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祕笈”

至3月14日,武漢雷神山醫院感染三科六病區(C6病區)開科24天

,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93名,其中重症患者17人,危重症3人,符合出院標準出院的61人


蓯蓉當歸 | 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秘笈”

在第四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廣東隊領隊、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鄒旭教授的帶領下,病區實現中醫藥治療全覆蓋,且有53名患者接受純中醫治療(已出院37名)。從現有的臨床療效來看,患者入院後的各項指標和症狀均得到明顯改善。

蓯蓉當歸 | 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秘笈”

醫護人員與出院患者合影

作為病區主任,鄒旭教授介紹了他和他團隊的解毒“秘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的範疇。中國最早記錄的“疫病”見於周朝,《周禮·天官·冢宰》雲:“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根據明朝傳染病學家吳又可在《瘟疫論·原序》所述:“夫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

蓯蓉當歸 | 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秘笈”

插畫:鄒旭教授在為患者診脈


他對這次的新冠肺炎的“疫毒”有如下認識:

一是識別毒之輕重

一般起病兩週內的患者,毒邪較重;

舌苔厚膩、脈滑數或虛弱、毒邪亦較重;

重症、危重症常見喘憋氣促,大便不暢,小便短赤,無汗出或汗出肢冷,伴神昏煩躁,脈促等危急象。

重症、危重症患者一般都伴有呼吸頻率增快、血氧飽和度低、心動過速等體徵。

實驗室檢查和胸部影像學檢查判斷。患者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少;嚴重者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下降,乳酸進行性升高;重型、危重型常有炎症因子升高。胸部CT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

二是判斷毒之部位

惡寒發熱,毒邪在表;

咳喘胸悶,毒邪在肺;

心率過快,毒邪在心;

噁心嘔吐、胃腹脹滿,毒邪在胃腸;

大便不通,則毒在大腸;

畏寒發熱發作有時、疲乏、腹脹,

毒在半表裡之膜原。

鄒旭教授介紹,根據長桑君脈法來定位毒邪最嚴重的部位,也就是邪正相爭最為焦灼的地方。表現的脈象為“動脈”。

蓯蓉當歸 | 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秘笈”

鄒旭教授在為患者把脈診治

三是分辨毒之性質

“疫毒”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核心病機,隨著病程的進展,以及患者的體質偏頗,疫溼之邪容易兼夾各種證型:

與熱結合而成熱毒,

與寒結合形成寒毒,

與溼結合而成溼毒,

與瘀結合而成瘀毒,

與飲結合而成毒飲等。

通常要結合舌苔、脈象、症狀來判斷。

脈象能反映機體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變化,脈診是瞭解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病情輕重及其預後的客觀依據之一。

脈數多主熱證,脈遲緩則主虛症、寒症;脈浮則病在表,脈沉則病在裡。


那麼如何解毒呢?

鄒旭教授及其團隊的解毒原則是:把《內經》中的“開鬼門,潔淨府,去菀陳莝”應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1

開鬼門


即宣發肺氣,毒從汗而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的清肺排毒湯被列入中醫臨床治療期的首選方,其作用主要就是宣肺發汗。此外,桂枝湯、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人參敗毒散等均有該功用,醫者可辨證用方。但要注意的是,解表要以微汗出為度,以免大汗傷陰耗氣。


2

潔淨府

即通利小便,可理解為祛溼化濁,毒從膀胱而洩

助三焦氣化可通利小便,健脾胃可助祛溼,固護脾胃也可以補養正氣,促進康復。臨床上可以使用達原飲、三仁湯、五苓散、藿樸夏苓湯等。但針對素體脾陽不振的患者,不能使用過於寒涼的藥物,否則易傷陽氣,還會導致溼邪加重。


3

去菀陳莝

意為通腑瀉濁,毒從下而排

通腑洩濁也是治療新冠肺炎的一個關鍵環節。針對腹脹、大便不通的患者,儘早通便有利疾病轉歸。大柴胡湯、承氣湯、升降散等可大膽使用。但大便一日兩到三次即可

,不可致患者排水樣便,導致機體失水,陽氣下陷。


此外,有是症,用是藥,是中醫幾千年以來的一個用藥準則。尤其有兼夾症的時候,毒邪最難清除,必須把熱、寒、溼、瘀、飲等與毒分而治之。

因此,解毒藥物如炙甘草、金銀花、皂角刺、連翹、黃芩、升麻等的加入有助發揮最大效能。


鄒旭教授認為,素體較虛的患者,如年齡大,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或使用了大量藥物(抗生素、激素等)耗竭腎精,導致陽氣虧損的患者,是治療的難點所在。這些患者往往有呼吸困難、血氧低、病灶吸收慢等特點。


針對這類患者,在解毒的同時,也要將其原來的

病邪分解出來,共同解決,讓疫毒毫無生存的環境與空間。如本身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多為痰溼體質,要加半夏、橘紅之類的化痰藥物;糖尿病的患者常以燥熱為主,可加黃連、梔子等散熱瀉火之藥。針對腎氣升發受抑制,或功能受損的患者,要扶正祛邪以救肺,可用制附子、乾薑等藥物,針灸亦可快速提升正氣,促使患者達到陰陽平衡,疾病則自然而退。

蓯蓉當歸 | 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秘笈”

綜上所述,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秘笈”為:儘早解毒、儘早扶正、切脈抓獨(治療抓主要矛盾)。有助患者早康復,防止輕症向重症或危急重症轉化。如《瘟疫論》所述“早拔去病根為要耳”。在施治過程中,以藥物、針灸等方法,固本正氣,通過人體內環境的改善,驅散體內疫毒,由空竅而出,同時根據不同兼症對症下藥,直至痊癒。


鄒旭教授還強調核酸檢測轉為陰性的患者不代表“徹底安全”,也許餘邪未清,可能出現“復陽”的現象。中醫講究“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若長桑君脈象的“動脈”“數脈”判斷患者體內仍有邪正相爭,餘毒未清,則仍需觀察治療。因此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必須以解毒為治療之根本

蓯蓉當歸 | 雷神山醫院C6病區的解毒“秘笈”

校對:周登威、陳瀅瀅

製圖:李豔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