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與馬鐙

記得小時候唸書的時候課本上有飛將軍李廣的故事。故事描寫李廣箭術了得,一箭穿石。很是佩服羨慕。長大一點後,讀了一些課外書。知道了李廣後來在抗擊匈奴中全軍覆沒。一代名將就此凋落。縱然司馬遷對李廣地遭遇鳴不平,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為李廣辯護,但終究不能掩蓋失敗的事實。

飛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與馬鐙

飛將軍李廣

李廣的命運

縱觀漢朝對匈奴作戰,取得大勝的是衛青與霍去病。同樣是一代名將為什麼戰績差別那麼大呢?除了個人的原因外,這裡面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馬鐙。

就是這小小的,不起眼的發明。徹底扭轉了對匈奴作戰的局勢。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古代戰爭的戰略戰術。隨著馬鐙走向世界,甚至對於世界格局改變有巨大的影響。

國外有人高度評價馬鐙的發明;只有極少有像馬鐙這樣簡單的發明,但在歷史上產生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

所以,李廣與衛青,霍去病截然不同的命運也就不奇怪了。

飛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與馬鐙

一代名將霍去病

李廣兵敗匈奴的原因

匈奴是古代活躍於我國北方的混合遊牧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對中國邊境造成巨大威脅。匈奴嚴重影響了當時中國的社會發展。維護邊境成了皇帝們極其頭疼的事情。迫不得已耗用巨大人力物力去打擊匈奴。可惜收效不大。反而屢屢損兵折將。

匈奴人“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從小時候騎羊開始,到壯年成長為精通騎射的戰士。擅長用箭遠距離大量殺死對方。

漢軍中只有李廣這種世代生長在北方邊境,熟悉畜牧生活的人,才能在騎射方面與匈奴人比肩。漢武帝於元光六年(前129 年),第一次派大規模騎兵部隊出擊匈奴,但以慘敗收場,四路共四萬漢軍損失近半,原因就是就是騎射之術遠遠不及匈奴。根本不是在一個檔次上。

飛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與馬鐙

配了馬鐙的馬

馬鐙發明造成的改變

匈奴的騎兵是沒有馬鞍的,匈奴人熟練的騎著光背馬,用腿夾著馬騎行,遠距離的用箭射殺對方。根本不會近身搏鬥。因為馬在奔跑的時候,騎手必須抱住馬脖子或者抓住馬鬃,不然很容易掉下馬去。而且由於腳沒有借力的地方,用不上力。這樣的情況下也就不可能使用武器近距離格鬥了。

馬鐙的出現使得漢軍騎兵在武器上也有了變化。由於腳下有借力的地方。不怕用力,不怕掉下馬去。雙手的解放就可以使用武器了。長戟取代弓箭成為最主要的作戰兵器。長戟本來就是漢步兵的普遍裝備,而當漢軍發現在匈奴騎兵沒有馬鐙時,這種兵器的威力就更明顯了。即便不能殺傷敵人,這種長兵器也能將他們捅下馬背。而一掉下馬也就基本失去戰鬥力了。

所以衛青摸索出了對抗匈奴騎兵新的戰術原則。不與他們較量遠距離騎射,而用騎兵突擊來抵消匈奴在遠距離上的優勢。騎兵靠雙腳控制平衡在馬上衝、刺、劈、擊,大大提升了騎兵戰鬥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匈奴根本沒有取勝的機會。

要說衛青、霍去病對匈奴的瞭解程度和對騎射技藝的掌握程度。恐怕是很難與李廣相提並論的。然而正是馬鐙這個不起眼的發明改變了一切。

飛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與馬鐙

豪華的馬鐙

馬鐙的出現與改良

馬鐙是誰發明的已經不可考。馬鐙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馬鐙包括兩大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是由騎者踏腳的部分,即鐙環。二是將馬鐙懸掛在馬鞍兩側的鐙柄或鐙穿。國內從考古發現,最早的馬鐙只有一隻。供人方便上下馬。以後慢慢發展到二隻。而且最早的馬鐙是布條或者麻繩。以後發展到用木頭,木頭包金屬片,再發展到用全金屬打造。

歷史的發展就是那麼神奇,小小的馬鐙竟然如此神奇的改變了一切。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歡迎關注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