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鍋”行徑對防疫有害無益

核心閱讀

美國曆史上,公共衛生危機發生的同時,往往伴隨著針對特定族裔和國家的汙名化現象,並導致了許多歧視性政策出臺。分析人士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一些政客採取“甩鍋”、卸責的做法,對美國防控疫情沒有絲毫幫助,同國際社會普遍期待的合作呼聲相違背。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抗擊疫情,才是當下唯一正確的選擇。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不斷蔓延。美國一些政客卻熱衷於對外“甩鍋”、推卸責任,頻頻在媒體上炒作所謂“中國要為美國疫情負責”等錯誤論調。在日前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上,美方人士試圖再次強推汙名化中國言論,遭到各方抵制。

美國一些政客的做法,在美國國內也引發諸多批評。許多學者和媒體都強調,在疫情問題上搞汙名化和“甩鍋”操作,不僅助長種族歧視和排外主義,也會阻礙全球合作應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

“一些人往往把責任歸咎於‘外來者’”

早在疫情暴發初期,許多美國學者就撰文提醒,大規模傳染病往往不只帶來公共衛生危機,也易導致針對特定族裔和國家的汙名化現象。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醫學人類學家莫妮卡·舍克—斯帕納指出,“在現代美國暴發的各類傳染病中,一些人往往把責任歸咎於‘外來者’”。

歷史為此類警示提供了充足例證。美國《時代》週刊不久前在一篇報道中寫道,19世紀,一些美國城市發生霍亂疫情,驚恐的人們把怨氣撒在愛爾蘭移民身上。1832年,賓夕法尼亞州的一群愛爾蘭移民被毫無根據地視為“細菌攜帶者”,先是被隔離,隨後又被秘密殺害。1849年夏天,波士頓當地政府的一份報告同樣將霍亂疫情的“源頭”引向新到的愛爾蘭移民。

華裔群體也多次因此遭受歧視。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種族問題的常駐作家李明玉表示,1876年舊金山暴發天花傳染病期間,當地華人移民成了替罪羊,唐人街被指責為“感染實驗室”。種種汙名化操作之後,美國《排華法案》於1882年正式出臺,成為美國曆史上一個難以抹去的汙點。

20世紀80年代,一些美國人又錯誤地將海地人同艾滋病傳播掛鉤。2009年,H1N1(甲型)流感暴發,許多生活在美國的墨西哥人和其他拉美裔很快就被一些政客汙衊為病毒“源頭”和攜帶者。然而,此後有證據顯示,艾滋病和H1N1(甲型)流感疫情的一些最早病例其實出現在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專家默林·喬科萬認為,在美國曆史上,仇外心理長期與公共衛生話語交織,傳染病常常被籠統地與“外來者”群體相聯繫。這種汙名化錯誤傾向,還導致了許多歧視性政策出臺。例如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就以“病菌與墨西哥裔、華裔、非裔人群之間的聯繫”來為種族隔離政策做辯護。

“應對危機需要科學與事實”

分析美國社會與傳染病相關的排外現象,不少學者指出,類似問題之所以反覆出現,與一些政治人物借疫情搞政治投機有密切關係。

2014年,時任佐治亞州聯邦眾議員菲爾·金格雷致信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稱跨越美墨邊境的移民可能攜帶登革熱、埃博拉、肺結核等致命疾病,可能給美國帶來流行病。信件一經曝光,引發了激烈批評。但是,金格雷的言論依然在一些反移民網站上廣泛傳播,被用來佐證與埃博拉疫情相關的謠言。金格雷反而藉此撈取了更多政治資本。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些美國保守派政治人物罔顧事實,帶頭汙名化其他國家。他們不僅為汙名化中國的言行辯護,還無理批評中國要為病毒流行“負責”。事實上,世衛組織明確反對針對疾病的各種汙名化言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不久前強調,關於任何疾病的來源,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冠狀病毒在全世界都存在,應該避免把疾病與任何地域、國家或種族相關聯。瑞安還舉例指出:“2009年的H1N1(甲型)流感大流行起源於北美,我們沒有稱它為‘北美流感’。”

政治人物公然宣揚汙名化言論,助長了社會仇外心理和種族歧視。連日來,不斷有亞裔在美國無端遭受攻擊的新聞傳出。美國亞太政策與規劃委員會的一項在線調查自3月19日啟動後,一週內就收到了673份直接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報告。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公共政策委員會主席胡澤群直言:“應對危機需要科學與事實,而不是政客們的恐慌教唆和仇外情緒。”

“必須讓所有國家共同努力來對付這種病毒”

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布里安娜·凱拉爾同白宮國家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的一番爭執引發廣泛關注。在參加凱拉爾節目連線時,納瓦羅被多次質問,為何聯邦政府沒有準備好應對疫情所需的呼吸機、口罩等醫療物資。情急之下,納瓦羅試圖“甩鍋”中國。凱拉爾馬上打斷了納瓦羅:“這麼說只是浪費時間。我得結束連線了。”

許多分析指出,恰如納瓦羅這番言論所顯示,美國一些政客之所以熱衷於在疫情問題上汙名化他國,並非因為科學常識不足,而是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紐約時報》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一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但是在美國,對疫情的反應卻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算計所掩蓋”。《華盛頓郵報》寫道,使用汙名化稱謂,是為了轉移人們對聯邦政府未能在早期有效應對疫情的注意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社會普遍希望各國加強合作,此類“甩鍋”做法與攜手抗疫的呼聲背道而馳。日前,在與美國新聞主播法裡德·扎卡利亞對話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即表示,“必須讓所有國家共同努力來對付這種病毒”。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美國學者也都認為,加強國際合作才是應對疫情的正確選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前副會長、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包道格表示,同許多人一樣,他也反對美國在七國集團外長會上強推汙名化稱謂的做法。他強調,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共同努力應對疫情,削弱全球治理的做法不利於世界。面對全球性威脅,“去全球化”不是一種現實的應對方案。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同樣認為,防控疫情應該是美中加強合作的一個契機,因為病毒並不關心國籍。美中兩國有許多東西需要相互學習。

(本報華盛頓4月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2日 17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