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霍去病一“黑料”,巫蠱之禍後才發現,他真是聰明

提起霍去病,第一個出現在筆者腦海中的辭藻就是“軍事天才”。

霍去病絕對是一個為打仗而生的天才,17歲就成為票姚校尉,僅率領八百騎兵就敢縱橫大漠,並且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19歲時便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霍去病用兵方式非常靈活,尤其擅長使用“閃電戰”,往往能夠打敵人個措手不及。可惜天妒英才,本該大放異彩的霍去病卻在24歲的時候因病去世。

《史記》記載霍去病一“黑料”,巫蠱之禍後才發現,他真是聰明

僅僅7年的戎馬時間給霍去病帶來了無限榮耀,可以說他是一個滿身“光環”的人,然而《史記》中卻記載了一個霍去病的“黑料”:

“貴,不省士。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霍去病出徵時,皇帝賞賜給他數十車肉(古人以粱為飯,以肉為餚。比喻精美的食物),然而在塞外出徵的時候,有些將士都已經餓得半死,驃騎將軍霍去病卻不給他們食物,依舊還玩著“蹋鞠”遊戲。等到回去的時候還剩下大半,只能扔掉。因此,司馬遷評價其為“貴,不省士(出身富貴不體恤士兵)”。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第一反應就是霍去病是一個非常不體恤士兵的將領。然而事情真的如此嗎?如此不體恤士兵的將領很容易被士兵反叛吧?講到這裡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霍去病擅長迂迴、閃電戰等驚險的戰術,對於士兵們的忠誠度絕對要求很高,若霍去病真的不得軍心,他的這種戰術能施展嗎?士兵們有反心或者是打仗不出力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史記》記載霍去病一“黑料”,巫蠱之禍後才發現,他真是聰明

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從另外一種角度來思考:霍去病此舉其實大有深意。在筆者眼中,霍去病不僅是一個軍事天才,他還是一個非常懂得政治的聰明人。

一個強大的帝王不僅僅要對外取得強勢,對內也要有十足的手段,致使各大臣形成平衡之勢,避免一家獨大。很不巧的是,當時的衛家,就有“獨大”的潛力,衛子夫乃是漢武帝的皇后;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位高權重;衛青的兄弟衛長君、衛步、衛廣等也都身居高位;而霍去病又是衛青的外甥,自然屬於衛家派系。

如此豪華的陣容怎能不被漢武帝忌憚?雖說衛家並未違反之舉,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皇權眼中,你有實力你就有罪!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就為此誅殺過很多大臣。對於這個道理,衛家自然也是知道的。《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曾記載:

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原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驃騎亦放此意,其為將如此。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叫做蘇建的人讓衛青去養一些門客,用以得到招賢納士的好名聲。然而衛青卻認為招養門客反而會讓天子忌憚,因此從不養士。

《史記》記載霍去病一“黑料”,巫蠱之禍後才發現,他真是聰明

早在西漢開國初期,蕭何就因為愛護百姓而遭到劉邦的不喜,為了解除劉邦的顧慮開始欺壓百姓,這才避免了殺身之禍。蕭何的經歷衛青絕對是知道的,衛青能夠在朝堂中位極人臣,自然是知道君主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段話的結尾還專門加上

“驃騎亦放此意”,也就是說,驃騎將軍霍去病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

那麼,通過這般聯繫,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認為霍去病“貴,不省士。”的做法是他故意的呢?畢竟將帥帶兵出征,君王本就是不放心的,倘若霍去病在外面對士兵體恤有佳,漢武帝是不是會擔心他收買人心?這一點絕對是有可能的。並且從20多年後的“巫蠱之禍”中就可以看出漢武帝同樣是一個猜忌心很重的君主,因此我們再回顧霍去病的這一招,的確聰明!

霍去病的經歷告訴了我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做事一定要考慮多種情況。這就像我們在工作中一樣,不然不經意間就會得罪領導,引起領導猜忌。

《史記》記載霍去病一“黑料”,巫蠱之禍後才發現,他真是聰明

所謂“讀史使人明智”,想必就是這個道理了,古人的很多經歷也是很值得我們拿來借鑑的。因此,筆者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發人深省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鑑》。這本書與《史記》都是記錄歷史的著作,但是與《史記》不同的是,《資治通鑑》注重教育。他會重點講述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並且對其加以分析,使讀者更直觀的明白其背後包含的種種利害關係,對於權謀、情商的提升很有幫助。正因為這個特點,《資治通鑑》也被稱之為“帝王之書”,自成書之後被歷代帝王引為經典,甚至列為後世帝王必讀書籍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