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極一時的“包山頭”養殖,感覺現今卻銷聲匿跡,咋回事?

新大風歌


其實也並不是說他們銷聲匿跡了,只不過現在從事養殖業的人比較少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一有很多地方都禁止包山頭了,因為要保護山林,保護生態系統。有很多地方禁止牛羊在山上放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麼包山頭到底過不過時呢?

包山頭不過時

有些地方山頭特別便宜,一畝地僅僅只有200元,且面積特別大,甚至可以包200畝左右,在這上面你不僅可以養牛養羊,可以養一些家禽。為什麼說一點都不過時呢。

①草料存放容易:草料存放特別容易,隨便建立一個大棚,把冬天所需要的各種飼料存起來,這些草料主要是以備不時之需。

②撒播各種牧草:理論上可以在山頭上撒播各種牧草,以促進牧草在山頭上的生長。理論上來說200畝左右的山頭至少可以養200頭牛,而且這些牛還都是以放牧為主,回到大棚當中又可以充分的補飼。一頭牛一年多的利潤就可以達到6000多元,理論上可以年收入120萬元左右,在扣除各種管理費用,理論收入也可以達到100萬元。

如果真的有山頭可以,完全可以在山頭上撒一些牧草,控制牛羊的放牧方式,完全可以在山上以放牧的形式養牛,這種方式是理論上可以做到的。

實際中有沒有做到呢?

實際中有很多人也做到了,在廣西有一個朋友包了3000畝的場地,因為這3000畝場地有很多都是種植的柑橘和其他水果,而且是我認識一個網上朋友他舅舅的,他接下了他舅舅的攤子,用鐵絲網將周邊給攔截了起來,做了各種攝像頭。現在在山上養鵝,配合的還有養殖牛羊,目前究竟怎麼樣還沒有問。

可見在山上養殖確實可以,並且有人已經實施了操作。只不過現在山頭養殖在某些地方是禁止的,因為不合理的放牧,導致了山頭光禿禿的,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如果合理的經營,完全可以在山上養殖。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包山頭養羊,在農村朋友看來確實是就地取材很方便。自家有現成荒地一大片,草地資源豐富,放牛放羊實施起來很可行。然而事實卻給人們沉重一擊,包山頭養殖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但包山頭養殖也並不是像題主所說的那樣銷聲匿跡了,就像我老家那邊處於西南片區,還是有年紀在50多歲的中老年人在搞養殖,他們就是做的這種散養,自家的林地就地取場地,也叫做包山頭養殖。所以並不是銷聲匿跡,而是更少了。

包山頭養殖創業的人變少了的原因

1.做養殖創業的年輕人少:現在做畜牧養殖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除此之外就是有學農學畜牧的年輕人。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想往大城市走,就算在大城市做一份工資很低的活,也覺得體面,覺得待在自己的老家去養豬養羊去做農活覺得很丟臉,或者是怕髒怕累不願意幹。 而且對於像包山頭養殖這種模式是比較傳統的,選擇創業的年輕人肯定很少,但中老年人因為勞動力比較弱,進行這項創業的也比較少。


2.包山頭養殖不好管理、容易出現疾病:像養羊來講的話,很容易出現一些寄生蟲,然後引發的慢性疾病導致羊的品相不好、生長性能極差,重則引起羊群傷亡導致虧本。究其原因就是在放養過程中外界環境不可控,對於養殖戶來講由於養殖專業知識比較缺乏,沒有定期對羊群進行驅蟲工作和免疫,對一些圈舍環境也沒有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所以很容易讓羊群感染病菌,發生一些疾病。

3.散養不如圈養掙錢 :我相信散養的黑山羊確實比圈養羊品質要好,人們也更願意消費。但是在現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有很多走私的牛羊肉,以很低的價格進入我國市場,你賣出的羊肉就算是優質的放養的山羊,人家也不一定相信,你的價位也賣不上去。加上你的羊在外運動量大,補充金飼料成本高,不補充的話,生長性能跟不上。所以還不如本本分分圈養,體重高,當然你賣的錢也就更多。


畜禽養殖學堂


09年的時候,我朋友在鄭州周邊包了一個小山頭散養柴雞。投資了幾十萬。幹了一年多最後帶著幾萬塊錢走了。他後來給我說以後再也不去包山養雞了。我就把他投資失敗的過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這個山上沒有水。雖然是石頭山,山上植被也很茂盛。就是沒有一滴水。附近的村民都是挖蓄水窖,接了雨水或者騎改裝過三輪車到山下買水。養雞用水量大。我朋友想打個井。一問50萬也不一定能打出來水。後來沒辦法裝了一個大的無塔供水罐。買水往裡面裝。雞是吃一兩料喝二兩水再灑二兩水。一年多下來水的成本比山下養高了幾十倍。

第二:山上野生動物多。小的時候蛇,黃鼠狼,老鷹都去偷吃。朋友後來聽我的養了幾十只鵝總算控制住每天丟好多雞。再大點附近的村民就開始去偷了。發現了只能趕走,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第三:銷路問題。山上跑著,吃著滿山中草藥,飼養週期那麼長,到最後和附近的山民從縣城批發過來的高仿柴雞蛋一個價錢。都賣一塊錢一枚。人家當時賣一塊能賺五毛。我朋友也就剛夠本。自己又做了一些禮盒箱子。想進超市,大的超市進不去小的超市嫌貴。

第四:我朋友的家都在市裡。自從養了雞成年回不去。大年三十老婆孩子都得陪在山裡過。山裡冬天零下十幾度。老婆孩子是怨聲載道。離山遠的朋友們最好不要去。太苦了。

第五:也是最關鍵的。我朋友客服了種種困難,排除了千難萬難。到了第二年的時候,村大隊把山頭都收走了。有大公司要過來搞旅遊開發。以前分給每個村民的山頭隊裡統一收回。以後旅遊掙錢了統一分錢。一道晴天霹靂把我朋友劈回家了。

養殖業風險真的太大。“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就是這個道理。分享真麼多就是讓大家在準備進入養殖行業之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鄉野慢居


2010年的時候,養殖業中一直有一個“傳奇”,那就是包山頭養殖,我的發小也是在10年的時候去跟風養殖,包山頭的投資也不算很多,而且當時都流行吃半野生狀態下的動物,但是好景不長,我發小在養殖兩年後開始擴建規模,擴大規模沒有換來名利雙收,反而換來的卻是負債累累。


說起“包山頭”養殖,可以說是一個“時代象徵”,以前漫山遍野的包山頭養殖,為什麼現在卻看不到了呢?其實在當時看來“包山頭”養殖是有很大優勢的,但是為何最後卻落得一個這樣的下場呢?首先來說說“包山頭”的好處。


【“包山頭”的好處】

包山頭養殖顧名思義就是承包荒廢的山頭,然後進行養殖業,這一點出發的初衷是非常好的,隨著人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出去務工,造成了很多土地無人耕種,甚至在以前看來,農村失去了“活力”,但是隨著包山頭養殖的火熱,曾經荒廢的大山又重新被動物“佔領”。



包山頭養殖的好處是可以盤活農村土地,同時也可以讓山頭擁有者可以多一比租金收入,而對於養殖者而言,包山頭也是有優勢的,從表面上來看,可以節省管理和養殖成本,同時這一類的養殖業比較符合市場新風向。




【“包山頭”優勢明顯,為何卻銷聲匿跡?】

包山頭可能有很多優勢,如果一旦踏入之後才會真正地明白,包山頭養殖有了優勢,但是弊端也隨之出現,就拿包山頭養殖土雞說一下。

首先出現問題的就是成本問題,很多人看來包山頭養殖成本會降低很多,但是細算一下和普通的養殖差不多,而且包山頭養殖的土雞不僅容易生病,而且由於土雞太活躍,肉質雖然上去了,但是體重卻降低了,這對於養殖戶來說無疑是個“打擊”。



再者就是售賣,當“包山頭養殖”成為了一個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自己的發財之路,在土雞銷售的時候,又一個難題擺在了眼前,土雞大量的供應市場,造成了市場需求的變化,間接的導致了土雞價格的縮水,雖然土雞的價格遠高於普通雞類,但是很多地方還是出現了土雞滯銷的情況,因為土雞體重和價格的因素,導致了很多養殖戶最後都是“血本無歸”。


總結:

包山頭養殖固然是好,但養殖業有兩個最主要的因素,那就是存活和銷售,如果這兩點出現了問題,那麼再好的餵養模式也是不行的,“包山頭養殖”正是這兩個地方出了問題,最後才會“銷聲匿跡”。


達人陳可可


我有一個朋友是平頂山的在他們的那個村裡附近都是山,也就是說他們的村莊就在山腳下,本來我這位朋友是在外地打工的,但是由於要照顧家裡的老人他選擇了留在家裡創業,要知道創業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於是他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在家裡什麼,因為他了解到在當時搞養殖的特別多,尤其是像問題中提到的“承包山頭”養殖,後來他就通過村裡承包了自己村莊後面的山頭,這個山頭沒有太多的樹等於說就是一片荒山。

那麼這個時候他就先在山上種植了很多的板栗樹苗後就開始養殖了,他養殖的是土雞在山上主要是散養以此保證其肉質,剛開始還可以但是養了兩年發現越來越發現養殖的土雞不好賣,於是他就尋找問題中發現不是雞不好賣,而是在山上自己養殖的土雞價格過高,要知道畢竟在山上養殖其本來運輸飼料,以及後期對於養殖的管理都不太方便,也就是說在山上養殖的話其成本相對來說提高了很多。

所以說後來他也就不再山上養殖了,反而在山上種植的板栗樹苗經過幾年後結出了很多的板栗,要知道現在人們養殖第一點考慮的就是成本以及銷售是否方便,然而現在大部分養殖戶考慮到山上養殖成本高,現在都在山下農田附近養殖,再一個就是我們養殖的一些家畜其並不適合在山上生存,比如說像“鵝”“雞”“鴨”這三種是當時在山上養殖最多的。


但是這幾種家畜在山上養殖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一些家畜容生病等,其實這都是環境所影響的,因此綜合剛才咱們講到的這些因素,現在很少有人在山上搞養殖了,相反現在承包山頭搞種植果樹的非常有前景。


紀錄鄉土


曾紅極一時的“包山頭”養殖,感覺現今卻銷聲匿跡,咋回事?

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有很多包山頭養殖肉牛的,那時我就有3個朋友在河北承德包山頭靠養殖牛,到目前為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其中一個朋友目前的養殖規模已經達到了千頭,其餘兩個已經退出養殖業,下面我就借朋友的例子跟大家一起分享“曾紅極一時的“包山頭”養殖,感覺現今卻銷聲匿跡,咋回事?”

一,包山養殖成功的案例

這個朋友在包山的時候,包了上千畝的山區,中間有一部分平原他也包下了,跟村裡簽下了30年的承包經營權,山區才50塊錢一畝,可以說投入資本比較小,包下後他就開始引進了部分部分牛隻,再加上自己有一部分,在平原地帶建立牛場,然後他開始著重改良山區的植被,在山上種植了大量的草,這樣一步步的就把牛場坐起來了,下面我把他成功的經驗歸納以下幾點。

1,資本充足對山上種植了大量的草,每天採取白天放牧,晚上進牛舍的模式,進牛舍後開始添加精料,對育肥牛隻加緊調整日梁,增加生長速度,這樣既節省了粗飼料的成本,又不耽誤育肥。注意:前期投入很大,養殖週期長。

2,有一部分平原可以建設牛舍,這很重要,牛隻每天在山上採食,晚上可以有足夠的休息,而且牛舍可以起到保暖作用,防止牛隻感冒發燒,同時又可以監控部分病牛,加以治療。

3,水源是立命養殖的根本,在他的山上有部分水源,牛隻可以在採食的同時,保證水的供應。

4,注重品種的改良,大家都知道牧場當中遺傳改良決定未來牛群的發展上線,所以他引進好的凍精前期進行雜交,後期逐漸純種,生長速度快,肉的品質好等。

5,一開始他的牛隻主要賣給牛販子,後來他打通了銷往北京的路子,在承德每年北京的遊人特別多,他主要向他們銷售,由於他的牛在山上養殖,牛隻運動量特別大,而且牛隻的肉質鮮美,所以直接賣往北京,利潤大增,節省了中間環節得差價。

6,很好的跟村裡建好關係,現在每年過節都會跟村裡合作,幫扶困難戶,這樣村裡和國家的支持力度也大。

二,包山養殖失敗的案例失敗的案例

剛開始乾的時候都是熱火朝天,但時間長了熱度下降,一個朋友剛開始沒有跟村裡簽好合同,導致了包山失敗,另一個朋友沒有建立牛舍,主要把牛放山裡自由採牧,最終死了很多牛,賠的很慘,也以失敗告終。

三,包山少的原因

1,本身前些年,由於牛業行情不景氣,很多人都賠了,所以養殖的特別少。

2,國家環保政策,禁止破壞山林,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3,很多包山養殖的外銷打通不了,造成賣不出去。

4,養殖水源和節約飼養成本很重要,如果沒有水源一切養殖都歸零,而恰恰很多山上沒有水,再加上必須有草。

等等

最後小編認為,包山只要在國家政策的允許下就可以做,但是前期必須考慮好水源,周圍環境是否適合養殖,前期能否有資金投入及長期作戰的可行性等,如果都可以,再加上保證牛隻的健康生長速度等,那麼就可以養殖。

希望小編的回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牛業前沿》持續為養殖朋友解疑答難、定期分享養牛新聞、奶牛和肉牛的繁殖和育種、疫病綜合分析,喜歡的朋友請伸出您那寶貴的小手點點關注,萬分感謝!


牛業前沿


曾經紅極一時的“包山頭”養殖,現今銷聲匿跡的原因只有一個:賠錢!

在我們老家附近,有個村莊叫魚山村,因東面的魚山而得名。山不高,但是比較遼闊,佔地面積得有幾百畝。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那魚山就閒在那裡,無人問津。

山村沒有什麼特產,不是很富裕。剛剛上任的李書記就想著怎麼才能掙點錢,在村裡村外轉了有十來天,最後瞄上了魚山。

那時候才剛剛進入二十一世紀,咱國家經濟正是向好的時候。李支書就盼著這座小山能讓村裡發上一筆小財。李書記同村兩委成員商討了一天,就同兩村長和會計去了一趟縣城。

村裡就傳開了,說李書記去縣裡招商引資,找大老闆包山去了。村人都不以為然,都說這窮山惡嶺的,上千年了,也沒聽說有什麼人靠山掙到過錢。村裡人都等著看書記的笑話。

你別說,這李書記不愧人送外號“李八哥”,不到兩天,還真叫他忽悠來了三個大老闆。在當書記前,因為他嘴巧得像抹了油,因此村裡人都叫他“李八哥”。後來當上書記裡,誰還敢再叫他的外號,都跟嘴裡抹了蜜似的,開口閉口尊稱為李書記。哪個書記不是村裡的土皇帝?敢叫他外號,讓你穿不完的小鞋。弄不死你,也讓你扒層皮。

三個老闆都是開著豪車來的,孫老闆開著輛CRV,劉老闆開著輛漢蘭達,王老闆開著輛奧迪A4。

李書記一行把三個老闆引上了山。此時正是晚春,山上松青花紅,風景正好。李書記一番花言巧語的描繪:空氣好,山泉甜,夏天能避暑,冬天打野兔,這裡是休閒的好地方;一番宏偉藍圖的暢想,養上幾千只山雞什麼的,吃著山上的山蟲子,喝著山上的山泉水,比在平地上得又省食又省事,到時也不愁銷路。李書記說得是天花亂墜。把三個老闆弄得熱血沸騰。

“你們村裡怎麼不投資搞養殖?”“CRV”倒也沒被忽悠暈,突然來了這麼一問。

對啊,這麼好,你們村裡怎麼不自己搞啊。“漢蘭達”和“奧迪A4”齊齊看向李書記。

“村裡窮啊,一分鳥錢沒有,養個雞毛啊。唉……”李書記長嘆一聲。

三人一聽,倒也是實話,都點點頭,表示理解。

三人都想包,怎麼辦?

李書記有辦法,搞開了競標。五萬起步,上不封頂,承包期三年,承包費必須一次交清。

最後“CRV”以30萬元艱難中標,另兩個老闆垂頭喪氣!

後來據村裡傳言,三個老闆中只有"CRV"是真老闆,其他兩個都是託,也不知真假。

"CRV"雄心勃勃,在魚山上開始了他的發財之路:養山雞。

他哪裡想到,養殖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比在平地上多花兩倍的錢,山上沒有大路,都是山間小道,運個水泥,磚塊費老鼻子事,都得人肩扛手提。養雞場建了沒有一半,“CRV”臉都綠了!為嘛?投入太大了。但是也得幹啊,後悔也晚了,開弓沒有回頭箭啊。

第一年,“CRV”沒敢多養,只養了5000只山雞,僱了十個村民。由於沒有什麼經驗,5000只雞活下來的不到100只。光這一年,算上養雞場建設,他共計投入20多萬,最後只見到了不到100只山雞。

第二年,“CRV”有了經驗,覺得有了把握,手裡的錢也不多了,得掙錢了,他狠狠心,這次他買了10000只山雞苗,又多僱了幾個村民。還不錯,絕大多數都成活了。但是最後還是賠了。

山雞都叫周圍幾個村的人給偷沒了。

“CRV”欲哭無淚,中間去找李書記,李書記義憤填膺,把這些偷雞賊大罵了一通,又在村子裡的大喇叭上義正辭嚴地大講了一通。可是還是收效甚微,雞還是被偷沒了。

第三年,“CRV”什麼也沒幹,他沒錢了。幹了三年,就這年沒賠錢。

“CRV”這個名字也徒有虛名了,因為他的“CRV”越野車早就抵了欠賬。

最後,承包期到了的時候,“CRV”騎著一輛破自行車來到了魚山村,哭喪著臉找到了李書記,問,能不能把養雞場作價給村裡?

李書記笑了,說:“孫老闆啊,你這幾年,錢沒掙著,我心裡也替你不好受啊。不過,合同上定的,到期若不續合同,山上的投資歸村裡。村裡就是想給你點錢,也沒錢給啊,窮啊。這樣吧,你或者繼續包。你要不包的話,我破個例,允許你把山上的東西拆掉運走,行不?“

“CRV”聽了,一句話沒說,低著頭,流著淚,擁著自行車,走了。

你別說,不幾天,李書記又忽悠來了一個承包者:一對穿戴闊氣的夫妻,開著一輛豐田霸道來到村裡,交上50萬元——40萬的承包費,10萬的養雞場的費用——又承包了三年。

這對夫婦多面開花,蛋雞、野豬、鵪鶉都養,並且在山上養了不少狼狗。村民們再也不敢上山偷東西了。

都養得不錯,存活率也很高。雞和鵪鶉也下蛋了,也有屠戶來拉野豬了。但是成本太高了:山上出來進去東西都得僱人肩扛手提,到大路上才能裝車。並且銷路也都不是很好。跟預想的大不一樣。咬咬牙,夫婦倆花了十幾萬好歹修了條路,又被山洪沖垮了。

第一年過後,夫婦倆的座駕換成了一輛五菱之光。

第二年過後,夫婦倆的五菱之光換成了一輛摩托。

第三年中間,男人逮野豬的時候,不小心被野豬頂到山溝裡,當場摔死了。

第三年過後,女人衣衫襤褸地,騎著一輛自行車,哭哭啼啼地走了。

李書記又如法炮製,想把山承包出去。一番努力之後,沒有一個來承包的。那魚山至今還閒在那裡!


填滿故事的人生


為何曾經紅極一時的“包山頭”養殖,感覺現今卻銷聲匿跡?其實這並不是錯覺,是事實。而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包山頭”養殖這種養殖模式已經賺不到太多的錢,而且養殖戶還特別的辛苦勞累。下面我就用我身邊的例子給大家講講現在的養殖戶為何不再對“包山頭”養殖情有獨鍾了。


隔壁村的夫妻倆,算下來也是我家的遠房親戚,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在我們這邊的大山深處“包山頭”放羊。現在屈指一算,差不多已經有10年光景了,而在這10年中的辛酸苦辣,卻也是我們常人無法體會到的。

記得剛開始有這個打算的時候,夫妻倆還是信心滿滿,一心想要把這個養羊事業發展壯大,可當他們簽了10年合同,真正進山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時,才發現理想與現實的格格不入。

為了湊足剛開始引種的費用,他們不僅用光了所有的積蓄,就連城裡唯一的一套房子也便宜賣給了別人。用湊來的錢買了300只灘羊,準備從此以後在這片山裡紮根10年。


2010年那時候的羊價雖然很低,但畢竟剛開始幹,夫妻兩人還是信心十足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山裡的冬天似乎越來越冷,而羊價卻絲毫沒有半點上漲的態勢,夫妻倆開始互相埋怨了。起先是覺得山裡條件太辛苦,吃不好、睡不好,還要忍受孤獨與寒冷,而後來(大概在2013年)的一場羊瘟,更是讓他們家的羊損失過半。這下倒好,不僅錢沒有掙到,而且還賠了好多。兩人已經打退堂鼓了,可是無奈承包期限是10年,包山頭的費用人家肯定不會退,再說還有剩餘的羊群也無法處理,沒辦法,兩人只好咬緊牙關繼續堅持。

好不容易熬到了2019年,今年確實是養羊人的春天,羊價也達到了歷史最高峰。兩個人堅持了這麼多年就為了能等到這麼一天,一下子高高興興賣光了所有的羊群,發誓以後絕不再搞養殖業了……


最後總結:這將近10年的“包山頭”養羊,讓他們夫妻兩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整整老了10歲。山裡的條件有我們想象不到的艱辛,況且搞養殖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因此現在的養殖戶寧願搞舍飼養殖,也不願意從事這種“包山頭”養殖的累人苦差事。


西北郭郭


曾紅極一時的“包山頭”養殖,感覺現今卻銷聲匿跡,咋回事?

但是最近幾年流行的“包山頭”卻已經不復存在,即使是那些較好地塊的山林地也無人問津,咱們農民只能夠領著每畝一元的補助過日子。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您且接著往下看。

承包的變化

和以前相比,如今的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隨著而來的是地塊租金的持續上升。記得前些年我們這邊租地還只需要每畝一百多遠,但到去年每畝的價格就已經提升到了五百元,有些肥沃的地塊甚至在八百元左右。租金的提高使得那些租地的人不得不考慮到租地之後的養殖、種植成本。

其實現在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存在著給房東打工的現象,特別是農村很多村民看到搞養殖的人賺到了錢,可能第二年就不管什麼合同,直接提高租金。前些年有個大老闆在這裡搞豪豬養豬,當年就掙到了五十多萬,但不知道怎麼走漏了風聲。結果下月農戶就跑到他家裡,說是租金從每年的兩萬漲到五萬。

這位老闆肯定是不樂意的,但農民也是死活不鬆口,最後老闆一狠心直接不租了。後來據說跑到了別的地方繼續搞養殖,再也不給別人透露賺了多少錢,獨自一人悶聲發大財去了。

社會的變遷

和以前相比,如今社會的各個方面也都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如今的消費者都追求一個低廉價格的心理,而搞“包山頭”養殖的算是一種散養的模式,於此賣出的價格肯定是十分高。現在的市場基本上是低價品擠開了優質的高價產品,使得那些養殖戶養殖的動物根本賣不出去。

再者就是如今的農村不少農民自己也搞起了養殖,他們雖然沒有達到整塊山林地搞養殖的標準。但是為了預防以後能夠進行規模化養殖,農民朋友們還是希望能夠維持住自己山林地的承包權。再加上如今的農村搞建設和徵地的事情比較多,很多農民留山林地是為了預防萬一。

當然如今的農村只剩下了留守老人和小孩,很多年輕勞動力怕山林承包出去以後老人們搞不清楚狀況,所以寧願自己留著。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今農村咱們農民掙錢的機會越來越多,也不一定要依靠那幾十畝山林地的租費來過日子,這也算是不少農戶不外租山林地和自家土地的一個原因。


愛茶者九號


今年第一年養土雞。養的清水,就是一百隻母雞裡面有二隻公雞的那種。自家和親戚的山林大約有三四百畝。沒打井。山腳下有泉水。直接抽上來就行。養了三幹只。前期,電竿電線,蓋雞舍花了差不多兩萬多吧。土雞長得慢一些吧,現在差不多八個多月了。賣了一部分。土雞二十一斤。雞蛋一元一個。品質還行,在朋友圈,微信上賣雞蛋,土雞。有了好多回客。明年也會堅持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