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发明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百年时间却为何没人能抗住?

谢龙


“加官进爵”

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他出身底层,了解百姓疾苦,自然知道老百姓想要啥?于是,朱元璋立志要做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只是有时候事与愿违,朱元璋励精图治,却还是有贪官,而朱元璋对贪官恨之入骨,他发誓要尽除贪官,可惜贪官越除越多。

朱元璋觉得砍头已经不足以威慑贪官了,因为这群人已经疯了,为了贪污钱财,甘愿成为刀下亡魂。

于是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处罚办法,起名叫贴加官,有些影视剧中叫“加官进爵”。

这是一种简单的刑罚,刑具只有一张草纸而已。但是这小小的一张草纸,千百年来却没人能扛得住,究竟是咋回事呢?

这种刑罚的具体操作也很简单,将犯人放倒平躺,固定好双手双脚,先将草纸覆盖到犯人的脸上,将脸盖住,这时先不要着急进行下一步,因为此时犯人还没受到压力,他也不恐惧,所以犯人虽然挣扎但是内心还很坚强。

所以,在这个时候,先问他要不要招供认罪,他一定不招,有朋友要问,既然知道结果,这不是多此一问吗?其实不然,这一次的发问,就是要让犯人觉得自己很坚强,从而一步步打击他的自信心,攻破心里防线。

在得到犯人拒绝的答案之后,这时进行第一次喷水,将水喷到草纸上,让纸张变湿润,从而变得柔软,使湿润的草纸整张贴到犯人的脸上,从而让鼻孔和嘴巴呼吸困难,为什么说呼吸困难而不是无法呼吸呢?因为一张纸的分量不足,还无法阻止嘴巴和鼻子呼吸。

一张纸喷水,虽然不足以致命,但是已经可以让犯人感受到压力,此时犯人的内心开始有点恐慌,这个时候问他,要不要招供,他可能顶住恐惧,继续说不招供,没关系,继续加就是了。

当第二张纸喷水的时候,犯人的呼吸开始有巨大压力,嘴巴和鼻子吸气就会被纸张阻挡,伸出舌头也无法顺畅呼吸,犯人开始害怕,胆子小的人就会招供,但是胆子大的人还会硬撑。

这个时候上第三张纸张,喷水后,犯人呼吸基本就能有一点点的缝隙,急促的呼吸让心里防线受到猛烈冲击,很多人都是在此时开始崩溃,选择招供,这个时候询问犯人是否招供,需要掀起纸张,否则他想招供也说不出来话,即使他不想招供,也让他感受一次顺畅呼吸有多快乐,如果不招供,放下纸张,再次重复。

一般的犯人在6-7张的时候,就会窒息死亡,如果在第四张纸上去的时候,还没有招供,招供犯人可能就已经有了必死的决心,所以,等待他的也就只有死亡了。

但是谁不想活命呢?毕竟性命只有一次,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抗不过这样的心里压力,或许不惧一死的好汉有,他不怕砍头,眼睛一闭,不争,完事了。但是这样的好汉却未必能挺住这种“贴加官”,因为这种刑罚不是瞬间要你性命,而是步步紧逼,摧毁内心。


正因为如此,这种“贴加官”刑罚在某种程度上要比砍头更加可怕,这也是朱元璋在贪腐屡禁不止之时,发明的一种手法简单、手段残忍的酷刑,很少有人能扛得住!


野史日记


几张桑皮纸,一碗烧刀子酒就可以悄无声息的夺人性命,听上去比那些皮开肉绽的酷刑温柔许多,可受刑者却是痛苦万分。



这种几张薄薄的纸就杀人于无息的酷刑传说是朱元璋发明的,为的是治理那些贪官污吏,名叫贴加官,在清朝也称为加官进爵,是朝廷治理官吏的常用酷刑。还因为其“杀人无痕”的特点,也特别受宫廷内嫔妃的青睐,常用来处理不听话的宫女太监。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苦情男二凌云彻就是死于这种刑罚,海兰一句“那就赐你加官进爵,一路好走”让很多追剧的小伙伴纷纷上网求科普,不是加官进爵吗,怎么又死了?而在这之前的电视剧《李卫当官》更是把行刑的过程演绎了出来,一张桑皮纸一口烧刀子,纸被浸湿后紧贴着脸,口鼻被遮着导致呼吸不畅人就会下意识大口呼吸,而大口呼吸就把纸全给吸了糊着嘴巴,就在这一呼一吸之间,一般五到七张纸就会使人丧命。



和这种贴加官类似的听上去很温柔,但实际很残忍的酷刑还有笑刑和水刑。

笑刑是在犯人的脚掌心涂上蜂蜜等涂料,然后牵来山羊舔舐,山羊舔脚掌就会使犯人发笑,而长时间的大笑会将身体内的氧气耗尽,最终会缺氧窒息而死。


水刑和贴加官的方法很类似,只是使用工具不同而已。将犯人头高脚低的绑着,然后在脸上盖上毛巾,把水一直往犯人头上浇,因为被盖着毛巾就会像贴加官一样无法呼吸导致窒息的感觉,最后会张着大口却被闷死,特别的煎熬又残忍。

贴加官这种用纸杀人的手段并不是朱元璋原创,早在宋慈的《洗冤录》中就有记载被人用湿纸搭口鼻而死,所以明太祖是背了这个锅,人家可能只是把它利用到刑讯中来。


宝阿宝呀


朱元璋发明的这种酷刑,叫做”贴加官“。

这种刑罚工具简单,只需要水和一张张。将要审讯的犯人捆绑在某个地方,使其动弹不得,然后将一张纸在犯人脸上,再对这张纸进行喷水,湿润后的纸张迅速贴服在犯人脸上,使其无法呼吸。

这还没完,如果他不招供,再往上加一张纸,直到犯人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乃至窒息。

这个刑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是个极大折磨。

它不比其他身体折磨,它随时可逆,只要犯人承受不住,立刻可以揭去,恢复呼吸。且不留下痕迹。而其他的譬如火炙、鞭打,即使扛不住了,那受过的折磨也还在那儿,这会让一些人索性横下心来死扛到底。而”贴加官“之刑,只要你招供,一切如同没有受过伤。

但如果不招供,逐张加纸,将会呼吸越来越困难,就像溺水的人,越浸越深,苦不可当。

这种刑罚操作简单,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所以,自朱元璋发明这个方法,受此刑者,鲜有不招供的。那些贪赃枉法之辈,见此股栗。


钱多多读文史


一张普通的纸可以轻易地迫使人招供,这与我们想象中能夺人性命的酷刑,好像怎么也扯不上关系,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却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刑罚执行起来十分的简单,首先将受刑者捆绑起来,使其动弹不得。然后准备一盆水和几张桑皮纸,接着便是把浸湿的桑皮纸贴在受刑者脸上,如此反复一层层操作。

桑皮纸具有吸水性,会严丝合缝地紧紧贴合在犯人脸上,将空气隔离开来,使其无法呼吸。

对受刑者来说,这无疑是个极为痛苦和恐惧的过程。

仅仅一张桑皮纸,密封性还达不到完全隔绝空气,只会让受刑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而且处于求生的本能反应,受刑者往往会张合嘴巴或吐出舌头去捅破那张薄薄的纸。

但是,随着桑皮纸层数的不断增加,密封性会变得越来越好,隔离空气的效果也随之增强。这时候,受刑者越是挣扎就窒息得越快,甚至会出现面部扭曲。贴到第六第七张的时候,犯人便会完全窒息而亡。

整个刑罚的过程不算长,表面上看起来,相比于身首异处的砍头和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这款刑罚充满人道主义,不见血、留全尸。但在受刑者这里,却是漫长无比的濒死体验,让他体验死亡的恐惧,而又无法逃脱,受尽精神上的折磨。

刚刚还活灵活气的一个人,转瞬间化作离魂,估计在身旁看的人都能惊出一身冷汗。

传说这款酷刑的发明专利权,是属于明太祖朱元璋所有,因为专门用于惩治和威慑那些贪官污吏,所以名为“贴加官”。

由于具备杀人于无形的特点,往往能够隐藏死因,推说成病死、暴毙,故而深受明、清两朝统治者青睐,主要用于惩治宫中的嫔妃与不听话的太监宫女们。

在这一刑罚盛行的那几百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用来逼供,还是用来“惩杀”犯人,没有不成功的。最重要的是能保证不见血,死后留全尸,极大地维护了皇家的颜面。

邓超主演的《少年天子》中,太监吴良辅就是死于“贴加官”刑罚。美军审讯顽固犯人使用的“水刑”,据说是在犯人脸部覆盖打湿的塑料薄膜,然后不断在其身上泼洒冰水迫使其深呼吸,恐怖的窒息感让犯人实在难以忍受,往往撑不住多久便乖乖就范,这也可以算得上是“贴加官”的2.0版本了。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酷刑发明者,落在他手里,判个砍头斩立决算是个不受罪的好死,要是赶上贴加官、五马分尸、凌迟处死、剥皮实草等酷刑,当真是痛不欲生的活受罪。

这里面死得最惨的,估计是战功赫赫却又骄横跋扈的大将军蓝玉,硬是被剥下了整张人皮。最后朱元璋还是看在蓝玉的女儿蜀王妃份上,才答应将这张人皮由她供奉在四川成都的蜀王府,直到200多年后张献忠入川时才重见天日。

不得不说,类似“贴加官”等酷刑,确实是审讯与灭口的利器,但同时也导致了司法的倒退,看似不流血却伤天理、害人道。

朱元璋的执政,尽管反腐的力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各种严刑峻法着实令当时的官员胆寒战栗。

然而,朱元璋在明朝的法治建设上,显然又是不成功的,明明有具体的法律摆在那里,却又频频任意使用残酷的刑罚。这也是他死之后人亡政息,官场腐败卷土重来的深层原因。


剧透历史


关于用纸的酷刑有三种名字,一种是传说的“贴加官”和“气毙”,另一种名字疑似叫“一封书”。

这种酷刑的执行方式是用一张桑皮纸盖在受刑者脸上,然后喷水或者喷酒,纸湿润后会贴在脸上使人无法呼吸。如果受刑者肯招供,执刑的人就把纸揭开;如果受刑者不肯招供,继续往脸上加纸,越来越多的纸叠在一起,最终使人窒息而亡。

这种酷刑有多残酷?我刚才试验了,很痛苦!

可能有人觉得用纸贴脸上怎么可能致死?纸泡水以后就容易烂,舌头一伸就可以把纸捅破,这样不就可以呼吸了?为此我亲自去试验了一回,用的是我们常见的抽纸。

我用五张抽纸沾水后贴在脸上,这时候纸是没有完全与脸贴合的,但只要你一吸气,纸就往脸上贴紧,吐气也无法把纸吹起来。如果想伸舌头把纸顶破更是不可能,因为舌头只会把纸顶上一点,但周围还是紧紧地贴在脸上!每一次呼吸都会把纸贴得更紧,随着缺氧严重,心跳会加速,人也变得非常烦躁,呼吸也随之加急,越急越紧,越紧越吸不到气,这种感觉超级痛苦!

这种酷刑是朱元璋发明的吗?

明朝的刑法种类很多,而且也非常重!按朱元璋的说法是“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因此后人就把很多奇怪的刑罚都归到朱元璋身上,包括这种“纸刑”。

关于这种刑罚大都出现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比如《如懿传》中的王钦就是死于此刑,还有《河神》中的薛庆阳也用此法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而且文人们给这种酷刑起了个名字叫“贴加官”。但这种刑法是朱元璋发明的吗?

我查阅了整部《明史》的刑法,都没有发现类似的记载,只在《明史·刑法志二》中有这么一句话:“酷吏輒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

关于《明史》中的“一封书”没有查到具体的执行方法,但从名字上解释应该是类似“贴加官”这样的刑罚。但这只是猜测,因为正史中确实没有这种刑罚的记载。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这种酷刑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叫“气毙”。这种说法是在清朝灭亡后,由宫中的太监传出来的,也是没有文字记载。据说慈禧太后就是用此方法杀害了30多名太监,而慈禧用的是棉纸,不是桑皮纸。

从正史资料上来看,并没有“纸刑”的记载,但没记载也不能代表没有,所谓“野史也是史”,有些历史没法写入正史中,只能靠大家口口相传下来。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能像传说中的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受刑者虽然是窒息而死,但临死前肯定会挣扎,这样绳索就会在身上留下深深的勒痕,这也是一种证据。


水煮汗青


朱元璋统治时期,为了巩固自己得来不易的政权,他大肆屠杀功臣,并发明了很多酷刑来对付反对自己的人,最残忍的就是剥皮之刑,明朝开国功臣蓝玉就是剥皮之刑的受害者。


除了残忍的剥皮之刑外,朱元璋还发明了一种叫“贴加官”的酷刑,来对付贪官污吏,这种刑罚看起来并不可怕,但是真的对受刑人用刑,却没有人能挺得过去!


“贴加官”也被人称为“加官进爵”,很好听的名字,但是刑罚实施起来对受刑人来说却痛苦不堪,所以这种刑罚经常被用来对犯人逼供用的。

其实“贴加官”的道具很简单,就是最普通的桑皮纸,犯人受刑时一般会被平躺的绑在特制的长凳上,防止用刑时犯人挣扎,然后先用一张桑皮纸贴在犯人的脸上,遮盖住犯人的嘴和鼻子,然后喷一口水在桑皮纸上,这时的桑皮纸由于受潮,会贴在犯人的嘴和鼻子上,于是犯人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这时候施行人一般会问犯人“招不招”,如果犯人招了就用刑结束,如果犯人很顽强不招的话,此时施行人会在原来的桑皮纸上再贴一张,再喷一口水,此时犯人的呼吸更加困难了!

如此几次,很多犯人在贴到4到5张时由于实在喘不过气来就会招供了,而不招供的最终会因为窒息而死。



看似简单的一个刑罚,却利用了人要呼息的特点,成为了一种酷刑,跟皮肉之刑不同的是,皮肉之刑的疼痛人可以忍,而“贴加官”令人窒息的痛苦人却不能忍,所以百年来“贴加官”才能成为刑讯逼供的“利器”!


唐古看今


朱元璋大概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热衷于搞发明创造的一位了。当然,得说明的是,朱元璋这个发明的天赋,不是什么别的方面,正是酷刑。相传,朱元璋发明的酷刑有剥皮填草、抽肠、弹琵琶、梳洗之刑……

剥皮填草,把人的皮给完整的剥下来,然后填上干草,放在城门外示众。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活生生的人,把整张皮给完整剥下来,这犯人得承受多么大的痛苦才能死去,这对于行刑之人的手艺要求是多么高。

抽肠,这个也是相当恐怖,这个过程我就不具体描述了,总之就是在人还活着的时候把肠子抽出来。关键在于肠子抽出来后,犯人还没有咽气,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五脏六腑,想想就不寒而栗。

弹琵琶,别看名字很美丽,但是实实在在是一种恐怖的刑罚。试想一下,拿着一把小刀,在人的肋骨部位来回拨弄,看起来就像在弹琵琶一般,但是犯人确实要经历十八层地狱般的折磨。

这个梳洗之刑,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甚至有人听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执行死刑要给犯人梳妆打扮一番。其实不然,所谓的梳洗之刑,就是把犯人衣物全部去除干净,背面朝上绑在台子上,拿一个钢铁制作成的刷子来回刷,刷得人皮开肉绽,白骨显露。这个场景,就像小时候杀猪时候的场景何其相似。

上面这些刑罚,每一个都是恐怖之极,犯人遭受这些刑罚,在死前还得经受巨大的痛苦,相比起来,砍头简直是太幸运了。

这里所说的之用一张纸的酷刑,其恐怖程度比起上面刑罚来,还是略有不如。上面所说的那几种,每一种都是要经历身心上双重痛苦折磨,但是这一张的酷刑,相对来说身体上遭受的折磨要轻伤那么一点。

此刑名叫贴加官,也叫开加官,只要针对官员、宫中的太监、宫女等人使用。

这种刑罚的操作手法也很简单,把犯人绑起来,然后往其脸上贴上一张桑皮纸,行刑之人口中含上酒,往纸上喷。纸受潮变软,和人脸紧紧贴在一起,让人呼吸不顺。一张纸还不足以让人窒息而亡,那就上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都是依法炮制,行刑之人嘴巴里还好念叨着:一贴加你九品官,升官又发财。一般而言,加到第五张桑皮纸时,犯人就会窒息而亡。在《如懿传》中,宦官王钦就是死于这种刑罚。

这种刑罚,操作起来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效果却相当明显,犯人忍耐不住的时候,便会开口求饶,然后供出自己罪行。其实,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刑讯逼供,因为不会留下明显的伤痕。

朱元璋之所以热衷于酷刑,其实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关。

朱元璋出身于贫苦百姓,对于贪官污吏,贪赃枉法之人自是深痛恶觉。等到朱元璋翻身做了皇帝,对于官员犯罪采取了最为严厉的刑罚,让犯罪之人受尽折磨,为自己的罪行付出惨痛的代价,为的就是起到杀一儆百,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小镇月明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对于他的评价很多人都有着不同的说法。一些史料记载说朱元璋个人狠毒,仅仅胡蓝之狱就杀害了功臣4.5万人。要知道著名的暴君秦始皇焚书坑儒也仅仅是杀死了460人,而且这些人都是诽谤秦始皇的。秦始皇杀人是因为这些人得罪了秦始皇,朱元璋杀人则完全是为了一己私欲,感觉你不爽,就找人告你谋反把你满门抄斩。除了杀人比较多之外,朱元璋对酷刑也深有研究,在对付蓝玉的时候就发明了剥皮食草的酷刑。除了剥皮食草之外,朱元璋还发明了贴加官的酷刑。



朱元璋时期的刑罚真不少,一个剥皮实草就警示了多少后人。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所以对贪官是严惩,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稍稍一松懈,立即贪官抬头,所以朱元璋是非常的头疼。相比严重的刑罚,“贴加官”可谓是非常轻,但是起到的效果却是如同上面刑罚的效果是一样一样的,可谓是杀人于无形。即使人死了,别人都看不出来是怎么死的。“贴加官”,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贴到或者是加到某个人的脸部的五官上。其实最重要的是把口鼻给贴紧了,封闭严实了。

这种酷刑的执行方式是用一张桑皮纸盖在受刑者脸上,然后喷水或者喷酒,纸湿润后会贴在脸上使人无法呼吸。如果受刑者肯招供,执刑的人就把纸揭开;如果受刑者不肯招供,继续往脸上加纸,越来越多的纸叠在一起,最终使人窒息而亡。这种几张薄薄的纸就杀人于无息的酷刑传说是朱元璋发明的,为的是治理那些贪官污吏,名叫贴加官,在清朝也称为加官进爵,是朝廷治理官吏的常用酷刑。还因为其“杀人无痕”的特点,也特别受宫廷内嫔妃的青睐,常用来处理不听话的宫女太监。

其实,在明朝时期真正的“开加官”要比电视剧里演的这些,还要更加的恐怖!因为在明朝时期他们的纸张都是非常粗糙的,不像后来的纸张那样这么的薄,所以,这些纸张在被沾了水之后,它的韧性就会呈直线增加,这要是贴在人的脸上的话,那就好像是一个塑料布一样,会让人感到无比的难受。

也有一说是均匀的喷涂烈酒烧刀子,让犯人呼吸困难的时候,也让脸部犹如火烧一样痛苦。当然,贴一张纸不会杀死犯人,只会让其因为呼吸难受而不断地挣扎。此时行刑人员会对犯人逼供,如果犯人拒不合作,行刑人员会再贴一张桑皮纸,然后继续喷水或者烈酒。以此类推,直到犯人招供,或者因为过度缺氧而死亡。贴加官的目的是为了折磨犯人,即便是处以死刑,因为死亡过程比较缓慢,犯人需要在临死之前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让人多人谈之色变。

当然,“贴加官”刑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杀人于无形,不留任何伤痕。因此,传言这种刑罚是为了维护皇家尊严,或者是官员形象,专门给一些犯法的皇族,或者是朝廷大员准备的。贴加官名称由来据说,每一张纸都是“一个品级”,第一张纸叫做九品官,所以很多行刑人员在贴第一张纸的时候会喊;“一贴加你九品官,升官又发财”。当然,这种刑罚大部分都会在5~8层是窒息死亡,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人达到了“一品官”。

还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傩[nuo]戏。古代重大的祭祀或者演出时,都会有道教的神仙上台开场,然后向观众展示“天官赐福、加官进爵”的条幅,这名道教神仙出场的时候是戴着面具的。 而贴加官杀死犯人后,桑皮纸会再晾干后拿下来,此时的桑皮纸犹如道教神仙的面具,因此很多很多人便将这个刑罚叫做贴加官了。贴加官刑罚并非朱元璋创立贴加官的刑罚传播比较广泛,并且在电视剧《李卫当官》和《如懿传》中都有体现,很多人也说是朱元璋创立,但朱元璋时期修订的《大明律》和《大诰》中并没有关于贴加官的记载,所以基本上可以断定并不是朱元璋创立。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锦衣卫,或者是东厂创造,关于这一个传闻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只能说有可能。


大老二爷


朱元璋发明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百年时间却为何没人能抗住?


提到酷刑,笔者不由得想起了莫言的《檀香刑》。

凌迟,即处五百刀凌迟之刑。其中也很有讲究,五百刀一刀不多,一刀不少,片尽所有肌肉脏器,最后死去。还不能让人中途死去。

再者檀香刑,用一根檀香木橛子从人的肛门钉进,而后从人的脖子后边钻出,并将其绑在树上。

这种刑罚很折磨人,血在不断地流,但是不至于死去。每天给其灌参汤,让他痛苦的活着,夏天还会有苍蝇、虫子,恶心至极。

写着这些文字都能感受到犯人痛苦。而朱元璋发明一种酷刑,只是一张普通纸,百年时间却为何没人能抗住?

其实这个酷刑是否真的是朱元璋发明,仍存在争议,不过今日咱们暂且不议。

这个刑罚叫“贴加官”。顾名思义,将一张桑皮纸覆盖到犯人的脸上,均匀喷水,使得桑皮纸完全覆盖到犯人的脸上。


读者可能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可怕的。其实不然,你可以试一下将热毛巾完全敷在脸上。很快便会呼吸困难,十分难熬。

“贴加官”便是这个原理,在犯人呼吸困难的时候加以逼供,大多数犯人会招供。如果犯人负隅顽抗,不肯招供,狱卒就会继续往犯人的脸上加纸张,很快犯人就会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亡。

大家“接触”的“贴加官”

可能读者仍然对“贴加官”十分陌生。其实在很多影视剧中,它可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好帮手。

前一段时间很火的《如懿传》,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相信很多人在看过凌云彻在监狱里被赐死的那一段。有人在看到这一段时可能会想:

“凌云彻被赐死时,为什么会提到让他加官进爵呢?凌云彻不会就是受的这个刑法吧?”确实如此。

当然,在《如懿传》中受到这种刑罚的不止凌云彻一人,另一个人便是太监王欣了。王欣春药吃多了,对贵妃高晞月“动手动脚”,还正好被皇帝发现。


这位老兄的命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大怒的皇帝就赐给他一个“贴加官”。听到刑罚的王欣,脸都白了。由此足见此刑罚之残酷。

相信90后的朋友们都看过《李卫当官》,在这一部在当时火遍大江南北的连续剧中,李卫在审理案件时面对“嘴硬”的犯人,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贴加官。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刑法有这么可怕么?”那请您看看这个刑法是在什么情况下登场的。

凌云彻是因为上位者想让他受尽折磨;王欣则是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触碰了皇帝的“逆鳞”;李卫则是为了撬开犯人的嘴。在这些情况下,不用一点非常手段怎么能行?

一张张湿透的纸盖在脸上,嘴巴、鼻子都不能正常的与外界交换空气。随着纸张的增加,受罚者能呼吸到的空气越来越少,但又不能立即死亡。

这就好比活埋人一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如此残忍的过程想想就令人害怕。

“贴加官”的传闻

而且这一酷刑的发明人据传还是我们熟悉的皇帝——朱元璋。



为了惩治贪官污吏,警醒世人,他的手段不可谓不狠辣。有很多有名的酷刑都是他发明创造的。虽然他心狠手辣,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而且刚刚经历过战乱的百姓一贫如洗,他们就像受惊的兔子一般。如果此时再有贪官污吏,对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生活与战乱相比没什么区别。

朱元璋倒真是个让人难以评价的皇帝!


史之策


贴加官

朱元璋在登基后的第二年便开始不满足于一刀杀掉贪官所带来的快感了,他始终认为直接杀掉贪官太便宜他们了。思前想后便开创了一个新的酷刑—贴加官。

酷刑操作实录

这个酷刑的操作其实很简单:先把人固定,用桑皮纸覆盖在犯人脸上,接着再喷上水,纸吸收水后纸会立即软化,紧贴在犯人脸上。

而犯人慢慢的会感觉到呼吸困难。

这个刑法要么是折磨,要么是逼供倘若犯人啥也不说,这时候再贴上第二张纸,如法炮制,第三张,第四张……

犯人慢慢的窒息会导致其胸腔血管迸裂,甚至肋骨开始断裂,此时,犯人身体表面不会有任何的伤口,但已经有了眼中的内伤,犯人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胸口血管爆裂,或者骨骼断裂。

最终,犯人失去意识,慢慢痛苦的死去。

结语

溺过水的朋友可能都领教过窒息的痛苦,这个刑法无疑是溺水的进阶版。为啥?空气就在身旁,却无法呼吸,这是精神和肉体双层的痛苦!

老泰迪甚至认为这个酷刑的可怕程度远超于凌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