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课堂教学的现状却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师生讨论的对话多,学生直面文本的对话少。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不是普通生活中的交谈,而应该是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如果仍然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说一不二,学生只能随声附和,就不可能实现高质量的对话。
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对比表,了解对话式教学与长期以来形成的灌输式教学的差异: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听懂的;而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实践活动。
提起“建构主义”,有一张著名的“鱼牛图”。“鱼牛图”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青蛙和小鱼是好朋友,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头奶牛,青蛙仔细观察了很久。回到池塘里以后,小鱼儿问:“你到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想到了奶牛,于是详细地向小鱼描述了一番,小鱼认真地听了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青蛙让小鱼画出来,小鱼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它心中的“奶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如果把鱼看成是学生,青蛙看成是教师,奶牛是教学内容,虽然青蛙老师已经把教学内容讲得非常到位了:“它们有四条腿,长着犄角,吃着草,肚子下坠着些粉红色的奶袋子。”但青蛙老师讲的牛和学生小鱼所理解的牛并不是一回事。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学生建构认知世界的道理: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并不等同于学生的认识。我们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张被建构主义学者拿来说明问题的图片,其实出自美国作家李欧·李奥尼的绘本《鱼就是鱼》。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找来读一读,温馨的故事蕴含着关于自我发现的深刻寓意。
老师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设计和实施教学。我们来看个课例(树之歌)从学生每次上学都能看到的树说起,用他们熟悉的树带出课文内容,这样的设计就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已知”,进而顺利地引进文本的阅读。
教师的作用在于有价值地引导。一方面要看到学生意见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还很有限,且他们的思路和建构方法也需要发展,避免错误的建构,应尽可能让学生到现场,获得直接经验.正像池塘中的小鱼一样,跳出水面,有直接的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的仔细描述。而加强教学直观性,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
閱讀更多 賞楓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