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穿上戰袍,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陽春三月,晨曦初露,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裡忙碌了一整晚的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雪峰走到一位患者床旁,看著佩戴呼吸機、沉睡如孩童的病人,發自肺腑地感嘆:“生命如此美好,苦難終將過去。”

是的,苦難終將過去。

180多位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援鄂醫護人員初到武漢時,這裡還是寒冷的冬日。如今,窗外花朵已悄然綻放。“我們分管的病區已經有十幾位病人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和信心。”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說。

穿上戰袍,就是戰士,他們以無畏勇氣和過人膽識與死神抗爭,為生命而戰。

“讓ICU變成一個有溫度的地方”

【你有多美】穿上戰袍,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 幾乎所有國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治中都能看到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監護病房主任杜斌的身影。圖為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組成員、杜斌教授帶領醫療組進行討論。

“病人極度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僅有50%”……2月4日17時,第一位轉入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協和ICU病房的患者病情危急,在場的醫護人員們十分揪心。這時,剛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趕過來的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杜斌立即決定進行氣管插管。


此時,病房還未配齊氣管插管所必備的三級防護設備。眼看患者生命垂危,杜斌毅然冒著暴露危險,為患者實施了氣管插管。不久,患者症狀緩解,醫療隊員們馬上為患者建立中心靜脈通路,進行積極循環復甦。一道道有序有效的操作後,患者情況逐漸平穩下來。


ICU病房,是生與死角力的火線。在這裡,來自重症、呼吸、感染、心臟、腎臟、消化、血液等領域的協和醫療隊隊員們因地制宜建立了各項規章制度,為患者築起生命的防線,也為一線奮戰的白衣戰士們提供了“協和方案”。


“我們要從崇尚技術的熱潮中脫離,去探索疾病本身的診斷和治療,要從技術至上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讓ICU從一個充滿冰冷機器和設備的場所,變成一個有人文關懷、有溫度的地方。”在杜斌的推動下,病人管理從分時段負責制改為了醫療組負責制,每位病人都有相對固定的責任醫生和責任護士,醫護之間高效配合,提升了治療效果。


張抒揚表示,這是一場戰役,戰鬥中指揮員和士兵都很重要。下大力氣建立流程、建立制度、提高操作的規範性、標準性,在醫療救治當中非常關鍵。

“黑腳丫”的啟示

【你有多美】穿上戰袍,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 圖為協和援鄂隊員在畫圖講解疾病發病機制及轉歸。

“老朱,蹬我一下,使勁兒!好的。可你的腳……”協和ICU病房裡,醫生正在給一位病情好轉的重症患者檢查身體。儘管病人已經恢復了意識,並且能夠比較順暢地活動肢體,但他的腳趾看上去仍有些發紫。


協和醫療隊發現,很多重症患者的手指末端和腳趾末端會發紫,甚至發黑,這是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癥狀的表現,與新冠病毒有直接聯繫。


“黑腳丫的情況在之前的病毒感染中從未有過。”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說,剛開始時,病人高凝狀態的表現並不明顯,甚至有時血檢指標都未見異常;但隨著病情進展,幾乎每個重症病人都出現了高凝障礙。一旦病人出現黑手指、黑腳趾症狀,說明臟器一定存在微血栓,甚至可能衰竭。於是,協和醫療隊提出了提早實行抗凝治療的原則,為重症病人進行低分子肝素治療,早期使用足量的免疫球蛋白來調整病人的免疫紊亂狀況。“目前來看,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李太生介紹,有位病人雖然是重症,但氣管插管做得早,來到協和ICU病房後很快就進行了抗凝和足量免疫球蛋白治療,5天后病人就拔了管,現在已經可以吃東西了。


“我把各個病床的指標數據都做了記錄,每天查完房,都要對著本子靜下心來思考。這是全新的病毒,我們對它可能引起的變化沒有準備,必須不斷琢磨。”李太生說。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介紹,醫療隊除了對病人進行早期抗凝治療外,也會重視對病人的營養支持,強化吸痰、疏通呼吸道等。


“我們有很多相關專科的醫護人員,經常會在下班時間組織一些交流活動,針對案例討論和改進治療方案。”北京協和醫院消化科醫生柏小寅說。


“混亂不清的言語也代表生的希望”

【你有多美】穿上戰袍,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 多層手套的包裹都不會使協和護士經過專業訓練的手指失去靈活——他們有著長期嚴格要求形成的肌肉記憶。上圖為北京協和護理團隊為患者做治療。

3月5日早晨,協和ICU病房裡,依然有2名患者正在進行ECMO(體外膜肺氧合)治療,16人接受有創機械通氣,3人進行無創通氣及高流量氧療,3人接受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2人接受床旁電子氣管鏡檢查和鏡下吸痰,還有7名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出現不同程度休克。


“即使是混亂不清的言語,也是我們非常期望聽到的,這一聲聲呼喊,代表了生的希望。”北京協和醫院護士王汐嬅在日記中寫道。


對於重症患者而言,精心治療非常關鍵,專業護理同樣必不可少。


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吳欣娟介紹,在危重症病人收治最集中的時期,病房裡絕大多數病人都做了氣管插管,上了有創呼吸機。為了維持呼吸通暢,很多病人都要趴著,由多位醫護人員幫助進行俯臥位通氣,護理難度和強度很大。護士們還需要克服儀器設備、護理用具與以往常用廠家和型號不同等帶來的不習慣,穿防護服操作帶來的不便等考驗。

“考慮到這些情況,我們制定了一些制度、規範要求,包括專業、管理、流程方面的,也包括我們在駐地自我防控的。”吳欣娟說。

武漢的櫻花會如期盛開,再長的黑夜也一定會過去。

“春天已經來了,人們都期盼著摘下口罩,歡呼、跳躍、慶祝勝利”,張抒揚說,“我們要更加努力,不辱使命,早日戰勝疫情”。

【你有多美】穿上戰袍,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 醫療隊員們必須拿出最好的作戰狀態,把最專業、最及時、最溫暖的醫療護理帶給每一位病人。上圖為醫療隊員換上防護服,準備投入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