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吴用为何会吊死宋江墓前?

wucf72


郓城小吏宋江,落第秀才吴用,他们两个梁山招安的最大推动者,亦是梁山悲剧的罪魁祸首。生前沆瀣一气,死后生死相随,倒也符合二人的关系。

吴用自杀追随宋江,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心理上的失落。

虽然说兄弟们先前的日子不够正派,但是他们都认为在梁山泊的日子是一生最快活的,吴用是第一批进入梁山的“元老级”人物,相比较那些从半路才入伙的弟兄,他对梁山泊抱有更加深刻的情愫。

也正是出于对梁山未来发展的考虑,他才开始辅佐宋江开始了招安活动。不过等到招安真正实现了以后,他却发现弟兄们都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这样东西就是在梁山的自由岁月。招安是他和宋江等人一手促成的,可谁知是这样的结果?害了兄弟,也害了自己。

随着身边弟兄的一个个离去,吴用心中的孤寂感是非常强的,再加上他最敬重的宋江也被朝廷害死,他在心理上已经不再能接受独活。所以选择自杀也是正常的事情。

第二、自杀反而死的比较“体面”。

按照招安之前的约定,朝廷是要给梁山众人委派官职的,不过在朝廷利用他们剿灭叛匪以后,这些草莽之人也没有了利用的价值,朝廷也计划着对他们挨个动刀子了。

吴用作为梁山上的智商担当,他对朝廷真正的意图已经看的非常透彻,他们把梁山众人着急到朝廷之中,实际上是加大对每位好汉的掌控力度,然后再用各种手段逐个除掉。

按照当年的排位顺序来看,卢俊义和宋江死后就该轮到自己的,所以他自己已经非常清楚难逃一死,与其最后被他人害死,还不如主动跟随哥哥而去,如此一来还能落下一个重情义的形象,相比较于其他人的死法来看,他这种选择也相对“体面”一些。

第三、替宋江找回点“面子”。

宋江作为梁山上的头号人物,弟兄们基本都会听从他的命令,这种信任虽然值得欣慰,但是被信任之人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宋江带领众兄弟进行招安,很大程度就是想完美的卸下身上的责任,即可以给自己谋得爵位,也可以将这份信任回报给跟随他的兄弟们。

这个想法虽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超出了宋江的掌控,靠着“打鸡血”的行为让弟兄们完成了朝廷派给的既定任务,又“顺利”的接受了朝廷的封赏,整个过程完全按照预先的“剧本”发展,但是等到封赏结束以后,朝廷涌动出的杀机却让宋江充满“无力感”。

随着朝廷的彻底翻脸,宋江在众兄弟心中的威信也荡然无存,这么多人都跟着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任何人都会有点意见。吴用在这时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自杀在宋江坟前也就意味着站在了宋江这一边,意思就是告诉众人招安一事是大家都同意的,朝廷翻脸本就跟“领导”无关,大家还是要支持宋江。

综上所述,吴用自尽充满着无奈的意味,既然已经确定了自己活不下去,所以他只想在死亡到来之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也没有辱没他“第一智囊”的称号。


白话历史君


吴用和花荣吊死在蓼儿洼,这个结局是宋江安排好的,这条不归路,也是这个“智多星”自己的选择。

他原本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他心中其实有着科举入仕,钻进统治阶层的梦想的。

只是屡试不第,无奈之下只得教书为生。 他是个不安份的人,总想着要做点大事业。虽然武功平平,但脑子还算好使,人称“智多星”。

吴用:


其实他和诸葛亮、刘伯温相比差得远了,也就是耍点小聪明,使点小手段,后来在梁山并没有看出他有多高的指挥艺术和本领。

说起来是“梁山好汉”,可吴用在山上,一肚子阴谋鬼计,好事干过,坏事也没少干,属于典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刚上梁山时,王伦不肯收留。

他敏锐的发现了王伦与林冲的矛盾,几番言语下来,使得林冲火并王伦,晁盖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梁山。山上实力不足,为了拉卢俊义上山,他化装老道,在人家家里题反诗,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

为赚朱仝上山,唆使李逵砍死小衙内,把一个幼童的生命当作要挟朱仝的筹码。这种绝户计,吴用使出来得心应手,毫无悔疚,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是个不甘平凡的人,他和宋江一样,终极梦想还是投到朝廷怀抱,所以当他遇到了知音宋江,立即臭味相投,背叛了晁盖。


在梁山招安的一系列神操作中,他献计献策,不贵余力,终于成功的搞垮了晁盖当年创下的事业。 没想到,梁山的利用价值被榨干了,朝廷搞秋后算账了。

随着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连最亲爱的知音宋江哥哥都被朝廷害死了,吴用心中的凄凉向何人说? 他知道自己不像呼延灼这样的人,在朝廷有关系网,知道朝廷最恨的是盗匪,尤其是自己这样有文化的盗匪,自古主疑臣死,自己的路走到头了。

宋江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很有意思的给他托梦,梦中并不是给他指出一条生路,而是指出了一条死路。 就像在宋江坟前,花荣说的:“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赦罪招安。


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奸谋所施,误受刑戮,悔之晚矣”。 宋老大挺够意思,怕吴用和花荣麻烦,连上吊的地点都选好了,道具也准备好了,两棵歪脖树,都不用麻烦兄弟们自己费力了。

罢罢罢,梁山没有了,兄弟们也没有了,哥哥也去了,自己也没有前路了,不如随哥哥去了吧! 不知道吴用把头钻进绳子的那一刻,有没有后悔,我是清晰的看到,有两滴泪,从他的眼角滑下来。


刚日读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吴用的高明之处。

在36正将中,宋江、卢俊义、吴用是官职、军衔最高的三个。他的职务是武胜军承宣使,正六品。

现在宋江被朝廷毒死,卢俊义被暗算死的不明不白,那么吴用就危在旦夕。

吴用和其他那些军人不同,那是个智囊人物。

朝廷其实不怕武人,最怕的就是吴用这样的人。

所以别人可能不死,但吴用必死无疑。

同时,吴用是军师,整个梁山所有的事他都一清二楚,是宋江的左膀右臂。

吴用知道整个梁山的很多秘密,也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花荣去召集旧部,恐怕没几个人愿意继续作废,但吴用地位很高,跟着他的人会很多。

朝廷必然要杀掉他灭口,同时不让吴用有机会能够继续召集人马反叛。

如果吴用不自杀,朝廷迟早也会要他的命,说不定捏造什么罪名,让他惨死。

吴用和其他人不同,他没有亲戚和家眷,横竖死了也无牵无挂。

既然如此,不如求个好死,而且朝廷一定会宣传吴用是讲义气跟随宋江一起死的,留下个好名声。

说白了,吴用不得不死,他选择了一个自己好好死的结局,也算不错了。


萨沙


吴用吊死宋江墓前这个问题,愚以为应该这样看——

一、从梁山好汉起义这样一个大事件的发展来看,这叫:“绚烂至极,复归平静”,符合自然规律,看似悲壮,却是最好的结局。

二、从梁山众好汉的天机使命来看,这叫“功行圆满,众星归位”。大哥天魁星宋江托梦感召,天机星岂有不从。

三、从吴用个人命运来看,所有事情业已完成,再留下来已是正应了他的名字——“吴用”,这叫“瓜熟蒂落,实至名归。”就算勉强留下来,兄弟们都不在了朝廷能给他什么好果子吃吗?与狼共舞不如见好就收。这是明智之举。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智多星的个性特点。

多有读者常喜欢拿吴用和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智囊人物比高比低,对吴用百般挑剔,愚以为大可不必。吴用就是吴用,诸葛就是诸葛,时势造英雄,上天会按照需要让他们各有其该有的亮点和亮度。诸葛亮好比月亮,那个时代就需要这样的大智者,智多星就是一颗星星,✨亮度够用就好,太亮了反会夺去宋江天魁星的头彩,或者会让宋江的招安幻灭,或者会让大宋的江山易主,那样历史都会改写,《水浒》就不是水浒了。我们用平常心对待他就好。

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不喜,勿喷,谢谢!



四为堂主人



个人认为,解读水浒人物,最大的难题,就是他们的结局问题。因为结局关系到整个人物的发展逻辑。当我们对人物缺少正确理解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不懂,作者为何如此设定人物的结局。

现在很多人经常提一个词——“人设”。

在欣赏小说的角度来说,人设,这个词无疑是让人反感,或者说,毫无意义的东西。因为这个词,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和行为,都被限制在某种圈子里。换种方式来说,人设,就表示作者创作出来的人物,仅仅是一座好看的,却无生气的雕像。甚至连雕像都不如。

小说人物的发展,必须符合逻辑。而“人设”这种行为,则是强行设计某种形象,而不顾忌基本逻辑。咱们别忘了,小说不是网络游戏。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可以人设。用来做帮衬和背景。但是,对于主要人物,若是抱着这种态度来写。那么写出来的小说,结局就是扔垃圾堆里。看都不会有人看,更别指望成为名著。



某位作家就曾说过:当他创作出一个人物之后,根本无法把握这个人物的结局。因为,人物必须以符合逻辑的状态发展。

武松的结局是出家。鲁智深的结局是坐化。宋江的结局是毒酒。柴进的结局是无疾而终。花荣的结局是坟前自尽。。。。。据我观察,大多读者,对宋江的结局,很容易理解。其次,是柴进,再次,是花荣。而最难以理解的人物结局是——吴用。

吴用为何与花荣,一起在宋江的坟前自尽?

一些评论者,很笼统的把花荣与吴用的行为,归纳为,封建时代的愚忠。可以说,这是一种敷衍的评论。用政治性的愚忠,来评价他们之间的关系,显然会误导我们,对宋江与吴用之间真实关系的理解。

封建时代的愚忠行为,是可以随时随地出现的行为吗?是必然行为呢?还是偶然行为?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的时候,堂堂大明帝国有五千万人口,怎么没人愚忠?怎么没人陪着一起上吊?

愚忠行为的出现,除了当事人,必须有某种信仰以外,还必须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感情。

当他们对自己的信仰无法放弃的时候;当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充满了热爱的时候;或者,对自己的君主充满热爱的时候;才会随之而死。这时候,因某种历史时代的限制,我们称之为——愚忠。

没有感情,谁会陪着你死?有了感情,也未必陪着一起死。这才是宋江与吴用关系的复杂性所在。

所以,用愚忠,这种政治性词汇,来评价宋江与吴用的关系,非常的粗糙,非常的不准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情感关系。并且,包含了各自的人生态度。


机哥聊野史


吴用之所以吊死在宋江墓前有以下原因:

一是宋江忠义双全,是梁山众好汉的精神支柱,宋吴两人都主张招安,在宋江上梁山后,吴用背弃晁盖主动投靠宋江,宋江也对吴用言听计从,两人互为知己。



宋江被朝廷奸臣设计害死,吴用念及宋江以往的情谊,痛不欲生,追随宋江而去。

二来当时情况是宋江、卢俊义均被奸臣所害,吴用是梁山众人的军师,位居第三把交易,是宋卢之外梁山反贼最大的头目,被朝廷奸臣视为心腹大患,宋江、卢俊义已死,接下来朝廷肯定会对自己下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来换取自己的忠义之名。

不过我却希望另有真相 : 吴用怕朝廷对自己下手,用金蝉脱壳之计诈死以求生,和花荣一起找了两具死尸挂在宋江墓前,骗过奸臣,然后去石碣村找小七归隐山林。


大雅视界


如果能预见自己快死了

是大义凛然的死呢?

还是等朝廷找个机会弄死你呢?

吴用作为梁山的三把手,实际二把手,赵家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吴用上吊的原因主要是怕死,怕想卢俊义宋江这样被整死

与其那样,还不如留个好名声!为了义而死!

吴用在蓼儿洼哭的很伤心

也许是因为情义,也许是因为后悔,更也许是因为自己未知的未来!

可以说吴用对诏安是绝对后悔了的,虽然如愿以偿做了官,但是又能怎样?

大多数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

自古以来反水起义的将领有几个是安然无恙的?

对于政治家来说,你即使立了再大的功,你也是有前科的!也不会被重用的!

一朝落草,终身为贼!

就像最近弑母的那个12岁男孩儿,我真的不敢想象他的余生该怎样度过!


怪兽仙僧



吴用在宋江墓前自缢,属于无奈中的主动之举。

自古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何况梁山的众兄曾扯起大旗造反,与当朝的四大奸臣都有宿怨。高俅,杨戬,都是殿帅府太尉;蔡京,当朝太师;童贯,主管枢密院,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给穿个小鞋,或者暗中加害,都是易如反掌。

我们看看回京的十名正将的结果。

戴宗,辞官不做,去了岳州太庙,陪堂求闲,相当于出家了。

柴进纳还官诰,主动引退,回沧州横海郡为民。

李应借口风瘫,辞官不做。

阮小七,没有主动引退,结果被寻了以往的过失,剥脱功名,罢为庶民,依旧回老家打渔为生。

关胜,没有主动引退,酒后从马上摔下来,蹊跷摔死了。

卢俊义,被罗织罪名,诬告谋反,皇上召见时,酒食中下了水印,从船中坠水成了河中冤魂。

宋江和李逵,被朝廷送毒酒毒死了。

十名正将只有呼延灼有好结果,但他们和呼延灼没法比,人呼延灼是功臣之后,开国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属于根正苗红,是有免死金牌的,而且他上梁山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与当朝的几大奸臣都有私交,当年他征缴梁山就是高俅亲自保举的。

这时形势已经很明了了,朝廷暗害是迟早的事,不如主动自缢,还可以全了忠义之名。

花荣说的直白,“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赦罪招安。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奸谋所施,误受刑戮,悔之无疑……”

这是从形势上说的。从个人感情上讲,吴用对宋江,是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感动,是有些真感情的。

当年在晁盖与宋江之间,吴用虽然跟晁盖私交更好,可是后来他倒向了宋江。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跟宋江本质上是一类人,他们虽然痛恨朝廷腐败,但却读过圣贤书,并不想当一辈子强盗,极度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渴望获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这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但是现实中他们很无奈,没有科举成功,又没有高俅等人的际遇,无奈暂居梁山,但心底里得到朝廷认可的念头并没有变,所以吴用也是招安的拥护者,最后落到这个结局,应该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抱负已经实现,大哥已去,人生还有何留恋的?

用吴用自己的话说,“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舍,交情难报,正欲就此自缢,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


仓土


其实宋江和卢俊义被害死之后,梁山活着的只有吴用威望最高了,可是他却跑到宋江坟前吊死了。个人觉得有三个方面原因

1.心里作用,因为他是智多星,梁山第一第二的人物都已经被奸臣害死了,接下来肯定是他了,与其被压迫致死,不如自己了断来的痛快。

2.很有可能是被梁山其他活着的人给逼的。宋江和卢俊义被害死,其他人肯定要给他两报仇,那肯定要选个领头人,这个领头人肯定非吴用莫属。但是他知道宋江是肯定不想造反的,所以只能以死明志了。

3.还有一种可能,吴用原先是晁盖的人,但是宋江来了之后,他是第一个也是绝对支持宋江的人,他们的想法高度保持一致。自己又无儿无女,知音走了,他也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黄山茶农伪文艺


宋江那厮不地道,自己死了还不安生,拉了几个垫背的。

想当年在梁山,和宋江交好的除了征方腊战死的,就只剩下卢俊义、吴用、花荣、李逵。

朝廷封了几个人的官,各自上任。几人在任上倒也逍遥,只是不能日日兄弟想聚。

(施耐庵著《水浒》)

四大奸臣惧宋江卢俊义威名,用慢性毒酒代替御酒,宋江喝后腹痛忙把李逵找来骗其喝了毒御酒,之后三人俱归西,宋江李逵葬于蓼儿洼。

宋江死后阴魂不散,分别托梦给吴用花荣,告其被朝廷所害,现葬于蓼儿洼,希望兄弟们到此一聚。

宋大哥招见,不得不去。吴用于是从任上赶到蓼儿洼。那知阴阳相隔如何得见?宋大哥已死不能复生,只能是我吴学究赴死奔阴曹。

抬眼看去这宋江坟头正好有两棵歪脖树,正是上吊的好地方,看来宋大哥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正沉吟间,忽见花荣也到了,问其故,原来也是宋哥托梦招唤前来相聚。吴用道:”阴阳两隔,只能我等赴死耶。看看,宋哥把下阴曹路都准备好了,”说罢,指了指两棵歪脖树。

花荣会意,“想当年你吴用只是个乡下的教书先生,而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副镇长。咱哥们在梁山多蒙宋哥关照,跟着宋大哥吃香喝辣;你虽坐第三把交椅,实乃事实上的二把手动动嘴皮子,而宋哥给我也没少走后门,能跟曾经在朝廷任军分区司令、武装部队总教练这些个大佬们平起平坐,如今宋哥招唤,不得不相见。”


二人说罢,不舍地最后四顾这个世界,双双吊死于歪脖树上。

宋江死于朝廷之手只为了成全一个忠字,吴用花荣是自杀的,成就了一个义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