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个多月前的时候,我一度非常看好瑞幸。
原因无他,当疫情在国内爆发,导致大批餐饮行业品牌不得不选择关门停业的时候,瑞幸却逆势而为,推出了“在医院投放无人咖啡机”的活动。
为此我感到很兴奋,写了《星巴克没想到:因为疫情,自己要被瑞幸赶出中国了》这篇文章。毕竟如果瑞幸真的顺利布局国内各大医院,而疫情又必将导致国民消费水平下滑,像是星巴克那种地方就很难经常去了……
于是瑞幸就可以获得重大机遇,甚至将星巴克的市场份额都抢过来。(为此还被很多人喷是水军,可瑞幸至今也没给我一毛钱)
然而到了今天,我突然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如果瑞幸继续“跑偏了”的话,那么恐怕距离完蛋也为时不远了!
想卖数码产品?这是瑞幸当前该有的定位吗
众所周知,瑞幸最初的名字是“瑞幸咖啡”。而新用户注册就免费喝咖啡、邀请好友加入也可以喝咖啡等营销策略,为它如今大约4000万用户的数据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夸张的说,瑞幸真是用钱砸出来的市场,也难怪让星巴克都感到压力,不得不为了应对瑞幸的挑战,推出了啡快跟专星送功能——放在过去,你想都不要想。
但正因为瑞幸主打烧钱模式,让用户可以廉价喝咖啡,那么自然而然会给大家一种印象:
瑞幸走的是大众实惠路线。
也就是说,我只需要十几块钱甚至几块钱,就能喝到“名义上”(使用材料基本相同)跟星巴克同等级别的咖啡饮品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使用瑞幸时的潜意识必然是“我不需要在这里花什么钱”。
因此,当瑞幸前段时间推出一个所谓的“潮品”功能时,我就已经感到有一丝不妙。
但毕竟当时卖的都是咖啡杯之类商品,勉强还可以算是效仿星巴克。而且咖啡杯之类的玩意儿吧,至少也是跟“饮品”关联在一起的。非要说也没啥大毛病。
只是星巴克敢于推出咖啡杯,原因在于它已经有着多年知名度和品牌溢价,所以它可以任性。
瑞幸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都不太可能达到星巴克级别的品牌溢价。
本着严谨态度,我还专门看了一眼瑞幸的杯子到底卖得怎样。
一个据说是“卖出1000套以上”的商品,评论却寥寥无几,敷衍得令人心疼。
我在此不想吐槽瑞幸官方在“刷评论”方面的偷懒。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瑞幸当前并不能依靠销售所谓潮品来创收。
与其投入成本做潮品,不如继续通过低价路线挖掘更多用户,然后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变现。
可现在瑞幸在干什么?
非但没有意识到“潮品”这玩意根本没用,反而大张旗鼓地搞起更多东西,连数码都做了?!(防疫用品就更加懒得吐槽了)
没错,瑞幸卖潮品跟卖咖啡走了同样的模式,都开始尝试玩低价优惠。也许喜欢贪便宜的用户因此会产生兴趣。
但做过电商的人应该知道,如果你打着“自营”旗号的话,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仓库安放库存,并且要对所有的商品质量负责。
尤其是数码产品嘛……就算你是APPLE的,但也不妨查查每年这个牌子投诉率有多高。真要用户买完之后出现问题,是找你瑞幸算账呢?还是找库克呢?
如此一来,你是不是还得雇用更多的客服来应付扯皮事,或者干脆再请一些人专门管售后?
看这里,某个充电盒据说卖掉了1600套以上,还是“售罄”状态。
那么热门,那么抢手,那么受欢迎……
评论就12条。
至于什么每天限量秒杀云云,假设真的每天有很多用户贪便宜过来刷,那瑞幸要不要购买更大的服务器去承载刷新量,是不是还得再多招几个程序员?
线下仓库也得准备吧?还得找人专门去对接各路厂家吧?又要分出一批人来做商品策划吧?
显然,瑞幸的运作成本将大幅度提升。
而这跟它原本走“低成本运作路线”的风格相悖。
别忘记,瑞幸的店铺分为好几个规格,而大多数设置在写字楼、综合体里面的店铺往往就是一个外卖摊子,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门面成本,也是我很赞赏的一点。
毕竟隔壁星巴克之所以卖得贵,很大一部分成本是用在店面上了。这也是我不太明白那些去星巴克点外卖的人究竟何种心态的原因:买大神卡喝KFC不香吗?
言归正传。瑞幸现在的潮品,等同于在餐饮基础上,又硬生生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我们打个比方,知乎是一个主要做问答的平台,但现在知乎突然说他们的新款网游要上线了,还准备找渣渣辉代言,欢迎知乎用户们积极响应……
你是觉得它有病呢?还是它有病呢?还是它有病呢?
诚然,瑞幸可能觉得做新零售是一种好的机遇,毕竟同样走低价路线的拼多多在被人骂了几年之后,现在市值已经无人能够小觑。
但拼多多的发展方向自始至终并没有偏离,而瑞幸不同。
商业领域有一个帕卡德定律:一家卓越的公司之所以会消亡,往往因为机遇太多,而不是没有机遇。
瑞幸现在是否卓越姑且不论,可它的运作思路已经看到了迹象哦……
无人咖啡机推广进度到底如何?瑞幸真的在用心吗?
开头就说,我之前看好瑞幸的原因在于它的无人售卖机“瑞划算”。
毕竟利用疫情这一机遇打进公共医院的蓝海市场,这可能是众多无人零售品牌做梦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我自己有个时期每月都要去医院抽血检查,当时就为了图省事会在医院内设置的自动售货机上购买明显价格比外面贵的矿泉水喝。
连里面的罐装咖啡都贵得要死。
如果有瑞幸,我可能会乐意选择。很多人也应该会乐意选择。
为了写今天这篇文章,我专门查了下瑞幸公众号发布的信息:
这是3月3日瑞幸发布的结果。武汉覆盖率较高,除了两家应该关门的方舱医院之外,其他的瑞划算应该是得到保留了。
除此之外也就是北京两家,没了。
现在已经是3月28日。可瑞幸再没有继续公布后来又顺利入驻了哪些医院。
怎么着,不搞了?
难道说现在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之后,瑞幸就认为这次推广期已经结束,所以没必要继续耗费人力物力进军医院吗?
中国可是有1万+的公立医院和2万+的民营医院啊。而且只要我们还没达到人人都能长生不老的地步,那么医院永远不会缺少客流,绝对没有淡季旺季之分。
市场规模庞大而持久,很多品牌想进都进不去。瑞幸既然在武汉已经成功覆盖如此多的医院,证明医院还是欢迎瑞幸入驻的,那又有什么理由不乘胜追击,大规模全国覆盖呢?
我想了半天,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你们的精力……都用在卖数码产品上了吧?
也难怪,搞新零售电商这玩意可是非常耗费人力物力时间的呢。
再加上最近美股崩盘,川总上天,估计想从美国股民那薅羊毛的难度也提升了。
本就不多的经费用在了其他方向,哪有空再去管“区区医院”,是吧?
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放过了啊……
还是那句话:想要用好注册量,做社交更简单
瑞幸之所以要开始卖东西,本质上的逻辑很好理解:我有4000万用户了,哪怕其中有1%的人愿意在我这儿购物,那也能赚不少钱,把补贴出去的成本弄回来。
但前面我已经解释过,瑞幸并不是一个适合做电商的品牌。这不光大大提升它的运作成本,也改变了整个品牌的发展方向。
但千万级的真实用户量摆在这儿,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前段时间,我写过文章《如果瑞幸也玩社交:让星巴克无法复制,让陌陌无路可走》,分析为什么在现有情况下,瑞幸非常适合做社交(这里不是说微信、QQ、微博那种,而是陌陌、SOUL等形式的社交)。
原文就不贴过来了,大概的内容是这样:
1.瑞幸用户的性别比例相当平衡,这跟当前陌陌等社交APP男多女少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2.喜欢喝咖啡(或者小鹿茶)就代表了用户存在一定共性,便于打开话匣子。
3.通过第一次免费赠送(以后需要花钱购买咖啡交友券)咖啡给对方的形式开启聊天,很好融入瑞幸特征,不改变现有格局。
4.可以根据写字楼、小区、高校做群社交,便于开展推广活动。
5.由于瑞幸最初大量通过熟人社交形式引流,因此用户综合素质会比一般社交APP要高。
有意思的是,我当时设计了一下做社交界面是怎样子:
用社交替换的,恰恰就是“潮品”。
这不巧了吗?
显然比起现在大张旗鼓做新零售电商,我的建议会更加经济实惠,更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不影响瑞幸一直以来的运营思路。
试想,光是一个“咖啡交友券”,搭配什么校花啦、白领丽人啦、硬汉男神啦之类的用户每天在附近的TA当中活跃。
这跟美女直播刷火箭其实是一个原理哦。
总而言之,我对瑞幸现在的发展思路感到悲观。
虽然就算这家牌子倒闭了,大股东们的资本也能碾压几万个我。但作为一家本身有潜力成为中国第一咖啡(甚至茶饮)品牌的公司,如果瑞幸在这种时候跑错了方向,未免有些可惜。
而瑞幸若是倒了,星巴克又将恢复过去那趾高气昂,让用户喊自己“爸爸”的年代,让人别无选择。
当然了,公司是他们的。
我也只是碎碎念罢了……
閱讀更多 三叔侃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