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
都值得今人學習閱讀,兩部著作各有其長,《資治通鑑》是歷史鉅著;《古文觀止》則是集中古代優秀散文之大成,書中選擇了自先秦到明朝後期兩千餘年的最佳作品,拋開其文學價值,單就內中很多歷史典故,彌補了《資治通鑑》之不足…所以竊以為兩部經典鉅著都是不可缺少的歷史讀物,可以互相參閱,相得益彰…
尋蹤追源
《古文觀止》和《資治通鑑》是兩種不同題材不同用途的書。這兩部書都是非常好的書,都值得閱讀。但是這兩部書的功能不同,閱讀的側重也應該有所不同。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才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該書是清康熙年間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
《古文觀止》收自東周至明代的文章 222篇全書12卷,以散文為主,兼取駢文。提名 “觀止”是指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們所能讀到的盡善盡美的至文了。
《古文觀止》裡面編輯的文章,應該都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些精品文章。至今,我國的大中專院校的語文課本里,也都是選擇了不少《古文觀止》裡的文章。如 “曹劌論戰”“觸龍說趙太后”,“過秦論”,“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師說”,“捕蛇者說”,“小石城山記”,“醉翁亭記”,“赤壁賦”等。
作為啟蒙性的基礎文學讀物,《古文觀止》編輯的文章斷代時間比較長,加上可讀性比較強,所以,愚以為,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地瞭解它學習它,對於提高個人的歷史知識道德修養和古漢語文學水準等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資治通鑑》是北宗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該書主要以時間為主,事件為目,從周烈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鑑》的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以該書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
愚以為,大凡喜歡中國歷史研究中國歷史的人,或從事各級行政以及企業管理的人還是應該多看看《資治通鑑》這本書,它是與《史記》並列為記述中國歷史的兩大鉅著。閱讀《資治通鑑》可以瞭解歷史,借鑑歷史,斟酌損益,擴展思維,都是大有裨益的。
但是應該指出的是,雖然《資治通鑑》被譽為體例嚴謹,脈絡清晰,網羅宏達,體大思精,史料充實,考證稽詳。可鑑於編者們的侷限,該書也存在很多的錯誤,閱讀時應該加強思考。
悠閒百姓
首先我們來看這兩部書的構成。
先說古文觀止,這本書是文學選本,挑選出歷代的文學名篇彙集在一起,給古代想寫好文章的文人提供一個範本,類似於作文選的作用。看過古文觀止的人都知道,我國目前中學課本里面的文言文幾乎都是取材於古文觀止,所以當你想去看古文觀止的時候,你會發現大部分文章應學過而且已經能夠背誦了。
古文觀止在選取文章的時候,基本標準是“厚古薄今”,先秦兩漢的文章佔了一大部分,而在先秦兩漢的文章裡面選取的史記裡面的文章又佔了很大的篇幅。在某種意義上說,古文觀止側重於散文的選擇,同時又不拋棄駢文,雖然沒有庾信的哀江南賦、曹植的洛神賦,卻有人們熟知的王勃的滕王閣序、李華的弔古戰場文。
古文觀止在編成之後,受到了近代人的追捧,這裡僅僅舉出兩個例子。季羨林對古文觀止非常讚賞,認為對寫作幫助非常大。著名的翻譯家尹宣(這個名字如果陌生的話,可以自行搜索,儘管搜索出來的信息也是少的可憐,最好閱讀何帆法官寫的尹宣簡介)在翻譯《辯論 美國製憲會議記錄》的時候,為了找到翻譯的語言,讓他的學生在他翻譯的間隙,閱讀古文觀止,可見,一種書籍的用處很多,只要還是看怎麼利用。
再說下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為了君主治國而寫,在他的書中所寫必然為了服從治國的主線,淹沒掉那些於當時社會格格不入的人物和事件。
當然資治通鑑也有其偉大之處,他為我們快速瞭解中國歷史的主軸提供了一個模板,並且因為這部書雖然出於眾人之手,但是最後定稿人是司馬光自己,也避免了那些多人修書前後思想自相矛盾之處。
單純從我們自身學習的角度來看,《古文觀止》要比《資治通鑑》更值得閱讀。
野聞秘史
這兩部書都是古典精華,至於哪個更值得學習閱讀,關鍵看個人讀書的愛好和目的偏重於哪一方面了。
如果愛好文學,《古文觀止》更值得閱讀;如果愛好歷史和從政,《資治通鑑》更值得閱讀。
一、《古文觀止》是文學書籍,是中國古代散文集。清代人吳楚材、吳調侯是當老師的,他們長期設館授徒,根據多年的經驗,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將東周至明代的散文(兼取駢文)選取精華集於一冊,共12卷,有文章222篇,以此作為學生的教材。他們認為,古代經典的散文精品也就這些了,所以取名為“觀止”,意思是說,能讀完這些就可以“止”了,其他的散文再無讀的必要。他們也倒不是自吹,這些所選內容確實個個精品,基本上集合了中國古典散文的最高水平和精華。《古文觀止》的流行性與通俗性、權威性至今難以動搖,一直廣受歡迎,是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對於此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魯迅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
二、《資治通鑑》是史學書籍,是治國理政的教科書。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以他敏銳的眼光,歷時十九年,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計16朝1362年的歷史認真研究,重點涉及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編輯成編年體史書,共294卷。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政治事例、經驗教訓,為統治者提供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該書與《史記》並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鉅著。毛澤東曾十七次批註過《資治通鑑》,並評價說:“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此書不僅對從政者有借鑑意義,對處世為人也有很多教益!
綜上,以上兩部書都有巨大的價值,但畢竟分屬不同學科門類,內容和作用自然不同,不能簡單地放在一起來比較和評價,聰明的讀者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合理選擇。當然,如果有興趣和精力把這兩部書都拿來學習閱讀,那是最好!肯定了不起!很多著名文化和政治人物,都熟讀過這兩部書。
文化點心
《古文觀止》總集名。清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編選。“觀止”取歎為觀止之意。十二卷。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選文二百二十二篇。以散文為主,間收駢文。按時代先後編排。所收以名篇居多,且繁簡適中,每篇有簡要評註,故流傳較廣。
《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編年體通史。光初成戰國至秦二世八卷,名為《通志》,進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設書局繼續編撰,至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完成,歷時十九年。神宗以其“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鑑》。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三百二十二種。幫助編撰者有劉攽、劉恕、範祖禹等,各就所長,分段負責,先排比材料為“叢目”,再編成“長編”,然後由光總其成,刪訂定稿。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於經濟、文化。全書貫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有“考異”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錄”以備查閱之用,為歷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較系統而完備的資料。註釋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資治通鑑音注》。清初嚴衍著《資治通鑑補正》,為《通鑑》拾遺補缺,刊正錯誤,也做了一些工作。
《古文觀止》記錄了歷史上文人名篇名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既然是古文,就有一定的難度,學習時需要有文化基礎。《資治通鑑》是史書類作品,主要記錄歷史事件,但也記錄了一些歷史名人的談話,後世稱為著作,比如諸葛亮的《隆中對》具體內容,《資治通鑑》有記載。兩者側重點不一樣,《古文觀止》具有文學價值,《資治通鑑》兼具史學和文學價值。單純學習古文學可以欣賞《古文觀止》,瞭解歷史真相就得從《資治通鑑》入手。
明眼觀世界
《古文觀止》和《資質通鑑》哪一部更值得學習閱讀?
你好!我是文學愛好者,文化研究者敦煌。如果單從學習方面來講,我覺得兩本書都是值得推崇學習的。下面我來介紹這兩本書。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古人編寫的一本啟蒙讀物,其中不乏陶淵明、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名家的大作,《左傳》、《史記》、《戰國策》中的經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 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內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 —《岳陽樓記》(作者:范仲淹)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直觀瞭解《古文觀止》這本文言書,裡面包含了大量的為人處世準則、人生哲理、歷史啟蒙的各類名家名言,所以不失是作為人生信條的一本好書。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通史鉅著,由北宋司馬光主編, 書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記錄了春秋戰國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曆史發展的軌跡。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有人說《資治通鑑》是一本帝王書,毛澤東也極為推崇。歷史上千古名將英雄和朝代迭更的歷史借鑑,蓋智謀、兵法、心理、做人、處世的準世之道。
內容:
《資治通鑑》講唐太宗用人之道: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樣,要能揚長棄短,量才而用。
講處事智慧,從范蠡和文種的故事中剖析出: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做事要曉利害,知進退,不要被利益衝昏頭腦。 講個人德行,需一諾千金: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大丈夫許諾答應了別人,無論怎樣都不會更改。
戰國時代孫臏與龐涓的馬陵之戰,東漢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東晉的淝水之戰……
所以我覺得《古文觀止》和《資治通鑑》都是古人留下來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知史明鑑知興衰,都值得我們好好去推敲學習。
敦煌煮文
《古文觀止》跟《資治通鑑》根本不是同一類型的書書。
《古文觀止》的側重點是文采方面的,而《資治通鑑》則是歷史方面的。
《古文觀止》說到底就是一部文學集萃式的刊物,集中了歷史上多篇頗具文采的古散文。這些文章都是歷代精品,可以反覆閱讀,體味古文的文字之精煉,語言之優美,意境之深遠。
《資治通鑑》則是一部宋代以遠的歷史鉅著,本意是記述歷史事實,總結歷史經驗,為當政者提供參考。是歷史愛好者的必讀之書。
其實作為中國人,這兩本書都是值得學習閱讀的,通過閱讀《古文觀止》可以學習中國古文的文字語音之美;通過閱讀《資治通鑑》可以系統學習歷史文化。這是作為一箇中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傳統文化與知識。
閒雲居詩詞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見仁見智。
首先,得看閱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如果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看,似乎《古文觀止》更專注於文學這一領域;如果從經世致用、為人處世、政官之學的角度為看,無疑《資治通鑑》更為專業。
然後,我們來看看《古文觀止》和《資治通鑑》的內容簡述。
《古文觀止》,是清康熙年間所編的文學讀本,是為學生所編的教材,是當時的讀書人的啟蒙教材。全書12卷,收錄了東周至明代的文章共222篇,以散文為主,兼取駢文。"觀止",意思是,指書中所選的都是歷朝歷代的名篇佳作,是盡善盡美的至好文章。大概是這樣。
《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編年體史書,歷朝歷代的皇族王公,臣相高官,士人騷客,商賈巨流、無不學習閱讀《資治通鑑》,並從中得益。
我寫過《資治通鑑隱含的領導大局觀及應用》,頭條文,可自行搜索,閱後應該對《資治通鑑》的閱讀學習有些幫助。
以上是個人粗淺看法。
歡迎交流,互相學習。
翁一水
學歷史、政治、管理之類的,應是讀《資治通鑑》較好。而學文學或僅是閱讀的,當然是《古文觀止》更有味道。一般讀者兩者都可讀,但讀《古文觀止》要簡單一些。因對《資治》是要上下貫通,是要領會,是要讀懂。而對《古文》則單篇就是一個境界,可以是領會,更可以僅僅是欣嘗,甚至是模仿。如《陋室銘》體。所以要讀什麼好,是要看讀者的需求。
用戶64903710
《古文觀止》: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此書原來是紹興“二吳”長期設館授徒為學生編的教材,清代吳興祚審定並作序,序言中稱“以此正蒙養而裨後學”,當時為讀書人的啟蒙讀物。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2、《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歷時19年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共29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