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BInmsl
何為明心見性,率真地表現真性,沒有任何塵俗雜念是也。看到想到
不一定是真。俗話說:耳聽是虛,眼見為實。其實,有時候眼見也不一定是實。孔子周遊列國時,來到陳地餓了肚子,好不容易找了些米麵,讓他的得意門生——顏回做飯。飯做熟時,孔子看見顏回用手在鍋裡捏了些飯放在嘴裡吃了 ,心裡老大地不高興——老師還沒吃呢,你怎麼能先吃?這是對老師最大的不敬。想到這裡,便對顏回說,回呀,這飯是要先供奉祖宗的,你怎麼能這樣呢?回說,老師,剛才飯裡落了些灰塵,我嫌扔掉可惜,所以我才吃了。
大師感慨道:賢哉,回也!人們都說眼見為實,可有時眼見也不一定是事實呀!要弄清事物的真象,就必須深入地調查研究,否則,就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yangyucheng這就是我
真正的“明心見性”是不可以說的,那屬於一證悟的層次,一說就錯,因為語言有其侷限性,所謂詞不達意、妙不可言。
一切文字概念都是戲論,佛經也不例外,如果為了不可說而不說,那就如同斷滅見了,所以明知不可說還要說。就如同一個極難的題交給一堆學習去做,但學生們真不知道如何下手,老師也就要提示提示了,給個線索,就是《指月錄》中的手指頭,讓你看不是看手指頭,而是順著手指頭找月亮。
這種提示,佛經裡很多,論裡也很多,但我們看來,只是看見那根手指頭,就是找不到月亮,一說我們悟性不夠,二說我們沒有佛學實證,三說沒有佛學基礎,無論哪個說法都對,所以搬出佛經的句子,雖說是戲論,肯定是沒錯的,但我等愚鈍,硬是不明白。
所以我們只能從字面上按自己的理解,說上一番,不用講,肯定是離了十萬八千里,但說不定哪一句變成《指月錄》裡的一根手指頭。
最好的情況就如同評論裡說,你這是文字般若,這樣永遠達到“明心見性”,說真的如果能達到這種程度都給佛陀他老爺子燒高香了。
說到“明心見性”,我想起另一則“相由心生”,這兩個都是佛教用語,但若要找出處,原汁原味的原話,你在佛經真的找不到,都是後來人們對佛經悟心悟道的總結。
“明心見性”有說是出自《六祖壇經》的“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一句,也有說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的“自得心開”一句,但若這樣說,不單單是這兩部經,隨處找悟心悟道的大乘經典都可以找到相近的句子,特別是禪宗的更是如此。倒是在《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中有“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的句子,看起來雖是佛教的用語,卻是後來文化糅合總結的結果,不單單是佛教用語那麼單一了。
對於“相由心生”,說此語出處《無常經》的“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可把此經從頭到尾翻了一遍居然找不到此句子,看起來說的有根有據,一查便是無有音信,原來也是一個杜撰,雖然杜撰,但對於心與相總結的卻很到位。
為什麼要把這兩句拉在一起呢?因為由“相由心生”去了解“明心見性”可能更容易些。
相由心生
“相”與“心”很有意思,兩字一合便成了“想”,這個想在古代不是今天理解的思維,而是“取像以為體”,就是把外界的現象,也就是物質世界的形象,取回來放在心上的意思,這個取,眼可以取,耳、鼻、舌、身、意也都可以取,你可以取,我也可以取,上升到哲學就是:指一個人對外部的客觀世界的認知、感受以及評價。但因為人的不同,所以都是帶有個人的主觀意識色彩,換句話說就是由他的內心決定了這些認知和評價。
所以你的外界的相,是由你心生,我對外界的相是我心生,用唯識學的觀點看,人是主體,外界是客體,人是能動的能見,叫見分;外界被動的是被所見的,叫相分。所以這個“相”就是人的“心”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反映。
但這個“相”對於不同人不同的“心”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區別,一件事對你會造成悲傷,可能對我倒無所謂,對一件事的見解上,你的可能是東,我的可能是西,為什麼?因為“相”是表象,在由“心”生的時候,心有一個判斷能力,即要看這個現角背後的核心的東西,現代的話講,叫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但佛學上把本質叫作“性”,就是透過相看性。
所以簡單的一件事,其相(現象)表現的簡單,其性(本質)大家的心(意識的認識)都可以判斷。但是對於一件複雜的事,其相(現象)看似簡單,其性(本質)就要由心的層次決定了,一個虛假的佈局,一部分人的“心”受矇蔽(妄心、攀緣心),以為是真實的,就像看魔術,而極少數的人就有一個明明白白的心,這樣就能看到真實的“相”,看到事情的本質也就是性,即事物的本來面目。
但每個人“心”的層次不一樣,也就導致了見到的“相”,或虛幻、或亦真亦假、或真實,以至於或見山是山,或見山不是山,或見山只是山。就產生了不同境界,所以“相由心生”
明心見性
上面講到相由心生,從相是表象,瞭解到本質就是性。即然相是由我們心生出的,我們都希望看到真正的相,即實相,也就是事物的本質,即性。
但希望是一回事,能否如願是另一回事,就是說你的心,能否達到那個層次,即能否明心。
用現代的話叫做你的認知能力能否達到那個層次。若達到了就明心了,即見到了世界的本源,從歷代的修行次第來看,要分層次性,如《瑜伽師地論》的十七個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事物的相只是一個假象或稱為虛幻不實的“世事無相”,用《金剛經》的一句話叫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上面大多是一個淺得不能再淺文字說明了。
再深一點,就要從因緣法上說起了,一切皆是因緣合和,緣生緣滅,沒有任何一法不是因緣和合而成,本無自性,即性空。覓心了不可得,也就明心了,也就性空了。緣起性空了,也就明心見性了。這些解釋起來,又是繞得不行。所以也就不多說了。
佛學漫話
“明心見性”,“心”是能見的智慧,“性”是所見的萬物本質,這個“見”不是用眼睛看,是一種智慧上的體驗,所以“明心見性”說白了就是找到真正的智慧,徹察萬物的本質,我們平時見到的並不是萬物之“性”,而是萬物的表相,所以常常被自己欺騙,而“明心見性”就是對這種情況的根本改觀,從迷惑中醒悟,不再受騙,所以在禪宗,“明心見性”也叫“開悟”。
不明真心,親見也未必是真。
我們為什麼要“明心”?因為現在這個“心”不是真心,而是虛妄心,所以真遇上事未必管用,看事也未必準。其實這事大家早就知道,所以科學上才產生了什麼“模糊學”、“概率學”等學科,來彌補“心”的不足。
遇到什麼情況,如果憑經驗斷不出來,那就用概率學算一算,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事大概齊是怎麼回事,失誤率有多少,準確率是多少,往那一擺,少數服從多數,就這麼定了,如果出了問題怎麼辦?大家承擔,因為盡了人事,剩下的就是各安天命了,這就是我們目前的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來決策斷事,所以也沒感覺出有什麼不方便,用一句俗話來講,就是“要幹事就要付出代價”,或者說“機遇總是伴隨著風險”,等等等等,為什麼我們習慣於默許這些“代價”和“風險”呢?說白了就是“心”不夠用嘛。
如果我們的“心”夠用,一件事擺過來,有多少阻礙,能不能成功?我們心裡清清楚楚的話,那就不存在失敗,百分百的都會成功,這樣的話,什麼這個“學”那個“學”的,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相反,如果“心”沒有改觀,那麼即使親眼所見,也未必是真,失誤照樣存在。
真心一明,萬物本性自然見。
那什麼是“真心”?它和我們這個虛妄心又是什麼關係呢?其實這兩個心是同一個東西,並不是說在虛妄心之外還另外有一個叫做真心的心,不是這樣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好比是一面鏡子,上面落滿了灰塵,我們卻無動於衷,從來不去擦拭,所以灰塵越積越厚,最後照出來的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真切了。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把鏡子上的灰塵擦掉,那麼鏡子的照物功能就恢復如初了。
所以有位禪師就曾說“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這個說法就是這樣來的,他後面講要“勤勤來拂拭,莫讓惹塵埃。”這和我們上面講的是一樣的。
我們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應該怎麼辦呢?介紹到這裡,相信答案已經有了,就是要想辦法擦去心中的塵埃,把它光潔明亮的原貌呈現出來,這個就叫“明心”,心鏡明瞭,照出來的物當然就會非常逼真,我們再也不用去計算概率了,也永遠不會再有失誤了,這就叫“見性”。
只是我們的內心蒙塵時間太長,塵埃積的太厚,擦拭起來確實不容易,這些塵埃,其實也就是我們內心的各種煩惱,這些煩惱牽動著我們的諸多情緒,它就象是孫悟空的金箍棒,一直在我們內心不停的攪動,把我們的心攪的象一鍋渾濁的開水,一刻也不得安寧。
參禪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擦試心鏡的過程,想辦法讓心安靜下來,不再被攪動,當然這裡也需要一定的方法,而且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方法上也需要調整,這就象是醫生看病一樣,不同的病人,需要開出不同的藥方,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痊癒。
總之
對世界的認知,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正確的認知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行為才能完成對世界正確的改造,認知世界的是人,改造世界的也是人,所以人是第一因素,而主導人們思想的是心,而引發各種行為的也是心,這樣看來,心才是最關鍵的因素,明白了這個,我們也就找到了著力點,只要由這個點切進去,一切問題的圓滿解決,也就指日可待了。
澡雪堂主談國學
明心,就好比你通過學習光學物理,明白了你所見到的周圍物體都有光的存在,但你卻看不到光的存在,只是根據光學原理,而斷定有光的存在。
見性,就好比藉助光學儀器,讓你看到周圍物體反射的光線的存在,所不同的是藉助光學儀器只能短暫的看到光線的存在,而明心見性後如果能不斷的覺受到心性的存在而不會退失,這也就是標準意義上的明心見性。
如果沒有明心,既是你偶爾見到心性的存在,你也不會認識,比如你偶爾見到太陽、鏡子、水面上的光線,你也不認識這個亮點就是光,更不會認為只要看見的物體都有光,更不會在見到周圍物體的同時也能一直看到這些物體的光。
如果沒有見性,既是你明白心性一直存在,你也不會“見到”,好比你雖然明白所看到的一切物體都有反射的光,但你也無法看到周圍一切物體的光,更無法一直看到周圍物體的光。
所以,明心見性也就是讓你推斷出必定有心性的存在,而且達到不斷的覺受到心性的存在而不會退轉的狀態。
萬法輝舞現心照
明心見性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心”什麼是“性”,什麼是心?心是念頭 想法 思想 觀念,念頭 想法 思想 觀念是怎麼產生的?根塵相接就生心,如眼睛看見花,眼睛是眼根,花是色塵,這是牡丹花,真好看,這就是心,好看的心,看見大便,真噁心,這也是心,噁心;耳根觸聲塵也生心,耳朵聽到好聽的音樂,真好聽,這也是心,好聽的心,耳朵聽到罵自己的聲,就生煩惱 生氣,這是煩惱的心 生氣的心;六根接觸六塵時時生心,生無量無邊的心;意根觸法塵也生心,有時我們獨處 或夜深人靜時,想著過去的人事物,也在生無量無邊的心 內心在翻騰。
這是大概說一下心,明心見性,首先明白了什麼是心,再來見性,見性比明心更深,也更難。怎麼來見性?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性,性是真正的自己,自性不是六根 ,不是六塵, 也不是六識,也不在第七識裡,也不在第八識上,也就是我們看不見它,聽不著它,鼻子聞不到它,舌頭也嘗不到它,身體也感觸不到它,意根也思維想象不到它,第八識也不是它,那他在哪?自性又無處不在 無處不是,看的是它,聽聲音的是它,聞香臭味的是它,嘗苦辣酸甜味的是它,感知冷暖的是它,能起種種的想念 能思考 思維的是它,處處是又處處不是,因為自性無形無相,所以只能悟,無法言說 文字也無法闡述,思維想象也無法捕捉。
慈航11
答題:
(1)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是說:當一個修行人悟得、了知自心本性時,自心本性便會自然的顯現。
明心見性是指開悟,即悟道;但雖悟得還沒有證得,即證道。
明心與見性是一,心與性是一,即心性。是一不是二。
明心見性:見(xi an )讀四聲(現音),對於字的認知不同,則謬之毫釐,差之千里。
(2)實修實證
明心見性是通過修行悟道的,還需要進一步的證道。例如: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那裡悟道(即明心見性),後聽五祖大師所囑,一路南逃;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在嶺南的獵人隊裡,修行了15年並證道,即證悟了空性。明心見性即心性即空性。禪宗講不立文字,即在師父指導下注重實修。
(3)看到想到的未必是真,又如何去確定?
眼睛看到的是有侷限的,比如說只能看見白天看不見黑夜;一元硬幣,看見前面的同時則看不到背面。當看東西時就動了眼根了,當想問題時便動了意根,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悟道要到心死時,即所謂狂心歇息,六根清淨心清淨。明心見性是靠修行得來的,唯有實修實證才能得到,所謂得到是不得而得。
所以說看到想到未必是真,也不需要你確定什麼。開悟的人不會告訴你他開悟了,如果誰說他自己開悟了,大多是在騙人。修行是自己的事,冷暖自知。
總結
如果不去實修實證,僅依靠語言文字去解釋明心見性;即以有為的心,想要了解無為的法是不可能的,是與明心見性背道而馳的。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以上個人觀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互幫互學。
南山有仙
仁清法師:明心見性是見的什麼性?
空性!空性有兩種:第一種是人空。第二種是法空。
剛才講到心嘛,我們先講人,人是怎麼組成的?人是五蘊色身加心。我們說人不太恰當,狗也有啊。叫‘補特伽羅’也叫有情眾生。
補特伽羅有情眾生是個什麼?有情眾生是五蘊色身加心,色、受、想、行、識,加心,五蘊色身加心識,這是個補特伽羅,也叫有情眾生的完整的組成。這是講的人我們以人為代表。
那麼法呢?人空法空,人我法我。人空法空,人也空法也空,明心見性是見的什麼性?見的法的空性,見的人的空性,見的空性!所以它叫開悟。
開悟就是見真。真是個什麼東西?本來面目。萬事萬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性。所以說,法也空,人也空。
——摘自仁清法師《成佛的法華》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心是蓮花開
公元1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但隨著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歷史的演進,儒釋道的融合進一步加劇,原先的大乘佛教的教義受到了本土化衝擊和溫良改造,形成新的宗教方式,就是禪宗!
禪宗在中國的發展,對國人的三觀塑造、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禪宗有其個性化的屬性,在日常交流中,不立文字,全憑頓悟,這是禪師和弟子們與世界對接,內心關照的方式。
當然,明心見性,只是修道者一種認識自然,體悟自身的一種機制模式,內含禪機,惟寥寥數語難解,與我而言,只是談談個人淺見。
“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常人觀察萬物的直接方式,以眼見為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我們的生活似乎都是契合規律,以為就此觀察到真相,其實未必。憑藉肉眼和感官去體觀周遭,得到的是事物的“像”,這顯然是初級的認知,以物證物,但從未來鑑賞力的提升,這是識別的基礎,首先獲得有了最初的印象,這是人生格物致知第一層境界,因此才有後來的內心返照!
“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隨著個人的成長,知識的積累,有了一定審美和鑑定力,他(她)的看法有了個人意識,於是便有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感慨,和山河大地的對照裡,有了相互擬人的人格化,將人的氣質和意志,以託物詠志來表達。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皆有此路數。山水寄懷,花鳥幽情,直至物我兩忘之境地!這是人生認識力進階,屬提拔氣局的第二層境界!
“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誠然,人生到了第二節節點的認知,實屬不易!當然,世上總有高人,洞察萬象,泰然處之。能騰挪,能釋懷,能捨得,能放下。不糾結,不嗔痴,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見山仍然是山,觀水依舊為水,事物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一切生滅,浮沉,順逆,都已通透。無為而有為,一派天真。此時心已澄澈,月華光滿,圓融無跡!
人一生都在修行,都在尋找更好的自己。多讀書,看古籍,自然為鏡,先哲為師,不忘初心,勇於精進,個人的思辨力和見地都會提升。以上陋見和諸君共勉!歡迎多提意見,共同提高!
(#泛文化寫作營#)
老胡看視界
凡是喜歡講明心見性的人,都是彌勒的弟子,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都將在彌勒佛的龍華三會中得度。
國產大推力火箭9908
謝謝敫請!我是個標準凡夫,還沒開悟,故不敢妄談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一大事,這裡只談談一點個人的見解。
心和性是一體的,見性若從情的份上去理解比較容易懂,我們知道每一位佛菩薩聖號前面都有“大慈大悲"四字,大家稱某某人有“菩薩心腸",儒家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佛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有稱一些人做事“沒人性”,比如一些“落井下石"的人。
如果你撫養過子女,你可能更容易體會到什麼是佛性,經言:“家有菩薩兩尊,懊悔世人不識”。
這是我對如何見性方面的理解。
如何明白自己的心?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大乘百法明門論》,這本書裡面講到人有“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瞭解了這些知識,對我們明心見性是很有幫助的。如果你是位愛好修行的佛子,建議你下功夫去讀誦《六祖壇經》丶《金剛經》丶《頓悟入道要門論》。這三本佛書,除《金剛經》比較難懂之外,其它兩部是可以看懂的,說不定你看了書中的片言隻語觸發了宿因之記憶,立可頓悟成佛了呢!
即此回覆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