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擔心被傷害,有錯嗎?”年輕女教師的話,道出多少辛酸

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自己孩子沒學到本領或行為習慣不好,就是老師沒有教好。有些家長不僅質疑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質疑教師的道德水平,導致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對一線教師不太友好的輿論氛圍。

客觀而言,教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確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態度不嚴謹,一定會影響學生的知識水平。但在孩子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上,教師的作用非常有限,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家長。


“我只是擔心被傷害,有錯嗎?”年輕女教師的話,道出多少辛酸

01

林老師是一位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輕教師,剛到單位上班就被安排接了初三年級某班。該班原授課老師在開學前以身體不適為由向學校提出了崗位調整申請。

開始林老師很是不理解:學校為何安排她這樣一個沒有經驗的年輕教師帶初三?雖然學校給出的理由是“年輕有激情,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且精力充沛,可以較好地完成初三繁雜的教學任務”,但她的內心仍然相當牴觸。可她又無法拒絕學校的工作安排,只得接手這個初三班級。

大概因為是新老師,學生有新鮮感,開學頭一個月時間,班級狀態良好,大多數學生上課都在聽講。然而好日子很快就被班上的幾個學生給終結了,幾乎每節課,她都要花些時間在管理班級紀律上,嚴重影響了她的教學進度,也讓她與少數同學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我只是擔心被傷害,有錯嗎?”年輕女教師的話,道出多少辛酸

有一天,她如往常一樣上課,坐在後排的幾個學生,發呆的發呆,睡覺的睡覺,看小說的看小說。可令她無法接受的是,有兩個學生毫無顧忌地聊天,聲音大到周邊的學生都聽得清清楚楚。林老師實在看不下去就嚴厲斥責了這兩個同學,沒想到他們不高興了,他們犟著脖子,等老師轉過背,又大聲說著話,根本就沒把她放在眼裡。

之後這種情況愈來愈嚴重,“學生與老師對抗”的次數越來越多,林老師不堪其擾,她在辦公室抱怨:“每天上課都心驚膽戰,太辛苦了”。同事們一邊安慰,一邊說出實情。原來前任老師就是這樣被學生給氣走的,學校找不到其他老師接任,只得安排不瞭解情況的新老師接手。

“我只是擔心被傷害,有錯嗎?”年輕女教師的話,道出多少辛酸

得知實情,林老師與學校管理層溝通,希望被調整崗位。校方沒有采納她的意見,認為她應該想辦法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而不是逃避。得知林老師有“放棄”的打算,班上一些學生的家長也對她發出了指責的聲音。

“我只是擔心被傷害,有錯嗎?”她很痛苦地說,“我很怕那些學生,但我又能怎麼辦?” 年輕女教師的話,道出多少辛酸。

02

現實中與林老師有類似經歷的教師不在少數,他們或是因為被學校安排接手“問題班級”,或是因為所帶班級本身就有好幾個“難對付的刺頭”,於是在教學管理上經常遭遇挫折,嚴重的,還在與學生髮生的衝突中受到傷害。

“我只是擔心被傷害,有錯嗎?”年輕女教師的話,道出多少辛酸

擔任“問題班級”的老師,意味著不僅要能很好地應對個別學生的“搗亂”,也要有能力保證教學質量,否則一定會遭受來自其他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指責。所以他們的心理壓力很大。特別是那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他們沒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教學經驗,難以在“問題班級”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

從新教師的角度看,學校應該關心新教師,不應該把“問題班級”交給他們;但從學校的角度看,瞭解情況的老教師不願接手,他們只能安排新教師。我們無意評價學校的工作安排,不過我們知道,學生的管理,從來都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它需要老師、學校、家長三方的協同合作。

“我只是擔心被傷害,有錯嗎?”年輕女教師的話,道出多少辛酸

在45分鐘的課堂上,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只要有一兩個學生肆意破壞課堂紀律,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社會賦予老師的管教方式非常有限,僅憑批評教育,難以讓學生“回心轉意”。要想讓學生有所畏懼,不敢再破壞課堂紀律,顯然需要學校和家長的介入。

校方要賦予老師一定的懲戒權限,做老師堅強的後盾。如果老師經驗不足,校方應提供管理方面的幫助,必要時,學校領導可以直接與學生、學生家長對話,不能把管教學生的重擔全部壓在老師身上。

家長要信任老師和學校,不能只聽信孩子的片面之詞,總以為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欺負而對老師、學校進行各種指責。正確的操作是,家長要與孩子的班主任或授課老師保持一定頻率的溝通,一邊瞭解孩子學習情況,一邊提升自己的管教水平。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家長不要情緒失控式地對孩子亂髮脾氣,也不要不顧一切地保全孩子,而是要以科學的態度引導孩子。

對老師來說,幾年一屆的學生,只是他們人生中的過客。但對家長來說,孩子是自己一輩子的牽掛。因此,配合老師管好孩子,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