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客地圖帝
導語:
1911年,武昌一聲槍響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貌似強大實際已經虛弱的大清朝轟然倒下。大清此時無力迴天,各省紛紛宣告獨立。但是大清未必不能退到關外,陝西一帶,建立象北元,南明這樣的割據政權。但是歷史上清朝為什麼沒有這樣幹呢?
首先是猶豫腐敗的大清王公貴族,沒有這樣的明智之士。他們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漢族士紳地主階級代理人袁世凱。期待北洋軍事政治集團可以鎮壓革命,恢復大清統治。此時太阿倒戈,少數民族統治的缺陷終於爆發。袁世凱終於在大清最虛弱的時候,圖窮匕現逼迫宣統帝退位。清朝長期喪失軍權的惡果,徹底埋葬了大清想建立西清,北清的幻想。
一,太平天國起義,使湘軍,淮軍成為漢族地主掌握武裝,清朝開始喪失軍權。
俗話說的好,槍桿子出政權。一個政權如果沒有武力維護,它的統治是堅持不下去的。到了清朝末年,腐敗的八旗軍,綠營根本沒有戰鬥力。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迅速擊潰了清朝武力根基八旗軍和綠營兵。清朝統治者無奈徵發漢族民兵武裝鎮壓起義。
以是漢族士紳官員曾國藩訓練出了湘軍,李鴻章訓練出了淮軍。這兩支漢族地主武裝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在清朝內部扎進了兩個釘子,逐漸在清朝軍政兩方培植了勢力。清朝開始初步喪失了軍權。辛亥武昌起義後,由這兩支軍隊控制省份都宣佈了易幟獨立。
二,建立新軍,對抗湘,淮系統。培養出來北洋集團,成為清朝埋葬人。
因為湘軍,淮軍的勢力膨脹,清朝統治者非常恐懼。以是又另起爐灶創建新軍對抗地方割據。結果是狼未除,又養了頭惡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袁世凱小站練兵後,徹底掌握了北洋新軍。其他各省新軍被革命黨滲透,成為堅定的反清力量。
至此,清朝的武裝力量被漢族地主士紳大官僚集團掌握。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成為中國漢族復興奪權信號槍,全國各省獨立反清。清朝從太后,皇帝到八旗王公貴族,都被起了反心的袁世凱北洋新軍控制。逃也逃不掉,又怎麼可能建立什麼西清,北清。
最後總結:
自湘軍,淮軍,新軍崛起,清朝統治的根本兵權和軍隊,已經全部由中國漢族人掌握。加上清朝八旗子弟腐朽不堪,已經沒有了割據地方的可能和希望。時機一到,漢族地主士紳必然反戈一擊,親手埋葬了腐敗的清朝,腐敗的滿族統治。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5899685608807515"} --}
紅紅火火講歷史
李鴻章曾在兩次上書光緒皇帝的奏摺中,對清末政局描述時,用到一句話:“實為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清廷遇到了怎樣的“大變局”呢?而且,還是數千年未有!
最直觀的“大變局”,便是西方侵略者以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逼迫清廷簽下各種不平等條約。要知道,在清朝之前,中國與外國所有的往來,都是中國占主導地位;如此被動,實在是數千年未有。
西方侵略者扣關,對中國最直接的影響,是思想上的影響。
過去數千年裡,不論哪個王朝的末期,就算統治者再怎麼荒淫無度,只要儒家的“忠君”思想內核還在,這個統治者被趕下臺,很大概率,是他的兄弟子侄們登基,延續過去的統治。
比如說,明朝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後,明朝宗室及舊臣,在南京擁立明神宗朱翊鈞之孫福王朱由崧稱帝,建立了南明,以延續明的統治。除非碰到像滿清、大順農民起義軍等這樣的“完全對立”政權。
清末在思想的劇變,是先進的知識分子,受到了西方民主、科學思潮的影響。
在這一思潮的影響下,作為清廷地主階級對立存在的資產階級,他們所希望的並非是換一個皇帝,而是將皇帝完全趕下去,選舉出一位公認的總統。
於是,在滿清統治下的“薄弱”地方,資產階級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起義。
終於,清廷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的槍聲中,逐漸走向滅亡。第二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佈遜位,中國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皇權統治。
根據《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規定:
溥儀退位之後,仍舊保留尊號,中華民國須以對待國外君主之禮相待;清朝的宗廟社稷永遠奉祀;清帝原有財產,受到民國保護;清帝退位之後,暫居紫禁城,日後擇吉日移居頤和園……
這些條例,無疑告訴全世界:皇帝還在,只不過退休罷了。
而這份優待條件,從根源上堵死了那些想“謀權篡位”的皇室子弟的野心——畢竟,皇帝還沒死,你另起爐灶,你到底幾個意思?
因此,中華民國只需看好溥儀,讓他不要出么蛾子,中國就不會出現“南明”的情況。
另一方面,清朝統治者在入關之初,將所有的“王公貴族”全都圈養在京城,不像明朝那般,分散在各地不允許入京。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那些個有心另起爐灶的王公,他們倒是想立爐灶,可是皇帝退位之後,他們的大本營因為都在京城的緣故,被革命黨人和北洋軍閥給一窩端了,根本起不了爐灶。
因此,在清朝滅亡之後很久,雖然蒙古和西藏等地一直仍尊溥儀為皇帝,可惜,溥儀被死死管控在京城、皇室王公貴族也找不到機會翻盤,只好任由大勢西去。
祗樹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頒佈《退位詔書》,至此從法理上正式結束了清朝的存在。不過皇帝的遜位並不代表所有的滿洲貴族都願意接受帝制的終結,在他們眼中祖宗江山之所以“淪喪”,主要還是因為逆臣袁世凱對南方的綏靖。對比歷史上元朝滅亡後曾有“北元”,明朝滅亡後尚有“南明”,因而部分不甘失敗的守舊勢力開始謀求大清國在西北一隅苟延殘喘,亦即“西清”。
執行這一方略的主要代表人物為多羅特升允,鑲黃旗貴族,時任陝甘總督。看過電視劇《白鹿原》的朋友可能會對劇首的一個情節感到疑惑,當時遠在邊緣農村的“白鹿原”也開始紛紛剪辮子,為什麼在這個時候還有一支清軍聲勢浩大地進攻西安呢?實際上該情節的背景正是多羅特升允試圖迎請隆裕太后和溥儀,並在西北一帶建立起類似“西遼”性質的續命政權——西清。
如果對比今天與清朝的地圖你會發現,西北方向最大的變化在於甘肅省的面積較之前嚴重縮水,也就是說當時陝甘總督的管轄範圍絕不止於今天的陝西與甘肅兩省。事實上,今天的寧夏以及青海的西寧部分在那個時期都屬於甘肅,同時陝甘總督兼任陝西巡撫,其轄區連接新疆與四川,因此清廷對陝甘總督的人選歷來十分慎重。
此時清帝已然退位,但身負滿洲血統的多羅特升允卻一心要做清朝的“耶律大石”,在他的設計中最好的結果是打回京師,復辟大清;退而求其次便是盤踞西北,建立“西清”,繼而與中原地區分庭抗禮。儘管今天看起來這種想法多少有些痴人說夢,但在當時卻是有其一定的可行性的。首先陝甘外連新疆,控制陝甘一帶就等於阻斷了內地同新疆的聯絡,那麼接下來“西清”政權將新疆納入治下便在翻手之間。
其次當地的人口並不像今天這樣稠密,陝甘一帶一直比較混亂,直到左宗棠主政西北才得以平息,因此這片土地是具備潛質的。滿人與西遷之前的遼國人差異不大,因此如果成功的話,不難想象“西清”最後有可能演變為一個地跨中亞的政權。
不可否認多羅特升允對清室的忠心,早在大清尚未覆滅之前,升允就已經著手提升西北的近代化水平。在他的鼓勵下,一大批諸如玻璃廠、製革廠、織布廠等現代工業在陝甘拔地而起,其所創辦的陝西大學堂正是今天西北大學的前身,但可惜的是這種以效忠皇室為目標的努力在歷史大勢面前終究是螳臂擋。溥儀退位後,升允率領四千人的八旗部隊在西北地區攻城拔地,大有扭轉乾坤之勢,而對手則因為準備不足而節節潰敗。
圖-陝甘總督多羅特升允
誠然主政西北多年的升允對當地的情況掌握透徹,調兵遣將更是不在話下,但歷史的車輪終究不可逆轉,在《退位詔書》公告天下之後,八旗軍立刻鬥志全無。與此同時,袁世凱麾下的北洋派系開始大肆反攻,多羅特升允就此敗滅,“西清”政權無果而終。
地圖帝
引言
中國古代史上有許多政權滅亡後,總會有一些不甘心的皇族和大臣努力的復興這個政權,因此元朝亡後有北元,就是因為元順帝不甘心灰溜溜的退出中原,明朝滅亡後有南明政權的存在,明朝朱家子孫不甘心政權轉移到滿洲人手中。以此推之,清王朝滅亡後,也可以憑藉殘餘勢力建立“西清”政權。
所謂的“西清”指的是清朝滅亡後,清皇室成員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一帶建立一個小政權以延續清王朝。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是在中國西部,因此稱為“西清”。一些人認為當時的陝甘總督升允是旗人,忠於清王朝,而且手中掌握著一支強悍的軍隊,完全能夠建立“西清”。事實真是這樣嗎?
北元、南明是在元朝、明朝的龍興之地重新建立的,“西清”所在的陝西、甘肅不是清朝的龍興之地。
北元和南明能夠建立的原因是:這兩個政權是在元朝、明朝起家的地方建立。元朝起家於蒙古,具體是指斡難河一帶,明朝起家於南方,具體說是安徽鳳陽。蒙古和南方作為兩朝的龍興之地,得到了這兩朝統治者的重視,而且龍興之地有諸多的優勢可以憑藉,進而建立新政權。
蒙古作為龍興之地的優勢:
- 元朝在蒙古設置嶺北行省,地位在諸王之上,
- 元朝還遷移各族人民到蒙古,發展當地的經濟文化,
- 元朝相比清朝,更加保守,沒有全面漢化,在蒙古草原上仍然保持著騎射習俗、遊牧習俗。
蒙古設置的嶺北行省地位高,使這的人能受到元朝皇帝的賞賜、重視,也能激發人們的榮譽感,對元朝比較忠心。
蒙古草原雖然有各族人口的遷入,但是蒙古人並沒有被遷入的各族人民同化,蒙古草原上的部眾依然保持著遊牧習俗(在其他地方肯定要被同化,因為這裡是龍興之地),就能夠保持遊牧民族的勇敢、彪悍。蒙古草原主體經濟依然是畜牧業經濟,能夠為蒙古軍隊提供戰馬,這就為後來退到蒙古的北元提供了政治基礎、經濟基礎、軍事基礎和群眾基礎。
明朝定都在南京,後來雖然遷都北京,但是對龍興之地的南方非常重視。比如明朝有兩套政府機構,分別設有六部,其中南京一套,北京設一套,平時以北京的政府機構為主,但是明朝滅亡、北京淪陷後,南京的整套政府機構由備用轉為了正式機構,而且從唐朝以來南方一直是我國的經濟重心,因此明朝滅亡後,南明政權有現成的政府機構和充足的賦稅保證。
“西清”所在的陝西、甘肅一帶不是清朝的龍興之地。陝西、甘肅經濟上非常落後,雖然陝甘總督升允曾經實行一些列發展工業、教育的舉措,但是基礎還是比較薄弱。而且陝西、甘肅一帶生活的都是回民,清王朝對回民一直實行打壓政策,遠的比如乾隆時期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亂,道光時期平定張格爾叛亂,近的比如從1862年開始的陝、甘、寧、青回民大起義,一直到1873年才結束,為了鎮壓這次起義,清政府實行血腥屠殺政策,所以清朝雖然鎮壓了這次起義,但是回民對清王朝非常痛恨。基於此,清王朝僅憑陝甘總督手中的幾支部隊、幾條槍,缺乏必要的群眾基礎和經濟基礎,不可能實現“西清”計劃,清王朝也不會選在這。
那麼清王朝在他的龍興之地能實現復興嗎?也不可能。
清朝的龍興之地在東北,一度時期清政府為了保衛龍興之地,實行“柳條邊”政策,禁止漢人遷到東北,阻礙了東北的開發。後來隨著禁令的鬆弛,許多漢人“闖關東”,東北的漢人不斷增加,清軍再1644年入關時,大批八旗子弟進入中原,隨著八旗兵在各地的駐防,旗人散佈在全國各地,比如陝甘總督升允就是世代生活在西安地區的旗人,這樣就改變了東北人口的比例,而我們知道清朝是一個部族政權,其依靠的力量是八旗人和滿洲人,不信任漢人,當清王朝滅亡的時候,想要在東北老家建立北清,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清朝不相信東北的漢人,東北的漢人也不支持這個政權。
根據剛才我們的分析:因為“西清”不是在龍興之地建立,所以在“人和”這一項上,“西清”遠遠不如“北元”、“南明”。“北元”建立的群眾基礎是蒙古牧民,“南明”建立的群眾基礎是南方的漢人,這兩個政權和普通人民同根同源,容易獲得支持;假設的“西清”是建立在充滿仇恨的回民基礎上,不可能獲得人民的支持,當清王朝存在時,憑藉餘威還可以震懾回民,當清王朝崩潰,回民是不可能支持清王朝的,我們從辛亥革命前後也可也以看到,陝甘總督率領他的軍隊鎮壓陝西的起義,當聽到清帝遜位詔書頒佈,他的軍隊立刻崩潰。
“西清”的所在的陝西、甘肅經濟非常落後,不足以支撐它同袁世凱抗衡,而“北元”憑藉蒙古強大的畜牧業經濟,“南明”憑藉南方發達的經濟都可以和敵人抗衡一段時間。
地理條件不同。就算清王朝想要在甘肅、陝西一帶想要建立“西清”,也沒有進入的途徑。
元朝定都在北京,當朱元璋派的北伐大軍打到北京的時候,元順帝看到不能抵擋,他立刻北撤,進入蒙古草原,因為蒙古草原與北京相鄰。
我們再看一下明朝,清軍在東北,明朝佔據黃河流域和南方地區,當清軍佔領北京的時候,明朝可以向南撤退,退到長江流域,建立南明,與清朝相抗 。
清朝想要退倒甘肅、陝西一帶根本實現不了。辛亥革命後,圍繞在北京旁邊的省份如山西、陝西都發生了革命,紛紛響應武昌起義,外蒙與清朝聯繫鬆散而與俄羅斯親近,內蒙雖然沒有全省響應,但是許多地方也發生起義,這就阻斷了北京通往陝西、甘肅的道路,清王朝的大批宗室和皇帝就到不了陝西和甘肅,在甘肅舉事的升允就缺乏號召力。
因此在“地利”這一項上,“西清”,根本不如“北元”、“南明”有優勢,清帝到不了陝西、甘肅,“西清”就沒有正統性、號召力,僅憑升允根本實現不了。
元——朱元璋,明——多爾袞這兩組矛盾沒有緩和的餘地,而清王朝——袁世凱有緩和的餘地。
朱元璋的家人都是被元朝的暴政活活餓死,因此朱元璋對元朝有刻骨的仇恨。他對即將出徵攻打元大都的將士說了這麼一句話,充分體現了這一心情。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終其一生,朱元璋都對元朝窮追猛打,兩者沒有轉圜的餘地,因此元朝最終滅亡了,蒙古貴族不甘心,又建立北元。
南明曾經拿出600萬兩白銀犒勞清軍,幻想和清軍聯手剿滅農民起義軍,但是清軍實際掌權人多爾袞想要取代明朝,因此對南明窮追猛打,持續20多年,先後剿滅弘光、隆武等政權,最後在1662年,清朝派吳三桂進入緬甸,絞殺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南明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建立新政權,目的就是為了延續明朝。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北元——朱元璋,明——多爾袞是之間是你死我亡的鬥爭,兩者之間只能有一人勝出,因此元朝滅亡後需要建立北元、明朝滅亡後需要建立南明,就是為了延續王朝。
清朝與袁世凱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性相對比較弱。辛亥革命實際上推翻了清王朝,但是直接滅亡清王朝的是袁世凱。袁世凱曾經清王朝中一位能臣,清朝待他不錯,袁世凱先後任職山東巡撫,外務部尚書,兩廣總督,內閣總理大臣。因此袁世凱和清王朝有情分,不至於像元——朱元璋,明——多爾袞之間那樣你死我活。還有一個原因是袁世凱給予清帝和皇室特殊“優待”,並搞了個《優待條例》。
《優待條例》規定:“清帝稱號不變;每年由民國政府給予400萬元;清帝可以居住在皇宮,民國待以外國君主之禮”
從中我們看待民國給予清王朝400萬鉅款,這是一筆鉅款,而且是每年四百萬元,保證了清朝皇室人員的生活,而且清帝可以居住皇宮,保持皇帝的稱號,民國待以君主之禮,儼然一個小朝廷,一個小國家,一個微型政權,這就不需要再建立一個“西清”政權以延續清朝,可以說《優待條例》建立了一個清朝2.0版。難怪孫中山、黃興看到這一條例時,感覺是奇恥大辱。
因此朱元璋對元朝的窮追猛打,多爾袞對明朝的窮追猛打,使得北元和南明建立;清朝小朝廷受到民國優待,民國把清朝小朝廷看做一個國家,那麼清王朝就不需要再建立一個“西清”了,因為還不如“清”2.0版划算了,還沒有“清”2.0版的正統性高,且風險高,划不來。
結語
"北元”、“南明”有人力、有軍隊、有政府機構,就有了建立政權的可能性,同時朱元璋、多爾袞對元、明的打擊,使得"北元”、“南明”必須建立,不然元朝、明朝就徹底滅亡了。
“西清”根本沒有建立的可能性,缺人和、缺地利、缺經濟基礎,同時民國《優待條例》又使清王朝沒有了建立“西清”的必要性,因為“清”仍然存在,“清”仍然活的非常好。
此後雖然有張勳的復辟帝制,但是仍然是在“清”的號召下進行的,根本沒有想著建立一個“西清”,因為根本沒有可能建立,也沒有必要建立。
此後還有溥儀在東北建立的“滿洲國”,這就像我們前面預測,清朝應該回它的龍興之地中興,但同樣我們分析東北已經沒有了“北清”建立的群眾基礎,這個國家是靠日本的刺刀保護,當日本崩潰時,偽滿洲國也就崩塌了。
麒麟閣論史
導讀:其實北元也好南明也罷,都是元朝或明朝主體政權覆滅後的偏安政權或者叫小朝廷。北元是元朝返回故地後延續的政權,而明朝起家的江南在明朝滅亡後擁立弘光帝建立的延續國祚的政權。如果嚴格來說,這兩個延續國祚的小朝廷和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如出一轍。所以無論是北元還是南明,都是在主體政權崩潰後回到故地的一種延續。而清朝顯然不具備這一點:東北老家是日俄爭奪的範圍,再加上張作霖、馮麟閣等等地方實力派清朝基本失去了返回老家建立政權的可能。而滿洲國只不過是日本侵略者利用溥儀做執政的一種假象,這個偽政權和清朝沒有任何關係。
首先我們看清朝崛起的老家白山黑水間的大東北,已經是日俄、地方軍閥以及多如牛毛的土匪樂園。沒有任何武裝力量的清朝遺老遺少沒有力量回到老家在建立偏安政權了(新軍都在袁世凱手裡),再說國情也不允許割據政權存在。
東北日俄、地方軍閥雲集,沒有任何清朝遺老遺少延續政權的可能
清朝崛起於東北的白山黑水間,即便入關以後依然對關外龍興之地進行封禁。絕大部分滿清貴胄都已經入關,所以整個東北地廣人稀。隨著創關東開始東北成為無地農民遷徙的地方,到清末大量的漢族人口填充了東三省。對於滿清貴族來說,回東北建國已經沒有群眾基礎。
第二、隨著中日、中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清朝末年日俄紛紛插手東北更何況還有駐守長春的北洋第三鎮曹錕所部。隨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離任,滿清在東北已經沒有任何執政的根基更不要說復國了。
第三、滿清回老家稱帝建國,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南方革命者都不會同意。辛亥革命後推翻了清王朝,怎麼可能允許這個落後王朝在祖國版圖的一隅借屍還魂呢?至於袁世凱更不可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自己還想當皇帝呢怎麼輪的到清朝遺老遺少復辟。從形式上、從實力來說,沒有任何武裝力量的滿清遺老遺少想回老家建國沒有絲毫可能。
北方袁世凱新軍、南方革命者佔據,所以整個中原沒有滿清的機會
清朝末年在全國編練新軍,只有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滿額滿編。北洋六鎮兵力達到將近八萬,控制範圍包括直隸、山東與東北。也就是北方各省基本上在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控制範圍內,而南方是革命者控制的民國臨時政府。所以對於滿清的遺老遺少來說除了東北老家外北方、南方也沒有存身之地,否則清帝也不會退位。
只有陝甘以及西域暫時沒有強悍的勢力,但是僅僅依靠陝西巡撫多羅特·升允的甘軍是成不了氣候
當時只有西北還沒有強悍的勢力,所以還有一個忠於滿清的陝西巡撫多羅特·升允。所以這也許就是所謂“西清”的來源吧,但是多羅特·升允真有這個實力嗎?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才有升允率甘軍連下十餘城,逼近西安的戰績。但是甘軍也僅有幾千人,況且在聽到清帝溥儀退位的消息後,拒不與革命軍作戰。這樣的甘軍怎麼能承擔起建立“西清”的“重任”?所以所謂的“西清”本來就是個偽命題,是不可能成功的。
小結:
無論是元朝還是明朝在崛起的故地都保留了足夠的影響力,所以在王朝滅亡後只是可以在故地短暫延續王朝的國祚。但是清朝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以北元南明來看,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結束後,之所以還能割據一方,有二方面因素。一是正統或者代表正統的人或者勢力猶在,能夠團結一方。二是王朝實力雖然受損,勢力範圍猶在,沒有被徹底抹殺或者同化。反管清朝,清帝最後是逼遜位的,這說明了正統已不在了。
元朝明朝都是政府外部出了事,當局政府被外敵或者內部的農民起義軍摧毀,剩下的殘餘勢力們建立了流亡政府,所以才有所謂的北元和南明。
而清朝則是政府內部出了問題,類似柴家的後周和宇文家的北周以及漢獻帝。大半個朝廷都被權臣給掌握了,擁護皇帝的大臣被一次次的清洗和打壓,最後都被消滅的差不多,再加一個外力,於是就水到渠成了。
就像趙匡胤等人詐言北漢引契丹來攻,嚇得小皇帝交出兵權,陳橋兵變,一夜之間皇帝就改了姓。同理,南方革命黨作亂,滿清請袁世凱出山,南北議和,袁世凱逼清帝遜位,小皇帝被迫禪讓,大清一夜之間就成了民國。
北元是元朝返回故地後延續的政權,而明朝起家的江南在明朝滅亡後擁立弘光帝建立的延續國祚的政權。這兩個延續國祚的小朝廷和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如出一轍。所以無論是北元還是南明,都是在主體政權崩潰後回到故地的一種延續。
而清朝顯然不具備這一點:東北老家是日俄爭奪的範圍,再加上張作霖、馮麟閣等等地方實力派清朝基本失去了返回老家建立政權的可能。而滿洲國只不過是日本侵略者利用溥儀做執政的一種假象。
清朝崛起於東北的白山黑水間,即便入關以後依然對關外龍興之地進行封禁。絕大部分滿清貴胄都已經入關,所以整個東北地廣人稀。隨著闖關東開始,東北成為無地農民遷徙的地方,到清末大量的漢族人口填充了東三省。對於滿清貴族來說,回東北建國已經沒有群眾基礎。
清朝末年,日俄紛紛插手東北。更何況還有駐守長春的北洋第三鎮曹錕所部。隨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離任,滿清在東北已經沒有任何執政的根基更不要說復國了。
另外,滿清回老家稱帝建國,無論是袁世凱還是南方革命者都不會同意。
北方袁世凱新軍、南方革命者佔據,所以整個中原沒有滿清的機會。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頒佈《退位詔書》,至此從法理上正式結束了清朝的存在。不過皇帝的遜位並不代表所有的滿洲貴族都願意接受帝制的終結,在他們眼中祖宗江山之所以“淪喪”,主要還是因為逆臣袁世凱對南方的綏靖。因而部分不甘失敗的守舊勢力開始謀求大清國在西北一隅苟延殘喘,亦即“西清”。
執行這一方略的主要代表人物為多羅特升允,鑲黃旗貴族,時任陝甘總督。多羅特升允試圖迎請隆裕太后和溥儀,並在西北一帶建立起類似“西遼”性質的續命政權——西清。
此時清帝已然退位,但身負滿洲血統的多羅特升允卻一心要做清朝的“耶律大石”,在他的設計中最好的結果是打回京師,復辟大清;退而求其次便是盤踞西北,建立“西清”,繼而與中原地區分庭抗禮。儘管今天看起來這種想法多少有些痴人說夢,但在當時卻是有其一定的可行性的。首先陝甘外連新疆,控制陝甘一帶就等於阻斷了內地同新疆的聯絡,那麼接下來“西清”政權將新疆納入治下便在翻手之間。
不可否認多羅特升允對清室的忠心,但可惜的是這種以效忠皇室為目標的努力在歷史大勢面前終究是螳臂擋。
溥儀退位後,升允率領四千人的八旗部隊在西北地區攻城拔地,大有扭轉乾坤之勢,而對手則因為準備不足而節節潰敗。但歷史的車輪終究不可逆轉,在《退位詔書》公告天下之後,八旗軍立刻鬥志全無。與此同時,袁世凱麾下的北洋派系開始大肆反攻,多羅特升允就此敗滅,“西清”政權無果而終。
當代曹植
這得結合當時特有的歷史背景來說了,明破大都城後,元順帝當時還在,選擇逃亡上都。當時北方殘元勢力猶在元順帝也在,正統猶在,明朝當時也沒有徹底的征服蒙古,北元當然能夠繼續維持政權的存在。
南明是京師陷落崇禎自殺後,由明朝宗室們建立起來的多個流亡政權。當時雖然京師陷落崇禎自殺,但是當時的南方政權還是掌握在明朝手中,只是由於崇禎已死,正統不在,南方政權群龍無首,才導致了後面的各自為政,多個明朝宗室在各自實力軍閥的擁護下各自為戰,繼而被清軍各個擊破,最後南明滅亡。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清滅亡後沒有類似西清類的存在。以北元南明來看,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結束後,之所以還能割據一方,有二方面因素。一是正統或者代表正統的人或者勢力猶在,能夠團結一方。二是王朝實力雖然受損,勢力範圍猶在,沒有被徹底抹殺或者同化。反管清朝,清帝最後是逼遜位的,這說明了什麼,正統已不在了,至少已經沒有人承認了。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歷史的長河下,必然會落下帷幕,在外部文化以及內部矛盾的雙重衝擊下,皇帝正統的觀念終究會被時代拋棄。雖然當時沒有所謂的西清存在,但是之後各類軍閥的混戰也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最後才形成了我們新的正統,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鵬展翅正當時
事實上,武昌起義後,清朝有過類似想法一一即退出關外為王。
其實,“退出關外”這事兒,在1912年清王朝宣佈退位前,可不止晚清權貴們這麼想過,早就想渾水摸魚的日本,也是這麼想。
以《日本外交史》記載,就是在清王朝頒佈退位詔書前後,即1912年2月時,日本一些激進軍官就與晚清部分權貴勾結,將肅親王善耆等親貴帶到旅順,打算辦點大事。
但由於擔心自家在華利益的英國,聞訊後竭力反對,日本政府這才主動叫停了這瘋狂計劃。
“帶”個親王到東北,都差點出大事,可以想象,倘若是晚清皇室拒絕退位,真的退出關外,狼子野心的日本定會趁虛而入。無論結果如何,這必然將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空前深重的危機。
而且從1912年的形勢看,乍一看去,退位前的清王朝,並不是山窮水盡的樣子。雖然當時已有三分之二的省份,倒向了革命黨陣營,但北方几個省份的革命,大多遭到鎮壓。特別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更是清王朝的死忠。
看上去形勢高漲的革命黨這邊,也面臨著各省經費稀缺,軍隊戰鬥力有限等困難。即使是作為領導者的黃興也嘆息:“如果真要打下去,還不知鹿死誰手呢。”
但是,如果綜合覆盤,對於當時風雨飄搖的清王朝來說,所謂“退出關外”,是一樁看似很美,其實鏡花水月的事兒——根本不可能。
第一個原因,就要看“清朝退位”前後過程裡,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袁世凱。
辛亥革命爆發後,早已因“足疾”回家的近代梟雄袁世凱,為什麼會被清王朝請回來救場?除了袁世凱當時強大的勢力,以及焦頭爛額的局勢,同樣重要的原因,還有西方列強的態度。
在那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年代裡,袁世凱卻是當時列強眼裡的“香餑餑”。武昌起義爆發時,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恆就力挺袁世凱復出,袁世凱就任清王朝“內閣總理大臣”時,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立刻表態:“我們對袁世凱懷著極友好的感情和尊敬。”
當然,這“極友好的感情和尊敬”,並不是什麼私人感情。一場辛亥革命,西方列強最擔心的,一是自己在中國的“錢袋子”,二是有人打破列強“利益均沾”的平衡。
清王朝“退出關外”這種事,大多數“列強”當然不願看到。在清王朝先前一串作死操作後,袁世凱也就成為了他們眼中新的“利益代表”。
袁世凱能夠就任“內閣總理大臣”,就來自西方各國支持,甚至迫使攝政王載灃退位,也是因為“外國人說攝政王退位他們才幫忙。”
而且,對於革命的形勢,被列強“看好”的袁世凱,心裡也門清。早在“復出”的袁世凱,快刀斬亂麻拿下漢口時,他的心腹王錫彤就忠告他說:“革命之氣已盈海內,若再以兵力蹂之,後患方長。”
確實,也許當時革命黨的力量,還有很多缺憾,但革命已是大勢所趨,哪怕袁世凱手裡有強大的北洋軍,也絕無法阻止這歷史潮流。一心效忠大清?只能給舊時代殉葬。
所以,明白歷史大勢的袁世凱,哪怕當著大清的官,打的也是自家的算盤:前線打了幾個勝仗後,就果斷叫停,開始跟革命黨“和談”。
前線打得正歡的馮國璋,也被他調回北京擔任禁衛軍總統,又借馮國璋之手,把禁衛軍炮隊派到山西去,彈藥也拉到湖廣前線。
如此一番折騰,京城的禁衛軍,就剩了三四千缺炮少彈藥的殘兵。晚清皇室最後一支可靠的武裝力量,就這麼被廢了武功。只此一條,清朝皇室想“退出關外”?基本已不可能。
然後就是對清王朝的又哄又嚇,先是不停搪塞說軍隊缺軍餉,打不了仗。等著和革命黨基本談妥了,就和“盟友”慶親王奕劻等人造聲勢,要求清王朝“遜位”。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一封奏摺,拿著法國大革命裡被殺的路易國王全家做“反面教材”,勸隆裕皇太后和宣統皇帝“俯鑑大勢,以順民心”。
九天以後,袁世凱心腹段祺瑞和靳雲鵬又來補刀,領銜五十多人聯合起草電文,怒罵晚清皇族“敗壞大局,罪實難數”。強烈要求“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
這幾番“攻勢”,也終於叫晚清王朝招架不住,特別是隆裕皇太后,已經不再想什麼力挽狂瀾,反而開始琢磨“退位”後要多少待遇。然後一番討價還價後,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頒發退位詔書,清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就此結束。
以很多民國學者的感嘆,這大清,就是叫袁世凱“嚇”退位的。但是,如果再仔細覆盤,就更可以發現:清王朝之所以退位,絕非袁世凱“嚇唬”幾句這麼簡單。根子上的原因,還是清王朝高層的集體不爭氣。
晚清王朝的腐敗,到了辛亥革命前夜,已經爛到了骨頭裡。武昌一聲炮響後,各路“高官”也是紛紛現原形。以曹汝霖《一生之回憶》記載:武昌起義前,海軍大臣載洵去英國買軍艦,貨還沒有看,就先和英國人談回扣,鬧出了國際笑話。
武昌起義爆發後,蔭昌掛帥去前線平叛,路上就走走停停磨洋工,讓沿途圍觀群眾當猴看。甚至,隨著革命形勢風起雲湧,京城的權貴們,竟爭相逃往天津,錢財全都存到外國銀行。以至於京城的火車站,都給擠到爆滿。這些享受大清“皇恩”的高官,事到臨頭,卻毫無“與大清共存亡”的氣概。
甚至,也正是晚清權貴們的一次次不爭氣表現,給袁世凱上演了“神助攻”。比如袁世凱剛“復出”時,就建議“皇族必須親自出徵”。執掌禁衛軍的載濤一聽這話,立刻乾脆利落辭職。清王朝最後一支嫡系武裝,就這樣輕鬆落入袁世凱手中。
而在袁世凱就任總理大臣後,面對晚清權貴們一浪高過一浪的“用兵”聲,袁世凱又是輕鬆一甩鍋,直接要求京城權貴們“貢獻”軍費。只這一句話,就叫這些權貴們集體沉默。“逮住理”的袁世凱,這才放心大膽繼續下一步計劃。
當然,當“遜位”的威脅擺在眼前時,清王朝的權貴們,也曾“雄起”了一把。1912年1月22日,隆裕太后的御前會議上,善耆、溥偉等人情緒激動,請求隆裕太后捐出自家錢財做軍費“賞兵”,跟袁世凱決死一搏,還表決心說“有的是忠勇之士”。
但前軍諮府大臣載濤一句“奴才練過兵,沒打過仗,不知道”,將剛看到希望的隆裕太后,又一盆涼水澆頭。
這場會議僅僅四天後,晚清貴族裡少有的忠勇人物,堅決反對“遜位”的良弼,在家宅門前遭革命黨人彭家珍刺殺,隨著一聲炸彈巨響,彭家珍當場殉難。被送往醫院搶救的良弼,兩天後也不治身亡,臨終一聲嘆息:“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tangxueyang
中國古代史上有許多政權滅亡後,總會有一些不甘心的皇族和大臣努力的復興這個政權,因此元朝亡後有北元,就是因為元順帝不甘心灰溜溜的退出中原,明朝滅亡後有南明政權的存在,明朝朱家子孫不甘心政權轉移到滿洲人手中。以此推之,清王朝滅亡後,也可以憑藉殘餘勢力建立“西清”政權。
所謂的“西清”指的是清朝滅亡後,清皇室成員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一帶建立一個小政權以延續清王朝。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是在中國西部,因此稱為“西清”。一些人認為當時的陝甘總督升允是旗人,忠於清王朝,而且手中掌握著一支強悍的軍隊,完全能夠建立“西清”。事實真是這樣嗎?
北元、南明是在元朝、明朝的龍興之地重新建立的,“西清”所在的陝西、甘肅不是清朝的龍興之地。
北元和南明能夠建立的原因是:這兩個政權是在元朝、明朝起家的地方建立。元朝起家於蒙古,具體是指斡難河一帶,明朝起家於南方,具體說是安徽鳳陽。蒙古和南方作為兩朝的龍興之地,得到了這兩朝統治者的重視,而且龍興之地有諸多的優勢可以憑藉,進而建立新政權。
蒙古作為龍興之地的優勢:
元朝在蒙古設置嶺北行省,地位在諸王之上,
元朝還遷移各族人民到蒙古,發展當地的經濟文化,
元朝相比清朝,更加保守,沒有全面漢化,在蒙古草原上仍然保持著騎射習俗、遊牧習俗。
蒙古設置的嶺北行省地位高,使這的人能受到元朝皇帝的賞賜、重視,也能激發人們的榮譽感,對元朝比較忠心。
蒙古草原雖然有各族人口的遷入,但是蒙古人並沒有被遷入的各族人民同化,蒙古草原上的部眾依然保持著遊牧習俗(在其他地方肯定要被同化,因為這裡是龍興之地),就能夠保持遊牧民族的勇敢、彪悍。蒙古草原主體經濟依然是畜牧業經濟,能夠為蒙古軍隊提供戰馬,這就為後來退到蒙古的北元提供了政治基礎、經濟基礎、軍事基礎和群眾基礎。
明朝定都在南京,後來雖然遷都北京,但是對龍興之地的南方非常重視。比如明朝有兩套政府機構,分別設有六部,其中南京一套,北京設一套,平時以北京的政府機構為主,但是明朝滅亡、北京淪陷後,南京的整套政府機構由備用轉為了正式機構,而且從唐朝以來南方一直是我國的經濟重心,因此明朝滅亡後,南明政權有現成的政府機構和充足的賦稅保證。
“西清”所在的陝西、甘肅一帶不是清朝的龍興之地。陝西、甘肅經濟上非常落後,雖然陝甘總督升允曾經實行一些列發展工業、教育的舉措,但是基礎還是比較薄弱。而且陝西、甘肅一帶生活的都是回民,清王朝對回民一直實行打壓政策,遠的比如乾隆時期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亂,道光時期平定張格爾叛亂,近的比如從1862年開始的陝、甘、寧、青回民大起義,一直到1873年才結束,為了鎮壓這次起義,清政府實行血腥屠殺政策,所以清朝雖然鎮壓了這次起義,但是回民對清王朝非常痛恨。基於此,清王朝僅憑陝甘總督手中的幾支部隊、幾條槍,缺乏必要的群眾基礎和經濟基礎,不可能實現“西清”計劃,清王朝也不會選在這。
那麼清王朝在他的龍興之地能實現復興嗎?也不可能。
清朝的龍興之地在東北,一度時期清政府為了保衛龍興之地,實行“柳條邊”政策,禁止漢人遷到東北,阻礙了東北的開發。後來隨著禁令的鬆弛,許多漢人“闖關東”,東北的漢人不斷增加,清軍再1644年入關時,大批八旗子弟進入中原,隨著八旗兵在各地的駐防,旗人散佈在全國各地,比如陝甘總督升允就是世代生活在西安地區的旗人,這樣就改變了東北人口的比例,而我們知道清朝是一個部族政權,其依靠的力量是八旗人和滿洲人,不信任漢人,當清王朝滅亡的時候,想要在東北老家建立北清,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清朝不相信東北的漢人,東北的漢人也不支持這個政權。
根據剛才我們的分析:因為“西清”不是在龍興之地建立,所以在“人和”這一項上,“西清”遠遠不如“北元”、“南明”。“北元”建立的群眾基礎是蒙古牧民,“南明”建立的群眾基礎是南方的漢人,這兩個政權和普通人民同根同源,容易獲得支持;假設的“西清”是建立在充滿仇恨的回民基礎上,不可能獲得人民的支持,當清王朝存在時,憑藉餘威還可以震懾回民,當清王朝崩潰,回民是不可能支持清王朝的,我們從辛亥革命前後也可也以看到,陝甘總督率領他的軍隊鎮壓陝西的起義,當聽到清帝遜位詔書頒佈,他的軍隊立刻崩潰。
“西清”的所在的陝西、甘肅經濟非常落後,不足以支撐它同袁世凱抗衡,而“北元”憑藉蒙古強大的畜牧業經濟,“南明”憑藉南方發達的經濟都可以和敵人抗衡一段時間。
地理條件不同。就算清王朝想要在甘肅、陝西一帶想要建立“西清”,也沒有進入的途徑。
元朝定都在北京,當朱元璋派的北伐大軍打到北京的時候,元順帝看到不能抵擋,他立刻北撤,進入蒙古草原,因為蒙古草原與北京相鄰。
我們再看一下明朝,清軍在東北,明朝佔據黃河流域和南方地區,當清軍佔領北京的時候,明朝可以向南撤退,退到長江流域,建立南明,與清朝相抗 。
清朝想要退倒甘肅、陝西一帶根本實現不了。辛亥革命後,圍繞在北京旁邊的省份如山西、陝西都發生了革命,紛紛響應武昌起義,外蒙與清朝聯繫鬆散而與俄羅斯親近,內蒙雖然沒有全省響應,但是許多地方也發生起義,這就阻斷了北京通往陝西、甘肅的道路,清王朝的大批宗室和皇帝就到不了陝西和甘肅,在甘肅舉事的升允就缺乏號召力。
因此在“地利”這一項上,“西清”,根本不如“北元”、“南明”有優勢,清帝到不了陝西、甘肅,“西清”就沒有正統性、號召力,僅憑升允根本實現不了。
元——朱元璋,明——多爾袞這兩組矛盾沒有緩和的餘地,而清王朝——袁世凱有緩和的餘地。
朱元璋的家人都是被元朝的暴政活活餓死,因此朱元璋對元朝有刻骨的仇恨。他對即將出徵攻打元大都的將士說了這麼一句話,充分體現了這一心情。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終其一生,朱元璋都對元朝窮追猛打,兩者沒有轉圜的餘地,因此元朝最終滅亡了,蒙古貴族不甘心,又建立北元。
南明曾經拿出600萬兩白銀犒勞清軍,幻想和清軍聯手剿滅農民起義軍,但是清軍實際掌權人多爾袞想要取代明朝,因此對南明窮追猛打,持續20多年,先後剿滅弘光、隆武等政權,最後在1662年,清朝派吳三桂進入緬甸,絞殺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南明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建立新政權,目的就是為了延續明朝。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北元——朱元璋,明——多爾袞是之間是你死我亡的鬥爭,兩者之間只能有一人勝出,因此元朝滅亡後需要建立北元、明朝滅亡後需要建立南明,就是為了延續王朝。
清朝與袁世凱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性相對比較弱。辛亥革命實際上推翻了清王朝,但是直接滅亡清王朝的是袁世凱。袁世凱曾經清王朝中一位能臣,清朝待他不錯,袁世凱先後任職山東巡撫,外務部尚書,兩廣總督,內閣總理大臣。因此袁世凱和清王朝有情分,不至於像元——朱元璋,明——多爾袞之間那樣你死我活。還有一個原因是袁世凱給予清帝和皇室特殊“優待”,並搞了個《優待條例》。
《優待條例》規定:“清帝稱號不變;每年由民國政府給予400萬元;清帝可以居住在皇宮,民國待以外國君主之禮”
從中我們看待民國給予清王朝400萬鉅款,這是一筆鉅款,而且是每年四百萬元,保證了清朝皇室人員的生活,而且清帝可以居住皇宮,保持皇帝的稱號,民國待以君主之禮,儼然一個小朝廷,一個小國家,一個微型政權,這就不需要再建立一個“西清”政權以延續清朝,可以說《優待條例》建立了一個清朝2.0版。難怪孫中山、黃興看到這一條例時,感覺是奇恥大辱。
因此朱元璋對元朝的窮追猛打,多爾袞對明朝的窮追猛打,使得北元和南明建立;清朝小朝廷受到民國優待,民國把清朝小朝廷看做一個國家,那麼清王朝就不需要再建立一個“西清”了,因為還不如“清”2.0版划算了,還沒有“清”2.0版的正統性高,且風險高,划不來。
結語
"北元”、“南明”有人力、有軍隊、有政府機構,就有了建立政權的可能性,同時朱元璋、多爾袞對元、明的打擊,使得"北元”、“南明”必須建立,不然元朝、明朝就徹底滅亡了。
“西清”根本沒有建立的可能性,缺人和、缺地利、缺經濟基礎,同時民國《優待條例》又使清王朝沒有了建立“西清”的必要性,因為“清”仍然存在,“清”仍然活的非常好。
此後雖然有張勳的復辟帝制,但是仍然是在“清”的號召下進行的,根本沒有想著建立一個“西清”,因為根本沒有可能建立,也沒有必要建立。
此後還有溥儀在東北建立的“滿洲國”,這就像我們前面預測,清朝應該回它的龍興之地中興,但同樣我們分析東北已經沒有了“北清”建立的群眾基礎,這個國家是靠日本的刺刀保護,當日本崩潰時,偽滿洲國也就崩塌了
星際襄
這個問題提得有點意思,就算是有什麼清朝殘存勢力存在,也只不可能建立什麼“西清”!
先不要說隨著時代的發展,頑固不化的清朝早該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擁護清朝的殘存勢力也掀不起什麼風波來。就是清朝想要維持其偏安一隅之夢,最好的選擇也是退往關外,因為關外才是其興起的“龍興之地”。
從以後溥儀在日本侵略軍的扶植下,建立起偽滿政權來看,清朝在關外還是有一定的殘存勢力以及影響力的,而且溥儀也的確當上了所謂的偽滿執政以及“皇帝”。
雖然最後他的幻想失敗了,卻依然表明清朝只有在關外,才有實現復辟野心的可能。至於關內,不是也有過張勳復辟的醜劇嗎?但是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之下,仍然以失敗而告終!
事實上,在民主與共和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之後,無論清朝殘存勢力如何折騰,也無法再實現其維持殘存統治或是復辟帝制的幻想!
因此自從1912年2月,清帝承認共和並宣佈退位以後,就已經判處於統治中華2000餘年的封建帝制的死刑!
在民智已開、民主與共和日漸深入人心的客觀條件下,哪裡還有帝制的生存土壤?又怎麼可能允許清帝建立什麼“西清”或“東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