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合夥做生意,大多都沒好結果”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好朋友,那要看是什麼樣的好朋友,還有他們的另一半是什麼樣的品性之人。如果是吃吃喝喝,不涉及利益問題,那很久都會這樣吃吃喝喝地好下去,沒問題。如果一旦有了利益衝突,小利可能會淡化好朋友的成色,如果是大的利益衝突有可能就是直接鬧掰。這種好朋友只能說只是酒肉朋友而已,在利益面前就成了敵人或仇人。真正的好朋友,是患難與共、寬宏大量的,不會在利益面前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當然,如果他們的配偶也是豁達之人,那這個友誼就牢固了,這樣的好朋友才真稱得上是好朋友。


地有山


確實是這樣。

2010年,我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合資辦了一個小型鋼球廠。那個時候鋼球無論哪個型號都是供不應求,我們四個中其中李姓好友的叔叔在我們當地一個大型企業是大領導,有銷路,所以我們四個一拍即合,籌資辦了一個半成品加工廠,收購別人的半成品鋼球胚子,我們二次加工。開始的一年確實很好,供不應求,利潤直線上升。我們幾個都很興奮,沒有想到這麼容易就發財了。

可是第二年開始,鋼球已經近乎飽和,附近又多出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小廠子,造成滯銷,以致最後我們不得不停工……

我們幾個平日是很好的,但是後來效益不好了,我們幾個心裡都有意見吧,礙於面子都不好說,到最後變賣設備,最後算算倒是都掙了一點,也算不錯了。

這次事情過後,明顯的我們幾個疏遠了,以前的走動也停了,也不聚會了。其實就是這樣,越是親近的,越不能一起合夥做生意,因為心裡有意見不能說,憋在心裡,時間長了,越積越多,只會爆發。

親兄弟,明算賬。話糙理不糙,就是這個道理。


櫻艾琳


相當正確。

我分享一下我們家真實的故事。

我爸有個老鄉叔叔,非常要好,兩家和真的親戚是一樣的,因為都離開老家,把雙方當做親人,孩子們互相玩耍累了,直接在對方家裡睡覺。

但是就是2000年的時候,因為共同承包一個5畝地的蔬菜大棚,承包期為1年。但是,搞得雞飛狗跳的。當時大家都想賺點錢,一拍即合,說幹活一起,賺錢也一起,豪言壯語說了一大堆。但事實證明,題目裡面說的太對了,聽我細細道來。

1、對待雙方朋友起分歧。我們種的菜是當地沒有的品種,是我們從山東青州請來的師傅特意種的,當地很多熟人看著稀奇,總是來玩,想帶點吃。我這個叔叔出手大方,阿貓阿狗都送一大堆。我爸提醒他,重要朋友送點沒問題,一般人就算了吧,話雖然有道理,但人家不高興了,認為他也是股東,也要面子,雖然有所收斂,但從此心有分歧。

2、銷售環節偷樑換柱。賣菜的時候,我們分兩種模式,一是基地直接銷售,二是去批發市場銷售。我這個叔叔經常賬目對不上,總是少個幾百塊。沒辦法,我爸媽為了長久之計,也不和他們計較了。從此,心裡的疙瘩算是結下了,本來就幾個人一起吃飯,後來他們吃飯不等我爸媽,吃好的,從集體裡開支。

3、幹活的時候偷奸耍滑。種菜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涉及到育苗,除蟲,受粉之類的,結果他們不好好幹活了,總是去瞎溜達,或者派他們的兒子來監工,活不幹還指指點點的,你說氣人不?因為怕賠錢,弄僵了誰都沒好處,我爸媽只好忍氣吞聲的賣苦力。後來連周邊基地的人也說我這個叔叔,他們才收斂一些,乾點活。

總之,過程煎熬,鬱悶,後來總算沒有賠錢,本來按照計劃是可以多賺點錢的,可是辛苦了我爸媽,乾的灰頭土臉,💰還要分給對方。

人總是這樣,利益為先。

兩家人這個合作結束後,好幾年不來往了,覺得沒啥意思。

再後來,都上歲數了,這個叔叔醒悟了,覺得還是我爸媽好,又主動開始來往,有時候我爸媽還到他家地裡幫忙乾點活。人哪,有利拼命,沒利益談心。

總歸親密到極限就是崩潰。還是規章制度好,還是親兄弟明算賬的好,但在中國,總會夾在友情,親情之間,很難理清,剪不斷。


老劉的3次方


本人親身經歷,在深圳跟自己的表哥合夥做裝修,因為我是要上班的,所以我只負責投資錢就行了,而且說了賬目都會有明細。

剛開始幾個工程都很順利,大家都很開心。後來業務不行了,生意慘淡,表哥就各種理由說這花了錢那花了錢,又沒有票據,到最後,明細都沒做了。我問他,他說沒時間,沒人處理這些小事。雖說當時心裡有點不爽,但是又想著自己兄弟,花了就花了,我擔待一下。後來這種事情次數多了起來。

在一次吃飯後,我喝了點酒,我就說當初說好的賬單明細,現在這麼搞,違背了原則。表哥聽了立馬就不爽了,說什麼我出錢不出力,這點小事也拿來說,不是他,我一分錢也賺不到,愛做不做等等。聽到這話,我當場就表明不做了,大家和平分手。

(其實我們合夥,每人出相同的錢,每個月給他一萬工資,股份給他大頭55%,其他開支全部按票據報銷,平時我也有通過朋友介紹好幾單生意的,哎,雙休日我也經常去跟進現場項目)如果繼續合作下去,估計就真的反目成仇了。現在表哥還在做著這一行,但是我很少問他生意怎麼樣。


鄉下小龍人


贊同,本人親身經歷過。

  • 在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就和自己高中的同桌一起做暑期培訓班,那時候我是負責人,她作為老師。
  • 當時我為了擴展學生,把他們弄的特別忙,基本上上課和輔導把時間全部佔據了。
  • 再發工資的時候,我也沒有把多餘課時給她,而是加給我自己了,導致她和我吵架,說我為了賺錢太過於分。
  • 但是我那時候就是想多賺點錢,的確沒有考慮那麼多。現在我們都沒能做朋友,我還是很後悔。
  • 《中國合夥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後只剩一個人,其他合夥人都退出了。

當你和好朋友一起合夥,她會覺得你應該對她比和別人更好一點,如果是上下屬關係更是艱難,因為沒有不抱怨上司的下屬,沒有不先考慮利益再考慮其他的領導。和好朋友做生意,要做處理好情和利益的矛盾。


桉蘭


贊成!我們這裡有句俗話:朋友不供財,供財合不來。意思是說,朋友之間不要有太多的經濟來往,經濟方面交往過多可能失去朋友。

說一個我同事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我們單位有兩個同事,平時關係特別好,比親兄弟在一起的時間都多。看到別人經商發財了,他倆也合夥做起了客車生意。他們每人出30萬元錢,買了一輛客車,專門跑縣城到市裡的線路。當時,上座率不錯,計劃一年內回本。可是一年下來,只賺了幾萬塊錢。

後來,朋友甲說:生意不好,利潤也不高,我退出,你自己經營吧。於是,朋友乙接手經營,並給甲打了30萬元的欠條,約定一年後歸還。

一年後,朋友甲向乙要錢,乙卻說做生意賠了,沒有錢。於是,朋友成了仇人。期間找了幾個中間人調解,可是都沒有結果。最後,還是到法院打起了官司,鬧到了見面就罵的地步。

如果甲和乙不合夥做生意,他們還會像以前一樣的友好,是人人羨慕的好朋友。是合夥做生意埋葬了他們的友誼,使兩個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當然,也有個別朋友合夥做生意成功的例子,前提是朋友之間能夠相互信任和衷共濟。一般的朋友很難做到。

總而言之,好朋友儘量不要合夥做生意。如果一方做生意,另外一方可以在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盡力給予幫助,更能促進朋友間的友誼。

我是趙老師,歡迎大家留言,參加討論。


趙老師筆記


對,多數沒有好結果,我老公和別人合夥開了一個店,合夥之後才覺得種種不好,特別是另外一個人經常不去店裡管幫忙做事,去做他另外一個工作,我老公一人做,天天加班應酬好累,剛創業又比較難,合夥人不做事還拿工資拿分紅,讓別人出力他撿現成的,根本不履行當初承諾自己負責跑業務,總之合夥做生意就是後悔!


小言麻麻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我覺得朋友怎麼處都可以,千萬不要一起做生意,做生意了就牽扯著很多的東西,和很多的人和事,不再是單純的朋友關係了。

我給你講一個我們這邊的真實故事!

我們這邊有一對兄弟兩個,一起合夥開的超市,超市生意也很不錯,人也越來越多,事也越來越多,最後兩個人就弄登了,不再一起幹了,弟兄兩個還打了架,都鬧到派出所去了,兩個都想要那個超市,都不願意放手。最後可能是股份少的老大拿錢走了,不過過了沒多久,老大就在弟弟的對面又開了一家超市,弄的最親的兄弟都沒得做!我覺得划不來!



司馬小瑞


好朋友合夥做生意,大多沒有好的結果。我認為這句話說的很真實。就我身邊的朋友來說,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和幾個好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店面,一個主經營,一個負責銷售,還有一個不再店內,有自己的工作,就這樣,幾個月之後就不歡而散了。我總結了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和朋友合夥做生意,萬事開頭難,必須的剛開始的時候就要形成一個書面形式的東西,避免以後扯皮。

第二,就是利益分配一定要做好,比如說誰拿大頭誰拿小頭,不可能平分,因為關係到利益這個東西,古人說的好,親兄弟明算賬,百分之九十九的合夥人到最後都是因為利益而分道揚鑣的。

最後。我本人不建議好朋友合夥做生意,賺錢了可能因為分配不公而鬧事,賠錢了,肯定又會說那個發起合夥的小夥伴的。所以,如果要做生意,寧可問好朋友借錢也不要合夥做生意。


土豆味的雞蛋


相當正確 我們家就是我老公和他哥哥合夥,錢都是我老公出的,他哥哥只出力,但是還要分創業的一半,現在創業失敗,要錢都找我們要,他哥哥一分錢也沒有,還沒出去上班,感覺這樣自己真的好累。分不開,扯不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