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憤怒之日


Dies irae,dies illa 彼日彼時,震怒之日 This day,the day of wrath


Solvet saeclum in favilla, 天地燃燒成灰燼 Shall consume the world in ashes,


Teste David cum Sibylla. 大衛與眾先知共證此局 As foretold by David and the Sibyl.


Quantus tremor est futurus 萬族哀嚎驚心動魄 What trembling there shall be


Quando judex est venturus, 當審判者從天而降 When the Judge shall come


Cuncta stricte discussurus. 一切功過將嚴加裁斷 To weigh everything strictly.

莫扎特——《d小調安魂彌撒曲》

莫扎特的安魂曲,

他在人世間最後一個作品。

如果有懂得德語的人,可以大聲把它朗讀出來,把它讀上幾次,就算翻譯不出來,也可以體會那種《隆達尼尼的聖殤》的死亡來臨時的恐懼和一個天才覺得自己事業未盡,祈求上帝的寬恕和憐憫。

或許是上帝無情,或許是世界本無神。

《安魂曲》成為了莫扎特的絕唱。

或許一個人在死亡的世界裡頭,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出這種恐懼和感覺。

或者死神早已敲響了莫扎特的大門。

《安魂曲》早已不僅僅是為了宗教儀式裡頭的祭祀的衍生物,成為了一個能夠而是人世間和作家情感的抒發和表達。

正如同失聰之後幾乎瘋狂和走火入魔的貝多芬所寫出的《歡樂頌》的樂曲一樣

他的第九交響曲

貝多芬的曲子據說在那時被成為“不可唱的”和“不尊重演員”的存在,一位女高音演員在試唱了這首曲子之後,激烈的說貝多芬不尊重女聲。但不論是現在還是那時,貝多芬的曲子都表現了一個從文藝復興以來都是淵遠流長的藝術主題和思想:藝術是在讓人類在塵世間就要接觸到天堂和上帝,在現世體會一切歡樂,甚至是極樂世界,來世的至高無上。任何人,在,這些樂曲之前都是渺小的,任何人,在歡樂頌被演奏之時,都會覺得自己是這個塵世之中的沙粒,這種感覺,不是喜歡不喜歡這首歌,也不是對於塵世間的一切感覺,而是步入了天堂之門,進入了至純,至高的天堂。

《歡樂頌》貝多芬詞部分選摘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啊!朋友,何必老調重彈!

Sondern laßt uns angenehmere anstimmen,

還是讓我們的歌聲

und freudenvollere.

匯合成歡樂的合唱吧!

Freude! Freude!

歡樂!歡樂!

從這些方面來看,古典音樂的神聖性做的的確比現代的搖滾樂要好。

但,這些東西的代價是什麼?

莫扎特早逝,貝多芬耳聾。

而且,除了後世的人們和著研究者和藝術家們的話語去讚頌他們的歌曲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模樣和自己的先輩們是一模一樣的。

那麼,在這些作品之中,你感覺到了什麼?

對於死亡的恐懼?


莫扎特的音樂使我們活下來。

——約翰.厄普代克

是一種對於人間至高藝術的追求,是一種當一個人拋棄一切的惡念和慾望之後的純真的美妙。更加重要的,也是當一個人,當他經歷了對於世界的一切世態炎涼,社會的醜惡之後,從一個理想主義的青年,無奈的,可悲的走向了成熟之路上的成年。當生活還要繼續,一個人還要活下去的時候,他看透了這個世界,看透了這一切的嘈雜和喧鬧,看透了人性。

那麼這時候,他所聽到的不再是五官所能感觸到的事物

貝多芬,莫扎特之後又一個音樂天才

不是用感官去來感受這個世界

而是用澄澈的多的心靈

去接近上帝,創造塵世天堂

天選之人

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