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蜀國滅亡後,龐德的兒子龐會私自帶兵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難道龐會此次做法是要為父報仇嗎?當年關羽進攻襄樊,水淹三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關羽也沒講龐德的後代乾淨殺絕,沒想到卻遭到了龐會的如此對待。不過後人對於龐會的這個舉動評價並不高,因為這是小人才會做出來的事情,“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戰場上的事就在戰場上解決,拿老人和婦孺下手,實在不是君子所為。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公元263年,魏國派出大軍伐蜀,以鍾會為主帥,鄧艾為副攻打蜀國。魏國大軍十幾萬,打的漢中全線奔潰,只剩漢、樂、黃金三城堅守,其餘漢中城池關隘全部陷落。姜維雖然受到幾路大軍圍堵,但還是率軍千里奔襲到劍閣關,擋住了鍾會大軍。

劍閣關是入川的咽喉,且易守難攻,大軍無法攻下,鍾會於是準備退兵。誰知道這時候鄧艾繞道700裡,直取江油,打敗諸葛瞻,兵臨成都,蜀國後主劉禪投降,於是蜀國滅亡。蜀亡後,鍾會誣告鄧艾謀反,鄧艾被抓,鍾會收取了鄧艾兵權。大軍十幾萬,再加上姜維本部兵馬五萬,鍾會此時擁兵二十萬,野心開始膨脹,想要謀反。誰知道魏國士兵人心思歸,不想跟著鍾會作亂,於是發生兵變,姜維和鍾會都死於兵變。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這時候跟著鍾會伐蜀的龐會以報仇的名義趁機殺盡了關羽在成都的後代。還好後來監軍衛瓘約束住了眾將,兵亂才平息。可是忠義無雙名將關羽的後人,都已經被龐會殺光了,如何看待龐會這個行為呢?這到底是為父報仇的忠義行為,還是殺戮手無寸鐵之人的無恥行徑呢?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件事的真偽,關羽的家眷多在荊州,荊州失陷之後,妻兒老小都被東吳擄走。那麼關羽這麼鼎鼎大名的人物的在成都的家眷是誰?在三國志裡關羽的後人最的下落都有記載。翻翻書不費勁。甚至新唐書裡面的大名鼎鼎宰相關播是誰的後人。我們推算一下年齡關興的庶子關彝大概生活在蜀漢滅亡的年代。關彝這個人在三國演義裡描述為為魏兵所殺。根本沒有提龐會這個人。我們非常懷疑。在三國志裡面沒有龐會的傳,我們甚至懷疑龐會有沒有跟隨鍾會,鄧艾入川。三國志裡記載龐會等人追擊姜維。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為什麼會有龐會殺關羽後人的說法,其用意不言自明。不就是晉朝為了遵從曹魏,而貶損蜀漢的用心嗎。就三國演義來講,蜀漢平推曹操基本盤也是不可能的。

政治:魏王的更迭非常平穩,曹丕早就被立為世子。曹魏並未出現內亂遷都:避其鋒芒遷都古往今來比比皆是。而且有許昌,鄴城好幾個現成的地方可以做都城。太平天國的林鳳祥的北伐也令清政府大為驚駭,但是稍微明白點的人都知道,孤軍深入不用理。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後勤:曹魏的屯田非常有效率。平時耕作,戰時集合。交夠國家的。剩下自己的。而蜀漢的屯田搞的不好,耕地有限吧。曹操的隊伍,是我種地,我打仗。主人翁精神十足。關羽的隊伍是,你種地糧食給我,我打仗。所有的一切都是戰時經濟體制。

人心:這個最想說的,北方經過了近20年的休養生息,相對穩定生活環境。老百姓從心底裡是厭惡戰爭的。蜀漢真的是王師來解放北方的老百姓的嗎?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軍事:關羽在樊城之戰中,有戰術上的勝利,也有戰略上的勝利。戰術上的勝利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場形勢。比如把樊城圍起來了。戰略上的勝利比如水淹七軍。這個實打實的圍城打援,達到了戰略預期。但是這七軍多少人?滿打滿算1萬人。龐德的隊伍不過千人。這樣的戰果相比於官渡之戰殲滅袁紹7萬人,赤壁之戰挫敗曹操20萬人相比。沒法從根本上撼動魏軍的優勢。冀州,青州,徐州,兗州還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援樊城。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預期:關羽想打多大規模的戰役在一開始就沒有想好,是拿下樊城呢?還是趁勢奪取中原呢?想當年白起挾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的巨大勝利,想趁勢一舉拿下趙國都城都落得損兵折將,秦軍慘敗而歸。關羽也沒法做的比白起更好。隆美爾在北非開始的時候風生水起,千里躍進。很少的兵力就打到了埃及。然而呢?戰線拉長了。補給跟不上了。被反推真的是太容易了。

統一戰線:毛主席說過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這裡並不是把毛主席的話就當做至理名言。而是說出這個道理: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或者說誰是我們暫時的朋友。裝裝相總會吧。關*河蟹*是一副解決了曹操回來再收拾你東吳的架勢。東吳的任何人都不會跟關羽一條心。


龐德的兒子龐會,為啥要將關羽的後代,趕盡殺絕?


性格:這個不想多講。成功的人什麼性格都是對的,失敗的人就開始從性格上做文章了。

古往今來真正逆襲的不過劉邦,朱元璋。而且這二人都是有經天緯地的將才。劉邦有韓信。朱元璋有徐達,常遇春。而關羽跟上述人相比,還差了一個層次。戰功方面註定不會取得太多。上帝視角沒沒意思,只是對三國演義的思維有一個不同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