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美蘇核戰一觸即發


1962,美蘇核戰一觸即發

1961年6月3日,奧地利維也納,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在美國大使館舉行會談。

赫魯曉夫輕視肯尼迪

發生於1962年10月的“古巴導彈危機”,實際上是“美蘇危機”,古巴只是兩家爭論的議題。

1959年1月,菲德爾·卡斯特羅發動古巴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建立了古巴共和國。當時卡斯特羅還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他宣稱在美蘇冷戰中“他的心是跟西方在一起的”,並在新政權成立不久的4月中旬即訪問美國,尋求貸款援助。由於卡斯特羅身邊人如勞爾·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都加入了共產黨,美國人認為古巴革命把共產主義帶到了西半球。艾森豪威爾拒絕見卡斯特羅,只派副總統尼克松接見他。在長達3小時的會面中,卡斯特羅喋喋不休地講著古巴的困難,尼克松卻什麼也不說。

美國的敵視促使古巴轉向社會主義陣營尋求援助和支持,與蘇聯和東歐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井簽訂了一系列經濟協定。美古關係徹底破裂。1961年1月上臺的肯尼迪確信古巴已成為蘇聯的衛星國,決心拔掉這顆眼中釘。

赫魯曉夫在古巴部署導彈的想法大概形成於1962年4月,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當時赫魯曉夫與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在黑海邊散步。馬利諾夫斯基指著海那一邊說,在土耳其有美國的一個導彈基地,從基地發射導彈可以在6-7分鐘內消滅蘇聯南部的工業中心和海軍基地,而蘇聯導彈要25分鐘才能打到美國本土。赫魯曉夫表示,既然美國可以這樣做,蘇聯也就有權力將導彈部署到古巴。

赫魯曉夫打破蘇聯不在國外部署導彈的慣例,做出如此冒險的決定,和他對肯尼迪的認識有關。他把肯尼迪當作一個說話強硬而行動怯懦的弱者,說:“我怎麼能同一個比我兒子還年輕的人打交道呢?”他還認為“美國本身過分自由主義,因此不能打仗”。

1962年7月,卡斯特羅訪問蘇聯,蘇古簽署了蘇聯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的秘密協議。當月,蘇聯開始將導彈及其有關設施用船隻運往古巴。這個不同尋常的現象,很快引起美國情報部門的密切關注。

從1962年8月起,美國一直對古巴進行空中偵察。10月14日清晨,一架U-2高空偵察機在古巴上空飛行了6分鐘,拍攝了928張照片。15日,專家得出了分析結果:3箇中程導彈發射基地正在建設中,還有21架可以攜帶原子彈的伊爾-28轟炸機。這些裝著核彈頭的導彈可能覆蓋美國除西雅圖以外的所有大城市,預警時間只有2-3分鐘。


1962,美蘇核戰一觸即發

1961年6月14日,古巴哈瓦那,卡斯特羅召開記者會。

大戰一觸即發

10月16日,應對危機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成立。如何既不冒同蘇聯進行一場核戰爭的危險,又能清除掉在古巴的導彈,成為擺在肯尼迪面前的一大難題。

外交途徑很快被否決,因為蘇聯有可能拖延談判並在這期間修好導彈基地。參聯會主席泰勒代表軍方,始終認為應該大規模入侵,摧毀蘇聯和古巴軍隊,推翻卡斯特羅政權,一勞永逸。但大多數人認為這意味著和蘇聯直接進行軍事較量,有可能觸發核戰爭,它應該是最後一步而不是第一步。

20日下午,肯尼迪召集執委會在白宮開會,最終l1人贊成封鎖,6人贊成空襲。為了聽起來不那麼刺耳,會議決定對古巴進行“防禦性隔離”,肯尼迪將在22日晚7點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向外界公佈美國將對古巴進行“隔離”。全球美軍立即進入三級戰備狀態。172枚洲際導彈進入待發狀態,所有的戰機首次攜帶了核武器。

10月24日上午10點,隔離行動正式實施。美戰略空軍司令部再次提高了警戒級別,首次也是和平時期唯一一次進入二級戰備狀態,距離全面開戰只有一步之遙。這是最高級別的警戒狀態,時間持續了一個月。據此,1436架轟炸機進入待命狀態。海軍在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部署了183艘艦隻,其中包括8艘航母、2艘巡洋艦、118艘驅逐艦、13艘潛艇,還動用了68個空軍中隊,組成了一個從佛羅里達到波多黎各的弧形封鎖線。

此時,入侵古巴的軍事準備也已開啟,美國在東南部集結了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入侵部隊,計劃25萬人參與行動,其中9萬人登陸。

封鎖正式開始時,有兩艘蘇聯貨船距離封鎖線只有幾海里,兩船之間有一艘潛艇護航。如果蘇聯貨船不停航硬闖封鎖線,美國軍艦就得用炮火攻擊它們的動力系統進行攔截,但為了防止美艦被蘇聯潛艇攻擊,則必須先派反潛直升機投下小型無害深水炸彈逼迫潛艇浮出水面,如果潛艇拒不浮出水面並協助貨船闖關,美國是否應對潛艇發起攻擊?那極有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肯尼迪要求:開火必須得到總統的批准,剩下能做的事情只有等待。

10點25分,海軍情報辦公室送了一份初步報告,6艘蘇聯船隻停航,有的已經調轉航向。

15分鐘後更為完整的報告遞交上來,駛向古巴的25艘蘇聯船隻全部停航或者調頭。肯尼迪後來回憶說:“每個人都顯得好像另外一個人了。地球一度停止了轉動,現在又開始轉起來了。”封鎖的作用比想象的大得多,蘇聯擔心自己機密的核武器落在美國手裡,在24日向貨船發佈了返航待命的指示。

10月26日下午,華盛頓從美國駐蘇聯大使館收到了一封赫魯曉夫寫給肯尼迪帶有私人意味的信件,信中建議:蘇聯撤走導彈和部隊,並絕不再向古巴運送進攻性武器,作為交換,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並解除封鎖。這表明赫魯曉夫在尋求妥協。

10月27日星期六上午,正當執委會商量著如何給赫魯曉夫回信時,蘇聯政府突然通過莫斯科電臺播發了赫魯曉夫給肯尼迪的另外一封信。赫魯曉夫提高了價碼:要求美國在保證不入侵古巴之外,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第二封信讓肯尼迪感覺到赫魯曉夫“立場很強硬”,執行會也大為不解。

當日11點,又有壞消息傳來,美軍一架U-2偵察機導航系統失靈,誤入蘇聯楚科奇半島上空,蘇聯出動米格-21攔截,U-2發出求救信號,兩架帶著戰術核彈的美軍截擊機升空救援。還好,雙方的戰鬥機沒能相遇,美軍戰鬥機和偵察機安全返回,美蘇和戰爭擦身而過。肯尼迪擔心,赫魯曉夫會認為這是美國在為攻擊蘇聯進行本土“踩點”。

就在執委會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答覆赫魯曉夫時,美國一架U-2偵察機在古巴領空被導彈擊落,飛行員當場身亡。種種跡象表明,局勢正在失控,任何一時的疏忽都可能釀成災難,世界從未如此接近核戰爭。這一天也被人們稱作“黑色星期六”。


1962,美蘇核戰一觸即發

1961年11月3日,美國紐約,抗議者頭戴肯尼迪和赫魯曉夫的面具在蘇聯領事館前抗議蘇聯進行核試驗。

秘密外交解決危機

關鍵時刻,肯尼迪相當謹慎:萬一U-2的墜毀和赫魯曉夫無關,只是一個意外呢?他再次警告準備進攻計劃的將軍們,不要輕舉妄動。

後來才知道,發射導彈擊毀偵察機只是蘇軍現場指揮官的命令。最終,有人提了一個建議,只回復第一封信件,第二封裝作沒看到,隻字不提土耳其。

為了讓這封信更有分量,肯尼迪和執委會認為應該派人給蘇聯駐美大使捎個口信,美國會考慮解決土耳其導彈的問題。當然,土耳其問題是秘密的,如果被公開,美國將不承認。

10月28日,危機爆發的第13天,秘密外交談判終於成功。美國同意不入侵古巴,並秘密撤回土耳其的導彈。赫魯曉夫在莫斯科電臺中宣佈撤回古巴導彈。危機結束,應該說,讓世界避免了一場核戰爭,美蘇都是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