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自古有之,原來古人這樣打廣告

走在大街小巷,到處能看到張貼的各類小廣告,將乾乾淨淨的牆壁、電線杆等,弄得斑斑駁駁,使人感到很討厭。這類小廣告,古人稱為“招貼”,也到處亂貼,招人厭惡。因此,過去商店或住宅外,粉刷雪白的牆上都寫著或刷上四個大字:“招貼即扯。”現在到較邊遠的市鎮走走,或許在高牆上還能見到這四個字。

招貼,也稱招子,指貼在牆上的廣告。其內容繁雜,諸如店鋪開張、空屋招租、江湖醫生招攬生意乃至僱傭尋人等應有盡有。招子,有印刷品,也有手寫的。紙面一般不很大,最大的不過對開報紙大小,通常如信紙大小。

廣告自古有之,原來古人這樣打廣告

招貼起於何時,尚不清楚,大概宋明時期已十分流行。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常有提及。例如尋人是急事,往往寫就便到處張貼。明代阮大鋮撰傳奇《燕子箋•誤認》中寫:

尋姐姐不見時,作速寫下招子,沿途粘貼。

作速,即趕緊的意思,可見寫招子尋人,貼的不少。再如,馮夢龍撰《警世通言》之五,有一段也是寫尋人的事情:

王氏生下一個孩子,小名喜兒,方才六歲,跟鄰家舍兒出去看神會,夜晚不回。夫妻兩個煩惱,出了一張招子,街坊上叫了數日,全無影響。

出了一張招子,也就是貼出尋人廣告,並不等於只貼了一張。

也有尋失物的。如明人唐志契《繪事微言》記興化李桐公失謝樗(仙畫)一軸,曾貼招字,酬報信者五十兩。

宋明時期,招子內容不同,寫法是不一樣的。

由於紙質東西不易保存,往往又遭到隨貼隨扯的情況,至今很少發現實物。可喜的是1983年至1984年,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在額濟納旗的黑城遺址發掘時,出土的大量紙質文書中,發現一件元代小商人招攬生意的小廣告。紙面長12.1釐米,寬7.9釐米,行體墨書,行文六字句,還帶押韻。錄文如下:

謹請賢良

製造諸般品味 簿海饅頭錦妝

請君來日試嘗 伏望仁兄早降  

今月初六至初八日小可人馬二

這是一份典型的買賣招貼。有人稱這件文書是請柬,因為有“謹請”、“早降”字樣。似乎不能這樣認為。“謹請賢良”是向顧客廣泛打招呼,用辭尊重,其意就同今日所說的“謹請各位先生注意”相近。這是一爿吃食小鋪招攬生意的廣告,大概該店饅頭做得好,所以格外加以宣傳。頭二句是說,本店食品多樣,聞名遐邇的饅頭製作精美。薄(簿字系寫招貼的人筆誤)海,有海內、四海之意。後兩句,便是請早早到小鋪來品嚐。一則小廣告中,把顧客尊稱為“賢良”、“君”、“仁兄”,也真是“禮”到了。至於“早降”可能是為了押韻,沒有寫成“早早光臨”。用“降”字有點生硬,也可能是當地說法,好在不是什麼大文章,一般用字用詞不怎樣講究。現在的廣告用辭,只要新鮮出奇,不是也有一些很勉強、甚至出格的詞句嗎?

“小可”是宋元時期民間的一種自稱的謙辭,比較口語化,在元曲中是常見的,如“小可某某人氏,幾口家屬”。元曲《燕青博魚》中,就有“小可汴梁人氏,叫做燕和,嫡親的三口兒家屬”的自我介紹。黑城遺址出土的招貼上,署名為“小可人馬二”,是當時店主的自稱謙辭。

招貼上的言辭,一般都十分通俗,幾乎全是口語。當然,其中也不乏吸引人的誇張字句,如“薄海饅頭錦妝”,完全是自賣自誇的語氣了。

黑城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421米,南北長374米,是座小城。大概城裡的幾家買賣,住戶大都清楚,所以小可人馬二寫的招貼,既不寫鋪名(也許沒有店鋪名號),也沒有地址。或者只張貼在店鋪門首和近處,就沒有必要寫上店名和地址了。

古時尋人所寫招貼,有稱零丁。這種做法,起自漢代。漢人戴良尋父,沿街張貼尋父告示,還同時擊響鉦鈴之類,引起路人注意。鉦有柄,形似鍾,又稱零丁,以後改用擊鑼。後世遂以尋失家人所貼招子也稱零丁。如清人黃宗羲萬里尋兄,曾裂紙數千作零丁,繕寫其兄籍貫、住址、年齡、面貌,“所過之處,輒榜之宮觀街市間”。朱彝尊為陸寅尋父,也寫過零丁。

◎本文摘自《看得見的古人生活》,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