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陳CC講歷史
理解這個問題,不能通過咬文嚼字的字面意思,而是要通過這個詞背後的含義來定。
我們都知道“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成語說來形容曹操的。
一、首先講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來歷
東漢末年,天災不斷,人禍也生,皇帝昏聵無能,宦官專權,朝廷十分腐敗。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於是爆發了以張角為首的的黃巾起義。這時的東漢朝廷已經無力對付亂軍,於是讓各地郡守自募兵馬,來對抗一時強大的黃巾之亂。
平息之後,以何進為首的軍事集團,又與當時掌權的十常侍發生矛盾,何進被殺。何進麾下的袁紹曹操等殺入宮中,殺死十常侍為大將軍報仇。
而以保護皇帝、勤王救駕為名義的西涼刺史董卓引兵入關,逐漸掌握了朝廷大權。之後,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獻帝。
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逃跑,後來假借聖旨召集了十八路諸侯來共同討伐董卓。各路諸侯都是心懷鬼胎。但也是將董卓打的大敗,董卓被迫遷都。在遷都過程中,被諸侯衝散,曹操幸運之下就回了獻帝。後來各諸侯分崩離析。各自回到自己管轄之地。獻帝被曹操帶到了河南許昌。董卓不久被司徒王允聯合呂布殺死。
河南許昌的曹操在擁有了漢獻帝這個王牌後,逐漸成為了東漢末年的政治中心。曹操每每有什麼想法都會假借漢獻帝的名義給各方諸侯頒佈聖旨,為己方撈取利益。各方諸侯雖然心知肚明,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是天子的詔書。所以後世就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說法。
二、說說為什麼不是“綁架天子”的意思
看到剛才“挾天子”的來歷和作用應該就明白了,曹操並沒有綁架漢獻帝,非但不是,而且表面還得對其畢恭畢敬的呢,也得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近侍、皇后、嬪妃、近臣等都有。
可以說,曹操不是綁架了天子,而是擁有了天子(不要想歪了),掌控了漢獻帝,那麼曹操就有了最大的政治資本,他就可以用漢獻帝的名義對天下發號施令,哪個不聽,他就可以說是抗旨,代替天子去討伐。
中國古代非常看重正統,曹操掌握了漢獻帝,那就是掌控了東漢王朝的正統,百姓基本都認可。這也是曹魏能成為三國最強國家的原因,也是目前史學界用曹魏來代表三國時期的正統王朝的原因。
總結
綜上所述,“挾天子”不是綁架天子的意思,而是掌控天子後,藉助天子的名義來發號施令的含義。
如果覺得有用,希望點贊關注,主頁有很多其他有用的文章視頻和音頻。
鑑春秋
“挾天子”天子就是個傀儡。相當於就是個玩具。
喜歡讀三國的人或者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漢王朝衰敗,群雄並起,東漢天子流落民間,飲食起居竟然形同乞丐。曹操有一定實力的時候,將漢獻帝接了回來。漢獻帝也沒有想到,在這混亂的年頭居然還會有人記得他。君臣相見,感慨萬千。並馬上任命曹操為大將軍,曹操的權力一下子合法化了。曹操扶持漢獻帝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征戰四方,最終平定中原,統一了北方。
其實這句話最開始,卻是袁紹手下謀臣沮授跟袁紹說的:
“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宗廟毀壞,觀諸州郡外託義兵,內圖相滅,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大意就是:您家祖輩都侍奉天子,大家都知道您忠義之後。如今朝廷宗廟毀壞至此,也沒人給天子保駕護航、體恤百姓。您不如去把天子接過來,挾天子而令諸侯,蓄養士卒去討伐不聽話的,誰能不從!”
曹操他的口號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侍奉天子,號令諸侯。其實這兩句話執行起來意思都差不多。都是拿天子當傀儡。
不過面子上的區別還是有的:挾天子,天子是個傀儡。奉天子,天子還有點臉面。
說到底就是“權力的遊戲”
曹操掌權後為何還要挾持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做傀儡?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身邊也沒見有諸侯主動來降。當時軍閥割據,群雄逐鹿。自古朝代更迭,能者居之,誰還會在乎一個過氣的漢獻帝。曹操以漢朝丞相身份,南下找過東吳。當時周瑜跟孫權說了句很有名的名言:所謂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人家一句話就把曹操的羊皮給拔了。
那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麼做的真正目的是“令”誰呢?
答案是:曹操挾天子以令的,不是諸侯,而是諸侯的手下人。
在亂世中,許多時候,諸侯不是愛聽自己手下的,而是不得不聽。
曹操南下東吳時,東吳有過著名的戰與降論爭。張昭與諸文臣主降,魯肅與周瑜主戰,“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就是來自此處。當時孫權,二十六七歲真是年輕氣盛的年紀要戰要降,自己一句話的事,跟大家討論那麼久幹嘛?大家往回看看就知道原因。
曹操挾天子,令的不是孫權、張繡、劉表、張魯這些諸侯,而是他們手下的人,手下那些讀書人。
還有一事也可說明:
魯肅勸孫權戰曹操時,說過句大實話。這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意:
“如果我魯肅去跟了曹操,曹操還會讓我當官;孫權您如果跟了曹操,那是什麼下場!”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原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諸侯們當然知道,跟了曹操,未必有什麼好下場。但架不住自己麾下的讀書人士族,心向朝廷。
所以曹操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應該是:“挾天子以令那些諸侯手下非常得力的士族,逼得諸侯沒法不服氣。”
鼎鼎九公主
挾天子,不是綁架天子。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了解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挾天子?
中國自古講究名正言順,因為,名不正、言不順、事不成。尤其是造反這類高難度動作,更加講究這一點了。無論是號召群雄,或者是開戰,都要講究一個名義,合情合理是最基本的,再加上自己是代表正義的那方就更好了!
挾天子,是還要把天子供著供起來,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不能離開自己的控制範圍內!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出來供人觀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讓他沒有人生自由。
挾天子的核心,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天子的意思,是聖旨,你們不能反對我。都要順應我。皇帝是一個傀儡,而幕後掌權者另有其人。
所以總結下來,挾天子和綁架天子有一定的區別。
我是小城,更多歷史奇聞故事,可以關注【小城敘史】!
小城敘史
挾,在百度百科裡解釋挾是一個漢字,讀作xié/jiā,讀作xié時意思是指用胳膊夾著,倚仗勢力或抓住人的弱點強迫人服從,心裡懷著;讀jiā時意思是指從物體兩邊鉗住。在這裡應該是讀xié。
如果說,要仔細考證的話,夏商兩代皇帝又稱人皇,權力地位和上天是一致,天地也是平等的,所以說那個時候皇帝不怕上天,後來等到周興商滅,才逐漸有天子這一稱呼,也就是這個時候地低了天一截,紂王也就是最後一屆人皇,這才有古人講究推崇的君權神授,說法也就是說皇帝的權力是上天賦予的。
天子在古代政權裡是爵位稱呼;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按《孟子.告子上》的說法,天子本應該是 天爵與人爵合一的,但可惜後世不少人得了天爵而棄人爵。春秋戰國時期,天子的說法就已經開始出現,但還未成為正統的稱呼,各諸侯國依然沿用著大王,漢代以後天子之稱開始流行。
狹天子解釋挾輔著皇帝,最有名的一句話是狹天子以令諸侯釋義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綁架用強力把人劫走,綁架,是指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
狹天子和綁架天子不可相提並論,天子代表的是一種權力,狹天子挾持的天子的權力,誰當天子
都一樣,要不怎麼會有東漢末年的兒皇帝的鬧劇。
湯101157512
當讓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
1、借力打力,滅了袁術。袁術稱帝時,實力還很強大,依靠曹操力量估計打不過。曹操以朝廷名義,號召諸侯討伐袁術,宿敵劉表首先表態,下屬孫策表示與袁術絕交,本來要結盟的呂布也不敢前來,劉備更是直接帶兵前來。
2、官渡之戰。為了對付實力強大的袁紹,曹操以朝廷名義,號召諸侯討伐。他收服了態度曖昧的臧霸等泰山諸將,朝廷封官加爵,讓他們統治徐州地區;跟袁紹關係不錯的劉表,也不好對抗曹操代表的朝廷;西涼的馬騰,派馬超參加了戰鬥。
3、拿下荊州。曹操拿下荊州,幾乎是兵不血刃。漢末大亂,很多中原士族避難荊州,他們心向朝廷,希望朝廷能封妻廕子,比如蒯越、韓嵩、傅巽等人,他們實際上是曹操在荊州的內應。所以曹操南下時,劉琮驚訝地發現,他的那些文武們,都勸他投降曹操,這其中包括諸葛亮的兩個姐夫。
4、收服漢中張魯。這個更直接,曹操兵馬未到,張魯就打算把漢中獻給朝廷,只是他的弟弟張衛自恃勇武,非要跟曹操一戰。
陽平關失守,張魯南逃,但他把府庫全部封存,完整地留給曹操,做好了投靠朝廷的一切準備,曹操非常感動。這時候,益州劉備前來招攬,張魯說了一句著名的話:“寧為曹公奴,不願為劉備座上客!”搞得劉備非常難堪。
以下是擴展資料: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經過:
劉協從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有皇帝之名而無皇帝之實。但他畢竟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誰掌握了他,誰就能以皇帝的名義向其他地方割據政權發號施令。這個道理雖然簡單,真正明白的人卻不多,袁紹就不懂。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紹謀臣沮授曾勸說他,如果能“西迎大駕,挾天子而令諸侯”,就會收到沒有誰“能御之”的功效。
袁紹偏偏不聽,覺得獻帝是個廢物,把他弄來還得養著,怪麻煩的。可見袁紹根本不是個政治家,雖然空有雄兵猛將,卻不懂軍事不過是政治的工具,最後難免失敗。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識。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曹操做東郡太守不久,皇室劉邈在獻帝面前稱讚曹操忠誠,曹操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治中從事毛玠向他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覺得是說到了點子上。
獻帝東遷後,曹操覺得機會來了,當時宮中食用睏乏,曹操便經常向獻帝進獻食品和器物。獻帝還在洛陽時,曹操就曾向他進獻過縫帳2頂,絲線10斤,山陽郡所產的甜梨2箱,稗棗2箱。
獻帝都許後,曹操更是經常進獻,其中有桓帝時賜給他祖父曹騰的家藏器物,也有屬下陸續搜尋到的一些宮中流失的器物。
中東二皮條
其實這個也在於個人理解,從一方面來看,挾天子以令諸侯,只不過是通過強制性的手段,將皇權架空,且藉助正統之勢,號令天下。並不是現代漢語中綁架可以解釋的,二者的內涵截然不同。但從性質方面出發,你會發現都是通過控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恐嚇威脅的手段,進行綁定性操控,並達到一定目的效果的,只不過相比“挾”在精神方面的控制,綁架更注重的是肢體上的控制。
Tienbien
不是,而是天子手中的權利。
南山湘鄂
東漢末年,王朝衰敗,群雄並起,東漢天子流落四方,飲食起居竟然形同乞丐。而曹操成為割據軍閥後,將漢獻帝接了過來。漢獻帝也沒有想到,在這混亂的年頭居然還當真有人惦記他,尊奉他。君臣相見,都感慨萬分。而且馬上任命曹操為大將軍,曹操的權力合法化了。
曹操合法後,袁紹十分不高興,本來最先發現這個好處的是袁紹,但袁紹剛開始拒絕了。等到被曹操捷足先登後,袁紹又後悔了,氣的馬上跳了起來,在心裡痛罵曹操早就死過好幾回了,每次都是我救了他。這傢伙如此忘恩負義,難道還想“挾天子以令我”嗎?
微ORZ
“挾天子”即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簡單來說就是把皇帝當成傀儡 自己掌握實權,以皇帝的名義來發布命令。歷史上最有名的“挾天子”就是曹操挾持漢獻帝了,曹操幾乎在每一次討伐應戰中,都會首先使用天子的號令,從而使自己出師有名。無論你劉備還是東吳孫權,無論你是應戰還是主動與我曹操交戰,你都是叛逆朝廷的軍閥,你的所有行動都不代表正義。
再來看看你說的“綁架”一詞。
如果是警匪片的那種綁架,用非法的暴力手段來挾持人質,“快給你死去的皇帝爸爸打電話,交出5千萬兩白銀,要不然我殺了你。”那顯然不是這個意思。
如果是綁架是用非正常的手段脅迫他人做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道德綁架、友誼綁架,“挾天子”就有點這個意思在裡面了,同樣是出於自己的目的,脅迫皇帝,強迫皇帝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做違背皇帝自己意願的事情。
老實人侃歷史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