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想要设立内阁制度?

璃陌896


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其实还是有一个官职的,叫丞相,是起到辅佐皇帝统领百官处理政务的职能。是百官之长。

这个官职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丞相,曹操的曹丞相,甚至于秦朝的李斯李丞相,都是这个官职,它的定义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所以丞相几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以协助甚至代替皇帝处理朝政、军机大事。

这个官职在明以前,都断断续续的存在,只是一些朝代名字不同,但行使的权力和职能都是一样的。

但到了明朝朱元璋的洪武年间,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在被朱元璋弄出个胡惟庸案后,就取消了,撤掉了这个官职。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个劳模皇帝。事必躬亲,对别人的信任度很低,而丞相这个官职手中操控的权力实在太大。如果丞相结党营私,形成势力,肯定危及皇权,架空皇帝,王莽篡汉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于是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撤掉丞相,一切事务由皇帝亲自过问处理,权力高度向皇帝集中。但国务太多太繁琐,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的,繁重的奏折给皇帝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好在朱元璋喜欢繁忙充实的生活,

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朱棣的皇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来的,打死不承认造反,不承认是篡权夺位。所以也就必须承袭祖制,而这个“祖制”就是朱元璋,不能打破他老人家定下的制度。

丞相的官职也就不敢重新设立。

但朱元璋是劳模,什么事都自己处理,享受着痛并快乐着,可是朱棣不是劳模,好不容易当上皇帝,肯定是要享受生活的。

在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一切问题都会有解决办法的。

丞相可以不设,但丞相这个人不能没有,那当初老爷子是担心丞相权力太大会架空皇权,那就一职多人,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经过一番思索和推演,内阁制度就诞生了!


长新庙


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咨政机构,开始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类似现在的秘书部。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明朝内阁制度其实在朱元璋时期就有了雏形,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内阁制度正式建立。

那么为什么明朝要设立内阁制度呢?

之前的丞相制度不利于皇权的巩固

明朝建国初期,国家还是沿袭元朝的丞相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那时称为宰相,管仲就是历史上第一位宰相。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改为丞相,丞相制度一直使用到明朝初期已有1500年了。

但是因为丞相制度赋予了丞相这一官职太多的权力,决策大权。历代皇帝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改变其名称权责,方便皇帝施政。

明太祖朱元璋性格生性多疑,又是勤政的皇帝,能做到“昧爽临朝,日宴忘餐”。所以他为了巩固皇权,直接废除了丞相,把中书省的权力分到六部,然后他直接掌管六部政务,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

之后朱元璋又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和辅导太子的文华殿,这也就是内阁的雏形。

朱棣常年在外面征战,无力总揽政事

朱元璋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控制欲望,使得他有无穷的精力去处理政务,但有时朱元璋也会感叹

“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朱棣夺位之后,为了巩固江山,他长年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

为了防止权贵对朝廷的过分渗透,朱棣选用的都是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僚。而阁臣一开始只是试探,到后来其设置逐渐成为了常制,使得内阁也成了一个稳定的官僚机构。

成立初期只做秘书之用

内阁成立初期,明成祖有明确的规定,内阁作为一个团体决策机构,没有丞相所拥有的决策权,只有看过各地奏章后提出意见并写出建议。

内阁将建议写在一张小纸贴到奏章上,这种纸条被称作“票拟”。按照惯例,皇上会在票拟上做出一些批示修改,称作“披红”。当时的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不是权力机构。

“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总结

朱棣设立内阁制度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治理国家,分担皇帝的压力。

可惜随着皇帝的信任,内阁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阁不断被重用,权力逐渐加重。到成化年、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历史杂谭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想设立内阁制度?是因为要减少皇帝的工作压力吗?是的。是因为要减少决策的失误吗?是的。是因为要提高处理国家事务的效率吗?是的。是因为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吗?是的。然而,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的最主要的原因却是要加强君主专制。朱棣是什么身份?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永乐大帝朱棣皇帝的身份就决定了他做任何事情的最终目的是巩固统治,是加强皇权。总而言之,内阁制度是皇帝加强皇权的一种手段,但内阁制度并不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制度。

关于朱棣设立的内阁制度有以下内容需要了解。

第一,内阁只是一个顾问机构,既没有行政权,也没有决策权。内阁制度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有两对矛盾,一对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对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权不断的加强,向权不断的削弱。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是建立中外朝制度,唐太宗加强皇权的措施是完善三省六部制,明成祖朱棣加强皇权的措施是建立内阁制度。

组成内阁的是大学士,大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大学士是由皇帝任命,大学士完全听命于皇帝。换句话说,由大学士组成的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的信任。皇帝信任内阁,内阁就有权力;皇帝不信任内阁,内阁就没有权力。从法律上讲,内阁既不是正式的政府决策机构,也不是正式的政府行政机构。

内阁既没有行政权,也没有决策权。内阁能够行使的权力是票拟权,对国家大事提出意见。内阁行使票拟权后,皇帝会使用自己的批红权来做出最终决策。内阁承担了原本丞相应该承担的工作,但内阁没有原本丞相的法定权力。内阁制度的建立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第二,内阁制度的建立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必然要求。

内阁制度是专业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础是小农经济。也就是说,小农经济是内阁制度建立的根源。小农经济的发展要求权力的高度集中,权力的高度集中会推动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以朱棣为代表的封建皇帝会不会主动瓦解小农经济?以驻地为代表的封建皇帝会不会主动放弃专制权力?绝对不会!皇帝是权力的生物,皇帝会尽一切的可能来加强皇权,皇帝会尽一切的可能来保护并发展小农经济。为什么呢?因为皇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因为专制制度和小农经济可以给皇帝带来无穷的利益。

封建社会有三辆马车:一是专制制度,二是小农经济,三是儒家思想。这三个因素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小农经济的存在要求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存在。朱棣设立内阁制度是为了加强专制,加强专制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

第三,内阁制度的建立反映出的是封建制度衰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明王朝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发展进步。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基础。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在中国发展民主科学思想。然而,大明王朝在政治上是通过建立内阁制度强化政治专制,大明王朝在思想上是通过程朱理学强化文化专制。

专制制度的强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是一种落后的制度。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阻碍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就是不符合潮流的,不符合潮流的应该被淘汰。

明成祖朱棣建立的内阁制度是不符合大明王朝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社会潮流的。内阁制度看似是加强了皇权,内阁制度看似是维护了国家统一,但内阁制度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总之,明成祖朱棣想要设立内阁并最终建立内阁制度的根本原因是要强化皇权。在作为皇帝的朱棣看来,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加强皇帝的权威。朱棣认为皇帝权威的加强可以让国家顺利的发展,但事实是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大明王朝开始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如果社会转型成功,那么中国就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然而,以专制制度的强化为表现的落后的封建制度却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内阁制度的建立强化了皇权,皇权的强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缓慢导致中国逐渐陷入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历史纬度


明朝内阁制度的诞生并非是朱棣首创。它的首创者乃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建立之初,其行政模式还是延续了元朝的体制。但朱元璋在经历了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原中书省的权利分散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从朱元璋开始起,六部百司的政务直接由皇帝掌管,也就是说此时原本的宰相职权由皇帝兼任了。但也可能是朱元璋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了,所以不久后朱元璋又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这四处大学士实际上就是内阁的雏形。但此时的内阁不具备实权,他们大多都是皇帝的顾问,原本的宰相职权还是由皇帝兼任。

朱棣靖难之役胜利后,成功上位当上了明朝的皇帝。此时朱棣雄心勃勃的想要做出一番功绩。实际上朱棣和朱元璋非常的相像,尤其在性格方面。所以朱棣对于朱元璋废除丞相的行为并没有反对,反而是非常认同的。并且朱棣也同样认为,皇帝就应该是乾纲独断的。他也不希望臣子来分散自己的权利。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的这种行为,朱棣是一百个赞成。朱棣也同样非常迷恋这种大权独揽的感觉。但不久后朱棣就开始觉得不方便了。

朱棣在当上皇帝后,一直致力对对蒙古的用兵政策之上。朱棣不断的亲征让他无法向朱元璋那样总揽政事,而且很多政务对于朱棣来说非常的麻烦,会影响到他的亲征,甚至是因为征战而导致处理不及时。所以朱棣就需要一个可以辅助他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内阁。朱棣此时又找伴侣朱元璋的内阁制度加以应用。不同于朱元璋的是,朱棣并没有把内阁当成一个顾问团,而是赋予了内阁参预机务的权利。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内阁才算成立。也不再是朱元璋时期的样子货。

虽然朱棣赋予了内阁实际权力,但朱棣时期的内阁权利和最初宰相的权利也是天差地别的。明朝初期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朱棣内阁时期,决策权被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了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也就是说朱棣时期的内阁,权利实际上只有明朝初期宰相三分之一的权利。史料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说白了朱棣时期的内阁虽有权利,但也只是相当于皇帝的助手,并非一个国家权力机构。

内阁真正开始掌握实际权力是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后来一步步发展之道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修道不理政事,把所有政务交给了内阁首辅严嵩管理后,此时内阁权利才可以媲美明初时期的宰相权利。而到了万历年间,内阁权利真正发展到了顶峰。张居正时期改革,整个明朝的政治枢纽就是内阁,所有国家大事小情皆有内阁处理。当时张居正的地位就好像现在的英国首相差不了多少。国王也只不过是一个样子货而已。但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掌权,他推翻了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明朝内阁也再度把权利交还了皇帝,虽然走下了巅峰,但此时内阁已经是明朝的一个权利机构。相对于朱棣时期,权利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内阁制度设立的最初功能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公务,相当于秘书机构,只是后期皇帝懒政,很多事情就交由内阁处理,内阁才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历史同尘


朱棣为什么想要设立内阁制度?因为政务需要。作为中央集权的皇帝,全国上下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这些都需要皇帝批示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批阅奏折这种事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光靠皇帝一个人处理,真的可以把皇帝给累死。所以历朝历代虽然名义上是皇帝总揽一切大权,所有事都要经过皇帝批准。但是日常政务的有很多并不是直接交给皇帝批示的,会先经过丞相之手处理,筛选,不是特别重要的事物,丞相是可以自己拿主意,拍板的,重要事情再递交皇帝。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皇帝的工作量。 但是这种制度会导致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考虑到这一点,精力过人的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把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可惜不是每个皇帝都像他那么精力过人。到朱棣当政,自己处理政务负担太大。又不能设丞相。于是便设立了内阁制度。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提出各项事务的应对方案,报于皇帝,皇帝不用事事自己拿主意,只需要看看内阁的方案自己满不满意就行了。这样便有效减轻了皇帝的负担。同时又能避免相权过大的问题。


虎说拔刀莫回头


建立内阁是因为为了减少压力以及使决策不过分错误。朱棣为了近一步减少压力,成立了内阁。设立内阁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内阁成员不再是宰相,没有决策权,专门为皇帝出谋划策。

内阁制的成立时间

内阁制是公元1402年,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大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制就应运而生。

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代收外臣的奏折并作出处理意见,然后交给皇帝n拍板(批红),皇帝拍板后把奏折发还内阁,内阁再分发给各有关部门处理问题。

设立内阁减小了皇帝的工作量,并且可以使政府部门在出现不称职的皇帝的时候保持基本运转。内阁本来由皇帝设立,本身也是站在皇帝一边的。

内阁权力的逐渐扩大

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明成祖朱棣建立内阁,由皇帝直接管理政务,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说白了就是由内阁整理汇总各地报上来的事物,报给皇帝审批。然后在分发给各地。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决策权。(内阁初期)


左史右经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流趋势,是皇权不断得到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地到完善的过程。明朝的内阁制,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节时的产物,是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完善中央集权制而设立的。内阁制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之后,皇帝为了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而提出的,后来,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了内阁制。因此,想要知道朱棣为何设立内阁制,就必须知道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制。

明初丞相制的确立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沿袭元代官制,分为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负责军事和监察职能,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中书省集决策权、议政权、行政权为一体。朱元璋为了限制中书省的权力,以徐达、李善长分别为左右丞相。徐达是一介武夫,并没有什么治理天下的能力,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牵制李善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敏感地认识到,李善长在朝时间太久,权力太大,在朝中颇有结党营私之嫌。于是,朱元璋在李善长退休之后用胡惟庸代替了李善长的位置。

本来,宰相制度是为了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但是到了明朝初期,宰相的权力实在太大了。中书省宰相直接统辖六部,导致六部的臣子都唯丞相马首是瞻,这就严重地损害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刚开始,朱元璋还是很看好胡惟庸的。他开始以为,胡惟庸比较年轻,在朝中的基础不牢固,因此才放心把朝中大权交给他。但是,胡惟庸并没有朱元璋想象的那样老实,胡惟庸不仅贪婪成性,而且极具野心。胡惟庸当上丞相之后,在朝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党羽,使他们听命于自己。

十二年九月,占城来贡,惟庸等不以闻。中官出见之,入奏。帝怒,敕责省臣。惟庸及广洋顿首谢罪,而微委其咎于礼部,部臣又委之中书。帝益怒,尽囚诸臣,穷诘主者。未几,赐广洋死,广洋妾陈氏从死。帝询之,乃入官陈知县女也。大怒曰:「没官妇女,止给功臣家。文臣何以得给?」乃敕法司取勘。于是惟庸及六部堂属咸当坐罪。明年正月,涂节遂上变,告惟庸。———《明史》

丞相制的废除

胡惟庸的野心逐渐膨胀,渐渐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了。胡惟庸把持朝政期间,大明朝大小官员的奏章,都要经过胡惟庸的筛选才能送到朱元璋手中,使得上情不能下达。朱元璋为了测试胡惟庸的野心,故意出京并且放权给他,命他坐镇京城处理政务。胡惟庸以为这是朱元璋太信任他了,于是朱元璋外出期间,胡惟庸直接统辖百官,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朱元璋在朝中耳目众多,胡惟庸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朱元璋手中,他只是洞若观火地看着胡惟庸能掀起什么大浪。胡惟庸对刘伯温恨之入骨,刘伯温告老还乡之后生了重病,朱元璋令太医给刘伯温瞧病。胡惟庸利用太医瞧病的机会,对刘伯温动了歪脑筋,最终,刘伯温被胡惟庸下毒杀害了。刘伯温的去世,给朱元璋很大打击,从此,朱元璋暗自下决心要铲除胡惟庸。

胡惟庸利用自己在朝中的权势,广结朋党,居然有了谋反的念头。胡惟庸上表声称自己家出现了祥瑞,邀请朱元璋前去观看。朱元璋并没有多想就前去观看祥瑞,走到半道,突然一个太监哭喊着拦住了他,太监告诉朱元璋千万不要去胡惟庸家,胡惟庸已经最好了谋反的准备。朱元璋命人前去调查,果然,胡惟庸家里尘土飞扬,四处藏着伏兵。这件事真的吓坏了朱元璋,他万万没有想到,胡惟庸居然如此胆大竟然有造反的想法。于是,胡惟庸被抄家灭门,胡惟庸在朝中的党羽三万多人都没有幸免,这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胡惟庸案”。

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至十八年,李存义为人首告,免死,安置崇明。十九年十月,林贤狱成,惟庸通倭事始著。二十一年,蓝玉征沙漠,获封绩,善长不以奏。至二十三年五月,事发,捕绩下吏,讯得其状,逆谋益大著。会善长家奴卢仲谦首善长与惟庸往来状,而陆仲亨家奴封帖木亦首仲亨及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惟庸共谋不轨。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乃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明史》

内阁制前身“殿阁大学士”的确立

经此一劫,朱元璋下定决心要废除丞相制度。他下令,谁也不许提设立丞相的事,否则处以极刑,以后的君王也不能再设立丞相,从此,宰相制度完全被废除。宰相制度的废除,并非只是李善长和胡惟庸那么简单。它所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央集权制的逐渐完善。朱元璋为什么会废除丞相制度呢?是因为丞相权利的增大,不可避免地挑战了皇权,影响了皇帝的权威。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史》

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的权力极大地增加,全国的决策权、议政权、执行权都集中在朱元璋一人身上。虽然解决了胡惟庸把持朝政期间,上情不能下达的隐患,但是,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几百个奏章,整个大明朝大小官吏的奏章都要他过目,他发现自己处理问题的效率越来越低了。于是,朱元璋委任翰林院的儒生来帮助他处理这些文件,成立了“殿阁大学士”制度。殿阁大学士制就是内阁制的前身,但是此时的殿阁大学士,只能处理一些地方上的文件,没有议政权。

内阁制的确立

朱棣通过“靖难之变”登上帝位之后,立即组建了“内阁制度”来帮助他处理朝政。朱棣赋予内阁议政权,此时的内阁制度和宰相制度有根本的区别,内阁大学士没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他的职能只能是议政,也就是跟皇帝讨论政务。

朱棣为什么要设立内阁呢?

1.加强皇权,削弱臣权

明朝以前,历朝历代都设有丞相的官职。丞相官职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到秦始皇沿袭相邦制度,再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随着历史的变迁,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大,到最后和皇权对立成为矛盾体。明朝废除宰相并非只是朱元璋的性格所致,而且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君王为了加强皇权的至高无上,觉不允许有臣子统领百官,凌驾于皇权之上。因此,朱元璋废除宰相以及朱棣设立内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皇帝直接统领百官,以起到加上皇权,削弱臣权的作用。

2.提高处理朝政的效率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之后,朱元璋亲自管辖六部,这就使皇帝的工作量变得太大。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曾经在八天之内处理奏章1660本,处理朝政三千多件。皇帝一天要处理成百上千的文件,人人都不是铁打的,这效率能好到哪里去呢?朱元璋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先叫一批不懂朝政的儒生来处理一些文件,后来设立了殿阁大学士的官职,以此来提高处理朝政的效率。但是,这些儒生不懂朝政,虽然可以避免结党营私,但是也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因此,朱棣一朝,开始初创内阁制度,有皇帝直接任命官员成为皇帝的咨询师,提高处理朝政的效率。

3.为了下情上达,不受权臣蒙骗

宰相制度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容易一手遮天,横插在皇帝与百官之间,堵塞圣听,导致下情不能上达,皇帝很容易受到宰相的蒙骗。胡惟庸就曾经扣押了很多百官的奏章,他把对自己不利的折子全部扣押,送给皇帝的都是自己挑选之后的折子。

朱棣设立内阁制度也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朱棣与朱元璋一样敏感,他很怕臣子蒙骗自己,朝中有人一手遮天。因此,他设立没有实际权力的内阁,以便自己直接统领百官,百官的上奏也可以直达皇帝。

中国古代历史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过程,到了明代,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得决策权、议政权、执行权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皇权越来越至高无上。但是,它也有着天生的缺陷,随着历史的变迁,内阁逐渐成为皇帝私人的秘书,渐渐失去了智囊的作用,只能唯皇帝是从。如果有明君,朝廷通过内阁或许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如果碌碌无为的君王在朝,便会越发的独断专行,使朝廷成为皇帝私人的财产。


我是一观澜,一个用心写作的历史爱好者,我会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位读者,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支持我!


一观澜


设立内阁是为了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下令废除了丞相职位。这样的话丞相下面的吏、户、礼、兵、刑、工就隶属于皇帝,并且宣布这是定制,从此以后丞相制被永远废除。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达到了高度集中的目的。这也就导致了国家事务必定事必亲躬。每天要处理的文书就有二百多件。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是将它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的,且最开始的时候内阁里面的官员都是官位比较低的。但是为了防止地位上升威胁皇权,又以司礼监太监进行牵制,这也导致了明朝宦官乱政。甚至在一段时间宦官控制了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呲牙哼


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以前,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成立内阁以后,皇帝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也就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废中书省和丞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