理政務的才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堆積如山的公文處理完畢,這件事情讓龐統狠狠地出了一把風頭。從此他進入了劉備視野,但也僅僅是進入視野而已,離重用還很遠。
劉備直到諸葛亮來到,經他推薦這才封龐統為副軍師!
然而壞就壞在這個副字上!
當時龐統所在部門的負責人是諸葛亮,這是一個再壞不過的人事安排。在當時有一句歌謠:“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和龐統是齊名的,其實這種齊名人物的關係很難處理,他們之間往往存在一種明裡暗裡的競爭,都想把對方壓過一頭。
以龐統這樣的自負,以他這麼愛出風頭的個性,他怎麼能夠忍受自己在職務上要接受諸葛亮的領導?
這不是在向全世界宣佈鳳雛不如臥龍,這是在狠狠的打龐統的臉啊!所以龐統一直以孔明作為自己的假想敵,在找機會證明自己比諸葛亮更強。這就使得龐統在處理事務時顯得比較激進。
我們再來看看落鳳坡至戰前發生了什麼?
孔明修書一封明確指出了此戰的風險,孔明不愧是孔明。對形勢的判斷洞若觀火。可是壞就壞在了這封信上。沒有寫封信。以龐統的智慧,肯定能夠分析出此番作戰的兇險,畢竟連常敗將軍劉備對比都有所察覺!
可是有了這封信則不同,前面已經分析了龐統是個非常自負的人,再加上他和諸葛亮處於同業競爭的狀態,龐統會對諸葛亮的建議產生逆反心理。這會影響他對事務的判斷,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勢。
更何況,只要打贏這一仗,他就能拿孔明寫封信來說事,連孔明都沒有把握做的事情,我做到了!這就等於向全世界宣佈我龐統才是才智無雙的當代第一人!
再加之一連幾個勝仗下來,龐統頗有幾分看輕蜀中豪傑之意,所以在幾番權衡利弊,他選擇了最激進的方案。這最終決定了他折翅落鳳坡的命運。
可以說龐統死在了自己的私心上,如果他能夠和諸葛亮一樣,大公無私,不計較個人得失,他肯定能夠取得更大的的成就,可惜歷史不容許假設。
策神歷史
諸葛亮與龐統二人,以“臥龍”、“鳳雛”齊名於荊州地區,徐庶向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見他二人的智謀和才氣都是超乎常人。可是為何龐統卻沒有算到會中箭身亡?
龐統是在劉備進取益州的時候,帥兵進攻雒城的時候,不幸被亂箭射中,不幸去世。後來劉備將龐統安葬於落鳳坡。《三國演義》中龐統是直接死於落鳳坡,出現了戲劇性一幕,抬頭一望,看見對面山崖上有“落鳳坡”地名,與自己“鳳雛”的道號暗合,“落鳳”預視著自己將遭遇不測,果不其然遭遇伏兵被亂箭射殺。
但是這畢竟是小說,是戲劇,不是事實。龐統固然智謀超群,但是也重點在於軍事謀略上,而不是算人命運前程的算命先生,根本無法準確算出他自己會死在何時何地、因何而死等細節具體的事情。假如龐統真有這個能力,他掐指一算,預知未來一切,又何必親臨險境,他此刻應該坐鎮後方,想方設法破除這一劫難才對。又或者是根本就不用派兵攻打城池,只需要算準戰爭的勝負,然後施以技法,改變一切對自己不利的因數,就能順利兵不血刃的獲得勝利了。
當然以上假設是不可能成為現實了,所以龐統也不可能預算到自己會死在此地。龐統自跟隨劉備以來,劉備將他與諸葛亮並列軍師,尚未立功,此時劉備進取益州,正是他大顯身手,一舉成名的好時機,他怎麼能不牢牢抓住,帶領軍隊攻城掠地。
所以龐統的中箭身亡,完全是戰爭中的偶然,戰爭就有風險,戰爭的現場一切都有可能發生,為了政治上的勝利,和政治理想的實現,冒險忽然不可避免。
浩中一內
這有兩方面的意思。
∥龐統,的確是三國時期的“人中之鳳”。然長相醜陋,給人印象很一般,樸素,愚鈍。
∥而且為人喜好評價人,說話隨意性還大。
- 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評價陸績,顧劭。喜歡高談評論別人。
- 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蜀主醉,怒斥。――人眾面前直言,是對蜀主不夠尊重。
唯穎川隱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對龐統十分推崇喜愛。稱其為“南州士之冠冕”。從此名聲漸漸顯赫於南州。
◎一句話,不招人喜愛,還招人嫉恨。這是一方面
∥龐統早先投身吳主孫權。而長期不受重用。
∥後在諸葛亮力薦中,蜀主劉備才得以會見。幾番帳中問師,才得以器重。
∥與諸葛亮同任軍師中郎將。蜀主劉備對龐統的親近和優待等同於諸葛亮。
周瑜卒,統送喪至吳。。。。。。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龐士元非百里之才也。”諸葛亮言於先主,後大器之,以為治中別事。與諸葛亮並與軍師中郎將。◎古云“士為知己者死。”這是另一方面
∥諸葛亮留守荊州時,龐統跟隨蜀主劉備進軍蜀地,取佔益州,獻上、中、下三策。
∥進圍雒縣時,受到阻礙。為報答蜀主劉備,對自己的重用與信任。騎蜀主坐騎的盧馬從落鳳坡經過,被亂箭射中,時年僅三十六歲。
☆古今大多才華冠群,高於有學之士的,都很自傲藐人,招人嫉妒懷恨。
如果既有才華,又處世低調,為人謙和。不樹敵,遵王。一生官祿順達。
伯樂又賞識“馬”,與君主禮敬奉事躬為。仕途可暢。
不用去用死,作報答。
我的小悟
龐統死於落鳳坡其實受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的誤導。三國演義中,劉備受劉璋邀請駐葭萌關抵禦張魯,劉備到了葭萌關之後並沒有立即打張魯而是在當地廣施恩德收買人心。
之後劉備和劉璋反目,龐統給了劉備三條建議,上計是劉備率一隻軍隊星夜兼程趕往成都,趁著劉璋不備兵臨成都城下,劉璋見到大軍到來必定投降;中計就是攻取雒城慢慢打向成都;下記是率軍回荊州擇時取西川,劉備採取中計攻打雒城。
在出發前諸葛亮送來信說他夜觀天象,覺得此時進軍會損失主將,劉備看了就告訴龐統商議推遲進軍。龐統說這是諸葛亮害怕自己建功的媚言,讓劉備繼續進軍。在雒城外有兩條路可以到雒城城下,龐統讓劉備令魏延為前鋒攻打雒城,龐統自己走小路攻打雒城。劉備害怕龐統出事讓龐統走大路,自己走小路。而龐統不聽,在出發前龐統被馬摔了,劉備把自己的坐騎的盧給龐統騎。龐統率軍走小路,而此時雒城守將張任害怕劉備軍從小路攻打雒城就自己去小路伏擊劉備,留下吳懿守城。到落鳳坡果然看到劉備軍,張任讓先放過前軍。龐統到落鳳坡時,問此地是哪裡,軍士道:此地名為落鳳坡。龐統說:我自己道號鳳雛,感到不對勁讓軍隊緩緩後退。此時張任看到白馬時說:馬馬上就是劉備,下令放箭射死了龐統。
演義中的意思很明顯是龐統到劉備賬下,受了劉備恩惠但並沒有為劉備立什麼大功,所以貪功冒進不聽諸葛亮的勸阻,最後導致身死落鳳坡。
正史《三國志》龐統法正傳: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三國志的記載就是龐統是死於攻打雒縣被射來的飛箭射死了,這完全是個意外。所以是不存在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而去送死。這個說法大多是源於現在的電視劇拍的說法。
想名字腦殼痛
龐統當時為劉備取西川謀劃的是上中下三策,但他認為上策太急有些險、下策又太緩,之後採取了不急不慢的中策!如採取龐統之上策直取成都,因當時劉備與劉彰反臉開戰之後成都空虛,兵家講究出奇制勝避實而擊虛勝算是很大的,若用此策也須就沒有了以後諸多麻煩,諸葛也不用帶兵入川荊州可能也不會丟掉,龐統也不至於因急於進兵被亂箭穿身、從而命喪落鳳坡!他之所以冒險進兵想盡快拿下西川,一個有於諸葛亮爭功之嫌,因諸葛已幫劉備奪取荊州立下大功,而龐統出道稍晚些,剛加入劉備陣營有些立功心切,再就是西川對於荊州太重要了,這在之前別駕張松回返西川之時,路過荊州向劉備獻圖時曾說,荊州雖為戰略要地但同時也是險地,孫權時思侵奪曹操也沒忘報赤壁兵敗之仇,其意就是沒有一個後方穩固的根據地,荊州很難守住,而西川民殷國富易守而難攻,正是理想此地!張松都能看出來其中之險,而臥龍與鳳雛當時都在場,作為軍事戰略家的龐統與諸葛亮更是瞭解其中險情!沒有後方的西川之地,荊州就像是無根之樹,那是很難穩固的,劉備集團就無法與東吳曹魏相抗衡,這樣就形不成三足鼎立之勢,也須正是出於這些考慮,龐統明知可能有風險甚至喪命,也要儘快拿下西川!
一江春水向東流6254
你真的瞭解當年鳳雛龐統明知前面有埋伏,為什麼還去送死,事情真相令人落淚嗎?趣歷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當年有句傳言,誰擁有臥龍或鳳雛其中一人,就可以擁有天下。臥龍肯定是諸葛亮了,諸葛亮足智多謀,經常以妙計戰勝對手,而這個鳳雛龐統竟然能與諸葛亮齊名,可見這個鳳雛龐統雄才謀略絕不在諸葛亮之下。
那為什麼龐統還去送死呢,當年在落風坡的時候,龐統明知前面有埋伏,龐統依然選擇前進,簡直就是送死,一點反抗都沒有。
今天就跟大夥聊下這個龐統,先給大家回顧下事件的起因。
當年龐統一直都不肯出山,用他的話說,他還沒有找到明主,不值得他出山,當時東吳的魯肅知道龐統是天下奇才,為了挽留龐統,親自去請龐統,但很可惜當時的孫權有事耽誤,沒有第一時間接待龐統,因此怠慢了龐統,龐統這個人的本事很大,但他的脾氣也不小,他見孫權這樣待客之道,於是就揮袖離去。
當時龐統離開東吳的時候,還有個小插曲,他走到江邊準備坐船去荊州的時候,發現身上只有一文錢,而船家卻要他十文錢,他心裡就在想,是不是老天爺不想讓他離開東吳,於是他就在心裡賭,如果花一文錢,船家願意送他離開,那就代表他跟東吳孫權徹底沒那個緣份。
或許老天真的想讓龐統離開東吳吧,本來坐船要付十文錢的,現在付一文錢,船家也肯送龐統去荊州。
龐統到達荊州時,剛好遇到荊州正在招收天下賢士,有能力者可以任命為官為百姓效勞。
而龐統閒著無事,就去湊了這個熱鬧,但不料龐統隨手寫了一篇文章,就得到劉備的青睬,任命一個知縣。
當時劉備還不知道龐統是鳳雛,他只知道龐統寫的文章不錯,非常的有見解,正準備重用的。但孫乾建議先任命小知縣,查看是否真有實力,以後再作定奪,孫乾看龐統的長相極醜,他有點不相信龐統能寫出那麼好的文章,有點以貌取人的意思,而當時劉備也聽取了孫乾的建議。
當時龐統知道劉備他們有點以貌取人,但他也沒有點破,反而接受劉備的任命,去當個小知縣,然後天天在縣府裡喝酒,不怎麼打理正事,而當時的張飛得知此消息後,立馬去找龐統,有點興師問罪的架勢,但不料被龐統反駁說,小小知縣,能什麼大事,處理這些事情,都不用半柱香時間就可以搞定。
張飛不相信龐統的話,於是就命人將知縣三個月的批文交給龐統處理,但不料龐統真的在半柱香時間把這些批文全部處理完畢,並且處理相當的好。
張飛見識到龐統的實力後,立刻回去稟報劉備,而劉備得知此事後,立刻去見龐統。但當時的龐統要走了,不想待在荊州,劉備見無法挽留龐統,就給龐統送行,還給龐統贈送一匹好馬。
龐統也不客氣,直接上馬奔馳離去,但沒走多遠,又轉了回來,劉備見龐統去而復返,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原來龐統這樣做,就是想考驗下劉備,看劉備是不是真的像傳聞中一樣,以仁義滿天下。經過一番試探,劉備真是名副其實的仁義之道,並且劉備禮賢下士邀請他,龐統為此非常的感動,就選擇了劉備。
當時劉備佔領的荊州是借東吳的,為了此事劉備很傷腦筋,他知道自已取荊州非常的不厚道,但奈何自已無處可去,只能借荊州之地發展。
而當時龐統投到劉備的麾下後,碰巧西川的張松到訪荊州,得知西川劉璋的處境,龐統知道機會來了,就建議劉備出兵幫助劉璋。
劉備也覺得應該出兵幫助劉璋抵擋張魯,畢竟劉璋是他的宗親,天底下姓劉的人不多了,並且他們還是皇室的宗親,因此劉備決定出兵幫助劉璋。
由於劉備出兵相助,劉璋擊退了張魯,但張魯的馬超一直在找尋機會,準備再次進攻劉璋,因此劉備就暫時留在川中,沒有撤軍回荊州。
但當時劉璋的手下見張魯退了,他們就覺得不需要劉備了,就建議劉璋把劉備趕走,而劉璋不贊同手下的建議,他覺得劉備剛剛幫他擊退了張魯,現在又要趕人家走,有點不厚道,因此沒有趕走劉備,但也沒有縱容劉備,反而處處刁難劉備,答應的糧草沒有按時交付。
面對這種情況,劉備感到很痛心,於是就在營中跟龐統小喝幾杯,幾杯酒下肚後,劉備就大吐自已的悶氣,龐統就建議劉備,奪取西川,但被劉備拒絕,用劉備的話說,劉璋是他的宗親,雖然劉璋沒能,但自已也不能奪取他的西川,不然天下人會罵劉備奸詐小人。
龐統見劉備拒絕,就將當時的情況分析給劉備聽,如果不取西川,那就有可能被曹操取了。而劉備也明白龐統說的情況,他比任何人都想取西川,他現在的荊州還是借東吳的。而且他還是東吳的女婿,現在他霸著荊州不還,現在天下人怎樣看他劉備,都在罵他借荊州不還的謠言。
劉備一直以來都是以仁義為本,而現在為了荊州之事,他失信於天下,劉備的心裡非常傷心,他也想取了西川,那樣就可以將荊州還給東吳,但取西川要師出有名才行,不然會遭天下人謾罵。
龐統聽到劉備肺府之言後,心裡非常的感動,他想不到劉備到現在還能堅持仁義兩字,他覺得非常的難得,於是龐統就跟劉備說:“主公,你放心,我一定會讓你師出有名取西川。”
於是就有了落風坡的事情,龐統為了讓劉備師出有名,用計陷害張松造反,引起劉璋的殺害,然後故意透露行蹤給劉璋知。
讓劉璋的手下張任在落風坡埋伏重兵,而龐統還建議劉備分三路軍,自已領前軍走在前面,並且還聲稱小道不會有埋伏。
當時的劉備還有點疑慮,但見龐統一副自信的樣子,就沒放心上。答應了龐統的請求,將自已的坐騎交給龐統。
龐統充當前軍後,自已騎著劉備的坐騎走在前面,並且還將魏延甩在了後面,來到了落風坡,當時龐統看到落風坡的時候,他仰天大笑,說自已道號鳳雛,而此處又叫落風坡,真是上天賜給他的風水寶地。
還沒等龐統說完,埋伏在落風坡山上的張任立刻下令弓箭手射擊,因此龐統身中四十多箭身亡。
當劉備得知龐統中了埋伏後,立刻趕去救援,但不料還是晚了。龐統身中四十多箭已經氣絕身亡,不過龐統留下了一封信給劉備。
當劉備看到龐統的信後,他痛心疾首,差點哭暈了過去。
原來龐統在信中說明了緣由,也交待了事情的起因,他先是陷害張松,挑撥劉璋的關係,讓劉璋起疑心,然後自已又被劉璋的手下殺死,那樣劉備就可以師出有名了,畢竟劉璋殺害了劉備的軍師。
想不到龐統為了讓劉備師出有名,他甘願犧牲自已,這種大仁大義的舉動,真是令人感動,而龐統的死也令人落淚,一代奇人就這樣離世,實人令人感到惋惜。
文娛逗樂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這二人是三國最頂尖的謀士,智力爆表,算無遺策,可是,龐統為何算不出前面有埋伏呢?
龐統前往落鳳坡之前,已經有三大徵兆暗示此行大凶,哪三大徵兆呢?
一是,遠方的來信。
劉備和龐統攻打雒城之前,劉備突然收到了遠方的來信,是諸葛亮寫的,上面寫道:
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諸葛亮乃算命高手,最擅長看星星、看月亮、斷陰陽,屢試不爽,諸葛亮發現星象於劉備不利之後,立馬命人快馬加鞭地送來了一封雞毛信。
看了來信之後,劉備大驚,當即便要返回荊州,哪知道龐統嘿嘿一笑,十分不以為然,心中暗想:“諸葛亮呆在荊州沒事幹,看我立了這麼多功勞,分明是眼紅了,等我打下西川,丞相之位必是我的了,哈哈!”
龐統堅持要打雒城,劉備就同意了。
二是,劉備的夢。
攻打雒城前一夜,劉備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天神,拿著打鐵棍,使勁地砸劉備的左臂,劉備咯噔一下嚇醒了,醒來發現左臂隱隱作痛。
臥龍鳳雛,正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啊,劉備把這個夢說給龐統聽,龐統哈哈大笑,說道:“主公啊,夢都是反著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主公是被諸葛亮的信嚇著了吧!臣願肝腦塗地,報主公知遇之恩。”
劉備見龐統說出了“肝腦塗地”四個字,更是惶惶然。
三是,龐統的馬。
大軍出發之前,龐統的馬像是得了失心瘋一般,亂跑亂撞,把龐統給掀了下來,畜生一般有靈性,它預知了前方的兇險,故此發出了警示。
劉備看到之後,心疼軍師,就把他的坐騎的盧馬讓給龐統了,這個的盧馬是神馬,蒯越曾說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劉備因為是真龍天子,所以騎著沒事,但龐統就不一樣了。
上述三大徵兆,倘若有一點得到重視,龐統不至於命喪落鳳坡,然而,龐統還是疏忽大意了,出師未捷身先死,實在令人唏噓!
有人說,龐統之死,其實是故意找死,他是用自己的死給劉備攻打劉璋找一個藉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龐統真的這麼偉大嗎?
我覺得不是!
攻打劉璋有一千個理由,何必以龐統之死為代價呢,換一個人死豈不更好,譬如馬謖,正好劉備也不喜歡他,趁此機會除掉他,也就不會有後來憾失街亭了!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活生生的龐統呢!而且龐統也不是死於落鳳坡,而是死於四十里之外的雒城。《三國志》記載: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龐統死於流矢所中,一隻箭飛了過來,不偏不巧,正好射中了龐統的要害部位。
龐統死於落鳳坡純屬羅貫中的藝術想象,並且,三國時期根本沒有落鳳坡,直到唐朝時才有了落鳳坡,龐統死在前,落鳳坡得名在後。
大家不要被老羅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