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一个人的言行就透露出一个人的教养,所谓教育,就是要教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懂得文明与野蛮之界限的人。早在十多年前,陈丹青先生就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谈细节与教养,一起来读。

1

通常所谓“教养”,第一条,总得有礼貌。可是我到现在遇到有些小礼节,还是止不住地没礼貌。

我喜欢逛古董店,最近我到罗马旅游,找到两条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进去看。有一家进去后,我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很有风度的老先生问价钱。

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我说:“为什么不卖呢?”

他说:“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

我很少脸红的,当时脸红到脖子,非常难为情。

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我小时候常被大人训斥,训斥的理由不是顽皮捣蛋、翻墙砸东西,而是没礼貌,并不是这个人不好,实际上是不懂事。

小时候,年轻时不礼貌、调皮,甚至粗鄙,情有可原,尤其是在那么一个粗暴荒凉的年代。

可是岁数大了,今年(2006年)我虚岁53了,在罗马,在文艺复兴的故国,不经意之间,小时候“文革知青”那种没教养,那种粗鄙的人格,就露出来,这位老人把我点醒了。

非常小的一件事情。可是所谓教养、所谓礼貌,全看小事情。今天,我们的所谓“人文”状况,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普遍的教养,出了什么问题?

一方面,在我们十年记忆中,中国的国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好。国家强大了,经济增长全球最高,年轻一代越来越知识化、现代化、国际化。

可是也因为这二十几年的经济体制转型,中国又出现前所未有的大问题:大家都同意,我们的人文素质发生很大的问题,大家都不满意。

2

“人文”这两个字,汉语原来是没有的。这个词,实际上最早是从“文艺复兴”那里来的。文艺复兴以前,漫长的一千多年中世纪,人是上帝的仆人,上帝的罪人……

到了文艺复兴,所谓“人”,所谓“人的价值”抬起头来,简单说,就是世间一切,人最重要。

文艺复兴是个物理、天文、哲学等大发明时代,人类忽然跳跃着进步了一次,它泛指所以学科、所有学问,总起来,叫做“人文”,叫做“人文主义”。

按理说,中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现代化教育,文艺复兴的价值观和所有学科知识,我们差不多都掌握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来提人文教育?提人文素质?

素质,也泛指很多内涵,但我宁可用比较多的字,叫做“教养”。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叫“人文与教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国民的教养,是慢慢养成的;

一是推动教养,是历史慢慢形成的。

我特别注意后者:几十年来,是什么原因,使我们一些国民失去了教养,而且是起码的教养?

很多很多有地位的人,教授、官员、社会名流……你仔细去看,他们未必有教养。我本人的没教养,刚才已经有个例子。现在说个别人的例子,是别人对我没教养。

我有一次在厕所正撒尿,一个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是个研究生,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

我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他那样没礼貌,完全不懂应该在外面等我,不懂得不可以这样对一个长辈说话。

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把我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这样情况我不止一次遇到――虽然并不是每次都在撒尿――但一上来就抓紧,拍完就走,然后跟人说,你看!我跟陈老师合影。

我们小时候,所有大人都不许我们这样对待人,可是如今变成大学里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是对我一个人,所有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或必须认识一下的,都这样,行话叫做“混个熟脸”――这就是没教养。

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3

20世纪90年代有个案例:

美国爱(依)阿华州,一位中国留学生枪杀了他的三个老师,还有他的一个中国同学。

他叫卢刚,在中国是天才班培养的,成绩优异,很年轻就出国。和另外一个天才学生,温州人,两人都在爱阿华州大学修天体学,都师从同样的导师。

卢刚没得到他要的分数,另一个同学得到了,他忌恨同学,也忌恨老师。

他带了手枪到不同的教室,把几位老师一个一个打死,也把那位温州同学打死。

事情发生后,美国非常痛惜,并不是痛惜他开枪杀人,因为美国经常发生校园枪击案,隔三岔五会有报道,这是美国的老问题――美国痛惜什么呢?

在全世界天体物理研究方面,一共有6个最顶尖的教授,现在有3个没了,被打死了。天体学研究近百年的累积,现在一半变成空白,失去了重要的研究者。

但我要说的是另一个问题。

中国正在健全法制,营造司法改进的环境。但一个国家只有法制是远远不够的。

我在美国呆了这么久,亲眼看到这是个法制严明的国家。可是法制不能解决所有事情,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法制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人的教养,人的行为规范。

留学生卢刚案真正动人的是后面的故事,中国人听了,简直匪夷所思。

爱阿华区是个大学区,有将近上千名中国留学生,卢刚案发生后,全体中国留学生和家属非常紧张:我们在别人国家犯了案,杀了人,出门怎么面对美国人?

可就在案发当天晚上,爱阿华州所有中国留学生家门口都有一封信塞进来,是当地教堂散发的,大意是说:“请所有中国人不要紧张,不要愧疚,我们都是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请大家一起为死难者祈祷,为凶手祈祷。”

中国人安心了,第二天上学、上班,又受到美国同学和同事的口头安慰,然后教堂请中国人(不管信不信教)都来参加仪式,原谅罪人,超度死者。

这事发生在我们国家会怎么样?我相信政府会有理性,不见得失控、失态。

但在一个道德传统没有中断的国家,或者道德传统严重中断的国家,一旦发生这种悲剧,你会见证二者的差异。

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4

今天整个人文状况发生问题,有远因,有近因,远因是“五四运动”,近因是文革。造成的后果是我们民族长期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被中断了。

中断以后,可以恢复,但伤口留着疤,无法回到原来的样子。

文化断层比肉体破裂可怕得多,后果也严重得多。

“五四运动”把整个先秦诸子以来的大统,基本上给否掉了。但中国要现代化,要转型,不动这大刀子不行。

1919年不可能预见大统,而文化大革命把“五四”传统也颠覆掉了。

那十年,人的问题,社会问题,在最近几十年慢慢显示出来,在各种形态、各种人群中,由各种新的原因和旧的病根,处处显示出来――这是真正严峻的问题。

但我们要对国家的历史有个大的体谅。

为什么古老民族在当代遭遇现代化,必须转型,必须付出代价,甚至必须抛弃传统?

因为那些传统不再适用新的国家形态,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会结构――所谓“人文”,所谓“教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就是这样作为代价牺牲掉的。

直到国家富强到一定程度,我们又回到这个问题,回到“人”的问题,没法回避。

5

▍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

01别人给你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0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地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03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回目直视,要假装没注意到。

04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05 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用。”

06 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07 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08 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不要拿筷子敲碗。

09 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10 送人走要说:“慢走。”

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11 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12 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3 不揭别人的短处。

14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否则会显得很没礼貌。

15 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16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7 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18 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关门。

19 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20 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穿过去,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去。

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21 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22 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3 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24 捡东西或者穿鞋的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

25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辩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26 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27 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

28 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29 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

30 学无止境,不仅要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像的要复杂。

陈丹青:我眼中有教养的40个细节


31 最勇敢的事情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不要害怕欺骗,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骗。

32 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33 打电话接电话第一句话一定要是:“喂,您好!”挂电话的时候,对方如果是长辈,或者你的上司,那么就等对方先挂了你再挂。如果你自己就是长辈或上司,那就主动先挂电话,别让电话那边的人等。

34 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

35 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里。

36 不管什么条件下,仔细刷牙,特别是晚上。

37 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没有早餐也一定要喝杯水。

38 停车要入位,给别人开车门留好空间,车头向前,方便离开。

39 如果是弹簧门,不管是拉还是推,请先出后进。如果身后有人应主动把门扶好,防止门弹回拍到别人。别人为自己开门一定要说谢谢。

40 有礼貌应该是对所有人,无论是上司、长辈、餐馆服务员或是路边捡垃圾的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