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你看到的,都是片面的,都是你的“自以為是”

昨天跟一家長聊天,她一直跟我說她的孩子怎麼怎麼樣,認為孩子就是一個怎樣的人,並表現出諸多的不滿……

待她離開後,我一個人呆在會議室,回味了一下這段談話,然後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對周邊所有人都有一個專屬的一個印象或評價(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相信你的大腦都為你做了這個事),可是,“不要輕易給人下定論或給評價”真的是非常有道理,原因有二。

凡是你看到的,都是片面的,都是你的“自以為是”

第一,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某種行為,但不代表他是那樣的一個人

我們評價一個人,往往通過他的行為、他的思想或者他的情緒,但問題是他只是在某個瞬間,某個場合體現了那樣的行為或情緒,而不是完全的他。如果非得通過這個行為得出點什麼,那也要通過行為背後的動機去評論。

或者,他只選擇性地讓自己呈現某些面,你看到的其實是假象,那還不是真正的他。

就比如,我們不能看到孩子學習不努力,就認為他是一個沒目標的人,看到孩子玩遊戲,就認為他是一個愛玩的人,看到孩子不做家務,就認為他是一個很懶的人……

看一個人的維度實在太多了,而人心又似海,你看不全你也琢磨不透,你幾乎很難通過若干行為表象去評判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樣!

以後,一定少說類似:“誰誰誰就是那樣的人”的話,或有這樣的想法,尤其是對孩子。

第二,你看到的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反映的是你自己,體現的是你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淘寶上同一個物品,為什麼有好評也有差評,生活中同一件事,為什麼總是有支持和反對的人,同樣一個人,為什麼有的看到是優點多,有的看到都是缺點?

只能說跟看的人有關係。

事實就是任何一個人都是"優缺一體"的,這點你毋庸置疑。凡是每個優點的背後都必定有一個缺點,而對應的,凡是每個缺點的背後也必有一個優點。

你是什麼人,決定了你將看到別人哪一面。還記得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有人、每個人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片面的,都是一種“自以為是”。親愛的,那不是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