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在三國後期為什麼很彪悍?

歷史思想家


如果論單挑廝殺的武藝,張郃遠不如關羽、張飛。

張郃為袁紹還是出過很多好主意的。官渡之戰,曹袁雙方打得難解難分,僵持不下。張郃給袁紹出了個主意,建議組織一支輕騎部隊,迂迴切斷曹操的後援。

得知曹操計劃要襲擊袁紹囤糧軍重地――烏巢,張郃又給袁紹出主意,建議重兵支援,加強防禦力量。但狗頭軍師郭圖卻認為,曹操分兵之際,正面兵力空虛,應該“圍魏救趙”。


張郃就是這樣,提出來的合理化建議不被接受,但烏巢丟了,正面曹軍大營也攻不下來,上層卻決定讓他擔責任。

郭圖向袁紹進讒,說張郃出言詆譭袁紹,袁紹發怒,派人召張郃去回話。

歸附曹操之後,張郃被拜為偏將軍、封都亭侯

攻袁譚,圍雍奴,徵柳城,破烏桓,再次獲得晉升,封為平狄將軍。

討東萊,伐管承,討陳蘭、梅成,破馬超,圍安定,降楊秋,平宋建。

世界上總有不公平,立功的人很多,要想晉升,首先要考慮親疏遠近,其次還要論資排輩。


其實從骨子來講,張郃也是內心極其狂傲自矜的人,這一點,他決不亞於關羽、魏延之輩。

張郃更堅忍,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堅信總有一天,自己的才華會大放異彩,所以他很珍惜自己,遇到勁敵決不死扛硬戰,見勢不妙,撒腿就跑。

曹操徵張魯,收服漢中,張郃被留下作為夏侯淵的副手鎮守漢中,以防禦劉備。 張郃率一支偏師駐守在外,有了獨立作戰的機會。

張郃這個人很有遠見,他預測到劉備集團的擴張企圖,就不一味死守,而是主動將戰線前推,以攻代守。張郃率兵南下,攻擊巴東、巴西,獎當地的人畜和財物遷走。這就給劉備的擴張造成了阻礙。

劉備聞訊,立即派出猛將張飛來對付張郃。雙方經過多次交戰,張飛終於將張郃擊敗,驅逐回去。

定軍山一戰,夏侯淵敗亡,由於張郃出眾的軍事才能,在軍中威望很高。

張郃始終受到上層壓制,使他的軍事才能無法得到盡情發揮。

夏侯淵死後有曹真,曹真死後又有司馬懿。張郃都只是做為副手被使用。

張郃憑著超人的毅力堅忍著。如果說張郃的武藝,在漢末三分時代,並不算突出。

以張郃的武藝,能儕身於三分時代武力榜的前二十名以內就算是不錯了。

但張郃的堅忍和自惜,使他能夠將所有比他武藝更高強的競爭對手全部熬死。

以蜀漢五虎將全部凋謝,趙雲死後為標誌,張郃就是那段時間的天下第一勇士。

張郃憑藉著超強的毅力,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


身落柳陌花叢


張郃開始並不是多麼厲害的,什麼河北四庭柱,應該是後人加註的!!我不考證歷史,只說演義!!!

張郃投奔曹操之後,馬上就是經歷了赤壁之戰。這是痛苦的回憶!!

真正讓他在曹操手下出名的是漢中之戰,雖然也是痛苦的,但是,他出名了!

他是夏侯淵的手下,夏侯淵死後,他被郭淮等推舉為前線負責人,注意,不是曹操任命的,是被同事推舉的。這是,同事是郭淮,還有杜襲!!郭淮成就比張郃大,杜襲成就也比張郃同期大!!!張郃在漢中時,地位其實非常低,甚至不如曹仁手下的牛金職位高!!隨便來個人,都可以把張郃罵的像孫子:曹洪,夏侯尚,夏侯德,甚至韓浩都可以兇他一頓,在古代等級那麼森嚴的時候,可見,張郃地位有多低!!!漢中之戰後,曹操應該是把他冷凍起來了,因為夏侯淵就是為了就他才被黃忠殺的,估計曹操有點怪罪他,只是不說。

就說後來吧,他是在徐晃死後當上右將軍的,被司馬懿任命為先鋒後感激的不知磕了多少頭!!這時,他的同時是戴陵,張虎,唉!!怎麼混的,跟張遼的兒子差不多!!!

也沒有看到他無敵存在!!開始的同事張遼,最後同事是張遼的兒子,開始的敵人是張飛,最後的敵人是張飛的兒子!!要是,沒有被諸葛亮射死,估計,同事是張遼的孫子,敵人是張飛的孫子!!並不是他多無敵,是他的資歷太老了!!!

漢中時期的同事,甚至很多下級,都比張郃混的好!!夏侯尚,韓浩,郭淮,杜襲!不如夏侯尚還說的過去,他是曹操親戚,不如郭淮就說不過去了!!杜襲後來也去了朝廷,尚書,位列三公!!

不是他無敵,是他太老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丁孝華755


張郃不是在後秦彪悍,而是一直很“彪悍”。

張郃自黃巾便以露頭,可謂是經歷整個漢末,也是“三姓家奴”,先投韓馥,再投袁紹,後降曹操。

無論投降那個,張郃一直被重用,這是對他能力的認可。

張郃前期之所以沒其他四子有名,這是曹操“刻意為之”,將他配給夏侯淵。

其他四人多少都有獨自領兵的機會,張郃沒有,因為他是夏侯淵的副將。

夏侯淵很猛,猛得有點過頭,有言說他: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意思是夏侯淵三日急行軍能達500裡。

要知道,古人正常行軍一天不過30裡。跑得快就厲害了?當然不是,而是為了說明夏侯淵軍隊的戰鬥力。

為何一天行軍30裡?因為走得過多消耗體力也大,而打仗最需要體力。好比瘦小子打不過壯漢,若壯漢跑個10公里越野,瘦小子的打贏的計劃可是大大提高。

所以,用“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形容夏侯淵絕不是說他跑得快,而是到達後還有極強的戰鬥力。

曹操因為夏侯淵的這個“特點”,差點操碎了心,總擔心他出意外。於是將張郃按在夏侯淵身邊,希望用張郃的謹慎,能拉低些夏侯淵的急行。

夏侯淵還是被黃忠斬殺,劉備知道這個消息後,第一個不是高興,而是遺憾:為何死得不是張郃?

夏侯淵不重要嗎?曹操漢中司令,諸軍主將,消滅主將,戰爭差不多贏了一大半。

劉備當然很高興,只是仍有遺憾。僅憑劉備的這個反應,足以說明張郃的厲害。

夏侯淵死後,張郃不用再當“小弟”,這時候也差不多進入所謂的三國後期了。


臥牛說歷史


這就應了郭德綱的那句話,一是同行的襯托。二是活的時間長。張郃的彪悍都同行的襯托。但張郃武力值確實也很高。三國後期,東吳也沒什麼良將了,從一開始東吳將官戰鬥力就不如蜀魏,後期更沒人了。蜀國更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前鋒。蜀國能征慣戰的五虎將也相繼離世,魏延還是挺猛的,諸葛亮死後魏延想自立,也被殺了,剩下的就沒有什麼人可以擋住張郃了。曹操的五子良將和劉備的五虎上將在的時候張郃排不上,他趕上了好時候,活到了最後,把比他厲害的都靠死了。他成了最彪悍的人物了。


水瓶座58139384382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曹魏集團在曹操時代最為倚重的將領是曹仁、曹洪、夏侯惇和夏侯淵,這都是算是宗親;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張遼,獨擋合肥一面,非其他異姓將領可以比擬。其中夏侯淵戰死沙場於公元221年,死的最早;夏侯惇是220年、張遼是222年、曹仁是223年,只有一個曹洪比張郃還要晚一年去世,232年。大家知道曹洪因為吝嗇,曹丕年輕時向他借錢,他沒借,從而結怨。曹丕稱帝后藉機把他免官削爵,到曹睿時才又復了官爵,已經垂垂老矣。

所以說,從張郃之所以後期名聲大噪和其壽命有很大關係,因為同時期的將領不僅僅是曹魏內部就是整個三國也都是非死即老。而此時,猶為顯得張郃老當益壯。

其次,張郃確實能徵善戰,當年跟隨袁紹征討公孫瓚曾多立功勳,成為袁紹手下大將。後來,因為郭圖陷害,張郃投降了曹操,被委以重任,從而攻下了鄴城。鄴城在當時不同凡響,是袁紹集團的首府,曹操稱魏王后魏國的國都。然後,跟隨大軍追袁譚、徵烏丸,屢立戰功。

從此以後,確實中間有段時間張郃顯得默默無聞,徵劉表、逐劉備,然後和東吳會獵赤壁,似乎都看不到劉備他的影子。直到後來,渭水河畔,曹操兩次擊敗馬超、韓遂,又開始活躍起來。然後,曹操平了漢中張魯,率德勝之師回都,留下夏侯淵和張郃抵禦劉備。

最後,劉備集團謀取漢中,也就是說到了您所謂的三國後期。曹操的漢中主將夏侯淵,被黃忠所斬,進而丟失了漢中。這時候張郃成了西部地區主將,千萬不要盡聽小說之言,從此劉備並不能耐張郃怎麼樣,要不然不繼續前進了嗎?

後來曹操親臨,意圖奪回漢中,也不了了之,走時繼續留張郃擔當大任。可能大家只顧著看司馬懿和諸葛亮巔峰對決了,並沒有注意到著名的街亭之戰打敗馬謖的正是張郃。

另外,張郃是在追擊諸葛亮的戰場上殞命的,這對一個如此級別的軍事將領來說,添加了極為悲壯的標籤,實現了馬革裹屍還的崇高目標,猶為引人注目。

綜上所述,之所以張郃顯得大器晚成,原因有三:一是壽命高,資歷高;二是軍事才能優良;三是戰死沙場,成就英名。


歷史吃瓜客


張郃,字儁乂,三國中比較長壽的大將,大批將軍謀士於公元220年左右逝去,他還又活了11年,於公元231年去世。

其一,張頜前期不行,後期成為無敵的存在,是因為他活得夠久

張頜,在曹魏“五子良將”中排名靠後,僅比徐晃高一位。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文鴦與姜維。

其中,二張中的老大是張遼,排第13,老二是張郃,排第14。

公元228年時,排在他前面的13位大佬除了趙雲外,都掛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憋屈了大半輩子的張頜,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張郃雖然打不過馬超、趙雲、張飛等人,表示對上馬謖,毫無壓力。

其二,張頜前期不行,後期成為無敵的存在,是因為他欺弱怕硬,善於見風使舵。

張頜曾是冀州牧韓馥手下,後袁紹奪取冀州,他歸順袁紹。官渡之戰中,張頜和高攬打了敗戰,不敢回去見袁紹,投降曹操。

面對如此兇猛的馬超,張頜知曉十個自己也不是他的對手,因此他象徵性地打了二十回合,也逃跑了。只有傻乎乎的李通拼死作戰,結果戰死。

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後期,張頜來到街亭,打聽到街亭守將為馬謖,非常蔑視。

懿乃命張郃引一軍,當住王平來路。又令申耽、申儀引兩路兵圍山,先斷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亂,然後乘勢擊之。

其三,張頜前期不行,後期成為無敵的存在,是因為他活到老學到老。

張頜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張郃前期多次戰敗,主要是他的對手太強了,如馬超、趙雲、張飛等人,隨便拉出一個來,都是能秒殺他的存在。

軍隊中沒有“常敗將軍”,沒有勝利,只是時候未到。張郃經過前期敗戰的積累,戰鬥技術不斷提高。

總結:天才不是一蹴而就的,張郃天賦雖然不如關羽、馬超、張飛等人,卻善於學習,善於提高自己,善於隨機應變。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老海講歷史


其一,張頜前期不行,後期成為無敵的存在,是因為他活得夠久,排在他前面的名將除趙雲外,絕大多數都掛了。

張頜,在曹魏“五子良將”中排名靠後,僅比徐晃高一位。他前期屢戰屢敗,和超一流大將相比,太弱了。民間有一個關於三國名將的排名如下: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文鴦與姜維。

其中,二張中的老大是張遼,排第13,老二是張郃,排第14,這個排名不一定準確,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他們的武力大小。馬超排名第5,而張頜排名第14,排名整整高了9位。

公元228年時,排在他前面的13位大佬除了趙雲外,都掛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憋屈了大半輩子的張頜,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他率領五萬先鋒,一路推進到街亭要地。他本以為軍事要地街亭是由趙雲或者魏延之類的大將駐紮,結果卻是“紙上談兵”的馬謖。張郃雖然打不過馬超、趙雲、張飛等人,表示對上馬謖,毫無壓力。

其二,張頜前期不行,後期成為無敵的存在,是因為他欺弱怕硬,善於見風使舵。

張頜曾是冀州牧韓馥手下,後袁紹奪取冀州,他歸順袁紹。官渡之戰中,張頜和高攬打了敗戰,不敢回去見袁紹,投降曹操。這樣一個“三姓家奴”,善於投機取巧,多次改換門庭。在馬超為父報仇,率領西涼鐵騎打進長安時,曹操眾將不是其對手,曹營的猛將曹洪和徐晃都被馬超打敗丟失潼關。曹操大軍趕到後,兩軍陣前,于禁出戰,八九回合戰敗而逃。

面對如此兇猛的馬超,張頜知曉十個自己也不是他的對手,因此他象徵性地打了二十回合,也逃跑了。只有傻乎乎的李通拼死作戰,結果戰死。這一戰,曹營眾將皆不是馬超的對手,發生了大潰敗,曹操割須斷袍才成功擺脫馬超。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後期,張頜來到街亭,打聽到街亭守將為馬謖,非常蔑視。他看到馬謖不懂兵法,沒有在五道口安營紮寨,而是在山頂上駐紮。他當時就笑了,認為馬謖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欺軟怕硬的張頜瞬間精神倍漲,在司馬懿的統籌安排下,他勢如破竹,截斷水源,圍困馬謖軍隊。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懿乃命張郃引一軍,當住王平來路。又令申耽、申儀引兩路兵圍山,先斷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亂,然後乘勢擊之。

其三,張頜前期不行,後期成為無敵的存在,是因為他活到老學到老,由量變到質變張頜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張郃前期多次戰敗,主要是他的對手太強了,如馬超、趙雲、張飛等人,隨便拉出一個來,都是能秒殺他的存在。這些戰鬥雖然失敗了,卻豐富了他的作戰經驗,提高了自己。

軍隊中沒有“常敗將軍”,沒有勝利,只是時候未到。張郃經過前期敗戰的積累,戰鬥技術不斷提高,直到公元228年,街亭之戰,發生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功夫不負有心人,張郃總結了數十年的作戰經驗,不是名不副實的馬謖可以相比的。


香洲謝霆鋒


三國時期,恰逢亂世,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演義》以演義的形式,更加生動再現了波瀾壯闊的三國,尤其是武將,多如牛毛。

張郃,字儁乂,在爆發黃巾之亂時,他以韓馥的軍司馬身份參與鎮壓叛亂。初平二年(191年),袁紹巧取豪奪,從韓馥手裡取得冀州,張郃順便歸順了袁紹,成為了袁紹手下大將。他與顏良、文丑、高覽齊名,並稱“河北四庭柱”。

可是在三國後期,張郃為何成為“無敵”的存在了?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夏侯惇,夏侯淵),二張(張遼,張郃)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在三國24名將之中,張郃排在與自己齊名的顏良、文丑前面。

與張郃交手名單

趙雲、張飛、馬超、黃忠、張遼

與張郃直接交手的這五人中,趙雲在汝南之戰中,在一槍秒殺與張郃齊名的高覽之後,又三十回合戰退張郃,此後,張郃見了趙雲。

與張飛交手,張郃連續三次被打敗,一次比一次慘。如第一次閬中大戰,張郃和張飛交手二十餘合後,被蜀將雷銅截住,兩下夾攻,擊退張郃。

第二次:丟失三寨

張郃被張飛打敗後,退守宕渠、矇頭、蕩石三寨,任憑張飛怎麼挑釁,。

第三次:丟失瓦口關

張郃使出詐敗誘敵之計,騙過雷銅,將其斬殺。然而張飛技高一籌,很快就想出計策,與魏延兩人夾擊,張郃大敗,退守瓦口關,堅守不出。

張郃與比他高一位的張遼大戰一場,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算是平手。

從以上可知,張郃同除關羽外的“五虎上將”都交過手,都是敗績,大部分是大敗而回,他和張遼打成平手。可是與張郃交手的四個虎將和張遼先後去世。

與張郃沒有直接交手名單

呂布、典韋、關羽、許褚、孫堅、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

這些人雖然沒有和張郃交手,可是每一個都不是吃素的。如呂布曾大戰劉關張三英,而張飛一人就可以暴打張郃,因此呂布也可以暴打張郃。

呂布、典韋這八個大將雖然沒有和張郃交過手,也沒有“暴打”張郃,只是沒有機會而已。如果張郃碰到這八個人,估計每一個都可以“暴打”張郃。

結語

張郃之所以在三國後期成為無敵的存在,秘訣在於他活得足夠久,活得足夠長。他熬死了比他強的張飛、馬超、趙雲、呂布等13個名將,晉級成為“第一”。


金屬風暴


張郃,猶如一個神級風投,一眼看出了諸葛亮此次北伐的上限!

對抗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張郃表現出勝過司馬懿的戰局洞察力。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曹真離世,司馬懿緊急來指揮作戰。

(1)、開戰之初,司馬懿決心集中大軍趕往祁山。張郃指出:諸葛亮必襲上邽等處。司馬懿不聽。結果,諸葛亮果然襲取上邽。

(2)、司馬懿領軍回擊上邽時,諸葛亮已盡取上邽之麥,從容退軍。司馬懿領軍跟隨,卻不敢攻擊。張郃認為:我們已經逼近敵人而不敢作戰,必令諸將失望。但司馬懿還是不敢打。

果然,在諸葛亮在滷城紮營後,魏軍諸將果然受不了了,給司馬懿施加壓力,要求出戰。

豐富的大兵團作戰經驗。

189年,張郃就已從軍。

那時候,司馬懿、諸葛亮還都是小朋友呢···

隨後:隨袁紹與公孫瓚大戰、參與官渡之戰。歸順曹操後,徵鄴城、戰關中、平隴西···

早在官渡之戰時,曹操就已經把張郃歸降與“韓信歸漢”相提並論了。

我們看當時蜀漢方的兩位“老將”:趙雲、魏延。

趙雲出道也很早。不過,在很長時間裡,他沒有大兵團指揮經驗。

而魏延呢?直到劉備入川時才開始展露頭角。

可以說,張郃的大兵團作戰經驗,在當時的眾多將領中是最豐富的。

超強的學習能力。

張郃早年在華北平原馳騁。

白狼山之戰中,他與張遼奮力廝殺,可見他早年以騎戰見長。

剛開始接觸山地戰時,他還有些吃力。

宕渠之戰,他被張飛打得只帶數人翻野山而走。(不論宕渠之戰張郃的目的是什麼,軍隊被人殲滅都絕非其所願)

可是,很快,他就掌握了山地戰規律,以“善處營勢”見長了。

漢中之戰時,劉備分兵猛攻廣石,都奈何不了張郃。


自219年漢中之戰結束,到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接近十年。

這十年間,魏蜀之間保持了相對和平,沒有發生大的作戰。

將領的經驗,主要是在實戰中積累的。

在這接近十年的“和平期”,魏蜀雙方的中生代將領都缺乏足夠的實戰經驗。

因此,從228年諸葛亮開始北伐到231年張郃戰死,這3年間,張郃確實有資本“鶴立雞群”!

“五子良將”、“五虎上將”皆已凋零,姜維、鄧艾等人尚不能獨挑大任,而郭淮、王平等中生代將領大兵團作戰經驗積累尚不足,因此,張郃的經驗、才能足以鶴立雞群。

戰場因素:獨一無二的經歷所賦予的認知優勢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的戰場,主要在隴山一帶。

在這一帶作戰,張郃算是“專業對口”。

當時,雙方的將領對這片地形複雜的戰場,基本都缺乏足夠的認識。

像諸葛亮、馬謖等人,可能還只能從地圖上了解戰場環境。

而張郃呢?早在10幾年前,就和夏侯淵一起在這一帶爭戰。從隴山到陳倉,山川地勢,張郃都有過實地經歷!

如此,張郃知道諸葛亮必不能克陳倉;他知道可以斷水源破街亭···

郃識變量,善處營勢,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三國志》

張郃識變量,或許是因為:我們覺得是變量的東西,在張郃看來只是常識。


歷史圖篇


張郃在三國前期遇人不淑,一身才華無法施展,到了三國後期,一遇曹操變化龍。

一、跟隨的老闆和平臺影響張郃的發揮

1.張郃前期的經歷:張郃在黃巾軍之亂時應徵從軍,第一個老闆是冀州牧韓馥。

大家眾所周知的“上將潘鳳”就是韓馥手下,張郃在韓馥手下完全沒有用武之地,一身才華無法施展啊。

2.第二個老闆袁紹,袁紹出身四世三公之家,首先對於張郃這個“寒族”而且還是降將,是被袁紹看不起的。

官渡之戰,張郃深謀遠慮的大將之風就開始顯現,奈何袁紹不採納他的意見,張郃先是建議袁紹組織一支輕騎部隊,迂迴切斷曹操的後援。。

張郃又建議袁紹重兵把守糧草重地烏巢,但是袁紹偏偏聽從郭圖的意見。

也正是因為烏巢之敗,張郃才棄袁投奔了曹操。

3.第三個老闆曹操,眾所周知,曹操是雄才大略之主,張郃雖然在曹操陣中一直是副將,但是曹操給足了張郃發揮的空間。

二、牛人逐漸老去,張郃成為頭牌

到了三國後期,蜀國的五虎上將,曹操的五子良將,這些一等一的名將的逐漸老去凋零,所謂“三國無大將,張郃做頭牌”。

三、張郃自身的歷練與成長

張郃自身素質就很好,擅長謀略,數十年身經百戰,張郃的堅韌毅力與悟性使他的能力早已成長。

綜上所述,張郃後期成為無敵存在,最主要的還是選擇的平臺能夠最大化發揮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