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 分鐘,滿分為150 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在科學分類中,首次將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劃分出來的學者是 ( )

A、盧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類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 )

A、《學記》 B、《孟子》

C、《論語》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對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有能動作用,這說明教育具有( )

A、歷史性 B、階段性

C、社會生產性 D、相對獨立性

4、科學技術知識的再生產有多種途徑,最重要的途徑是( )

A、社會生活 B、科學實驗

C、生產勞動 D、學校教育

5、“再生產科學所必要的勞動時間,與最初生產科學所需要的時間是無法相比的,例如學生在一小時內就能學會二項式定理,這表明教學活動具有( )

A、引導性 B、簡捷性

C、直接性 D、實踐性

6、發達國家已經普及12年義務教育,而發展中國家一般僅普及9年義務教育,這說明從根本上制約教育發展規模和速度社會因素是( )

A、政治經濟制度 B、生產力發展水平

C、人口數量和質量 D、社會意識形式

7、我國學校德育包括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是( )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紀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紀律教育

8、張校長特別重視學校文化建設,提出“讓學校的每一面牆都開口說話”,促進學生品德發展,張校長強調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範法

C、鍛鍊法 D、說服法

9、美國學者羅傑斯認為,人皆具有先天的優良潛能,教育的作用做於使之實現。由此,他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發學習”的教學模式,該模式稱為( )

A、指導性教學 B、情境教學

C、非指導性教學 D、程序教學

10、學校課程有多種類型,其中最有利於學生系統掌握人類取得的經驗和科學認識的課程是( )

A、學科課程 B、經驗課程

C、活動課程 D、隱性課程

11、以一定的課程觀為指導,制定課程標準,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預設學習活動方式的過程是( )

A、課程評價 B、課程實施

C、課程組織 D、課程設計

12、維果茨基認為評價人類發展應該從四個層面進行,除了微觀、個體、社會歷史之外,第四個層面是( )

A、文化層面 B、系統層面

C、技術層面 D、規範層面

13、當人們聽到一種自己覺得可怕的聲音時,往往會感到發冷,甚至起雞皮疙瘩,這種現象稱為( )

A、適應 B、對比

C、聯覺 D、後像


14、隱蔽圖形測驗中,要求被試在較複雜的圖形中(見圖1中的右圖)把隱蔽在其中的簡單圖形分離出來(見圖一中的左圖)。有些被試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擾,從複雜圖形中迅速、容易地分離出(知覺到)指定的簡單圖形。這些被試的認知方式為( )

【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A、整體型 B、序列型

C、場獨立型 D、場依存型

15、學習了三角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之後,學習梯形的面積公式就比較順利,這種遷移屬於( )

A、零遷移 B、逆向遷移

C、負遷移 D、正遷移

16、在心理學實驗中,為了使小狗能夠區分開圓形光圈和橢圓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圓形光圈出現時才給予食物強化。而在呈現橢圓形光圈時不給予強化,那麼小狗便可以學會只對圓形光圈做出反應而不理會橢圓形光圈。該過程稱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獲得 D、刺激消退

17、初一學生許明努力學習就是想獲得親朋好友的讚揚,根據奧蘇泊爾的相關理論,驅動許明行為的是( )

A、認知內驅力 B、附屬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成就內驅力

18、沙赫特—辛格的情緒理論認為,對情緒產生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環境 B、生理

C、刺激 D、認知

19、在對學生李剛網絡成癮的干預中,老師要求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覺自己想上網就用力拉皮筋彈自己,這位老師所要求的方法稱為( )

A、強化干預法 B、厭惡干預法

C、轉移注意力 D、延遲滿足法

20、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訓班教學測驗中,關於學校心理輔導的一般目標,學員們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種。其中,正確的是( )

A、學會調適和尋求發展 B、學會調節和學會適應

C、學會調適和尋求健康 D、適應學習和適應社會

21、江金當了一段時間教師後感到自己完全能夠適應教學的基本要素,此時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瞭如何提高學生成績、教好每一堂課。按照福勒的教師成長階段論,江金處於( )

A、關注生存階段 B、關注學生階段

C、關注情境階段 D、關注自我階段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並判斷理由。

2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23、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

2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25、學生知識越多,說明學生能力越強。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教材編寫的基本要求

27、簡述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28、學習動機的定義與功能是什麼

29、加涅將學習結果分為哪幾類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並回答問題

30、材料:

開學不久,班主任賈老師發現明朗同學不喜歡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做小動作,不按時完成作業。賈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發現明朗雖然有不少缺點,但也有優點,需要肯定和鼓勵。於是,賈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也有優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現。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找自己的優點,如實向我彙報,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明朗找到賈老師,很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後想當兵。”賈老師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於助人,到哪裡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衛家園,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聽了老師的話,明朗臉上露出了微笑。從此,明朗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1) 結合材料,談談賈老師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則?(6分)

(2) 貫徹這一原則有哪些基本要求?(12分)

31、材料:

下面是有關中學生的幾個生活情境:

情境1:一天放學後,高一學生張欣因送生病的同學,回家時間比平時遲到了一個多小時,當張欣一推開家門時,著急的媽媽便過去說了她幾句,話裡沒有任何指責的意思,只是囑咐女兒不要回來太晚了。但是,張欣頓時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她叫到,“你們總是告訴我該做什麼,你們根本就不相信我!”她的情緒非常激動,頭也不回地走出家門。
情境2: 初二學生王芳非常喜歡好朋友麗麗,在她眼裡,麗麗簡直就是個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學說麗麗的壞話。可是有一天,當王芳聽說好朋友麗麗把自己告訴她的秘密告訴了別人,便匆匆找到了麗麗,對著她大聲呵斥,指責她是一個騙子,再也不信任她了。

情境3: 初三數學模擬考試試卷發下來了,嶽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來最好的成績,他非常高興,興奮不已,真想大聲歡呼。但當他得知本次考試中大多數同學都考得不好時,他控制了自己內心的激動,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1) 結合材料,分析中學生的情緒發展的主要特點。(9分)

(2) 如何引導中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緒調節?(9分)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1. B.培根。解析:近代實驗科學鼻祖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1623年)中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確立下來,並與其他學科並列。

2. A.《學記》。解析:《學記》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專門論述教育和教育問題的著作,被稱為“教育學的雛形”。

3. D.相對獨立性。解析:考察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含義。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規律,包括與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具有歷史繼承性等。

4. D.學校教育。解析:考察教育的經濟功能,即教育與生產力的促進作用。表現為:教育再生產勞動力;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5. B.簡捷性。解析: 教學活動具有間接性、交往性、簡捷性、教育性以及引導性等特點。教學活動將要教授的課程內容經過篩選和科學編排,用更有利於學生接受、更符合現代社會價值觀念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因此過程中省略掉很多知識獲取的過程,具有簡捷性。符合題幹表述。

6. B.生產力發展水平。解析:生產力發展水平對教育具有決定作用。表現在:生產力決定教育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制約著教育內容和手段。

7.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解析:學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8. A.陶冶法。解析:題幹中“重視文化建設”,“讓一草一木都開口說話”旨在創造一個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與陶治法內涵相符,具體來說屬於環境陶冶。

9. C.非指導性教學。解析:人本主義學者羅傑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即非指導性教學模式。非指導性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感為基調、教師是促進者、學生自我發起的學習與教學模式。這一模式著眼於教學的長期、間接的效果、傾向、変化和整個人格的發展,目標是培養“完整的人"。

10. A.學科課程。解析:按照課程內容的屬性,可以把課程分為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學科課程主要是學習間接經驗,活動課程則主要是學習直接經驗。學科課程主要是從各學科領域中精選的部分內容,按按照該領域的邏輯結構構成的知識體系。因此,學科課程最有利於學生系統掌握人類所取得的經驗和科學認識。

11. D.課程設計。考察課程設計的概念。課程設計是以一定的課程觀為指導,制定課程標準,選擇擇和組織課程內容,預設學習活動方式的過程。是對課程目標、教育經驗和預設學習活動的具體過程。

12. B.系統層面。解析:維果茨基主張,要理解心理機能的任何方面都必須理解其產生的起源與歷史。維果茨基使用了發生學的分析方法,考察人的發展的起源和歷史,他認為,對發展的分析涉及四種分析水平的相互交織:第一種分析水平是種族發生分析,種族發生分析將人與其它動物區分開來,其標誌是工具的使用,尤其是符號形式的心理工具;第二種分析水平是文化歷史分析;第三種分析水平是個體發生分析;第四種分析水平是微觀發生學分析。

13. C.聯覺 。本來是一種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該通道的感覺,現在還是這種刺激卻同時引起了另一種通道的感覺,這種現象叫聯覺。例如,看到紅色會覺得溫暖,看到藍色會覺得清涼,聽到節奏鮮明的音樂會覺得燈光也和音樂節奏一樣在閃動。

14. C.場獨立型。解析:考察認知方式(認知風格)。場獨立方式的人,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線索作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在認知方面則獨立於他們的周圍背景,傾向於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信息,並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

15. D.正遷移。解析:考察遷移的分類及其含義。由題幹“順利”可知,屬於正遷移。

16. A.刺激分化。解析:刺刺分化指的是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

17. B.附屬內驅力。解析:附屬內驅力是指為了獲得家長和老師的讚許和認可。

18. D.認知。解析:沙赫特與辛格的兩因素情緒理論認為,對於特定的情緒來說,有兩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1.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如手心出汗、心率加快等;2.個體必須對生理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在這兩個因素中,認知是決定情緒性質的關鍵因素。

19. B.厭惡干預法。解析:厭惡干預又稱懲罰干預,是指採用懲罰性的厭惡刺激來減少或消除一些適應不良行為的方法。包括橡皮圈拉彈、社會不贊成、內隱致敏等方法。強化干預是建立在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基礎之上的。它是指系統地應用強化手段去增加某些適應性行為,或減弱、消除某些不適應行為的方法。例如,某一行為若得到獎賞,則以後該行為重複出現的頻率就會增加;反之,得不到獎賞的行為出現的次數就可能會減少。

20. A.學會調適和尋求發展。解析:心理輔導的目標有兩層:基礎目標和高級目標。其中基礎目標是學會調適,高級目標是尋求發展。因此備選項A正確。

21. C.關注情境階段。關注情境階段教師把注意力轉移到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如何上好每一堂課的問題、關心班級的凝聚力、時間的壓力和備課材料是否充分等與教學情境有關的問題。


二、辨析題

22、此題說法正確。教育的社會屬性包括、永恆性、歷史性、相對獨立性。其中相對獨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別是、質的規定性、歷史繼承性、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任何教育都具有歷史繼承性,教育要注意繼承與發揚本民族的傳統。

23、此題說法正確。教學是在國家教育目的規範下,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是培養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的基本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除了課堂教學之外,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也是實現學校教育目的的途徑。

24、此題說法錯誤。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時間把注意力集中於兩種或兩種以上對象或活動上的特性,它是主動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質;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的對象吸引去的現象,它是被動的,是注意穩定性相反的一種現象。不能將二者混同,故上述說法是錯誤的。

25、此題說法錯誤。知識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特徵與聯繫的反映。能力是指直接影響個體的活動效率,並促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知識是能力形成的基礎,並能推動能力的發展,能力影響知識的掌握水平和學習進度。但是知識的掌握並不必然導致能力的發展,知識的掌握只有達到熟練程度,通過廣泛遷移,才能促進能力的發展,故上述說法不正確。

三、簡答題

26、(1)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學內容的,所以在內容上一定要準確無誤。同時各學科教材還必須體現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於各科教學中,力求結合本學科特點和不同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學生進行具體生動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2)知識的內在邏輯和教學法要求的統一。教材體現為傳授知識的邏輯性和連續性,所以編寫教材時既要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順序,還要符合知識的邏輯順序。只有把兩者統一起來教材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3)易懂性。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內容的敘述要簡明、準確、生動,標題、結論要醒目,字體大小、用詞要適當。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容易讀懂教材。

(4)理論與實踐統一。教材既要有理論,又要通過實踐來驗證理論。教材要結合實際材料來論證理論。使學生通過教科書的學習既學會了理論,又能較好地應用理論。

(5)教材應具有開放性,應有利於學生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踐、資料蒐集、合作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和反思活動,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6)教材應關注並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及時恰當地反映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增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努力克服學科中心主義傾向。

27、(1)擁護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熱心班主任工作;

(3)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4)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學知識和一定的教學能力;

(5)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較強的責任心。

28、(1)學習動機的含義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和維持個體學習活動,並將學習活動指向一定學習目標的動力機制,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這種動力機制表現為推力、拉力和壓力三種動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2)學習動機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維持功能

29、加涅根據學生的學習結果,把學習分為如下五類、

(1)言語信息的學習即掌握以言語信息傳遞的內容,學習結果是以言語信息表現出來的,幫助學生解決“是什麼”的問題。

(2)智慧技能分為辨別、概念、規則、高級規則(解決問題)等。

(3)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的有內在組織的才能,這種才能使得學習過程的執行控制成為可能。

(4)態度指對人、事物及事件所採取的行動。包括對家庭、社會關係的認識,對某種活動產生的情感等。

(5)動作技能又稱運動技能,如體操運動、寫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

四、材料分析題

30、(1)材料中體現的德育原則是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於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長善救失,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材料中賈老師能夠了解到並認可學生心腸好、樂於助人、力氣大等優點,同時也教導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了這一原則。

(2)貫徹這個原則的基本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31、(1)青少年情緒體驗跌宕起伏、劇烈波動。具體表現在、 ①爆發性和衝動性。情景一中的張欣在媽媽表達了關心之後“暴跳如雷”,情景二中的王芳對好朋友“大聲呵斥”,都是情緒外化的表現,體現出了爆發性、衝動性的特點; ②外露性和內隱性。一方面中學生樂於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同時由於自控能力的增強而表現出一定的內隱性。情景三中的嶽勇成績滿意很想大聲歡呼是情緒外露性的表現,但在同學面前能表現出“若無其事”體現了情緒的內隱性。除此之後,中學的情緒還具有不穩定性和兩極性、心境化和持久性的等特點。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關注青少年的階段性特徵。

(2)採用正確恰當的方法指導中學生進行情緒調節、 ①敏銳覺察情緒;②平和接納情緒狀態;③正確調整情緒;④有效表達情緒;⑤保持和創造快樂的情緒。

點關注,不迷路,分享教師及教師資格證,與你一起考教資!

大家在面試備考中,如有疑問,可以給小編留言或者私信

更多教師資格證往年真題,筆面試資料,網絡課程請留言回覆給我。

湖南地區需要教師資格培訓、普通話培訓、教師入編考試培訓、學歷提升的考生可以私信給我。

【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教師資格證筆試核心講義

【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教師資格證歷年真題及全真模擬金考卷

【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教師資格證筆試學霸筆記

【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複習思維導圖

科一、科二、結構化面試網絡視頻精講課限時活動79.9元/科,雙師型教學,花一份的錢,聽兩位老師的課

每推薦一名小夥伴和你一起報名學習,即可獲得10元返現紅包

上不封頂

【中學】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