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楚雄
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孩子不应该是简单脸谱化的红脸白脸角色扮演,而是和谐一致的“统一战线”。不论是“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都是不科学的,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应保持一致。
脸谱化的角色扮演,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不利,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对孩子严格要求的一方,带来的训斥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懦弱并易对他人怀有敌意等;对孩子宽松的一方,过分溺爱和保护又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阻碍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长期发展下来,孩子会慢慢了解父母的脾气,为了得到父母的称赞,会对父母“投其所好”,在严厉的一方面前表现乖巧、稳重,在慈爱的一方面前则蛮横、撒娇等,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双重人格。
树袋宝宝孕婴坊
教育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害经碰上这样一个问题,一对小夫妻,有一女正在上初中,不思学习,成债很差,夜不归宿。父和母教育思想完全相反,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女的严厉,男人护女。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孩子半年不叫她妈一声妈,导至两人闹离婚。最后没办法,把女儿就给我送来了,因为我爱人和这一家特好。我没法,只得收了。住在我们家。孩子上我们学校,一切自理,我上高中,我没教他课,但她很怕我,我只管品德。这孩子从初二上到初三,终于考上了警校,现在工作很好。现在她孩子也大了,还经常来看望我。所以一张白脸一张红脸是不行的。要统一教育思想。现在她上有二老,下有一小,生活得很好。|
钟灵毓秀饶
教育孩子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可以让事情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但是如何用好这种方式需要很高的技巧。
以下是我对这种方式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对您有用。
1.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有助于矛盾后的沟通和缓解。在和孩子因为一件事情产生冲突的时候,如果没有冲突双方之外的人施以援手,化解矛盾是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有时候这种矛盾纯粹是情绪方面的,无关对错。这时候家长中的另外一方就起到矛盾润滑剂的作用了。最后无论是谁道歉还是相互让步,一般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红脸白脸只是角色不同,但是最终目的要保持一致。无论谁去和孩子直接沟通,夫妻双方必须在目的上保持一致。如果夫妻双方本身就矛盾,那就不是扮演红脸白脸的问题了。这种情况下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恶化家庭关系,甚至其中一方还会成为孩子逃避问题的避风港。
3.白脸红脸要轮流做。这跟上一条的考虑相同,避免其中一方成为孩子的躲避问题的避风港,反而给问题的解决带来难度。在目的一致的情况下,一方长期扮演红脸或者白脸,也不利于家长和孩子关系的健康。
4.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有时候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情绪失控,但是一定不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就是你对他的爱建立在他考出好成绩、更乖更听话等等的前提条件上。
5.原则性问题不能红白脸,必须坚定立场。虽然红脸白脸是很好的方式,但也不能滥用,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清晰准确地标明立场,而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事可以商量。
孩子的教育是大事,也是难事,需要爱心,更需要耐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家长的教育下展翅高飞!
多学酷思
其实唱红脸和唱白脸的方式导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去,并不是一个值得倡导的事情。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充斥着古代的权谋味道,失却了家庭教育的真正要义。
科学的家庭规则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其实人类社会都是利用法律法规这一类的规则来制定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法则,家庭教育也不例外。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己家庭实际状况的家庭规则,并且严格的去实施。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这一类就不用多说了,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去遵守和执行的,而在家庭当中也应该制定自己家庭的相关规则。比如用餐的时候应该有用餐的规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餐桌文化,这样的孩子,至少将来他成人以后不至于连基本的餐桌礼仪都不懂。制定家庭规则不是让孩子失去自由,而是让孩子在规则之内健康快乐的成长。
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造就了后来新中国的伟大总理。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的目标,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最大的动力。道德教育、社会规则,这些是最基本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应该去遵守和践行。而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则是促进我们每一个人发生质的蜕变的最重要因素,更是我们学习成长的不竭动力来源。
唱白脸黑脸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变的市侩和油滑,并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根本性的良好作用,不是值得倡导和借鉴的良好教育方式。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这是从京剧脸谱代表的人物角色演化来的。
红脸:京剧中的正派角色。指扮演正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红脸是好人,白脸是坏的。就是说一个装好人(软弱的好说话的),一个装坏人(强硬的死板的)。
在父母教育子女过程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家庭中经常出现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的表现形式,如果父母均严厉,孩子怕没有活路了,反之,则对孩子有可能过于纵容了。
快乐的芬蒂克
先表明我的观点: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是很不合适,且没有必要的。
我们幼儿园原来曾经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非常严厉,说一不二,基本不商量,母亲很柔和,习惯迁就孩子。
大概就是你说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然而这个孩子问题很多。
在父亲面前极其乖顺,父亲任何要求立即执行,即使有些过于严苛的要求。
在母亲面前,这个孩子极其固执,母亲说什么基本不听,为所欲为。
所以,他是否听话,完全取决于父亲是不是在场。如果父亲在场,他就是乖宝宝,父亲不在场,他就各种闹腾。
他在父亲那里过度乖顺,所造成的压力,很多时候都释放到母亲身上,我不认为这种模式有什么地方好。
之所以很多人推崇这种一个黑脸一个红脸,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教育,也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温和而坚定”。
很多人都听过“温和而坚定”这种说法,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想过怎么去做。
要想温和而坚定,有三个步骤:
一:跟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对你有亲近感。
像是题主这样一岁多点的孩子,多陪他,爱抚他,藏在妈妈身后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都可以。
再大一点,三五岁,你可以关心他画里画了什么东西,周末去哪里玩过了,你也可以加入他的游戏,跟他赛跑之类的。
到了六七岁,你可以关心她喜欢的形象,奥特曼或者女王艾莎,白雪公主之类的。
让孩子感到你是安全的,关心他,以此建立和孩子的关系。
二、你的内心非常地有原则,有底线,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其实,很多父母没弄清楚什么是“自由”,在孩子一两岁或者三四岁的时候,想吃饭就吃饭,想不吃就不吃,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不出去就不出去。
到了六七岁,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严,不听话就打,这样孩子当然很不舒服。
真正的“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小孩一两岁的时候,脑子还不是很清楚,你让他决定是什么意思?他根本不知道做了决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承担不起结果。
所以,“自由”和责任是一体的。他能负多大的责任,就能有多大的自由。
比如,一岁半小孩想吃冰棒,吃完了可能拉肚子,他不一定能把拉肚子和吃冰棒联系起来。而且,他那么小,拉肚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不明确。
所以,大人就不必给他吃冰棒的自由。因为他无法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可是,如果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吃冰棒,我觉得就可以给他这种自由了。吃冰棒之前告诉他,如果拉肚子了,请他自己艾灸肚子。如果他可以负责,就给他自由。
所以,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刚开始,孩子只能承担一丁点责任,就给他一丁点自由,慢慢的,孩子能承担的责任多了,自由也越来越多。
两岁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穿鞋,五岁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九岁孩子决定周末全家去哪里郊游,并且准备所需的点心和水等杂物。
现在,我们回到“温和而坚定”,父母内心需要很坚定,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
原则和底线内心要清楚。
如果是必须听从父母的事情,比如夜里九点上床睡觉,父母内心就要很坚定了。
九点钟的时候,去跟孩子说要睡觉了。如果孩子有些事还没做完,可以同意延长十分钟。
但是九点十分,父母必须把孩子带到床上,关灯睡觉。不管孩子哭闹还是使劲乱动,都必须让他在床上。可以在他哭闹时搂着他爱抚他,但不能让他去做别的事情。
父母内心要很安静,不要害怕孩子哭闹或挣扎,也不要因为孩子困难发火。坚信自己的原则,轻松些,静静地搂着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额头吻一下,但是切记,话不要多,少讲道理。
三、温和而坚定,“坚定”是一定要长期执行的,要形成习惯。
明白了孩子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担多少责任。
这时候,父母内心有原则有底线,就要一直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
孩子可能因为不愿穿厚衣服在地上打滚,也可能因为没冰棒吃哭两三个小时,只要你下了决定,就不管他怎么做,把你的决定坚持下去。
并且,孩子一直哭闹时,你需要爱抚他“宝贝,你还小,妈妈不让你吃冰棒是因为爱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的大人。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
你一年一年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慢慢长大,你始终陪在孩子左右,孩子也知道遇到任何困难,父母始终是港湾。
所以,请温和而坚定地对你的孩子吧。
甜心梨子
我觉得不需要。因为如果一个红脸,一个白脸,那么首先是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究竟谁说得对;其次,可能会从心理上排斥做“白脸”的人,觉得他大题小作,甚至会产生排斥。时间久了,容易形成矛盾。
好的教育还是应该采取一致性,即便双方的意见一时不能统一,但也要私下商量解决,不要当着孩子面发生争执,这样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破了家长的威信就不好了。
当然一致性不是指一个拿刀一个拿盆火上浇油,而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委婉指出孩子的不当之处,并一起商议改正方法,因为你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进步,而非其他。
琴心话语
教育孩子过程中,千万不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孩子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即是是大人也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别人的批评指责,父母一个白脸一个红脸的情况下,这样会导致:
1、孩子肯定会本能的听友善慈爱人的话,时间长了,甚至会讨厌老是批评自己的人。
2、孩子会误解态度好的一方是在支持自己,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错,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达不到教育效果。
3、导致家庭矛盾,一个白脸一个红脸两人观念不一致,容易激发矛盾。
如果怕批评孩子过多,导致伤害孩子自尊和自信心,在教育的时候可以注重方法,采取平等沟通的教育方式。但是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的立场要一致,观念不合的情况下,可以私底下再沟通。
乔家有乔乔
在一个家庭,教育孩子的理念和目标要一致,而不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如果意见不统一,会让孩子出现认知错误,究竟该听谁的?
家庭教育黄婉箐
但是,如果把它搬到家庭教育中,恐怕就不那么合适了。因为:所谓的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纠正错误的行为、转变不正确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双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仅无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相反却会让孩子对是非标准产生模糊认识,最后使孩子养成了看脸色行事而不是按照规则办事的局面。 原则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尤其是在孩子教育问题上。 之所以不少人会有孩子教育需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认识,那是他们对坚持原则的灵活性和长效性把握不好,对孩子过于粗暴、过于严厉。他们知道这样对孩子是不好的,孩子容易受到太大的伤害,从而期冀对伤害的结果有所缓解罢了。 的确,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而且比例不算太低,他们因为教育理念的偏颇、抑或是因为对孩子感情投入上的不足,他们不是着力去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不是耐心观察并不断修正孩子的行为把孩子的错误认识扼杀在摇篮之中,而是时紧时松,一段时间可以对孩子不管不问,而孩子一旦犯了错误立马觉得问题很严重,所以就对孩子十分苛责甚至是一顿狂风暴雨般的打骂。太多例子告诉我们,这样的效果很不好。 所以,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提倡父母双方应该保持密切配合而不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是一个原则,必须坚持。但是在坚持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希望家长朋友能灵活把握以下几点: 一、保持一致不可以严厉过头。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容不得孩子犯一丁点错误,因此对待孩子格外严厉,把“收拾”孩子当成家常便饭。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孩子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大人还犯错误呢,何况孩子?其实,孩子就好比小树,小树岂有不长岔的?你不能三天两头去修理吧?而你如果天天修理孩子,那孩子还用活不?因此,我们一要多看孩子优点,用发现优点让孩子形成积极地内心体验代替整天严厉指责形成的消极体验。二是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把不好的萌芽消灭在平日。千万不能一犯错误就暴风骤雨,更不可平日不管等到孩子犯下大错才想起教育的责任。 二、保持一致更不是放任自流。太紧不对,为了不伤害孩子,那就极度宽松吧。放任自流,其实是家长放弃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告诉我们,家长、家庭在孩子人格养成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你有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不足取的。对于一个人成长来说,学会做人才是最重要的,好比建楼打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人的成长才有支撑。我们作家长的,绝不可以以忙为借口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做家长的,更不可以以所谓爱的名义溺爱孩子。须知,溺爱不是爱,至少不是真爱,它是披着爱的外衣的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是孩子社会化和人格养成的阻断剂。溺爱的结果,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保持一致需要宽紧有度家长双方全身心的投入。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教育孩子做人、孩子健全人格养成没有速成班更没有灵丹妙药,需要的是家长的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好孩子,这是家长最主要的任务,也是一个家庭将来最大的幸福。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将直接影响到你的投入程度,进而影响到亲子关系。而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堆教育!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亲子和谐的教育。这就需要家长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离开了全身心的投入,就不要奢谈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