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仙強“進城”記

“山是石頭山,插在雲裡面;田是臥牛田,掛在半山間。”這是過去宕昌縣兩河口鎮山背、羅灣兩村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實施,徹底改變了山背、羅灣。

記者來到位於城區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山水雅園小區,只見小孩在院內嬉戲打鬧,老人悠閒的曬著太陽,離小區僅100多米的扶貧車間裡,機器聲響個不停,村民們正伏案操作。

楊仙強“進城”記

“我家是2017年12月從山背村搬遷到城區的。”在扶貧車間記者見到了正在加工手套的楊仙強。

楊仙強一家4口,是山背村的第一批搬遷戶,丈夫豆比學平時主要在山上務農,閒暇時進城打工,兩個孩子分別就讀於縣職業中學和實驗中學。

每天在騰達實業宕昌扶貧車間上班8個小時,中午、下午按時回家給孩子做飯,雖然也比較辛苦,但在扶貧車間工作的楊仙強每個月能拿到1200多元的工資,有時候按計件工資還能到2000元以上。

楊仙強“進城”記

“比起以前在山背村,現在的生活真是好了太多。”楊仙強說,“山上的苦日子真把人過怕了,看病難、孩子上學難,住房條件差,生活條件落後。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只能靠種莊稼,一年下來收入也只有1萬多元,只能夠勉強維持家用。”

“我母親患病多年,每到冬季病情就容易復發,由於進城路途遙遠、道路顛簸,所以每次下山看病就成了難事,母親暈車,病情輕的時候,她都選擇扛著。”說起以前的日子,楊仙強直搖頭。

山背村坐落在高半山地區,曾經和鄰村羅灣村皆為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基礎設施滯後,生存環境惡劣,群眾思想守舊,文明程度較低。

楊仙強“進城”記

2017年,省政府辦公廳聯繫幫扶兩河口鎮山背、羅灣等6個貧困村,在經過多次調研和論證後,作出了“山背羅灣易地扶貧搬遷”這一重大決定,從此村民們告別了昔日破舊昏暗的土坯房,在城區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樓房。

“搬到縣城後,生活環境變好了,孩子們上學、老人看病就醫方便多了。”談起搬遷後的生活變化,楊仙強說,現在和丈夫通過務工、種莊稼,再加上合作社的分紅,家裡每年也能落個3萬多元。

“真是越來越好了!”

據瞭解,通過政府扶持資金入股到合作社,去年楊仙強一家得到了2248元的現金分紅和20籃雞蛋實物分紅。

疫情期間,車間實行輪班制,工人們分批次上崗。楊仙強下午休息,她準備上山去幫豆比學幹農活。

“現在回村的路又寬又大。”楊仙強說。

跟隨楊仙強,在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後,記者來到了山背村。

春光正好。田間地頭,村民們回村春耕備耕的身影隨處可見。楊仙強和幾位村民簡單聊了幾句後,便去了自家的生產週轉用房裡,換上了平時勞動的衣服,背起揹簍,拿上農具,走向了農田。

楊仙強“進城”記

“家裡一共有5畝多地,每年都會種植玉米、小麥、土豆和一些時令蔬菜,這兩天主要給菜地和花椒樹苗鬆一下土。我們還種了辣椒,辣椒苗和化肥都是政府免費提供的。”豆比學告訴記者,等忙完農活他還要回縣城務工。

“生活這麼好,離不開黨的好政策,沒有易地搬遷,我們就不會這麼快脫貧。”楊仙強感嘆道。

據瞭解,山背村全村105戶已全部搬遷到了縣城安置點,於去年年底實現了整村脫貧。

楊仙強“進城”記

(記者/王坤 王芳 韓縣銀)


楊仙強“進城”記

編 輯丨楊豔玲

審 核丨劉桂君

監 制丨苟春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