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一念花落丶胡歌
苏轼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淡乎名利、怡然自得的隐士一般的诗词大家,但其实并不尽然。
他在“乌台诗案”之前一直都还是个热血男儿,忠肝义胆无一不有,他刚及冠便高中状元,守孝辞官三年后再度参加制考,依旧名震天下,那时他胸怀壮志,一心报效国家、爱护百姓。因此才能写出“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这样的名句,勤于读书的人自然而然的会流露出与众不同的儒雅气质,它抚慰了天下虽工于诗书却尚不得志的文人,在读书学习方面被广泛引用。
最能表现苏轼前期无限的壮志豪情的是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可能是苏轼第一次对于豪放词的尝试,上阕叙事,下阕抒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气势雄豪,酣畅淋漓,一洗北宋偎红倚翠之风,横扫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心灰意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这首词时苏轼被贬黄州已两年有余,他心中有无尽的委屈和忧愁无法述说,在赤壁(鼻)矶处,苏轼怀古抒情,借对历史英雄人物周瑜的追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成身已老的忧愤之情,而后表明自己虽然壮志殆尽,但依然会以旷达的人生态度关注历史和个人,表现出超越现实而非逃避现实的豁达态度。亦正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传达苏轼虽身处逆境、屡遭挫折却无畏无惧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旷达超脱的胸襟。
为何苏轼在面对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超脱无畏的气概?
苏轼并非生来便是无所谓风雨,无所谓天晴,但他是从来都有一颗强大的心灵,他一直以国家社稷为己任。知杭州时,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已经逐渐干涸,湖面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百姓生计,于是苏轼率众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把挖出来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长堤,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流落儋州(海南)时,在此处办学堂,介学风,此前儋州从未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之后便有人举乡贡,后来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
也正是由于这为国为民的心,苏轼才敢于批判当时的新党激进的举措,虽然苏轼因为与新党政见相左才被构陷,但他并未就此倒下,而是借此看开,被贬又如何,朝廷之外,有名无权,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美食之乐,还能远离朝廷政治纷争,与亲友相伴。《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澄澈如水的月色,透露出苏轼在贬谪中虽感慨万千,但又能随缘自适、自我排解的特殊心境,抒发了他自解、自嘲,又对自然生活的欣赏与向往。
苏轼有着坚定不移的精神追求以及强大的自我开解的能力,并且在任何时候都无愧于心,无论是他的诗词文章,还是他的超脱境界,都是我们学习、向往的楷模。
蒲公英壹號
基夲要到老年,儿女们事业有成,自己退休,然后要有足够的生活费,然后有一定的爱好,比如写诗,钓鱼,在写诗,钓鱼时要有朋友,常聚会,讨论,聚餐。这种环境就可以象苏轼一样,游山玩水,闲事不管,万事皆休。但如像老农民,一个月一百元,儿女们出去打工,还把孙辈丢给他们领着,只能寄希望于二一次投生像苏轼。这世幻想都不敢。
老来红47
如果《仇池笔记》真的是苏轼写的,那么请看:王介甫先封舒公,改封荆公。《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识者曰:“宰相不学之过也。” 下面是王安石的《封舒国公谢表》 臣某言:伏奉制命特授开府仪同三司、封舒国公者。发号端门,外覃庆赐,疏恩列辟,俯逮空餐,舞手均欢,扪心独幸。(中谢。)伏念臣久孤眷遇,当即谴诃。旷岁吁天,尚辞荣而未获;新恩赐国,仍席宠以有加。唯兹邦土之名,乃昔宦游之壤。久陶圣化,非复鲁僖之所惩;积习仁风,乃尝朱邑之见爱。鸿私所被,朽质更荣。此盖皇帝陛下道冒群才,弥天之所覆;恩涵庶品,并物之所包。以厘事备于郊宫,而惠泽均于海宇。故虽幽屏,弗以遐遗。顾冒昧之不赀,岂糜捐之可报。臣无任。 没别的意思 我就是想略黑苏轼一把
古书新说
起起伏伏都经历过了,就会比较淡然。不过真正做到也不容易,我总觉得好的文学家的超然物外,更多的是存在文章里,本身并不一定能做到。
曾经一路
尝尽人生各种酸甜苦辣,方知清淡才是最美好。