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種太湖豬,窩產42頭,為何市場不接受?

血魔-Ticks


大哥,你恐怕是在逗我吧。太湖豬怎麼可能窩產42頭呢?年產42頭還差不多,況且年產42頭已經非常不得了了,不可能是窩產42頭的,在我們的記錄當中太湖豬的國產仔數只有14.9頭/窩,然而現在的外三元和內三元有些情況下也可以達到這樣的程度,那究竟為什麼我們國內的土豬品種不受歡迎呢?

原因分析

①肉的品質不好:以前的時候太湖豬它的肉香率不太好,而且切出來的豬肉沒有一種大理石狀的花紋,它的瘦肉率只有42%左右,而一些兩元雜交的豬也有50%,瘦肉率太低。以前的時候,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特別的窮我們養豬吃的是肥肉、感覺肥肉香,而不喜歡吃瘦肉,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現在追求的是健康生活,對瘦肉需求量特別大。引進的一些國外品種它的收入率可以達到60%以上。


②體重較輕:這種品種的豬半年的時候才只有100斤左右,而一些國外品種的豬6個月左右就可以達到120公斤左右,長得太慢了現在我們追求的是經濟效益,在經濟效益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這種品種慢慢的會被淘汰。

③飼料利用率低:而且這個品種它的飼料利用率比較低,很多人都說肉豬的料肉比是3:1,如果是讓他吃的話能做到4:1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吃的比較多而且長得比較慢,如果讓你在正常的年份裡養殖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就是現在太湖豬純種的越來越少了,估計目前連太湖豬都已經快絕滅了,在全國範圍內估計找不出來1萬。你即使想養殖一些純種的太湖豬也不太可能。


綜合分析

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瘦肉、肉的品質、經濟效益等成了我們綜合選擇的條件,因此綜合以上的一些因素我們國內的一些品種豬逐漸的失去了市場。

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我們國內的育種技術太差了,沒有人願意花大成本和時間培育品種,當然也只有一些部門進行保種工作,不去利用我們國內的一些優秀品種,從而使他們的經濟價值越來越低,如何才能被市場接受呢?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首先,我們是要承認,太湖豬的繁殖能力很強,這是這個品種豬最大的特徵,也算是它最大的優勢。確實有報道稱,太湖母豬的最高產仔記錄是42頭。但個例它不能夠代表全部,你說它窩產42頭,其實是不準確的說法,具有很大的誤導性。實際上來說,經產的太湖母豬,能達到20頭就是很優秀的了。初產的就更低了,平均在12頭左右。


市場和成本因素

我們又再回到這個問題,太湖豬產仔量這麼高,為什麼在市場上不受歡迎呢?我們看待一個事情,不能只從一個方面去看,就比如你評價一個人,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是他對自己的妻子很好,你就說他該是人們的榜樣,讓人人學習嗎?這都是一個道理。

如果你查過相關數據,你就能知道,太湖豬的瘦肉率就在40%左右,這個瘦肉率其實它是比較低的。現在的瘦肉型的豬,瘦肉率都在60%甚至更高。大家都在養瘦肉型豬,純種的太湖豬市場競爭能力很弱。當然,現在只有有肉就能賣出去,可是市場需求的大體走向總是以瘦肉型的需求更多,像在以前,你養的豬肥肉太多,豬販子還要壓你的價,豬販子賣出去的時候,別人也是挑三揀四的。所以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它就會自然而然地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不過就算現在養,也不合適,畢竟母豬的培育需要時間,妊娠,還有仔豬後期的育肥都需要時間。還不如用二元或三元母豬。再往深了說一步,你現在在想養純種的,都不一定那麼容易。


我們再說到養殖成本。一般的土種豬,它的料肉比沒有那麼高,這樣一來,同樣的體重出欄,它消耗的飼料量就更多,從養殖者的角度來說,這就增加了養殖成本。

現在,純種的中國各地的土豬,都越來越少,一般都是和國外比較優良的瘦肉型豬雜交。就比如太湖豬,它一般都作為雜交的母本,這樣既可以保留它的繁殖能力性能,又可以提高後代的瘦肉率。現在的純種土豬越來越少,也是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結果,現在都有一些人在努力,保護這些品種,畢竟這也是一種珍貴的品種資源。


三農實事分享


太湖豬確實高產,但是窩產42頭有點飄了,太湖豬高峰產仔一般是第三胎到第六胎,平均每窩產仔16頭左右,最高產仔20頭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年產胎次按照2.35計算,一年平均產仔37.6頭,一年最高產仔確實可以達到42頭以上,但不是窩產。

不過即使窩均產仔16頭,這個生產成績也足夠其他豬種羨慕的了。

那麼為什麼太湖豬這麼高產,而市場不接受呢?下面豬業前沿給大家分析一下,太湖豬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國內養豬數量不多的原因。

一、優勢

1、高產:太湖豬又稱為二花臉和梅山豬,是江浙一帶的一個地方豬種,以其高產性能而聞名中外,比國內主要養殖的杜洛克、大白、長白等國外豬種的生產性能高的多,是世界上產仔最多的豬種,享有“國寶”的美稱。

2、抗逆性強:地方豬種都有這個特點,源自於我國農村養殖,對於外界環境抗逆性強,耐熱抗寒,耐粗飼,容易餵養,農村話說叫皮實。

二、劣勢

1、生長週期長:太湖豬的劣勢也比較突出,那就是後代的生長速度慢,出欄週期長,嚴重影響豬場的生產效益。

2、屠宰率低:屠宰率為65%到70%,出肉率低,骨頭、皮和板油佔比高。

3、瘦肉率低:胴體肉質偏肥,肌內脂肪偏高,肉皮厚,對於喜歡五花肉的消費者比較適合,但是對於現代吃瘦肉為主的消費者,很難接受。

4、體型難看:太湖豬體型難看,大肚子,賣豬時影響價格。

三、太湖豬養豬量低,不被市場接受的原因?

除了太湖豬生長週期長,屠宰率低和瘦肉率低的因素,之所以太湖豬這麼高產的一個豬種,沒有推廣起來,與國內種豬育種體系和普遍引種國外豬種也有直接關係。

1、國外歐系豬產仔性能也挺高

國內目前養豬配套系以杜長大三元豬為主,就是大白和長白的後代,二元母豬再與杜洛克雜交,產出的杜長大三元豬,是目前主流育肥豬種。國內目前這個配套系,逐漸由美系和加系往丹系、法系轉變,因為法系和丹系產仔性能高,平均單胎能達到14頭左右,與高產太湖豬種只差了2頭。而且杜長大配套系比較穩定,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和料肉比適中。

2、國內育種體系起步晚

國外現代化養豬起步較早,對於豬種培育也比較完善。由於一直引種國外優質豬種,而忽視了國內優質豬種資源,導致太湖豬這種優良基因沒有發揮出來,而農村散養戶養殖沒有意思培育優質豬種,一直使用土雜豬留種,影響了後代雜交優勢的發揮。

四、未來太湖豬是有市場優勢的

現在國內養豬集團,逐步建立自己的育種場,不僅僅靠國外引種,也在嘗試國外和國內品種的雜交和基因的改良,太湖豬作為高產豬種,在未來育種體系建設種,一定是有一席之地的。而且農村散養戶在國內養殖佔比還是比較大的,國內養豬不僅僅靠大型豬場,我們必須培育出適合散養戶養殖的,高產、耐粗飼、好管理的豬種。

豬業前沿,定期為養殖朋友分享養豬基礎知識,行業新聞動態,時事熱點,以及技術操作,喜歡的朋友,請點點關注,謝謝。


豬業前沿


本土品種太湖豬,窩產42頭,為何市場不接受?

  • 太湖豬是我國本土優良品種之一,主要產於我國安徽省太湖流域,太湖豬主要以二花臉豬為主。

  • 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國曾將太湖豬作為中法交流禮物饋贈給法國,法國養豬育種研究院利於太湖豬繁殖性能高的特性培育出大白、長白法系種豬。最近幾年法系種豬在我國越來越受到歡迎,但我們本土優良品種太湖豬卻不被市場所接受,在我國的養殖量不是很大。

  • 法系豬的繁殖性能是非常高的,是產仔最多的品種之一,太湖豬頭胎母豬產活仔數一般為12頭以上,三胎以上可以達到15頭以上。太湖母豬窩產達到42頭也是可能的(這有可能是最高產仔記錄,可以申請吉尼斯記錄了),但只有個別優良母豬能夠達到的,並非全部太湖豬都可以達到這麼高的產仔數,大部分太湖豬的平均產仔數在14頭以上是沒有問題的。作者認為太湖豬年產數量達到42頭是比較合理的。

  • 太湖豬具有性成熟快、發情早、耐寒耐熱、耐粗飼、抗病力強、肉質鮮美、母性好等優點。如果利用太湖豬與瘦肉型豬雜交的話,可以兼顧產仔數多、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等優點。

  • 作者認為太湖豬特別適合於農村散養戶飼餵,太湖豬的產仔多、對外界環境要求低、對飼料要求不高、抗病力強等特點是非常適合於散養戶飼餵的。一些養豬水平不高、圈舍環境差的散養戶是考慮飼餵太湖豬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本土品種太湖豬不接受市場歡迎呢?

第一、太湖豬生長速度慢、胴體中脂肪、豬皮含量的較多。

  • 太湖豬的生長速度是比較慢的,至少比國外的瘦肉型豬出欄時間要晚2個月,如果是美系瘦肉型豬1年能出欄2批,而太湖豬可能最多能出欄1.5批,面對豬價行情這麼高的時期,這將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

  • 而且太湖豬屠宰率低,胴體瘦肉率比較低,尤其是豬皮、板油寒冷多,這是有些消費者難以接受的,如果用太湖豬的豬皮做皮鞋是非常合適的。

第二、國外法系、丹系母豬產仔數也很高。

  • 法系、丹系母豬產仔數量也是比較高的,法系可以達到14頭以上,丹系豬達到16頭以上。這就使很多豬場選擇法系、丹系豬,而沒有選擇太湖豬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國內太湖豬等優良品種的育種工作被忽視。

  • 我國對太湖豬等優良品種的育種工作是沒有足夠重視的,沒有培育兼顧產仔數、生長速度、瘦肉率的優良品種品系。

  • 現在很多國內育種中心在培育出以太湖豬為主導的優良品種,太湖豬在未來非常有可能成為我國重要優良品種。

《豬易知》將持續分享養豬消息、非瘟進展、市場行情、豬病分析。歡迎養豬朋友關注、評論!!!


豬易知


一斤豬肉三十塊,市場上殺的豬你知道是什麼豬?就怕你沒有豬肉,不怕沒有市場,何來的市場不接受?



廣林526


非常好的一個品種,肉質上等,口感好的很。可現在養豬人追求的是賺錢,不注重肉質,只求長的快。所以因長的慢增重慢肉再好也不被養豬戶所接受!因為想的是錢是第一[大笑][大笑]


用戶4010789766602


豬的品種不在於產多少?主要他能活多少?然後長相,全是大肥膘。肚子快貼對我的地皮了。這豬也不成,為什麼我國好多豬都需要西方品種?什麼長白大白。瘦肉率多。


打莊子


市場不接受啊,有什麼辦法,太湖黑豬是我國特有原生本土豬種,耐粗飼,產子量高,但相對雜交白豬來說生長較緩慢,豬臉皺紋多,毛比較粗大,皮厚,瘦肉率低,所以才慢慢退出了主體市場,但它也有優點,那就是味道比白豬好,現在也還有人小批量養殖,做特殊市場這一塊


唐二胖胖


產出投入低是不歡迎的最大原因,用來改良是其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