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有句古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然而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的作者在猫君心中却绝对是文学史上古往今来的第一人,无论怎样追捧都不显夸张。
他就是哥伦比亚文学巨擘,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提起哥伦比亚这个国家,我们知之甚少,喜欢读书的人不会对马尔克斯这个名字陌生,但提起《百年孤独》这本书来,恐怕就是家喻户晓了。
如果马尔克斯先生生前不是那样坚定的拒绝将这部不朽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那么这本小说在中国的影响力将会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一样,成为经典。
文学史可以粗略划分为古代文学、经典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与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早期的现代主义在猫君看来不过是一个文学低谷与过渡期,真正发展成为一个高峰的,正是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称马尔克斯先生引领、创造了一个时代再恰当不过了。
马尔克斯先生1947年开始创作,他的作品影响力首先在南美达到了顶峰,南美文坛几乎被打上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并呈现作家井喷之势。之后,世界其它地方也开始为之倾倒,将文坛推向又一座高峰。
1982年,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不是马尔克斯的荣耀,只是诺贝尔文学奖沾光而已。
消息传到中国,有一个青年按捺不住自己的雀跃,开始以之为师,多年后,他在自己的作品《檀香刑》里开篇向马尔克斯先生致敬到:"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这个人便是莫言。
《莫言评传》的作者叶开说,莫言只读了一页《百年孤独》就兴奋得在房间里打转,然后开始写自己的小说。说法虽有夸张,但足见这本书对莫言的影响之深。
莫言曾谈到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搏斗了20年,终于可以离开他了,但我觉得我现在也终于可以靠近他了。"
20年的时间,莫言才终于对魔幻现实主义运用自如。
猫君追捧的另一位作家陈忠实在1992年开始发表的《白鹿原》更是随处可见《百年孤独》的影子。
在中国,知名作家如阿来、扎西达娃、贾平凹、范稳、苏童、阎连科、迟子建等,以及青年作家路内、韩寒、班宇等都在作品里有明显的魔幻主义风格,可以说当代作家都是马尔克斯信徒。
2014年4月18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
那么为什么魔幻主义有这样强的影响力呢,要论述这个题目可能要另外专写一篇长文,在这里我只是浅薄的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文学的发展主流是回归自我,对当下社会发展关注的同时,越来越多对内心思想进行挖掘,如盛行一时的意识流便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可是过去的表现形式总是有力不从心之感,如经典文学的上帝视角让我们感觉起来是一个旁观者,意识流的详尽又让普通大众难以捕捉整个故事的思想。魔幻现实主义很好的解决了艺术性与写实性的矛盾问题。在这里隐去现实生活,却又用带有魔幻色彩的事件暗示现实生活,使得人物形象鲜明,同时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百年孤独》记录了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100年间在加勒比海沿岸小城从建立到消亡的兴衰故事。故事里各种感情交织,宗教、传统、民间传说以及神话故事,亦梦亦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魔幻的世界,我们会感到作者表达的对命运轮回的无力感与内心孤独。书中的故事怎样的离奇、荒谬、荒诞我们都会觉得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甚至产生共鸣,犹如那留存在记忆里的过去一样,每每回忆起来有几分魔幻,但我们知道那是真实的。
书中描写的城市马孔多自然是当时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方面看《百年孤独》又是现实主义的。
当然,马尔克斯先生的其它作品一样很优秀,如《》,《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霍乱时期的爱情》,《苦妓追忆录》等,希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逐一拜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很早便拍成了影视作品,唯有《百年孤独》直到2019年由马尔克斯先生的儿子授权Netflix拍摄同名电视剧。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去看,但即使看了,我想它也仅仅是一部同名电视剧而已,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并不会是我心目中的样子,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最后谈一下猫君的购书体验,市面上发行的主要版本是由南海出版社出版,老师翻译的精装版。老师翻译的非常好,但是我要对书封设计疯狂吐槽,太丑了,丑爆了,真的希望哪位出国的朋友给我带回一个其它国家的版本,弥补我心中的这份遗憾。
閱讀更多 午間讀書客 的文章
關鍵字: 迟子 百年孤独 2019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