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民族


以色列,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民族

“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這句話很多人都熟悉,但不一定知道它出自猶太聖經《塔木德》。當大部分人瞭解猶太民族的時候,就有了後面一句話“上帝給了世界十分哀愁,九分給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命運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分不開的,以至於耶路撒冷成了這兩個國家的共有首都,雖然巴勒斯坦的實際首都是拉姆安拉,但法定首都就是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心中的首都也是耶路撒冷。可現實是殘忍的,以色列是永遠不可能分割耶路撒冷的,因為這裡是猶太人的家,這裡是流散在世界各地猶太人的安全屋,這裡是遭遇了大屠殺的猶太人唯一的避風港,他們怎麼可能再次捨棄,再次流浪,再次被人踐踏。

以色列是一個很小但很強的國家,起碼現在是這樣,但他的歷史卻是悲慘的,說他是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一點也不誇張,而且未來還是要如此下去。那這個小小的強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以色列,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民族

這要從猶太人無家可歸說起,自古以來的戰爭導致猶太人有家不能回,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家,以至於後來在非洲的猶太人迴歸以色列的時候,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完全和以色列沒有一點關係,就連猶太聖經《塔木德》都不知道!

如果不能體會猶太人的辛酸,我們就簡單粗暴的把建國之前的猶太人想象成乞丐,這群人遭受的冷嘲熱諷,屈辱,侮辱,悲慘也只不過是猶太人經歷的一小部分而已,畢竟乞丐沒有經歷過大屠殺。

或者我們也可以把以色列建國的某個階段想象成大明王朝,畢竟朱元璋也是乞丐出身。他勤儉節約,他討厭貪汙腐敗,他了解吃不飽穿不暖的滋味,他知道被人欺負的感受,他更知道無家可歸的落寞。所以朱元璋一呼百應,勞苦大眾甘心賣命,一個王朝就這樣應運而生了。以色列也是如此,赫茨爾發起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就是號召全世界的猶太人迴歸故土,重整家園。於是猶太人迴歸潮在全世界陸續上演,一個國家的雛形也由此開始,一個沒有民族的土地,等待著一個沒有土地的民族。

以色列,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民族

赫茨爾的一生都在為猶太人建國而奔波,可惜時間不等人,一個國家不是說建就能建的,其中的血淚史也不是一句話一本書可以說清楚的。遺憾的是赫茨爾倒下的時候,猶太人還是在建國的路上奮鬥著。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宣佈成立,本-古裡安當選首任總理。可以說以色列的成立離不開這位總理的果斷和堅持。域內與外界都不贊成此時建國,都覺得時機不成熟,局勢不穩定,可古裡安心知肚明,他知道巴以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也知道周邊國家時時刻刻都在盯著這塊“應許之地”,機會也許有很多次,但不是每一次都有人能把握住,古裡安牢牢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如同一個想家的人,剛上路,心就已經飛越千山萬水回到心心念唸的家了;如同一個漂泊四方的人,好不容易攢夠錢蓋個房子,可是家徒四壁,卻依然興奮無比,畢竟只有有了家才能建設家。

以色列,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民族

以色列就是如此,成立之後,一片狼藉,迴歸人口太多,文化,物質全部跟不上,以至於上個廁所就要排幾個小時的隊,可這些在外受苦受難的猶太人清楚,這種苦值得承受,因為這裡將是自己和後代的家園。畢竟他們心知肚明:猶太人可能生活在許多不同的地方,但只有一個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以色列成立了,巴勒斯坦不高興了,耶路撒冷也開始不穩定了,這三者就像三角戀一樣,誰也離不開誰,藕斷絲連,糾葛一世。巴勒斯坦收留了猶太人,猶太人在這塊“應許之地”上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從此,巴以問題就想水裡放了油似的,噼裡啪啦,無法和平共處。

美國總統克林頓為了巴以和平進程可謂費盡心血,結果也是以失敗而告終。在離任前,巴勒斯坦總統阿拉法特打電話表示感謝,說克林頓是個偉人。克林頓總統回答說“主席先生,我不是偉人,我是失敗者,這都是拜你所賜。”

以色列,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民族

克林頓說阿拉法特固執,不懂政治,可又無人可以代替,起碼在那個年代來說。不管以色列做出多大的讓步,阿拉法特都不接受。阿拉法特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想讓猶太人滾蛋,除此之外,一切免談。對於猶太人而言,好不容易找到了家,也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家,也為此流了血,也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怎麼可能再次被人驅趕,再次流散世界各地。

以色列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民族一千多年來堅持夢想的故事。什麼故事呢?很簡單,就是回到《塔木德》中所說的猶太人“應許之地。”這是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民族最終實現自我救贖的故事。沒有人去幫他,反而落井下石,可他卻向死而生,朝氣奮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