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黛
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張巡許遠在抵抗叛軍保衛城池的長期作戰時沒了糧食又缺乏支援,萬般無奈時以身作則貢獻出了自己的妾供守城的官兵食用,之後傷者老弱病殘也都用於食用。此被記載於《張巡傳》中。明朝陝西大旱就有人吃人的事被記載於《明史》,還描述吃人後引起的後果:面目赤紅,內發燥熱而死。之後就是李自成的揭竿起義。人吃人在奴隸封建社會有不少的記載,看了讓人驚心動魄。
五柳風
對於人類來說,飢餓是最難以忍受的,所以人在餓的時候是什麼事都能做出來的。
古代打仗,糧食是重中之重。通常在戰爭發動的幾個月前,指揮官就會先行預估所需時間和糧食消耗,然後調動各地糧食用作軍糧並先行調往戰場。即便如此,由於古代的交通不便,糧食產量低,很多時候軍隊中還是會出現糧草不濟的情況。
軍中無糧那是絕對不行的,而沒有糧食的軍隊那應該是什麼都吃,包括樓主說的那個。
歷史上不少將帥用人renrou充作軍糧,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十六國時,前秦苻登領兵征戰,把殺死的敵兵叫做“熟食”。隋朝末年得朱粲愛吃婦儒,唐末時秦宗權軍中不帶米麵,把殺死的人用鹽醃起來,隨軍攜帶,作為軍糧。於是樓主的問題有了肯定的答案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餓起來什麼都吃。
沒有軍糧補給,一般先吃騾子、馬匹等軍中的牲畜,接下來輪到平民,再來就是士卒互相殘殺。在吃活人之前,死人屍體應該就是儲備糧。
長平之戰中,被斷了糧道的趙國大軍,把能吃的全都吃了,屍體應該也沒放過,捱了一個多月,能吃的全都耗盡,餓急眼的人開始互相殘殺。
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
唐朝安史之亂中,安祿山的叛軍圍困睢陽,一旦睢陽城破,則江淮門戶大開,守將張巡誓死守城,叛軍久攻不下,於是施行圍城的戰略,打算困死守軍,等著守軍餓死再接收城池。
按照史書記載,在這次守城戰中,唐軍已經把能吃的全都吃了,包括老鼠、鳥雀、樹皮和馬鞍等等,最後食無可食,眼看就要餓死,守將張巡先殺了自己的愛妾強迫守軍吃下去,守軍邊哭邊吃了下去,之後先吃光了城中的婦人,再吃老弱和男人,吃了二三萬人。
將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強令食之。乃括城中婦人;既盡,以男夫老小繼之,所食人口二三萬,人心終不離變。 ”
岳飛的《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一句很多人以為是一種豪情壯志的表示,其實他說的就是真事兒,在斷糧的時候,真的吃過屍體喝過屍血…………
岳飛死後,秦儈還往他身上潑髒水,岳飛的孫子岳珂因此專門寫了本《鄂國金佗稡編》為爺爺辯誣,裡面就提到過建炎四年(1130年),金國進犯中原,岳飛奉命防守泰州,在這場戰爭中,就曾經出現軍糧斷絕而吃屍體的情況。
先臣(即岳飛)還師保泰,虜騎二十萬披城而陣。先臣獨以扶傷飢羸之卒,賈其勇於累戰之餘,柴墟再捷,河流為丹。先臣率先士卒,身被兩槍,猶乘勝逐北。虜既退遁入柵,先臣盡護數十萬之生聚保柴墟……餉道無所從出。先臣乃刲屍繼廩。
崇禎末年,明將傅宗龍總督陝西三邊軍務,鎮壓李自成和羅汝才聯軍不利,反而落入埋伏,幾萬的明軍需要耗費大量糧草,沒幾天就把存糧和騾馬吃光,接著組織突擊隊將戰場上的屍體搶來充飢。傅宗龍後來被義軍俘虜,殺死。
所以,極端情況下,敵軍屍體估計也就是個儲備糧的存在……戰爭的殘酷是我們這些和平年代的人不可想象的。
閒話說歷史
古代打仗人吃人的現象是存在,並且有據可依。餓的急了,別說吃敵軍屍體了,更有吃親人屍體的。
古代戰場是很殘酷的地方,沒有糧食的時候,可能會先吃戰馬,連戰馬都沒得吃了就可能會吃人肉。
最著名的就是五代十國,人稱五胡亂華,那是一個有漢人,還有匈奴、鮮卑、羯、羌、氐少數民族的年代,在那百餘年間,這些少數民族建立了大小不一的政權,國家和國家之間不斷的打仗,不斷的死人,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一個時期。據說那時候的統治很殘暴,位高權重者以吃人為樂趣,甚至取名為“兩腳羊”,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電視劇《連城訣》中有一段被困雪山的片段,在那幾集的時候就有吃人的情節。
到了現代歷史上,有傳聞人肉叉燒包,是指商鋪老闆用死人肉做包子,買出去給食客吃。
不止是戰爭中出現這麼慘無人道的事情,在災荒年代也有易子而食的故事。人吃人不是故事,從古至今都在發生的事情。
在蠻荒偏遠的雨林,仍舊有未曾發現的食人族。那些沒有開化的民族以吃人祭天,保持著最原始的生存狀態。
不止是中國歷史,外國曆史上也有人吃人。《魯濱遜漂流記》中曾提到魯濱遜後期發現的吃人民族。
凌羽璇
寒風凜冽,寒冬將至,對本就毫無生機的城池內,無疑雪上加霜。被敵軍圍攻了三個月,城內的糧食早已用光。樹都被啃食乾淨,這時鴿子糞有又成為了搶手貨,使人爭相競奪。
這時一片熱鬧的街區,彷佛成了黑暗中的一點熒光,人們紛紛爬向此處,想要一看究竟。只見相互爭吵的兩個骨瘦如柴的婦人,雖一個個都麻木不仁,但其中一位目光中閃爍著微微淚光。
城中的官紳聽聞災難來臨時,早已逃之夭夭,城內能說上的話的,也只有寥寥的軍官了,一位年長的軍官站了出來,雖滿身塵埃,但不失威嚴之氣。
“你們有什麼苦處?”
“這女人對我說,將你的兒子取來,我們今日可以吃食,明日再來吃我的兒子,我允她了,但是到了第二天,她卻早已將兒子藏了起來。”閃爍淚光的女人再也繃不住,痛哭了出來。
“她在胡說八道,第二天分明已經吃掉了我的兒子,她在撒謊。”另一位女人義憤填膺的說道。
......
隆隆的炮聲想起,年長的軍官帶著為數不多的軍官走上前線,留下一批批的人們,還在回味著剛才的故事,對城外的事情渾然不知。
人性是面對不了考驗的,親生骨肉都如此,更何況血海深仇的敵人,古代貧瘠的食糧,困難的補給,使得吃人肉變成了現實,甚至到後來演變成了榮耀。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世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溫子哩
岳飛《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兇奴血"已詮釋了古代打仗,斷糧後吃敵人屍體的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老皺396
這個題目我可以說兩句,從正史和野史中都反映出來,歷朝戰爭中都發生過吃戰死的士兵屍體現象,從西漢的黃巾起義,到唐代的黃巢起義,宋未元初等都發生過。
悟空老頑童
是的。
輕舟源頭
不可能吧,吃馬肉還有可能
CJW阿為
古代打仗,斷糧後可以吃敵軍屍體麼?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問題,戰爭往往到了最後,就是為了生存,所以吃人的現象,自古以來,就有發生。歷史故事慧今天講的這個故事,更加殘酷冷血,主帥竟然把家人給將士吃了,為了守城,三萬百姓也被吃了,並且到最後城破,活著的僅只有區區400人!
安史之亂,外胡入侵。
開元之治晚期,國家繁榮昌盛,唐朝達到了歷史高峰,天下太平,歌舞昇平。唐玄宗李隆基沒有開元之治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貪圖享樂,寵幸楊貴妃,而胡人安祿山升為節度使,並且為了自保,竟然拜楊貴妃為母親。
安祿山擁兵15萬,精兵強將,其手下個個驍勇善戰,又守玄宗特別寵信,因此引來宰相楊國忠羨慕嫉妒恨。兩人因而交惡,雙方都看不上眼,而唐玄宗對手下的兩個大紅人也不干涉,楊國忠經常在玄宗面前說安祿山壞話,並想扳倒這個胖子。安祿山本是胡人,加上手握15萬重兵,決定先下手為強,因此舉兵叛唐。
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安史之亂爆發。數月後,安祿山精兵強將橫掃中原,攻陷大唐東都洛陽,登基稱帝,國號為“大燕”。由於大唐王朝幾百年沒打個仗,安祿山聲勢浩大,所到之處,嚇很一些州縣的縣令、太守聞風而逃。
太守逆風守睢陽,可歌可泣。
公元756年,雍丘太守張巡撤出雍丘後,率領老百姓沿睢陽渠往南方撤退,當時他只有馬三百匹,3000兵力,退至睢陽(位於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與當時睢陽太守許遠,縣令姚誾匯合在一起。然後他們派部將南霽雲等北上抗擊安祿山叛軍,斬叛將20人,殺敵一萬餘人,取得了不錯戰績,張巡被封為副節度使。
苦守睢陽,城破人亡。
睢陽位於大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鎮,如果睢陽失守,江淮不保,整個江南都將受到安祿山橫掃。張巡以7000兵力,前後400餘戰,竟然殲滅安祿山叛軍12萬人。並且在沒有外援的幫助下堅守城池達10月之久。
面對叛軍的圍困,幾乎彈盡糧絕,連城裡的老鼠、樹皮都被吃光了,為了保住大唐江山,守住江淮門戶,殘酷冷血的決定下達,張巡決定讓部下士兵食人充飢。他將自己的愛妾殺掉,並讓士兵們食其肉充飢。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之下,全城三萬百姓被吃,守城士兵堅持了三個多月,為唐朝穩固統治,爭取了有利的時間。等到叛軍破城而入時,全城存活的只有四百人。
最後點評:戰爭往往是殘酷的,為了生存,為了贏得勝利,往往毫無道德而言。因此才會出現如此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