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每一個造訪過曼谷的中國人,一定都去過唐人街。

至於在泰國長居的中國同胞,更是不知道多少次,用自己的雙腳丈量過這條古老的街道。

寫著“萬壽無疆”的崇恩牌樓,供奉著觀音菩薩的天華醫院,門口立著石獅子的“龍蓮禪院”,金碧輝煌且“盛產佛牌”的金佛寺,以及滿大街的大金行與魚翅館。

這些年走了這麼多趟,對這條永遠摩肩接踵人聲鼎沸的老街,我們對它的熟悉,似乎早已超過了故鄉那些“朝陽路”和“解放路”。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但是,畢竟不是出生在這片土地上,許多東西就算再熟悉,對我們而言,也只是景觀,而非生活。

無數次路過的那些宮觀,寺廟,牌樓,我們真的瞭解它們的身世嗎?

那些尋常巷陌中,算不得華貴亮眼的樓宇中,我們聽聞過其中過往的歲月嗎?

大過節的,今天來一期正能量。

說一說曼谷唐人街裡那座,大家都認識,卻也不太認識的“天華醫院”吧。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暹羅六賢建醫館,五世君王來捧場

說起“東南亞華人”,總會讓想起那種金山銀海,富可敵國的造型。

但實際上,在一百年前的老暹羅,南下出海闖南洋,是一場前路未卜的賭局,一場九死一生的出征。

十之八九的來泰華人,都是尋找赤貧的農民,逃避貧窮與革命的難民,孤枕一席,身無長物,只能在工廠和碼頭充當苦力,在運河與礦井中汗流浹背,艱難度日。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那時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十分原始,沒有空調,也沒有抗生素。即便早期赴泰華僑都嶺南地區人士,也受不了暹羅炎熱溼濡的氣候。

語言不通,貧困,加上兩國醫藥習慣的差異,讓華人勞工的就醫成為了大問題。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辛勞危險的生活,落後惡劣的條件,經濟上普遍的貧困以及躲不掉的“水土不服”,讓無數渡海而來的中國人,客死他鄉,埋骨異域。

那些如今泰國最強大的慈善機構,最早的起源,都是為華人收屍的“善堂”和“義莊”。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1903年,代表潮州人、客家人、廣府人、福建人、海南人這五大華人族群的六名華人領袖,每人出資“白銀一千兩”(當時摺合每人八千泰銖,相當於今日1000萬泰銖,230萬人民幣左右)的善款,加上後期的貸款,買下了曼谷耀華力路(也就是唐人街)東端的一塊地皮。

在這塊地皮上,他們建立了整個暹羅第一家為華人免費行醫施救的“慈善中醫館”。

這六人的名字是:劉繼賓、伍淼源、高暉石、劉聰敏、張見三、王杏洲。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這其中,“劉源裕行”的劉繼賓,“元發盛行”的高暉石是當時著名的大米商人。

“伍廣源隆行”的伍淼源是木材商人,“劉鳴成行”的劉聰敏是船務大佬。

“金成利行”的張見三是雜貨零售業的富商。

王杏洲,則是匯豐銀行暹羅分行的買辦,在批准無抵押的情況下,為醫院的興辦放了一筆鉅額的貸款。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在興建醫院的過程中,六位創始人收到了473筆來自暹羅華人各界的捐款,最終彙集了114萬泰銖。

以當時的幣值,這筆錢的購買力相當於今日的1.7億泰銖,4000萬人民幣左右。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醫院建成開業的當天,暹羅“拉瑪五世王”朱拉隆功國王親臨現場。

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也如同六位創始人一樣,向醫院“御賜”了一百斤白銀(當然這筆白銀很可能是華商們提前準備好,讓國王經手“象徵性捐助”的)。

並且,朱拉隆功國王,還為醫院頒發了“綸音”: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致諸位董事:

朕應諸位之邀,一起為諸位同心協力所創建、為華人所依靠之醫療機構,主持揭幕典禮。朕十分願意進行此事。

由於所有移民來到暹京的華人,不僅是朕現在如此認為,甚至是歷代皇朝先帝,均一致肯定他們為我們的國家繁榮作出殊多貢獻。故此華人均能獲得與朕之臣民同等待遇。

華人與我們泰人間不分彼此的和睦相處,我國從不把他們當作外國人。朕十分欣慰地注意到華人進入我國的人數與日俱增,但並沒有增加我們管理的困難。

基於華人都是專心一意的經營者,而我們還有大量的土地可供開發,故此華人移民越多,越為我們所樂見。有所或缺者,就是諸位現在所踐行的。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華人單身隻影來此後,一朝有病痛,可以依靠你們這所醫院,用華人所習慣的中國方式治療。如由我們來設立,就不如你們建立那麼方便了。

故此,朕十分欣賞諸位幫朕貫徹要給華人們安居樂業的初衷,得以實現。朕推崇諸位參與計劃及出錢出力者,以善良和寬闊的胸懷創建醫院。並感謝諸位奏請朕為醫院主持揭幕禮!

此刻,朕應諸位之邀,為天華醫院主持揭幕禮。賜令即日開業。

同時,祝該院永生不息,就診留醫者早日康復。並願參與創建捐款各方仁人善士,幸福安樂,事業興隆。”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不管那“一百斤白銀”的份子錢,是不是國王的內帑,關係都不大——光是有這篇“聖旨”,就夠意思了。

這不僅是冠冕堂皇的場面話,也是那個年代泰國朝野內心大體上真實的想法。在拉瑪六世繼位之前,泰國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泰華之別”,泰國人並不把中國人當成“外國人”,甚至於中國人自己也還沒形成明確的“華人”民族觀念。

那是泰華一家的原初,是未經時局汙染的千年的常態。

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第一家華人醫院,在暹羅水到渠成地誕生了。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一百年來,天華醫院一直是泰國華人慈善傳統的精神圖騰,也是泰國華人最熟悉的醫療中心。

無論時局如何變遷,世道如何艱險,天華醫院一直在唐人街上守護著中華同胞,以及泰國民眾。

百年之中,天華醫院一直保持著“免費治療”的創立原則,天華醫院的中醫部直到今天仍然免費為泰國各族民眾義務診療開方。悠悠百年,矢志不渝,算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了。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1931年,天華醫院註冊為基金會,成為泰國曆史最悠久,資金規模最大的基金會。1954年,天華醫院更名為“泰京天華慈善醫院”,但是泰國華人依舊習慣將其稱為天華醫院。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民經濟水平的好轉,到了1958年,天華醫院也與時俱進地增設了西醫部,成為了一家中西醫結合的現代化醫院。

由於西藥成本昂貴,在經歷反覆的討論之後,為了讓天華醫院的慈善事業得以持續運轉,醫院開始向民眾收取部分費用。

中醫部,仍然堅持免費運營;而即便是“收費經營”的西醫部,實際診療價格也比一般的泰國醫院要廉價得多。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1910年,隨著“報德善堂”和華僑醫院的成立,天華醫院的醫療重擔,和慈善責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分流。

如今,它不再是泰國華人界最大的醫院,它原本的歷史使命,與無可替代的社會功能,已經時過境遷。如今的華僑醫院,更像是一座精神的豐碑,一段歷史的銘刻,一個彰顯著泰國華人光輝歷史,以及泰國王室向華人華僑傳達善意的“文化舞臺”。

它是一座醫院,更是一座“寺院”,一個承擔了特殊角色與使命的宗教機構。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在唐人街“中華樓”的西側,高聳入雲的“金佛寺”的對面,你很容易找到“天華醫院”的所在。

穿過它古樸的門樓,走過它那塊著名的“痌瘝在抱”(音同“通觀”,將民眾病痛放在心中的意思)牌匾,你會發現眼前的不像是一家醫院,而更像是一間寺廟。

“寺廟”正殿裡,供奉著六位創始人的畫像,當年五世王朱拉隆功的“聖旨”以及專門用來裝聖旨的木櫃子。

以及“鎮院之寶”——一尊鍍金的觀世音菩薩像。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這尊觀音像,是真正的“國寶”。

它是唐代的古物,用整塊檀香木雕刻而成,原先供奉在中國河南洛陽的安樂寺,內戰時期被販運到香港,爾後又輾轉流傳到泰國,被一位泰國華僑收藏。

1960年,時任天華醫院董事長伍竹林提出將其迎往天華醫院供奉,獲得收藏主爽快的答應。

經過了長達五天的隆重儀式,這尊泰國最寶貴的觀音像,從此來到天華醫院,成為了這座醫院的象徵。

到天華醫院拜觀音的人,大約已經比去看病的人還要多了。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天華醫院,源於中華,生於泰國;始於醫療,終於信仰。

它,是人間活著的傳奇,是一個民族在異國頑強生存,守望相助的印記,是一個民族最終在這片土地上開枝散葉,血脈相容,與這片大地融為一體,併為這片大地帶來繁榮與進步的鮮活的象徵。

它並不雄渾,沒有雄才大略的戰紀,更無威震四海的勝利。

但是,它卻用溫柔與慈悲,去詮釋了這個民族善意敦厚的底色,與世無爭的性格,記載和訴說了一個不被它客居的國土視為“外人”的族群,是如何自我拯救,回饋眾生,渾然無覺地為人類歷史的灰色的頁眉,添上一抹溫柔的紅色。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下次路過天華醫院,記得進去看看,有病就治病,沒病拜菩薩。

理解它,你便能敬畏它,

泰國的瑰寶,中華的驕傲。

一個可以祭拜神明,也能開方抓藥的,醫治身體,也安頓心靈的人間殿堂。

曼谷唐人街,有家“百年不收一文錢”的傳奇中醫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