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家具的出租屋》是20世纪初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结构巧妙,内容精致,结局富有戏剧性又充满悲剧性。
在美国纽约的下西区遍布着旅馆客房,以及成千上万的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一位年轻小伙儿历时五个月,辗转于下西区的各个旅馆,只是为了寻找心上人的踪迹。当他来到这家破旧的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时,感受到了熟悉的木樨香味道。他忍不住向房东太太询问前几任房客的讯息,然而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瓦西纳小姐并没有在这里居住过。疲倦、失望、甚至绝望的小伙儿选择了自杀。或许自杀对他而言该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心爱的瓦西纳小姐在一周之前,在同一张床上,已经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意味着即便他活着,也将永难寻到心上人。
这是一出社会变革中的人生悲剧。很多人都说欧·亨利旨在通过描写小伙儿的坚贞来讴歌爱情的伟大,其实并不仅仅如此,这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情感与内涵是多重的、复杂的。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新批评理论"复义"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深度解析。
何为"复义"?如果任何一首诗歌、一段文学描写、一个故事情节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读,且这些解读之间互不冲突、互相补充、互相丰富、形成整体即可称之为"复义"。
1. "复义"视角下的瓦西纳:理想中自由灵魂的泯灭与时代的牺牲者
①.理想中自由灵魂的泯灭
"有个姑娘——瓦西纳小姐——埃卢瓦斯·瓦西纳小姐——你记得房客中有这个人吗?她多半是在台上唱歌的。她皮肤白嫩,个子中等,身材苗条,金红色头发,左眼眉毛边长了颗黑痣。"
通过男主人公对于瓦西纳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她是一个美丽曼妙的女子。
文中也多次出现了对于木樨草的描写,这是一种美国西部草原上的代表性植物,也是瓦西纳的象征,更是自由的象征。正是这种香馥沁人的木樨香味,让小伙儿在瞬间确信瓦西纳一定在这间客房中居住过。
清新怡人的木樨香味充斥在潮湿腐臭的客房中——这是一个独特的意象,意味着属于草原的自由灵魂为了追逐所谓的梦想来到了充满腐臭气息的资本旋涡,在这一刻,她的结局似乎可以清晰地预见了。毕竟追逐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不断丧失!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诗为心声",其实套用在欧·亨利的小说中也同样适用。如果将男主人公看做是作者的人格投影的话,那瓦西纳则可以说是自由灵魂的化身。男主人公是如此努力地追寻生命中的美好,可是这种美好却被怪兽一样的都市吞没了,自由的灵魂也随之泯灭了。由此可知《带家具的出租屋》必定会以悲剧收场,因为当一个人在追逐不断失落的东西,且失落速度远远大于追逐速度的时候,则必然意味着无解。
②时代的牺牲者
瓦西纳在小说中只是一个线索人物,出场频次最低,着墨最少,但却最引人好奇。我们只知道她从事演艺行业,独自离家来到纽约工作,有一个爱她且不断寻找她的男朋友。除此之外,我们别无所知。
卒读全文或许很多人会不由地思索:瓦西纳到底出身于什么样地家庭?来到纽约之后她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最终选择自杀?其实联系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欧·亨利的人生经历就不难理解这些问题。
首先欧·亨利曾从事过多种工作,见识了很多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主角大部分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物。其次欧·亨利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那一阶段的美国正经历着由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阵痛,新中产阶级正在逐步取代旧中产阶级,因此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都说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确然如此,瓦西纳虽然只是虚构的人物,但却是真实世界中确然存在的一部分人群的投影,更是窥破美国社会变革的一个微窗。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1920年美国美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使实现女性平等化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然而在此之前女性被视作男性的私人物品,不能学习知识,不能走出家门,只是充当生育机器。而在1920年之前的半个世纪,正是女性意识觉醒与抗争的激烈时期。由此,可以想见瓦西纳离家出走转战纽约追寻自己的工作,事实上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那她究竟会遭遇到什么呢?由于资本向着资本垄断发展,社会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职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女性从业者,例如女教师、女护士、女律师、女秘书等等。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社会既需要女性工作者,又对其充满歧视。因此很多女性从业者成为了被剥削的对象,她们辛苦地工作却只能赚到微薄的薪水,更要遭受社会的嘲讽。
可以想见这个时期的女性工作者需要忍受超乎寻常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压力。我想这很有可能也是瓦西纳当时的境遇。而通过文中瓦西纳没有任何原因就选择自杀的结局可见这样的女性悲歌在当时似乎是司空见惯的。
因此,瓦西纳更像是一个时代变革下的牺牲者。
2. "复义"视角下的男主:癫狂绝望的抗争者
主人公苦苦寻找瓦西纳五个月,然而瓦西纳却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没有丝毫痕迹。除了日复一日地无望寻找,还要承受希望升腾、希望破灭的双重打击,这使他的心灵遭受了剧烈的打击,最终和瓦西纳一样选择了自杀。
"他就这样歇在那儿,突然,房间突然出现木樨草浓烈的芬芳。它乘风而至,鲜明无误,香馥沁人,栩栩如生,活脱脱几乎如来访的嘉宾。年轻人忍不住大叫:"什么?亲爱的?"好像有人在喊他似的……"
其实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到三点问题:首先主人公对瓦西纳的深情无可置疑,仅仅是飘来一阵似有若无的木樨香,他就能够确信瓦西纳一定在这间屋子里生活过,并且开始从每一个细小的角落寻找她曾生活过的痕迹。其二,文章在末尾其实点明了主人公住进这间屋子的时候已经距离瓦西纳死亡一周时间了。那么如此微弱的木樨香味道可能存留这么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此,很有可能主人公在他住过的每一个屋子里都产生过类似的幻觉,也都进行过癫狂的寻找。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迫切心态诱导下的自我安慰行为。其三,如果木樨香味道是幻觉的话,其实隐喻了主人公在历经苦寻不获之后精神已经逐渐崩溃,本文的悲剧的必然性。
为什么说他是抗争者呢?所有人都在时代的裹挟下或被动或主动地涌入城市、追寻资本,主人公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只想找到心爱的姑娘,带她回到宁静的乡村。在这一点上,他与整个时代是逆行的,这必将遭受残酷的打击,可正因此才显得愈加珍贵。
3. "复义"视角下的房东太太:面目可憎的旧中产阶级
初见就让人感到不适的房东太太在主人公眼中像是一条吃得过多、令人厌恶的蛆虫。这样的形象可以说是资产阶级的具体体现。为什么这样说呢?世间千万个形容词,作者偏偏用"吃得过多"来形容她,这恰恰是资产阶级最大的特征——贪婪而无底线地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以充实自己的腰包。
技术的进步使得资本垄断的范围日益扩大,以工业、商业、金融业的企业家们为代表的新兴中产阶级逐渐取代以手工业、农民、小商人、小农场主为代表的旧的中产阶级。
而以出租房屋为生的具有小商人性质的房东太太则恰恰属于旧的中产阶级。为了将房屋顺利出租,房东太太镇定地说了一个毫无漏洞的谎言,否认了瓦西纳曾居住在这里。这在一方面体现了她贪婪的本性,另一方面则间接印证了生意的不景气。
房东太太虽然以一种丑陋的嘴脸出现在文章中,但她又何尝不是美国社会变革中另外一类人群的缩影呢?对此,我只能说小说是现实社会的投影,字里行间都是众生百态。
4. "复义"视角下的出租屋:微型社会
纽约下西区中涌动着成百上千动荡不定、迁移不停、来去匆匆的租客,更有着规模巨大的的出租屋群落。每一个出租屋都容纳着一整个社会!
"年轻人跟她上楼,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一线微光缓和了过道上的阴影。他们不声不响地走着,脚下的地毯破烂不堪,可能连造出它的织布机都要诅咒说这不是自己的产物。它好像已经植物化了,已经在这恶臭、阴暗的空气中退化成茂密滋润的地衣或满地蔓延的苔藓……"
这是主人公初入旅店时的所见所感,空气中充满了腐朽陈旧的气息,其实这也是在隐喻周遭的社会。19世纪末美国接连爆发了两次经济危机,资产阶级无底线地压榨平民,贫富日益分化,社会动荡。恰如小说中描述的一样,所谓的工业化、城市化只是有钱人的狂欢,而对于处于底层的人民来说就连空气都是充满恶臭的——那是资本与金钱的味道。
前文已经论述了瓦西纳、主人公以及房东太太其实是代表了三类人群。这其中包括了剥削者、被剥削者以及在追求阶级变换中被时代绞成肉末的"流动"群体。这三类人在机缘巧合之下齐聚在出租屋中。因而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资本主义的微型社会。
在这方小小的出租屋内爆发了隐晦而激烈的矛盾冲突。最终被剥削者在希望与失望的往复中绝望自尽,"流动"群体也在冷漠与无助中丧失生命。
5. 结论
如果脱离社会属性来看待一篇文学作品的话,那读者得以提炼到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立足于美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待,《带家具的出租屋》在讴歌爱情的美好之外,也充满了对社会的辛辣讽刺。
欧亨利很喜欢一句话:"西方是西方,东方是东方,他们永远不会相遇。"这里的"西方"指代的是美国广袤无垠的西部大草原,那里充满爱与自由,保留着人性中珍贵的真、善、美。"东方"则指代美国东部海岸的现代化都市,在那里每个人都热衷于追逐利益,每个人都信奉都市"丛林法则"。"永不相遇"则是欧亨利最坚定的态度:在城市中是绝对难以兼容利益与真善美的。
主人公与瓦西纳的悲剧或许该称之为最好的结局:假设瓦西纳没有死亡,而主人公又恰好找到了她。瓦西纳成长为适应"丛林法则"的都市人,纯真自由的木樨香味消失殆尽,梦境成了永远的梦境,而被人憎恶的却成为了无比真实的现实。那个时候才是对主人公心灵的更残酷凌迟。
此外,即便主人公已死,可是现实的悲剧还将蔓延:房东太太会继续保持着刻薄的嘴脸去欺骗下一个善良的客人,没有人会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这才是主人公悲情结局之外的最大悲剧:善良与爱相继死去,而卑劣与贪婪将在世间流传……
最后我想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或许正是"欧·亨利式结尾"的高级魅力。
参考文献:
1. 《浅析19世纪末城市化对美国的影响》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新女性形象》
閱讀更多 容千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