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大家好,我是小W,上班族一枚。

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每天,我背着重重的电脑包上下班。


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家和公司两点一线。

电脑包里很少装电脑,

却满满装着其他东西:

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钱包、

餐巾纸、湿巾纸、

笔记本、圆珠笔、

充电器、充电宝、

钥匙、门卡、指甲钳

......

还有,一把三折雨伞!


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一年四季,无论天晴下雨,我都背着雨伞。

除了伞,包里还有很多东西,

也都一直默默地陪着我,

我却很少关注它们,

因为,路上几乎都用不上

......

同事老张调侃我,说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安全感呢?


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我是正文分割线......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心理安全感 ( psychological security),

是个体感觉自己能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是能满足个体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由此可见,安全感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相信小伙伴们一定都很好奇,自己的安全感是高还是低呢?


为此,马斯洛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中国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进一步编制了《安全感量表》。[1]


这个量表只有16个小问题,现在来测一测吧!

(答案无所谓对错,不用花太多时间考虑哦)


每题得分标准:

非常符合=1分 基本符合=2分

不确定=3分

基本不符合=4分 非常不符合=5分


1、我从来不敢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

2、我感到生活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3、我习惯于放弃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我总是担心会发生什么不测

5、我从不敢拒绝朋友的请求

6、遇到不开心的事,我总是独自生闷气或者痛哭

7、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倒霉的

8、人们说我是一个害羞、退缩的人

9、我总是担心太好的朋友关系以后会变坏

10、对领导我一直是敬而远之

11、我常常担心自己的思维或情感会失去控制

12、我总是“万事不求人”

13、我总是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

14、我感到自己无力应对和处理突如其来的危险

15、我害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亲近关系

16、无论别人怎么说,我都觉得自己很没用


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得了几分?

总分越高说明安全感越高!

量表作者的实验结果以54.9分为界定标准:

↑高于54.9,属于高安全感

↓低于54.9,属于低安全感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获得幸福感的基石之一。安全感低的人更容易感到孤独、从而降低幸福感。[2]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心理安全的人应对负性生活事件倾向更积极。[3]


为什么有些人心理安全感高、有些人低呢?如何能够提高自身的心理安全感呢?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早期的生活经历。教育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安全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性格。家庭环境是儿童得以生活的物质条件,儿童的性格受父母性格的直接影响。[4]良好的家庭氛围对提升我们的心理安全感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国外学者Martina Bostrom, Marie Ernsth Bravell的研究表明,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安全感无关,而友谊却与安全感密切相关。[5]实验研究证实,当个体通过认知、情绪、行为意向等表达出不安全感时,就会激活依恋行为,继而接近依恋对象来寻求帮助。简单来说,就是心理不安全感促进了依恋系统的激活,进而恢复心理上的安全感。依恋,是维持心理安全感的一种有效策略。[6]


所以,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快乐和痛苦的过程可以减轻焦虑、获得满足与成就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内心充实温暖,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安全感。


因为人的心理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安全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平时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安全感掌握在自己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幸福。

(建议收藏本文,需要时可以对照测试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丛中,安莉娟. 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2]铁怡,赵久波,张小远. 安全感与幸福感:爱与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和恋爱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4).

[3]黄妍,汪海彬.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J]. 卫生软科学,2011(1).

[4]曹羽鹤,王坚.安全感研究评述与展望[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2016(24).

[5]Martina Bostrom, Marie Ernsth Bravell, Anita Bjorklund. Promotion Sense of Seccurity in Old-age care[J]. Health, 2013, 5(6): 56-63

[6]杨蕊. 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与依恋的关系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图文创作:木白


安全感:我们毕生可能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内含测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