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您怎样理解其中的当代文化意义?

聿剑培训师


《论语》的解读一定要前后贯通,上下承启的来看待。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是《论语八佾第三》开篇语,

《论语》第一章学而,主要讲为何学?

第二章为政讲向什么方向上来为学?

第三章八佾则主要讲学什么或者说学习的具体方法论。


季氏与孔子一样,位列三公,同为治理国家的大臣,孔子在评价他时,不可能只是如泼妇一般骂一场了事的。孔子在这里来‘谓’季氏,一定是对其修身治国的方法论的一个评价,要么指正,要么否定。


顺着这个脉络,我们对于一些不清楚的字词再单独分析一下,‘八佾’,据说是64个人一起表演的一种礼乐形式,却只是天子才有资格享用,换句话说,用这种礼乐形式在自家庭院里,就是想要拥有天子一般的荣耀,获得国人对于自己天子般的尊重。


再来看忍字,说文解字中,忍字与能字相通,甚至读音也相近。


至此,我们将这些因素串起来,总体的来看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可以这样来解读了:


孔子评价季氏修身齐家治国,他说:季氏啊,想要修养自我,提高家族的地位,治理国家来获得国人的尊重,却不知道用正确的方法。礼乐,如果只是学外在的样子,而不从内在自我的修养上自发的表现出来,能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再直接一些翻译就是:孔子评价季氏,将天子的礼乐放到自家院子里来表演,以期获得尊重,如果这么学学样子就可以,那天下间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


崇立一二


“礼”代表着一种修身与治国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它不仅是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具体体现,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孔子一直主张以礼治国,即利用礼乐规范君臣和官民的行为,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下属,千万不能越礼行事,否则就是对君上的不敬,就是以下犯上的僭越行为。如果任由这种僭越行为泛滥,社会秩序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将陷入混乱。

为了正确理解孔子思想,有必要对“八佾舞于庭”作出解释。在西周时期,贵族享用乐舞的等级,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天子礼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不得擅自越级。由于鲁国公侯是出自周王室的贵胄,可享天子礼乐,但因等级不同,同样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此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作为大夫的季氏,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无视王权和君权的僭越。因此,高度崇尚礼制的孔子才出奇地愤怒,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要求严惩这种行为。

由于礼在政治运作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礼制,对于越礼行为严加惩罚,以保证政局和社会稳定。如果有做臣子的胆敢使用天子礼仪,那就是大逆不道,视同谋反。比如,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是因越礼招祸。周亚夫虽然贤能,并且立有大功,但由于对皇帝不够恭顺,所以汉景帝对他非常不满。汉景帝赏赐给他酒菜,桌上只放了一大块肉,但没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认为皇帝是故意难为自己,就生气地对侍者发火,这种失礼行为坚定了景帝决定除掉他的决心。后来,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五百件皇宫御用盔甲盾牌,准备将来给父亲殉葬。有人对周亚夫父子不满,就向皇帝告发周亚夫,说他购买兵器准备反叛。周亚夫本无反叛之心,但这种僭越行为却解释不清,对他心怀不满的汉景帝便借机将他下狱。作为一代名将,周亚夫不堪狱吏凌辱,在狱中绝食而死。再如唐代李辅国,仗着手握重兵,竟然矫诏率军软禁唐玄宗。后因拥戴唐代宗有功,对皇帝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他的僭越行为,令代宗忍无可忍,派人把他刺杀。

在国家政治上,如果没有礼制约束,就会发生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等种种现象,严重阻碍政治秩序正常运行,使政府和社会陷入混乱。而且,上级的越礼行为,很容易被下级模仿,这会使秩序更加混乱,乃至崩溃。

孔子的这种思想,放到现在同样也很实用。作为古代特有的制度,礼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礼制的精神仍有价值。现在,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企业,都有着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职各人的权责,这便是现代的“礼制”。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组织和企业才能有效运作并产生效率,否则必败无疑。比如,作为员工或是中下级管理者,就应当服从上级的安排,不能越级行事,否则整个公司或者单位就要乱套了。而且,这种行为很容易被上级误解,严重影响事业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政还是做公司职员,只有谨守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受到领导的青睐,保证社会或工作的稳定。


听书语


人要自律

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大意是,孔子评论鲁国大夫季氏:“身为大夫竟然僭用天子八佾舞,像这种人,如果我们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人不能够容忍呢?”

我们理解这段话,是由现代意义的!

那就是人要自律!

我们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身份、人际关系、社会基础,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要自律。不能想怎样就怎样!我们要考虑自己的身份、考虑环境、考虑他人的感受!当我们自尊、自重的时候,他人也会尊重我们自己。

我们都是有自己的角色的,比方说是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他人的同学或者战友、他人的领导或者下属,等等,我们的角色由一系列的身份组成。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转换和自律,以做到恰到好处、自尊自重、人敬敬人。

传统经典是宝藏,我们必须加以珍惜和善加使用,以期传承我们的文化、做好我们自己、为社会进步与和谐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