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用我今生全部力气来恨你

东野圭吾善于用推理和悬疑来传达他对深层次人性的思考,《恶意》是他刻画人性最深刻的一本。

通过找到真正的深切动机,来探求人与人之间幽暗微妙的关系,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特色。

东野圭吾锋利的笔下,写尽了人性深处的爱与恨。

曾经有多少读者,被《嫌疑人X的献身》中为爱粉身碎骨的石神而感动;就有多少读者,被《恶意》中为恨而万劫不复的野野口修而悚然。


《恶意》:用我今生全部力气来恨你




故事从一个傍晚的凶杀案开始。

正当风华的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被杀害在自家书房,警察加贺接到报案后,开始投入调查。随着对两位嫌疑人的调查,作家新婚妻子被排除,而日高的好友野野口修,渐渐进入警方视线。

野野口和日高,自小学便是同班同学。善良、正义的日高一直对野野口很照顾。野野口在母亲的影响下,一直对所住的社区、学校很厌恶、挑剔,而这种态度,使他很难融入集体中。同学日高却一直很理解他,并经常督促和陪伴他上下学。

进入初中,俩人都曾笼罩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下。胸有正气的日高一直没有屈服于恶势力。而野野口,很快做了恶势力的跟班,并参与凌辱日高的恶行中。

转眼间,两个少年长大了。两人都很想当作家,想在文学界做出一番事业。日高经过不懈努力,几次起落后,终于成为畅销书作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名誉与财富已经处于社会上流的日高与野野口相遇。日高对野野口依然很热情,他引导野野口从儿童文学创作入手。在日高的帮助下,野野口也开始出名,生活有了转机。然而,凶杀案打破了这一切。

在调查过程中,加贺发现这些年来,野野口居然是日高作品的影子作家(代笔者),同时又出现一些线索表明,野野口和日高已去世的前妻,有着不伦恋情。

所有证据显示,野野口是杀害日高的凶手。

故事讲到这里,不到整本书一半。

然而,才刚刚开始。

在这本书中,东野精心设计了笔记式的双线结构,通过加贺和野野口修各自的内心独白,将疑惑和悬念层层推进,使我们慢慢触摸这起凶杀案背后的真实动机------嫉妒。




《恶意》:用我今生全部力气来恨你

东野圭吾




“我们是童年故交,所以从日高出道以来,我就一直留意他的消息。我觉得他很厉害,却又妒忌着他,这点我不否认,因为当时的我,也以写作为终生抱负。”


野野口在自白书中,并没有掩饰自己对日高的嫉妒。可为什么嫉妒令他疯狂到不惜放弃余生,也要毁灭对方的地步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背后,是怎样的一个灵魂?他又是如何走到了这个地步?




探寻野野口的成长背景,曾经的邻居这样说:

“野野口家的小修啊,那个孩子,怎么说呢,不像一般小孩,他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有段时间,学校没有放假,小修却一直待在家里。他总是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发呆。”

“野野口太太说原本打算让小孩就读办学严谨的私立小学,但因为缺少关系,不得已让他念现在的学校,她一直都不喜欢那种风气不好的地方。我家儿子女儿都读那所学校,没觉得哪里不好。她家好像因为老公工作缘故搬来的,以前的地方好像很高级。”


我想母亲的生活态度,对野野口有着重大影响。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他人,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

对社区、学校、邻居有较高要求,才会各种挑剔。

这种高要求是父母的生活态度,对孩子,也如此。

我猜,幼年的小修一定承受了父母对他过高的期待。

严格与挑剔,使小修时常感觉无法满足父母,于是不安全感一直笼罩着他。

父母的权威,又使他将不足感和不安全感长期压抑在内心,没有合适的空间去释放,慢慢形成了病态自卑。




高中同学回忆:

“他经常抱怨学校和居住地,住在那个乡镇的人如何低级,那种地方的学校如何缺乏水准。他总是唠叨个没完,我都有点烦了。他平常还好好的,只要一讲到这个就会动气。我当时还想,他真是个怪人。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自己生长的地方是最好的。”


小修受到母亲的影响,对环境和邻居,也总是抱着挑剔和不满。

其实,根源还是由于内在那些强烈自卑感和不足感。

我们发现,病态自卑的人很容易挑剔和攻击别人,他们经常不自觉的,就会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寻找别人的过错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内在长期缺失的自尊与自信。

精力过于分散,使他们对自己在生活中究竟需要什么,没有清晰而明确的概念。

而这样的生活态度,成为成功的阻碍;现实中的无足轻重,导致自尊更无法得到发展。

于是他的内心更虚弱不安,生活进入恶性循环。




初中同学:“每天日高都会找小修来一起上学,日高对小修来说,就像他的恩人一样。但野野口似乎对日高颇不以为然,因为他经常会对我讲日高的坏话。只是面对面的时候,他一句话也不说。野野口的妈妈也不喜欢日高,好像并不愿意他和日高一起玩。”


长期以来,过高的期待与挑剔,以及无法满足的恐惧与无力感,使小修无法相信任何人、任何形式的真诚与爱。

他不相信,是因为他固执地相信没有任何人能真心爱他。

这一点,超出了他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这也是病态自卑人格最可悲的地方。

那些爱让他们感到怀疑和恐惧,那些背后,只能是某些不可告人的动机。

日高的陪伴和督促,小修把它定义为“藐视”、“侮辱”,从那时起,敌意和仇恨便萌发了。




另一位同学的回忆:

“野野口总是被欺负,怎么说呢,他是属于容易被欺负的那种人。”“说起令人意外的事,有一阵子野野口,倒是和那群坏蛋走的很近。”

“野野口被欺负的时间可不怎么长。藤尾并没有把野野口放在眼里。他锁定的目标是日高,理由是日高太骄傲了。实际上是因为日高不管怎么被欺负,都不肯听从藤尾的使唤。野野口才是藤尾的喽啰,就连我们也可以使唤他。野野口和日高不可能是好朋友,因为野野口向藤尾说了很多日高的坏话,如果不是野野口,藤尾也不会对日高那么深恶痛绝。”


在盛气凌人的欺凌者面前,小修内心是虚弱和无能为力。因为病态自卑的人没有内在力量,去真正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他们很容易崇拜强者、藐视弱者,因为他不仅仅把软弱看成是危险,更视为是无价值的、是一种耻辱。

这就是为什么野野口很快便成了霸凌者藤尾的跟班。只有加入霸凌者,那些虚张声势和凶狠恶行,才能帮他找到虚假的自尊。靠着这些虚假的外力,他才能继续活下去。




“在你心里深藏着对日高的恶意,这仇恨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而它正是造成这次事件的缘由。这股恶意到底从何而起呢?他是个非常好的人,又是你的恩人。你们曾经联手欺负他,他却反过来救了你。但这样的恩德反而招致了怨恨,因为在他面前,你有自卑感。”------加贺警官


是的,野野口说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因为他在自卑中活的太久了。

一般情况下,人拒绝感谢,可能是害怕欠别人的情,或者是害怕承担偿还他人恩惠的义务。但野野口已经发展到病态自卑,内心开始扭曲。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就能引起他最强烈的反应。

承认他人的恩德,会打击他脆弱的自尊;抗拒表达感谢,也是因为他需要对抗内心产生的屈辱感。

由于经常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生活中随时而来的屈辱感,病态自卑的人很难投入真实的生活、很难看清自己真正该努力的方向。

很多人,也因此浪费了自己已有的天赋,这很可惜。

我想这也是野野口在作家这条路上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我试着想象你获知他夺得新人奖时的心境,不禁全身汗毛都竖立起来。 即使如此,你还是去拜访了日高,因为你一心想成为作家。你相信和日高保持联系将助你早日实现梦想,于是,你暂时镇封住心底隐藏的恶意。”

“长大成人后,又与他相遇。他的成功,他拥有的一切,又使你不得不陷入妒忌他的泥沼里。这世上你最不想输给他的人,竟然率先一步成为作家。你的人生又如此坎坷,得了癌症是运气不好还是才能不够?我们不得而知。但你无法忍受就这么抱着对日高的恶意离开人世,于是这些便发生了。”

“就算是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说老实话,我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野野口先生,你也是这样吧?或许,连你自己也说不清。”------加贺警官


病态自卑的人,总是拿自己和他人比较。

很多时候,明明不需要比较的情况下,他们也要比较。

其实,看到别人得到一些我们渴望的好处,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些羡慕。

正常人的羡慕,偏重“想得到那些好处”。而深度自卑型的人,则把重心放在“希望别人得不到”,这就是嫉妒。这种情绪,也更像尼采所说的“生存嫉妒”-----对每一个更幸福、更平衡、更自信、更坦率的人带有普遍性的嫉妒。

过度嫉妒,带来病态的竞争。常态竞争中,打击对方、损人利己,都只是某一时刻的权宜之计。而野野口长期压抑着对日高的敌意,日积月累的仇恨让他认为------日高失败比自己成功更加重要。于是,他用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扭曲的冲动,去诋毁甚至毁灭日高,只因他要证明:日高你这个人,也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我才是比你强的人。

究其内心,那些冲动,其实是野野口积累的大量的不安全感和绝望。他不顾一切的报复,最终目的是为了忘掉自己的得不到,以及彻底放弃自我后的沮丧和绝望。




在那句“我就是看他不爽”背后,其实有一个可悲的人,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一个完全被幸福抛弃的人。生活击败了他,而他用毁灭他人来寻求偿还。

生而为人,活的如同荒芜人烟的沙漠,如此艰难、悲哀。

有谁听到他曾经的该往哪去的迷茫、挣扎的仇恨和爆发的绝望?

生命之初的父母们,你们听到了么?


《恶意》:用我今生全部力气来恨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