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会放任努尔哈赤发展,几十年不采取措施?

芦苇少女重拾旧梦


什么就放任,你在这胡说八道什么呢,不是吴三桂开门,皇太极能进来?皇太极收内蒙就是为了绕内蒙走河西走廊入关中,在进入中原,只不过李自成灭了明朝,吴三桂也就不反抗了。


猪猪猪438


非大明王朝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实则辽东经略总兵官李成梁养虎为患造成的自毁前程危机,李成梁乃明中后期的一代明将武艺高强智谋超人,经略辽东几十年为大明王朝在辽东的代理人,李总兵深知为人处世之道,在辽东拉一派打一派抚剿并举有効的撑控了女真各部族,初他倚重尼堪外兰,剿灭了许多弱小部落,努尔哈赤的祖父本为女真首领在一次巡游中误中李成梁设下的圈套中而亡,努尔哈赤眼见了这一惨剧,在一次战役中为李成梁俘获,李总兵见努尔哈赤气宇轩昂虎背熊腰有意提拨他作了侍卫队长,努尔哈赤也在惨烈的撕杀中逐步巨变,成为李成梁在辽东征阀女真各部的代言人首领,它阴奉阳违假做乖乖猫对李成梁唯命是从,从不顶撞顺意,被多次为李成梁上报被封为飞虎将军,建州卫指挥使从而惊天逆袭尾大不掉,加上李成梁的避护抬爱和重金贿赂使李成梁错误的以为女真顺服仅撤了在女真的六个要害坚城,自此关外不保自失与贼。时熊挺弼查觉李成梁之失,上报天子查询失职责任,有过几年李成梁年九十有五而亡,努尔哈赤随举兵造反发部七大恨以十三付遗甲起兵,先是统一了女真各部,进入如狼似虎攻向明王朝的各卫所要冲,经萨尔浒一战歼灭了大明王朝几十万大军后更是不可一世夺关下塞,风卷残云大气磅礴势吞山河。自此大明王朝辽东尽失,再也无力回天,随后有孙承宗老陈谋国一举克复了大片领土,但崇祯帝朝令夕改心无旁骛,纵有天神再世亦是不可反转。李成梁实则中华民族的一大罪人养肥猛虎自掘坟墓的桧子手,,,,,,











94310417小云


明朝建立之初 ,在朱元璋的严厉打击下 ,蒙古 分裂 三部分 :瓦刺 、鞑靼、哈兀良。蒙古分裂之后,对东北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控制力减弱,女真各部不断活跃,明朝对女真族采取“以夷制夷”的办法,特别是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之际 ,重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收到了“三十年无战事”的奇效。

而李成梁镇守辽东时期,却导致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迅速崛起。这导致了对李成梁功过是非的争论。李成梁为何没能在镇守辽东期间将努尔哈赤彻底消灭?

李成梁原本是朝鲜人,在高祖李英时迁入明朝,归化中国。李成梁作战勇猛,又懂兵法,无奈朝中无人,没人待见李成梁,就把他安排到了辽东这片苦寒之地。

李成梁却因祸得福,据《明史》记载,“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俨然成了辽东一派军阀。

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受到李成梁恩典,被封为建州女真的部落小首领,出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尤其是祖父觉昌安与李成梁交好。

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作战勇猛,娶了女真部落酋长王皋的女儿额穆齐为妻,生下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兄弟两人。在努尔哈赤十岁那年,母亲额穆齐病逝,父亲塔克世又娶了哈达部落贝勒王台抚养的族女那拉氏为妻,那拉氏为人尖酸刻薄,不待见兄弟二人。

兄弟二人就跑到了外祖父王皋那里生活,王皋非常喜欢这两个外孙,经常教他们读汉书,练习武艺。

万历二年,王皋反叛明朝,张居正命令李成梁率领六万人马攻打王皋的古勒城,结果没有悬念,古勒城被斩首1104人,王皋被杀。

李成梁率军寻找残余,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被抓,努尔哈赤立马抱住李成梁的战马马腿,苦苦哀求,李成梁一看,动了恻隐之心,又知道他是觉昌安的孙子,就收留了他们两人,做了自己的亲兵,后来还收为义子。

李成梁为何要收留努尔哈赤?

据《清代通史》记载,努尔哈赤经常随祖父出入李成梁府中,“成梁亦抚之如子,读书识字,好《三国》,十六岁归建州。”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和李成梁早就认识,在攻打王皋的军事行动中,觉昌安又做了向导,对明军有功,自然要对他孙子手下留情。再说,王皋死后,女真族群龙无首,李成梁需要培植自己的潜在代理人,而努尔哈赤正好合适。

努尔哈赤被李成梁收留之后,作战勇猛,很受李成梁赏识。也就是在这时,努尔哈赤从李成梁那里学到了骑兵战术,对以后满洲八旗的创建大有裨益。

有一天,李成梁的小妾给李成梁洗脚,发现李成梁的脚底板上有三颗黑痣,很是惊讶,李成梁却很得意:“这三颗黑痣乃富贵之兆,正是因为有了它,我才能当上如此大的官。”

“那咱家小罕脚上有七颗黑痣,那该是怎样的富贵啊!”小妾若有所思。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成梁刚刚接到朝廷密令,说是皇帝请术士看过,东北方有天子之气,着李成梁密察,一有消息,立刻逮捕。

李成梁不动声色,暗中让人打造囚笼,打算明早押解努尔哈赤回京复命。

谁知,小妾和努尔哈赤有染,偷走李成梁的令箭,放走了努尔哈赤,然后她自缢身亡。

李成梁紧追不舍,努尔哈赤最终蹲在芦苇荡中,躲过了李成梁的追兵,回到了建州女真。

回到建州女真之后,努尔哈赤投靠了王皋的儿子阿台,也就是自己的舅舅。

阿台为了给父亲报仇,缕缕侵犯明边,李成梁决定剿灭之,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帮助下,李成梁攻灭了阿台重新建立的古勒城。


在这场战斗中,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父亲企图劝降阿台,被尼堪外兰搅黄,引起骚乱,在混乱中,两人都被李成梁杀死。

逃走的努尔哈赤,派使者质问李成梁,觉昌安和塔克世都忠于明朝,为何被杀死。李成梁一时无语,上报朝廷。

此时的内阁首辅已经不是张居正(病逝),是申时行。他没有张居正乾刚独断的魄力,也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他草拟了一份折中方案,上报皇帝,希望万历批准。

明廷承认杀死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是误杀,决定赔偿努尔哈赤马三十匹、蜀锦丝绸三匹、敕书三十道。


其中最值钱的是三十道敕书,敕书是明廷发给酋长的一种换信,只有凭借换信,女真酋长才能到马市上进行贸易,是部落的生财之道,辽东可以凭借丰富得物产换钱,壮大自己。

另外,明廷还任命努尔哈赤为建州右都指挥使,具有进京朝贡的特权。凭借进京朝贡的机会,努尔哈赤对明朝官员大肆贿赂,赢得了京官的好评。

努尔哈赤既做明朝的官,又不断壮大自己。他先是击败了尼堪外兰,统一了女真各部,又击败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从万历十一年到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用了三十余年的时间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统一到了自己麾下,形成了北自嫩江、南至鸭绿江、东到大海的独立政权。

李成梁坐视努尔哈赤不断壮大,既有努尔哈赤狡猾的一面,又有李成梁养寇自重的一面,又有自己战略误判的一面。


两人之间既是相识,又有矛盾,更有某种意义上默契。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逝世,而在他死后的第二年,努尔哈赤立即建立后金,公开反明。那他为何不在李成梁活着的时候反明,是在保全李成梁的名节吗?


品读春秋001


明朝对女真的态度

努尔哈赤一统女真之前,女真以一个个部落存在的,明朝对女真部落的方针就是,谁强灭谁、挑拨离间、防止做大。

上图努尔哈赤

辽东总兵李成梁不知何故放任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等到朝廷知道后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女真各部落后,大发雷霆,因此李成梁被罢官问责。

上图李成梁

李成梁走后边疆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明朝无奈重新启用李成梁,李成梁一到努尔哈赤果然不在捣乱,九年后李成梁逝世,三年后(守孝?野史记载努尔哈赤是李成梁义子)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对明宣战。

努尔哈赤根本不足为惧

由于后金的势力越来越大,明朝修建了关宁锦防线,锦州为先锋,宁远为中坚,山海关为后盾,三座城池互相依托,努尔哈赤根本无法威胁到山海关,一但绕道攻打山海关,必将受到剩下两座城池出兵干扰补给,甚至是围剿,努尔哈赤根本无法长时间作战,由于努尔哈赤没有大炮,因此后金无法攻陷任何城池,亦无法构成任何威胁。

上图为关宁锦防线

红夷大炮杀了努尔哈赤也亡了大明

1626年,明朝成功仿制欧洲帆船的舰载炮,此炮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起名“红夷大炮”,之后运往关宁锦防线。

此后,红夷大炮在松锦大战中大显神威,不仅大败后金的攻击,甚至一炮轰死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即位后,由于没有火炮无法攻城,皇太极不得不借道蒙古,绕过关宁锦防线攻打北京,然而没有大炮,皇太极的骑兵无法对北京构成任何威胁,只能祸乱周边白姓,各地勤王援军到来后,皇太极不得不立刻撤退。

上图为红夷大炮

理论上皇太极对明朝依然没有致命威胁,然而此刻皇太极却得到一个消息,明朝将领孔有德带着红夷大炮和各种工匠前来投奔皇太极,皇太极得知消息后,出京十里迎接孔有德。

有了“红夷大炮”,皇太极轻易的撕裂了关宁锦防线,之后崇祯被李自成围困北京,崇祯自缢后,皇太极打出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关,定都北京后,孔有德被任命为“平南王”,负责消灭南明。

结语

如若不是孔有德叛明,后金根本不是威胁,然而袁崇焕不杀孔有德的干爷爷,孔有德也不会叛变,如果崇祯不杀魏忠贤,袁崇焕根本就不会得到重用。


文舍


总的来说,明朝是想管理辽东的,但长期政策的惯性,很难加强,分化各少数民族部落的失效,又没有军事强人来控制局面,导致东北全部丧失。

第一,明朝对辽东的管理是松散的,放任自流式的。

明朝曾经设立了管理辽东偏远地区的奴儿干都司,但很快失去了作用,明政府开始任总当地的部落首领来加强管理,这是一种名义上的管理,当地的部落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表面上服从中央政府即可。

努尔哈赤的先辈就是明朝任命的建州女真的指挥官,而努尔哈赤继位部落首领后很长时间都表现的很顺从,使明政府放松了对努尔哈赤的警惕。

第二,明朝政府大多数时候是信任辽东李成梁的。李成梁作为辽东总兵,很有些威望,他是个狠人,从万历元年(1573)年开始,李大人,大战5次,小战20多次,基本上隔一段时间就打一次,可见,辽东地区的混乱,也表明:辽东地区没有形成强大的统一的少数民族势力,李大人分化瓦解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而且幸运的是,李大人每次都能打赢。

为什么?

他属下的辽东铁骑,每人配发三眼火铳,火力明显比用到占优。

还有个战术问题,李成梁打仗喜欢使用阴谋诡计,经常不守约定,对相对淳朴的东北各民族而言,李大人不好对付,不按套路出牌。这一风格后来被努尔哈赤继承。

这样的战争很快就变了味儿,也经常会出现乱杀无辜,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就死于一场误杀。

李成梁因此获得朝廷的信任,之后,他开始会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考虑,东北如果无事,自己以后的军功何来。所以李大人暗中培养了努尔哈赤,纵容努尔哈赤对周边部族展开进攻,先是打败了仇家尼堪外兰,再是统一了女真部落,然后向明朝政府和李大人各种表示忠心。眼见努尔哈赤的部落越来越强大,海西女真和蒙古科尔沁部等九大部落联合攻打过来,被努尔哈赤打败。

第三,明朝在李成梁死后,试图重新加紧对辽东的管理,但局势发展越来越不利。

万历四十六年(1618)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发出战争宣告:“今岁,必征大明国!”努尔哈赤找到七大理由,所谓七大恨。

为了生存在恶劣的环境里,努尔哈赤变得更加残暴,奸诈。在他进攻抚顺时,表现的酣畅淋漓,进攻前,谎称是来做生意的,当守将打开大门后,当百姓准备交易时,女真军队开始进攻,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

明政府大为吃惊,1619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明军集结完毕,兵分四路共计12万人,号称活捉努尔哈赤,萨尔浒大战爆发。

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打败明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第四,跟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日援朝战争有关,明万历年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政府派戚家军和辽东铁骑入朝作战,努尔哈赤甚至要求随同作战,政府拒绝,这场战事持续到1597年,期间,无暇顾及女真的壮大,为努尔哈赤部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马期门读历史


努尔哈赤白手起家,蓬勃发展起来,主要感谢以下这两个人:李成梁和万历皇帝朱翊钧。

李成梁镇守辽东时,对女真采取的策略方针就是“扶弱抑强”,但由于自己受到朝廷方面的影响,使得自己被罢了官,然而普天之下除了李成梁又有谁能压制努尔哈赤的势力呢?因此努尔哈赤的崛起很大程度在于李成梁的扶持和最后的放纵管不了。

另一位就是有着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他对待明朝政治的态度就是“小病大养、无病也养”,使得明朝内部腐败不堪,各股势力的相互倾轧,直到努尔哈赤攻克抚顺、开原,辽东战事日益紧张,长期“病态”的朱翊钧才反应过来,但此时一切都晚了!

李成梁的“扶弱抑强”

明朝边界存在着最大问题就是蒙古不断崛起从而威胁到了明朝,因此为了压制蒙古族,明朝想到了扶持女真族,从而使得双方势力均衡,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李成梁对待女真的一贯手法就是“扶弱抑强”,从王台、尼堪外兰再到努尔哈赤,在他们的身后都有过李成梁扶持过的,但李成梁对这个后辈努尔哈赤格外关照,一直默默支持他,从尼堪外兰被明朝无情抛弃中就可以看出。

努尔哈赤灭了尼堪外兰之后,声望倍增,手下实力也逐步增强,经过五年的征战,努尔哈赤征服了建州五部。

1591年,李成梁被明朝内部多方势力弹劾被迫罢官,而就是在这年,努尔哈赤挥师东向,攻取鸭绿江路,征服珠舍里路和讷殷路,为他统一女真奠定了基础!

而此时的明朝也开始了作死的万历三大征,辽东那边也无人看管,努尔哈赤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统一了女真,打破了各方平衡,有了和明朝叫嚣的资本!

万历皇帝不上朝

万历十年是大明王朝中兴的十年,但在张居正去世,朱翊钧掌权后,明朝又开始走了下坡路。万历皇帝为了摆脱张居正、李太后等人前期的影响和控制,采取了非凡的手段,摧毁了前十年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础,开始居功骄傲,怠于政事,变得消极安于享受,开始小病大养、无病也养,从此朝臣再也没见过皇帝。

而朝内的多方势力也开始了相互倾轧,政局动荡,朝中人开始弹劾李成梁:贪污、私自任命提拔自己的亲人、拥兵自重等原因。李成梁被迫罢官,而此时努尔哈赤正如日中天,没了压制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结语:放纵努尔哈赤的崛起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就算没了努尔哈赤,女真也会崛起,因为此时的大明王朝在万历的治理下早已腐败不堪,积病已久!


淡墨青史


简答:说到这段历史,我很痛心!明朝不是亡于崇祯,更和崇祯杀不杀魏忠贤关系不大,明朝亡于万历失察,亡于李成梁等辽东将领集团养寇自重。

正文:众所周知,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开始成为明朝边关的第一外患,并最终在李自成农民军配合下,取代明朝。

很多人好奇努尔哈赤如何崛起的,崛起过程中明朝为什么没有任何大的作为,直至努尔哈赤消灭叶赫部,完成女真统一,才开始有所作为。

详细研究努尔哈赤的生平,和明万历的生平,以及辽东大将李成梁的生平,这三者人生时间段几乎重合。

努尔哈赤崛起于李成梁、万历之手,两人是明朝的实际掘墓人

万历之后短短24年,明亡,努尔哈赤的后金入主中原。

万历之前的辽东形势

洪武 四年 (1370),明朝置“辽东卫得利赢城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号,说明明朝在太祖朱元璋手里接手元朝对于辽东的管理,并且设置辽东都司这样的军事管理机构。

永乐大帝朱棣继承皇位以后,迁都北京,正式开始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开端,辽东自然被朱棣重点经营,控制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女真各部这时期实质上分散为大大小小百余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酋长,也有在自己部落建立的城池,酋长兼任城主,接受明朝的统一管理

,在明朝对外征战中,接受明朝的征召,随明军出战。

明朝在辽东地区的管理属于军事占领管理,和内地的府州不一样,辽东管辖以军事区划为标准,在各个卫所之上,设立都司筑城,分别是沈阳、锦州、辽阳、义州,这些城市名字在今天依然存在。

明朝对于辽东的女真部落统治高潮在永乐年间,无论是建州女真,还是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都臣服于明朝,

有强大的军事卫所占领,同时有亲近明朝的女真代言人,例如阿哈出。

辽东女真各部分散,被明朝有意打压强者,扶持弱者,防止女真的统一。同时面对辽东蒙古的骚扰,明朝在辽东建立边墙,类似于长城那样的防御体系,万历年间的李成梁就是因为打击蒙古部落而崛起。

辽东的这种安全态势,从朱元璋的洪武年间建立,到永乐年间不断强化,到万历之前的嘉靖等时期,一直保持对女真的强力控制,女真各部落事实上是明朝的附庸,联系紧密。

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崛起,明朝李成梁方面无所作为

努尔哈赤1559年出生,他的祖先世代都是女真部落的小酋长,而不是普通的女真百姓,起兵之初的“十三甲胄”,也是他世代的遗传资本,也是他统一女真各部的资本。

澄清一个误解,很多人以为努尔哈赤刚开始的十三副铠甲几十个兵很弱小,实际上在当时分散的女真各部,一个城主的兵力也就几十,类似于日本战国时代,所以并不弱,他才能吞并其他城池。

李成梁画像

努尔哈赤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城池,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先后攻打尼堪外兰、甲版城、巴尔达城,努尔哈赤就这样在十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势力,而李成梁因为误杀努尔哈赤父亲、祖父,对努尔哈赤的吞并其他女真部落的行为视若无睹。

之后随着李成梁在辽东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努尔哈赤紧跟李成梁的步伐,一边向李成梁表示忠心,一边借助强大的明朝力量,消灭其他部落,壮大自身。

《清史稿》:“太祖及弟舒尔哈齐没于兵间,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

有一种说法是努尔哈赤做过李成梁的书童,是李成梁的养子,李成梁的妻子也很喜爱努尔哈赤,当然这段历史清朝统治者肯定不会让他流传,姑且作为一种说法。

李成梁镇守辽东过程中,不仅对于努尔哈赤的不断壮大视而不见,甚至有养寇自重的嫌疑,目的是确保自身在辽东军事体系中的不二地位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成梁有借努尔哈赤的女真兵,占领朝鲜,当朝鲜辽东两地王的嫌疑。

当时大明朝廷关于李成梁的争议已经不能停止,言官对李成梁的弹劾没有停止,谎报军功,巡按陈登云、许守恩甚至得到了他杀降冒功的铁证,就是把一些平民百姓俘虏杀掉,充作自己的战绩。

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作为一国之君,尤其是明朝强大的监察制度,锦衣卫、东厂西厂肯定得到过李成梁晚年各种不作为的情报,神宗不可能不知情,但并没有换帅等行为,努尔哈赤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建国大金,明朝进入灭亡到倒计时

公元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一代名将李成梁逝世,前期功名无数,张居正去世之后奢靡不堪,包庇努尔哈赤崛起,养寇自重终成大明掘墓者,明神宗万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公元1616年,李成梁去世一年后,努尔哈赤建国大金,正式宣告了后金的羽翼丰满,脱离明朝的管束成为明朝的最大敌手。抚顺丢失之后,明神宗才发觉努尔哈赤的可怕,但为时已晚,

大明朝进入灭亡倒计时,28年后崇祯皇帝朱由检煤山上吊,大明朝亡。


白杨说史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农民军所攻灭,但后金的崛起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明朝为何会放任努尔哈赤发展,而没有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中呢?事实上,明末辽东局势的持续恶化,源头其实是明朝经营辽东策略的全面失败,明朝对辽东掌控力极为有限,再加上国内局势牵扯了大量精力,等明廷认识到辽东巨大威胁时,已经为时已晚。

△努尔哈赤影视形象

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使得后金崛起成为可能

明初时期,为了牵制并对北元形成包围态势,明朝开始加强对辽东的经营,并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为了巩固对辽东的控制,改变当地汉人较少的局面,洪武、永乐两朝曾多次向辽东迁徙百姓,然而由于当地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影响,少有百姓能够扎根于此,效果甚微。

辽东虽然被纳入了大明管辖,但由于当地少数民族比例实在过大,因此明廷在此实行的仍然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朝廷不仅没有在此设立管理民政的各级官府,而且辽东官员主要由少数民族担任,且实行军管制度,这位明朝中后期辽东局势的恶化埋下了伏笔。

到了仁宣年间,在历经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伐后,草原霸主鞑靼已经衰弱,瓦剌虽然崛起,却忙于和鞑靼争夺草原统治权而无暇南顾,边境地区的安定,再加上连年征战使得朝廷急需休养生息,因此明廷在这一时期开始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开始实行战略收缩。

△奴儿干都司西侧屏障尽失

对于经略辽东局势来讲,明宣宗时期的战略收缩堪称致命。一方面,由于朵颜三卫(兀良哈三卫)的时叛时附,使得奴儿干都司西部屏障尽失,甚至从西边对奴儿干都司造成了威胁。与此同时,朵颜三卫的不断南迁,一步步蚕食大宁牧区,并最终在正统初年驻牧于明蓟辽边外的潇河、老哈河一带,继而从东北方向对明廷边境造成了威胁。

另一方面,宣德五年(1430年)时,右都督薛禄建议朝廷在永宁卫的团山、雕鹗、赤城、云州、独石等地修筑城堡、防御敌军。而在堡垒城堡完成后,他又建议将边境防务集中于开平一带,进而放弃开平的前沿戍区。结果,事实证明这是个严重的战略错误,战略上的收缩使得明廷对辽东的控制越来越弱,且为此后明朝在辽东的全面被动埋下了伏笔。

△开平卫所在位置

如上所述,明朝虽然一度将奴儿干都司纳入了统治,但实际控制力极弱,再加上明宣宗以来的战略收缩,导致明中期以后朝廷已经逐步丧失了对辽东的掌控,这给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努尔哈赤崛起之时,明朝采用了错误的羁縻政策

明朝时期,女真人便一直居住在辽东地区,主要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孩子呢(或称东海女真)三部,其中建州女真距离明朝最近,受到中原地区影响的原因,成为了女真三部中最大的一支,而建州女真又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三部,合称“建州三卫”。

△女真三大部

努尔哈赤的六世祖蒙哥帖木儿曾为建州左卫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蒙哥帖木儿因教授明都指挥佥事裴俊,被阿速江等卫“野人女真”杀死,建州部被迫南迁并入建州卫,而随着与明朝政府交往的逐渐密切,建州部开始迅速兴盛。

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被明政府袭封为指挥使,而此时的“建州三卫”早已瓦解,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征服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开始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同时建立了八旗制度。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时,努尔哈赤已经开始在内部自称国王,迁都至赫图阿拉,并开始逐步创造独立的文字。

那么,明廷为何对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做法无动于衷呢?其实根源还是在于明廷对辽东局势判断的错误。前文说过,明廷对辽东根本无法实行有效的直接统治,再加上辽东局势过于混乱,以及明朝自身内忧外患的牵制,导致明朝依旧采取“以夷制夷”的战略,采取了错误的羁縻政策,反而助推了努尔哈赤的崛起。

一方面,明朝最先在建州女真扶持明显倾向于明廷的尼堪外兰,尼堪外兰曾帮助明朝边军做了很多事,其中便包括杀死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努尔哈赤曾向明廷索要杀父仇人尼堪外兰,明廷自然不会将人交出。结果,尼堪外兰在努尔哈赤的复仇中竟然屡战屡败,结果明廷发现努尔哈赤其实才是比尼堪外兰更加合适的扶持对象,于是便无情的抛弃了尼堪外兰,甚至为了向努尔哈赤示好,任由其入境杀死尼堪外兰。努尔哈赤虽然与明朝边军有血海深仇(杀死其父祖的直接凶手是李成梁),但他也明白此时根本不是明廷的对手,因此表现的极为恭顺,例如万历十六年(1588年)时主动擒获并交出了袭击柴河堡的贼寇克五十。然而,明廷却没想到,自己此举乃是放弃了一条“忠犬”,进而扶持了一头“饿狼”。

另一方面,明廷根本没有意识到,努尔哈赤的崛起竟然能够使得辽东局势恶化到后来的地步,因而依然以扶持海西女真哈达部牵制建州女真的策略为主,即使在哈达部领袖王台死后,哈达部陷入内乱,进而被叶赫部趁机夺取海西女真大权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放弃这一既定策略,竟然继续扶持哈达部领袖王台的子孙,然而此举显然是徒劳无功,而叶赫部统治的海西女真,则最终在于建州女真的争霸中败北,进而被努尔哈赤所降伏。

于是,明朝这一错误决策的结果就是,一步步坐视了建州女真的崛起,继而统一女真各部,并最终在强大起来之后,开始反咬明朝。

直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称汗建国,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明,且先后攻掠多地,明廷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由于长期以来对辽东的疏于防范,明廷只能仓促从各地抽调军队出征,结果却遭遇了“萨尔浒之战”的失败,就此丧失了在辽东的主动权,再也无力压制努尔哈赤的崛起。


香茗史馆


努尔哈赤从一个小部落酋长逐渐壮大,这也与明朝经营辽东策略的全面失败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明朝对辽东的控制薄弱,再加上处理国内局势分散了大量精力,当明朝意识到努尔哈赤崛起,辽东地区对明朝统治的威胁,那时候也已经晚了。我们现在就分析,明朝为什么会放纵努尔哈赤的发展,几十年都不采取措施。

明朝经营辽东全面失败

明朝初年,当时朝廷为了牵制北元的力量,对北元形成一种包围的态势,对辽东地区的经营方式上,主要是设置管理辽东一带的奴儿干都司。由于当时辽东生存条件的恶劣,很少中原老百姓能够在此扎根,明朝采取移民政策,汉化辽东的效果也是非常微小的。

在辽东那一方面来,当时虽然归明朝管辖,却是少数民族占据的比例大,明朝朝廷实施“以夷制夷”的政策。明朝在这里没有设立中原一样管理各地方民政事务的各级官府,辽东官员也主要由少数民族来担任,实施是军管制度,这也为明朝中后期辽东一带局势的恶化铺设了隐患。

在明朝仁宣年间,蒙古族在经历明成祖五次北伐之后,草原上的霸主鞑靼已经流落衰落的迹象。瓦剌虽然迅速崛起,却由于忙着与鞑靼争抢草原的统治权没有精力南顾,明朝边境地区由此也出现稳定的迹象。而且,明朝经历了连年征战之后,也需要休养生息。这一时期,明朝朝廷由战略进攻转为传略防御,实施战略收缩的政策。

对于辽东局势来说,明宣宗的战略收缩政策使非常致命的。一方面,朵颜三卫(兀良哈三卫)时而叛乱与时而依附,造成奴儿干都司西部一带的屏障都全部丢失,甚至在西边对奴儿干都司也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朵颜三卫不断南迁的过程中,逐渐吞噬了大宁牧区,在正统初年最终占领明蓟辽边外的潇河、老哈河这一地带,在东北方向威胁着明朝边境的统治。

宣德五年(1430)年,明朝的右都督薛禄,向朝廷建议在永宁卫的雕鹗、团山、独石、云州等地修建防御敌军的城堡。在城堡修建完成之后,薛禄又建议把边境防务都集中在开平一带,从而放弃对开平一带的前沿戍区。经后来实践经验充分证明,这是一战略方针的严重错误,采取收缩的战略造成明朝朝廷对辽东一带控制力的薄弱,这也为明朝后期在辽东一带被动局面制造了隐患。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明宣宗之后的战略收缩政策,也造成中后期朝廷逐渐失去了对辽东一带的控制,为努尔哈赤的迅速崛起制造了良机。

明朝错误的“以夷制夷”的策略,促使努尔哈赤的崛起

  • 明朝时候的女真族

明朝时候,女真族居住范围就是辽东地区,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东海女真)这三大部落。离明朝最近的部落就是建州女真,受着中原文化影响也最深,成为女真三大部落中最强大一支。其中,建州女真又划分为建州卫、建州右位、建州左边这三个部落,合统称为“建州三卫”。努尔哈赤的六世祖蒙哥帖木儿,也曾经担任建州左卫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蒙哥帖木儿由于与明朝都指挥佥事裴俊交往密切,就被“野人女真”的阿速江等卫杀死。之后,建州部只能朝南迁,与建州卫合并。之后,建州卫与明朝政府密切交往过程中,也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

  • 努尔哈赤的家仇

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抗明朝,就公开宣言对明朝有七大恨。其中,第一恨就是明朝军队害死了他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为了报家仇与明朝势不两立。在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的死亡过程中,尼堪外兰扮演着重要角色。

尼堪外兰乃是女真人,也是为图伦城的城主。在1583年,他告诉明朝的李成梁将领,古勒城主阿太和夏吉城主阿亥有着谋反的企图。李成梁听到消息之后,就与辽阳副将迅速保卫夏吉城和古勒城这两个城市。随后,辽阳副将很快就把夏吉城攻克了,把阿亥给处死,之后挥师而去古勒城,和李成梁两面汇合。

(古勒城的遗址)

在古勒城,李成梁遭遇到了女真人的顽强抵抗。于是,就下令尼堪外兰在城墙外奉劝投降。在城下他喊话,只要有人把阿太杀掉,然后开城投降,明朝就任命他做这个城的城主。结果,一个士兵就把阿太给杀掉了,投降明朝。可是,明军在攻城之后,却在城中大开杀戒。正好,觉昌安的孙女(长子礼敦的女儿)是阿太的妻子,觉昌安和塔克世就来古勒城营救他,可是,尼堪外兰却在明军面前挑破离间,让明军把觉昌安和塔克世两个人杀掉之后。

当努尔哈赤看到祖父与父亲死了之后,就亲自到明军质问,明朝官吏也觉得理亏,出于愧疚,就赏赐努尔哈赤三十匹马,让他世袭父亲的职位。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被大明政府世袭封为指挥使。这时候,“建州三卫”已经瓦解了,努尔哈赤就抓住机会,以祖父和父亲遗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连续征服和兼并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把女真各个部落统一为一体,建立了八旗制度。

  • 努尔哈赤的崛起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逐渐强大的过程中,明朝廷为什么都是无动于衷,根源还在于对辽东局势的错误判断。如上面所说的,明朝朝廷对辽东一带没有直接有效的控制,再加上辽东军事的混乱,以及国家内忧外患的环境,造成明朝政府采取“以夷制夷”的管理方针,采取了错误的羁縻政策,这也推动了努尔哈赤的迅速崛起。

如明朝在扶持建州女真的时候,依靠归降于明朝廷的尼堪外兰。尼堪外兰帮助明朝边境部队做了很多实际好事,包括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当努尔哈赤向明朝廷提交出杀父的仇人尼堪外兰的时候,明朝廷自然也不会把人交出来。反而将尼堪外兰的地位提升了一个档次,使其在建州女真当中迅速崛起,成为了明朝统治者在建州女真当中的设置的“走狗型人物”,任明朝统治者所使唤。如此一来,便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努尔哈赤报仇的决心。当时,尼堪外兰是明朝统治者设置在建州女真的“己方势力”,就想借助尼堪外兰的崛起来制约其他建州女真部落的目的。

努尔哈赤虽然知道与明朝边军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杀死父亲和祖父的直接凶手就是明朝大将李成梁),却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道自己不是明军的对手,也是很恭顺地服从。当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部落过程中,还屡次讨好明朝政府,达到迷惑明朝统治者的假象。如在公元1588(万历十六)年,女真族的“贼寇”克五十偷偷袭击了明朝政府在开源地区的柴河堡,造成了明军惨重的损失。这时候,努尔哈赤正处在统一女真部落的收尾阶段,自然担当起保卫明朝边境地位安全的“重任”,主动抓捕贼寇克五十,交给明朝政府,还把克五十抢劫一切物质财产都归还给明朝政府。在《明神总实录》中记载:

“努尔哈赤在团结周边势力的战略上由“团结叶赫亲,以哈达为事”后改为“弃叶赫,婚哈达””

之后,在明朝政府对哈达部大力支持的时候,努尔哈赤也把服从于哈达,间接也维护了大明帝国在辽东的统治策略,密切与明朝廷的关系。所以,从各种迹象来表明,在努尔哈赤崛起的过程中,各方面是很配合明政府的。他的所作所为,也就符合了古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制造各种假象迷惑明朝政府,也方便借助明朝政府的势力统一建州女真各个部落。

在公元1586(万历十四)年,尼堪外兰在躲避努尔哈赤的追杀过程中,曾逃窜进明朝的国境,明政府却纵容努尔哈赤带兵攻入境内,把尼堪外兰杀死。因为,明朝廷知道努尔哈赤的忠心与强大,是比尼堪外兰更合适的扶持力量,无情抛弃了尼堪外兰。可是,明朝廷也没想到,这一举动是放弃了尼堪外兰这一条“忠犬”,扶持了努尔哈赤这一条“饿狼”。同时,也没意识到,努尔哈赤的崛起使辽东一带成为后来明朝边境最大的威胁。

  • 明朝管理女真部落策略的失误

之后,明朝廷依然采取以扶持海西女真哈达部进而牵制建州女真部落的策略。在哈达部的领袖王台死了之后,哈达部就陷入一种内乱之中。之后,叶赫部就抓住机会夺取海西女真部落的大权。明朝廷愚昧在于,没有放弃原有的管理女真部落的策略,依然继续扶持哈达部的领袖王台子孙,这一种策略是毫无实效的。最后,叶赫部统治的海西女真,最终在与建州女真的争霸中败北,投向于努尔哈赤,使努尔哈赤最终统一了各个女真部落。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努尔哈赤自封国王,迁都在赫图阿拉,逐渐创造了女真族的独立文字。

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廷决策的错误,就在于一步步坐视了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女真部落的崛起。当看着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个部落之后,实力强大却又反咬明朝。在1681年,努尔哈赤发布了对明朝的七大恨,起兵攻打明朝,其中第一大恨就是杀祖父和父亲之仇。之后,努尔哈赤多次攻掠城池,明朝廷才意识问题的严重所在。由于长期以来,明朝对辽东一带管理松散,朝廷只能仓促从各地调离军队出征,结果就是“萨尔浒之战”的时候,丧失了对辽东一带的控制权,无力压制努尔哈赤的崛起。

明朝的国内原因

明朝的国内原因,也是努尔哈赤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努尔哈赤崛起过程中,明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在公元1582年,一代名臣张居正不幸去世,大明帝国本来经过张首辅的妙手回春又再次陷入“膏肓”之中。由于政治体系的腐败和频繁降临的天灾,再加上蒙古势力的入侵,使大明帝国疲惫不堪,无暇顾及辽东一带努尔哈赤的崛起。

在当时明朝看来,努尔哈赤的崛起,也没有强大到能威胁辽东一带边境国土安全。当时朝廷依然采取“以夷制夷”的战略。尤其是扶持哈达部的领袖王台死了之后,哈达部又重新陷入一种内乱之中,叶赫部的首领就抓紧机会代替了哈达部,成为掌握海西女真部落大权的赢家。这一个局势的变化,没有引起明朝辽东统治者的高度警觉,也没有调整相应的管理辽东策略。依然把“赌注”压在原有哈达部的领袖后代——王台的子孙身上,希望借助他们制约女真其他部落的崛起。但是,这一个策略是行不通的。努尔哈赤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忠顺”,也麻痹了明朝统治者的眼睛。在一系列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结果就是明朝政府眼睁睁看着努尔哈赤的强大,反过来攻打明朝。

可以看到,由于大明帝国大厦的即将倾倒,使得对辽东一带失去了控制。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和强大,与明朝统治者对辽东局势判断失误是密切相关的,也与努尔哈赤迷惑大明王朝也是有关系的。


七彩飞扬


每当看到明朝末年的历史,由于放任关外东北的努尔哈赤建州女真坐大,导致后来满清能够杀进中原,就哀叹为什么明朝的人不明智一点,在他萌芽的状态就把努尔哈赤给扼杀掉,这样明朝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边疆隐患。

只能说是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却很难进行合理的操作,因为在努尔哈赤还没有壮大的时候,他表现得非常恭顺的。由于山海关之外,东北来自蒙古地带,都是游牧民族的地盘,明朝对这些地方并没有直接掌控的能力。即使明朝强大的时候,也只能够进行间接的管理,也就是扶持一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完全听明朝的号令。

当然控制东北最好的方法就是满清末年移民的方法,但是在明朝的时候这个条件明显还不成熟。因为明朝也向关外移民过,但是东北苦寒地带生活非常的艰苦,并且关外游牧民族非常的多,在那里生活也相当的不安全。明朝后期,李成梁主持东北边疆的军务的时候,他就扶持了努尔哈赤作为他的代理人,而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在世的时候表现的再恭顺不过了。而且事实上在李成梁死的时候,努尔哈赤还没有达到完全失控的地步。

事实上即使努尔哈赤开始举起反旗自立的时候,那个时候努尔哈赤的势力比起明朝的实力来讲还是差了老远,如果明朝本身应对不出现问题的话,努尔哈赤也蹦达不了多高。只不过明朝后期,官僚阶级腐朽,在李成梁死后主持关外军务的人又非常的糊涂,结果和努尔哈赤打仗屡战屡败,导致努尔哈赤一步步做大。而明朝后期结构连续更替了几个皇帝,对明朝的政局也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在这些条件下,所以导致了最后努尔哈赤的满清坐大。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