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高考數學考0分,作文只寫三句話,卻被山東大學錄取,為何

臧克家高考數學考0分,作文只寫三句話,卻被山東大學錄取,為何

堅定自我,向陽而生。

提起臧克家,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愛國者。他的一生是不懈追求光明的一生,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他參加高考的軼事。他跨進大學之門可以用差點“失之交臂”來形容。

自幼飽讀詩書的臧克家

臧克家是山東諸城人,受家庭的影響,臧克家從小就喜歡讀書,他愛上了詩歌。祖父教他背詩,當時臧克家雖不瞭解,卻能背得滾瓜爛熟,有幾十首詩歌,他都能倒背如流。也只有這個時候,一向嚴肅的祖父才會露出會心的笑容。

數學“白痴”,語文“奇才”

1930年,臧克家報考了國立青島大學。但是,文學功底極其好的他卻是數學上的“盲人”,然後,臧克家帶著零分,走進了語文考場。然而他的拿到數學試卷的他,掃視整張卷子,發現一個題都不會,只能交了白卷,得了零分。

考試狀態卻截然不同,他拿起筆來,很快地就做完了語文基礎部分的試題。接著,臧克家看了一下兩個備選的作文題目:1.你為什麼投考青島大學?2.生活雜感。他選擇了第二個題目,他拿起筆來只寫三句話——“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成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

臧克家高考數學考0分,作文只寫三句話,卻被山東大學錄取,為何

後來聞一多閱卷,第一眼就被臧克家的三行詩歌給吸引了,聞一多十分讚賞臧克家,於是直接給出了98的高分。但是在高考作文的評卷標準下,只寫28個字的作文只能得零分。

於是聞一多並向學校申請一定要錄用臧克家這位“奇才”。無論從哲學角度、邏輯角度、人性角度、宗教角度等來看,臧克家的那首詩都是奧妙無邊,反覆咀嚼依然津津有味,而且此三句話如同偈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為關鍵是臧克家先生寫下這28字時年僅24歲,如此才情,不得不讓人歎為觀止。

臧克家的“伯樂”——聞一多

聞一多算是臧克家的“伯樂”。其實,聞一多當年也有相同的經歷,聞一多先生懇請學校錄取臧克家也是因為聞一多自己當年的成績非常的普通,只是因為語文寫作能力鶴立雞群,於是被國立青島大學破格錄取。

不過,從臧克家後來的成就,不得不佩服聞老的眼光確實獨到。

被錄取後,臧克家從外語系轉院系去跟聞一多先生學習國文,兩人亦師亦友般的關係實在令人羨慕。在跟隨聞一多先生學校的那段時間,臧克家獲得了先生的萬般啟迪。

臧克家高考數學考0分,作文只寫三句話,卻被山東大學錄取,為何

對聞一多的《死水》,臧克家幾乎全能背誦,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而且得以認識了許多名師,

除了聞一多以外,還有王統照、沈從文、梁實秋、丁山、蕭滌非、老舍、吳伯簫等。

文學巨匠

楊振聲、趙太侔、沈從文、遊國恩、張怡蓀、梁實秋、吳伯簫……諸位先生,包括章太炎講演《行己有恥》,都在詩人臧克家的記憶中留下了一鱗半爪臧克家先生一生寫下了無數詩歌,詩歌的字數多達630萬字,對我國當代的文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胸中落下無邊的天空

我們將看見明早的太陽在大海上發紅

自從臧克家誕生,115年過去了,他的詩句深深地鐫刻在人們的心中,他已經變成了人們懷念的孤帆遠影。

堅定自我,無畏險阻

而我們應該看到的不只是臧克家的偏科,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人無全才,但人人有才。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一部終身的學習機器,成為一個漏斗,只有能漏空的器皿才能盛入無窮之物,所有對你有益無益的都要接收。好的,保留;壞的,丟棄。

臧克家高考數學考0分,作文只寫三句話,卻被山東大學錄取,為何

許多人在當今社會中,常常會因他人的評頭論足而手忙腳亂,丟失了自己的本心,放棄了最初的理想;然而此時亦有他者堅持己見踽踽獨行,行走在荊棘叢叢,不畏艱辛,勇往直前,奮不顧身。

臧克家對文學的熱愛大過生命,他沒有順應社會潮流,為了考取高分苦學自己毫不感興趣的數學,

沒有為了高考作文字數的要求就苦苦難為自己,達到作文字數。他的所作所為,不是不入世事,而是他豁達灑脫、樂觀自得、執著堅毅的體現,他知道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他知道想要的並不是勉強自己,苟活於世。

臧克家的高考作文,幾句簡單的詩句,發人深省,已經解釋了人生意義:人生路途中,有數不盡的歧途與誘惑,只有足夠堅定自己的內心,執著堅守,且不畏路途中的艱險與磨難,朝著心中那汪清泉前行,才能抵達高峰;但如果你在半途中迷茫卻不知返,把歧途當做正路,一條路走到底,放棄了自己的始終和初心,你終究會掉入一汪死水之中,將自己的心靈束縛,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掙扎和自責之中。

夢想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意義,需要為它付出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逐夢的路都不平坦。甚至有的時候,付出的努力就像石沉了大海,回應你的只是一片寂靜。

臧克家高考數學考0分,作文只寫三句話,卻被山東大學錄取,為何

人這一生大概要成長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這個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意識到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著一些即使努力了也無能為力的事情;第三次則是在發現的確有些事努力了也無能為力時依然選擇去爭取一下。

所以啊,夢想就是這樣生生不息地存在於人心中,為了它,我們走過平坦、彎路,走過坎坎坷坷,也要去心心念唸的美好中一探究竟。

我們都會面臨人生的分岔口,我們都曾經處於人生中的黑暗時期。我們可能因此失去方向對未來感到迷茫

這時,我們更應該停下腳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會把我們想做的事情做好。我們也曾萬分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