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学问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最多可能的快乐和最少可能的痛苦?

16平十六


是否学问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最多可能的快乐和最少可能的痛苦?(原问题)

学问的最终目的可能是创造最多的快乐和最少的痛苦。学问的结果却是看到了更多的痛苦和减少了更多的快乐。

因为学问使你更智慧了,得到更多的平静是做学问最终的必然之事。

当一个人把世事洞若明火之后,他不由得上升到很高的层次,思考成了家常便饭,不思考是因为有时候他并未察觉到自己的状态,因为他总是在思考着呢。思考是他和世界联系的纽带,而并不像层次低的孩童,用口唇接触、思考世界,用手指肚接触世界,也不比那些芸芸众生,用亲身经历感悟世界,并且用情感来反馈世界,用自己的无知去反问世界。

他目光犀利,他神态悠然,他脚步坚定,他仿佛能把什么都看穿。这是个学问做透彻的人的举止,当然也是那些学问路上兀兀穷年、孜孜以求的人所不能看透彻,也不能愿意理解的。但终究是个必然的事实。

你还敢做学问吗?

类似爬山,山顶的人除了浑身臭汗和看透的失望没有别的。当人们问到他们山顶美景时,肯定是笑而不答呢,再没了山脚下的叫嚣和半山腰的犹豫,也没了初始的冲动和未知的幻觉。只留了看透事物的双眼。

半山腰的人呢?有的会和自己患得患失,有的又在寻找别的捷径,还有的把攀爬当成了常态,有的却对自己走到如此尴尬境地后悔不迭,于是,大家陆陆续续走散了,唯有走散才能不用别人的努力刺激自己,和你想象的一样,只留存了极少数人爬到山顶。

我们常说,所有事情,唯有进得去,出得来,方为英雄——这个道理当年孙大圣探水帘洞时候早已明白。那些学问做透彻的,有的成了活的图书馆,成了别人做学问的工具;有的却再也不愿回到山脚下,他们片石为屋,临云而居,成了永远清醒的自私的世界的旁观者——当然事实证明,世界也淡忘了他们。

还有一部分,重返山脚,重入人间。他们既不成为没有思考的工具,也不成为与世无关的废人,而是,带着清晰的头脑,带着重生赤子般的双眼,重入尘世。这是做学问的最好层次吧。

我们往往在唾弃和鄙夷那些半路而归的人,却忘记了那些学成书架,或者遁世逃俗的人。其实,后者不如前者,对于前者来说,无非他做不到彻底,却能在自己的层面上不降落多少,因为学来的东西多多少少会对一个人的一生很有作用的。而学到彻底却逃离世界的人,首先是胆小自私的人,其次成了不懂得反哺和感恩的人,孤傲孑然于云端,也因之高处不胜寒。

他们学成了精华,却试图人间蒸发。所以,遁世逃俗也是俗的另一种存在。

其实做学问远比人们想象得那样幽深,做学问既是个事儿,也是个工具。对于普通人来讲,学问做到一定地步就不需要再做下去了——虽然现在真正做学问的人并不算多——因为学问做下去对一个人的把控能力是一个挑战,倒不是说对学问的悟性,而是对自己心性的把控。

你做学问又是为了什么?还是不曾为什么?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学问不宜多做。做多了反倒心境逃离了原先,身体却得不到拔高,得到的除了慨叹再就是不满。这也就是强调人们务实的现实价值。

怎么做学问?虽然貌似老生常谈,却实实在在是个小学生,做学问的路上,有目的且又做到的人不少,有目的而能又做高的人凤毛麟角。因为你如果把某一项事物作为工具,那么最终对待工具的眼光和方式确实要束缚你的未来。如果是没目标而又做到的,实属罕见的能力出众精神敏锐的幸运儿。因为人大致如此,没目标则没动力,没目标又容易精力分散。

所以,做成学问的,又不成为工具又不落入遁世逃俗俗套的人少之又少。

在平庸的人看来,无知的纯净和高深的返璞归真是毫无差别的。因为他们没有慧眼,繁琐之事也不允许他们更多思考。事实上学问高深的人虽则重返山脚,他们的清澈又和童真的无知具有本质区别,水什么都能包容,水又是清澈的。

学问越趋近于最终,越归于圆融和平静,而并非是以快乐、痛苦来衡量。否则,就成了山腰的人看山顶的人,他们冲着喊:你累吗?小心滑倒!快下来吧!还能下来吗?



阿尚青子



农民工小正


学问首先用来立业、造福社会、贡献社会。“立身扬名”应作正面理解与追求。[赞]


小蛮腰视界


ok!👍


用户407196229853卫华


错误理解。


海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